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和写作能力训练
一,口语训练对学生的作用
(一)改变心态,消除心理障碍。
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平时能言善辩的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只是套用了某种模式。比如,无论你怎么写人或事,最后总会得出一个类似的结论,比如向他学习,或者从这件事上明白做人的道理,但是你的真实感受不会表达出来,也不会表达出来。这种难以改变的心态似乎是一种心理障碍。面对这样的僵局,笔者曾几次尝试以口语训练为突破口,变生硬的“写”为轻松的“说”,但同样的题材却有不同的结果。例如,在一堂以“爱情”为题的作文课上,学生们无一例外地要写一组作文。对此,笔者并不急于评论和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先把作文说出来,力求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感受。效果出乎意料。因为她不经意的一句“我好想吃家里做的馅儿皮”,妈妈半夜起来在厨房忙活;因为我学不好抽烟,父亲用鞭子狠狠地抽打我,晚上偷偷抹我的伤口;70岁的奶奶给我送吃的。因为叫不出我的名字,她只好战战兢兢地从一间教室到另一间教室四处张望。白天在田里辛勤劳作的爷爷每天晚自习结束后在校门口等我回家...内容真实诚恳,更重要的是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活着的人,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故事。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如何组织材料做了一点调整,然后让学生再写,效果明显好很多。从那以后,作者让学生在每节作文课上先说作文,然后在此基础上写作文。慢慢地,学生的作文恐惧消除了,能够自由地写自己的人和事,不拘泥于现成的规则。
(二)增强写作信心,培养写作兴趣
长期以来,枯燥的写作课让学生头疼,老师无所适从。很大程度上,学生把写作当成了一项不可或缺的任务,却把自己丰富的内心封闭起来,交给老师的只是一个空壳,很难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很难让师生交流。难怪一提到作文大家都摇头。事实上,口语训练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也能为解决作文“瓶颈”问题提供有效帮助。在口头表达上,学生的一点点进步都能得到老师的及时肯定,而“直播”的形式既能激发不同水平的学生努力学习,又能取长补短,在增强学生信心、培养兴趣方面比书面写作更直接有效。笔者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大于写作。讲作文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高很多。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兴趣参与作文活动时,老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指导。
二、口语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应合理引导,积极营造氛围。
教师有必要对英语口语训练进行平稳、持续的指导。在英语口语训练中,学生往往倾向于“一边倒”。当学生不约而同地倒向同一题材或同一语言模式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提示性的引导,防止课堂上的低级模仿,及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方法,教师营造适宜的氛围更是必不可少。比如,以“感受幸福”为题写作文时,一个平时很少说话的学生,在大家的影响下,勇敢地表达了自己对幸福的感受。虽然表达的不到位,但就是这样一种表达的欲望。难道不是良性发展的开始吗?作者率先发出由衷的掌声,这种氛围感染了更多的同学。大家开始争相发言,课堂气氛就形成了。学员情绪高涨,信心倍增,训练效果自然好。
(二)发挥“领头羊”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良好氛围。
在一个班级里,总有几个学生相当活跃。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主导作用,让这些学生的热情感染他人。首先这群学生会带动其他活跃的学生参与进来,然后这些人会感染和带动全班形成一种氛围。教师在讲评的过程中要使用不同的尺度,既要保持这一小部分人的活跃势头,又要鼓励后面的人的勇气和热情,而不能因为学生的表达不到位或前面学生的模仿而否定他们。在这一点上,老师一定要真诚,肯定自己的优点,指出自己的缺点,不能敷衍,防止自尊心受挫。
(C)口头训练应该是非正式的、循序渐进的。
其实作文课的汉语口语训练不应该局限于这种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课堂演讲、朗读或演讲比赛、话题讨论等形式。你采取什么形式进行口语训练并不重要,关键是目的。教师应该心中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一个既定的方向,才能有效。另外,在口语训练中,不要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老师可以先设定简单的阶段目标,比如参与人数由少到多,表达内容由粗到细,可以作为某个阶段的方向。也许在一两次训练中,不一定有效果,但这不是关键。能不能坚持最重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必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么,为什么写作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