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文化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

启蒙时期(1896-1912)

香港电影史的发展应该从电影传入香港开始。

1895,1895年2月28日,法国人路易·琉米爱尔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影,如《琉米爱尔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被浇灌的园丁》。这一天被全世界电影界公认为“电影时代的开始”。

1896年初,路易·琉米爱尔的助手来香港放映这些影片,影片就是这样引入香港的。自从他走后,香港电影一直不活跃,直到1898。当时,美国托马斯·爱迪生公司派摄影师到香港拍摄了多部纪录片:《香港街景》、《香港礼宾府》、《香港码头》、《香港商业集团》和《翠克炮兵团》。

这些有新闻记录的电影虽然不是香港电影公司出品,但都是在香港拍摄的,内容都是香港风光,所以可以称之为“港片”。

从1896到1903,在香港放映了一些短纪录片,每次十几集。直到1903,整部正片才在香港上映。报道是这样说的:“现在中央市场对面,也就是同济博物馆前面,允许放映《戏书全集》(也就是整部电影)十五夜。”本片是法国导演夏兹卡的一张名片,《基督的苦难》。

1907期间,香港多家影院开业,公开放映的场次和场次都比以前多,因此被视为香港电影业的第一个高峰。

《偷烤鸭》完成于1909,是上海亚洲电影公司在香港拍摄的无声喜剧。影片的导演梁少坡也是影片的主角。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偷(梁少坡饰演)试图偷烤鸭,却被警察抓住了。剧情很简单,但是有很多幽默的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偷烤鸭》是在香港拍摄的,但不是香港电影公司的作品。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布拉斯基后来在上海结束了他的电影生涯。回到美国途经香港时,与黎民伟合作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由此诞生了香港的电影事业,黎民伟甚至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这部电影的出现,象征着香港电影历史启蒙时期的结束,萌芽时期的正式开始。

发芽阶段(1913-1925)

据《中国电影史》记载,第一部港产故事片《庄子之妻审判》于1913年出品,由黎民伟担任导演,罗永祥担任摄影师,黎民伟、严珊珊为主要演员。

黎民伟曾经是一个戏剧俱乐部的主持人,那么他是如何开始拍摄的呢?原来他一直对电影感兴趣,于是通过罗永祥的介绍认识了路过香港的布拉斯基。他们合作拍摄成功后,布拉斯基提供了拍摄所需的设备和资金,并利用剧社的布景和演员,以“华美电影公司”的名义制作发行影片,拍成了电影《庄子试妻》。

《庄子·试妻》是根据当时的粤剧《庄周梦蝶》改编而成,取材于“范分”一段。剧情大意是:“庄子的妻子在丈夫未冷之前就有了新的情人。为了取悦她的新情人,她毫不犹豫地打扰了她最近去世的丈夫的坟墓。但这段新欢其实是庄子演的。他只是装死来测试妻子是否对他忠诚。」

《庄》的主角是庄子的妻子,由扮演。女仆由黎民伟的妻子严珊珊扮演。严不仅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女演员,也是中国第一位电影女演员。

电影《庄》是在太阳下露天拍摄,在香港拍摄,片中人物都穿着民国初年的衣服。影片还运用摄影特技,让庄子的鬼魂时隐时现,以增强戏剧效果。

这部电影创下了多项香港电影纪录:

(1)这是第一部在香港制作的故事片;

(2)第一部在外国上映的香港电影;

(3)第一部有电影女主角的香港电影;

(4)也是第一部采用特技摄影的香港电影。

黎民伟和他的兄弟海山、北海于1923年创办了第一家由港人独资的电影制作公司民信制造影业有限公司。他们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推动香港乃至中国的电影事业。

民信的成立对香港的电影事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在1923制作了香港第一部新闻纪录片《中国运动员出征第六届远东运动会》,还在1924在广州成立了香港第一所演员培训机构——“民心演员培训学院”,发掘有表演潜质的人。

此外,民信还制作了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胭脂扣》。1924年制作的珍贵新闻纪录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元帅视察兵团警察演习》、《孙主席东郊场阅兵》也是由民信制作。

事实上,从1924到1925,香港的电影产业逐渐壮大。不幸的是,由于25年6月的大罢工,香港萌芽中的电影发展被迫停止。暂停期(1925-1929)

