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研究生王凌青:人生如夏花般绚烂()
王凌青,一个生来命运多舛的女孩,是一个不屈的与生活抗争的女孩。上帝跟她开了个大玩笑,但她却被赋予了超乎常人的智慧。然而,令人羡慕的才华横溢的人,一个年轻而执着的生命,突然枯萎在最值得骄傲和充满期待的地方。在大家感叹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一朵顽强的生命之花的绽放。
出生后的许多波折
1982 165438+10月27日,一个女婴伴随着啼哭声降生到这个世界。看着这个还在哭的女婴,每个看着她的人都是欣喜的。你知道,这是一个多么特别的家庭。我父亲有先天性耳聋,从小就没有听力。我母亲的腿有残疾。就是在这样一个残疾人家庭里,一个女婴的到来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和鼓励。高兴之余,爷爷给女婴取名王凌青,希望她的灵魂是清白的。
王凌青是个早产儿。因为先天发育不良,母亲杨文君对她的关注超过常人,女儿的一举一动都牵挂在心。在王凌青四个多月大的时候,细心的妈妈发现,孩子的眼睛总是盯着一个地方,甚至连挂在房顶上的玩具都吸引不了她的注意力。杨文军认为王凌青看腻了这些玩具,打算买些新的。做医生的奶奶不这么认为。王凌青的父亲有先天性白内障,她很可能遗传了他父亲的病。经过多次检查,医院给出了最终结论,王凌青确实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得知这个消息,杨文俊的世界似乎崩塌了。“凌青是个早产儿。上帝没有杀死她,而是给了她一个残疾。她很幸运。”伤心之余,坚强的母亲咬牙挺了过来。
对世界充满好奇
王凌青1岁的时候,医生建议可以做白内障手术。同时,医生也向杨文军解释,如果术后恢复不好,视力会很低;但如果不做手术,错过手术时间,孩子将是终身遗憾。经过再三考虑,杨文军决定为孩子做手术。
“手术那天,我和凌青的爸爸、爷爷、奶奶都很紧张,在手术室门口等着。医生走出手术室时,满头大汗。凌青天生抗药性很强,麻药一直在用,但是不管用。实在没办法。麻醉师只能使用过量的麻醉剂。手术后,麻醉师一直陪着凌青,直到她醒来。四十天后,当凌青眼睛上的纱布被取下时,她竟然开心地咯咯直笑。”杨文军说。
王凌青终于看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看到了她慈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而这个神奇的世界引起了王玲极大的好奇心。虽然手术后王凌青的左眼视力只有0.05,右眼视力只有0.1,但这并没有阻止王凌青的探索。遇到奇怪的东西,王凌青一定要拿在手里,聚在面前,仔细看;遇到不懂的事,她肯定会缠着父母问怎么回事。在妈妈眼里,王凌青是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她的“十万个为什么”总是让大人猝不及防。
不用放大镜
转眼间,王凌青到了上小学的年龄。1989 9月1,带着那么多的好奇和比“十万个为什么”更多的疑问,王凌青走进了原来的二毛小学,开始了知识海洋中艰难的探索。
戴着瓶底那么厚的眼镜,却还是看不懂书上的字,王凌青总是在脖子上挂一个硬币大小的放大镜。所以王凌青总是把眼睛放在书的前面,小鼻子几乎挨着书,这样才能看清楚书上写的是什么。刚上小学的王凌青表现出了非凡的记忆力。她能记下她学过的所有新单词。她做算术从来不需要草稿纸,听写就能得到准确答案。王凌青上学的十几年里,从来没有看清楚过黑板上的字。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她靠一双耳朵和非凡的记忆力消化。
都说上帝是公平的。当一扇门关上时,会有一扇窗为你打开。王凌青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虽然他身体残疾,但他有非凡的智慧。她从小胆小,但从来不怕考试。每次考试她都是第一个交卷,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内大。
65438到0996,王凌青进入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六年的初中生活,让王凌青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克服了身体上的困难,王凌青成为了一名文理兼通的优秀学生,全年级第一的宝座无可替代。2002年,参加高考,王凌青以最高分考入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为第一个考上国家重点院校的学生,她的名字被载入了学校的史书。
大学期间,王凌青多次获得奖学金,在外国语学院举办的首届大学生英语写作比赛中获得优秀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甲等三等奖...面对命运的磨难,这个身材矮小、皮肤白皙、极其瘦弱的女孩没有放弃,而是努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在内蒙古大学学习期间,王凌青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那就是做一名优秀的翻译。为了这个目标,她孜孜不倦,勤奋地挥洒汗水。考上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成了她的目标。为了锻炼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王凌青用英语记日记,努力用英语记录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她平时喜欢上网,有很多外国网友。王凌青用英语交流并不难。2007年,第一次考研究生的王凌青落榜。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她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凭借对英语的热爱和扎实的基础,她于2008年以第三名的成绩成为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她作为外国语学院第一个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始了全新的学习生活。
嫉妒的人才可悲地死去。
付出总有回报,王凌青的坚持和毅力终于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作为一名研究生,她如鱼得水,英语水平提高迅速,令人惊讶。出色的写作能力和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外教大卫感叹:“王凌青是我教过的最文艺的学生。”王凌青同学四年的朋友见证了她一路的艰辛和挣扎。在考研的艰苦岁月里,王凌青不止一次地帮助同学,帮助别人逐字修改作文,认真解释语法错误,甚至把拼错的单词一个个纠正过来。在大学宿舍熄灯前脚步匆匆、脸盆叮当作响的短暂时间里,同学们看到最多的是王凌青胸前拿着放大镜,在离它不到5厘米的地方查字典...
2010年5月,研究生毕业的日子就要到了。此时的王凌青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忙着写自己的毕业论文,期待着人生的下一次辉煌。然而,就在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的时候,不幸再次降临到王凌青身上。5月7日,和同学一起吃了晚饭的王凌青早早回到家,还在网上搜索信息,和网友聊天。24时许,刚躺下睡觉的王凌青突然开始恶心呕吐,随后晕倒,不省人事。母亲杨文君吓坏了,急忙拨打120急救电话。王凌青被送到医院只用了6分钟。医生抢救了她两个多小时。然而,没有什么可做的。王凌青终于离开了心爱的亲友,在盛开的季节突然凋零。医生怀疑王凌青可能是脑梗或者心肌梗塞导致猝死。
噩耗传来,外国语学院的师生都惊呆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从大家的视线中走了出来。内蒙古大学英语系主任宋敏说:“凌青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她的生命是宝贵的。她用顽强的毅力赢得了人们对她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