1925年5月30日,日本帝国主义无理屠杀中国人民,在中国各地举行展览和罢工,以示抗议。

同年6月,中国大陆罢工热潮蔓延至香港,香港电车工人和众多学生加入罢工、罢课行列,香港政府开始镇压。

当时香港人口只有60多万,但参加罢工的人数却高达25万,其中甚至有20多万人离开香港前往广州。香港大罢工期间,每天都是店铺关门,生意凋零,包括电影放映在内的所有娱乐活动停止。

受工业动荡的影响,达汗和梁毅等电影公司被迫关闭,民信和光亚分别搬到了上海和广州。很多曾经在香港工作的电影制作人都去了广州寻求发展。其中,梁少坡(香港第一部官方电影《偷烤鸭》的主角)在广州创办了“钻石电影公司”。这种现象让萌芽中的香港电影业夭折,却让广州电影业兴盛一时。

罢工于6月结束,1926,但香港电影业仍未能复苏,因为有实力的电影人都去广州或上海发展了。期间虽然有电影公司招演员,但都是名存实亡。直到1929结束,还没有一部港片制作出来。

但在大罢工期间,以“天红银幕公司”的名义在香港和广州拍摄了29部新闻短片。这些短片被剪辑成大型新闻纪录片,命名为《香港时事画卷》,在香港“九如坊新剧场”(位于上环摩罗街附近)放映。

香港电影业停摆期间,唯一正式放映的港产电影是大罢工前制作的《参军梦》,而唯一与电影有关的活动是成立香港演员训练学院,由香港电影的先行者李北海(黎民伟哥哥)担任。

好在电影放映行业在1926的6月份开始复苏。当时,电影院除了放映西方电影外,还放映许多上影公司出品的电影,尤其是1926上映的《薛平贵全集》。这部电影是第一部在美国拍摄并由中国人主演的故事片。

1930年初,等人创办了香港电影公司,并制作了开山之作《左慈演曹》。只是在那之后,香港的电影制作公司纷纷成立,香港的电影业才有所好转和复苏。香港电影恢复成长到毁灭(1930-1949)

从65438年到0930年,随着李北海(黎民伟兄弟)成立“香港电影公司”,香港电影业开始复苏。然而,真正让香港电影业站稳脚跟的是联华电影公司,该公司于10月25日由黎民伟的上海民信和其他几家电影公司合并而成。

联华给香港电影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战前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之一。

在全国一窝蜂地拍灵异武侠片的时候,推出了一系列题材健康、风格清新的电影,包括第一部中国电影《人性》、第一部在国外获奖的中国电影《余》等等,不仅改变了国外民众对中国电影的认知,也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浪潮。

为了培养人才,“联华”在1931的4月份开设了“演员培训中心”。教授的课程有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等。堪称一个“电影总校”。培养了李铁、黄岱等一批杰出的粤语电影导演,为香港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

联华香港分公司一直在做默片。虽然当时有有声电影,但是创始人不敢冒险。于是,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由上海天一电影厂的唐·,也就是制作。

有声电影问世后,香港电影公司纷纷制作有声电影。1934年,联华香港分公司解散,李北海创建了香港第一家有声电影制片厂中国,执导了本土有声电影《良心》(1933)和第一部有声电影《傻子的婚房》(1934)。

与此同时,根据传统,许多电影公司制作了许多无声电影,其中包括叶榛制作的《傻人庆生》(1933),以及国联制作的《落花飞群》(1933),这些电影都是在越南拍摄的,配有越南语字幕。所以从1933到1934,可以说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是存在的。

1935年,香港没有无声电影制作,香港电影正式进入有声时代。

从1935开始,香港的粤语片产量每年都在增加,从1935的32部增加到1937的85部,翻了一倍多。1935期间,受抗日热潮影响,香港出品了很多爱国主义电影,包括大观电影公司出品的《生命线》。这部电影由关文蔚执导,吴楚凡和李绮年主演。影片主题主张抗日救国。当时香港政府怕得罪日本帝国主义,禁止一切直接的反日言论。所以《生命线》难逃被禁的命运,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被禁的电影。

从65438到0936,社会教育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流。这是因为中国政府提倡“新生活运动”,香港社会提倡“反婢女运动”。邵醉翁的《广州女人》和《爱情》就是这样的作品。

除了社会教育片,当年爱国主义片的产量也有所增加,包括关文蔚的《反抗》、姜百合的《女间谍》等。当然,在香港电影史上,故事片从来没有被忽视过。

1936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由南海十三郎执导,林昆山、吴楚凡主演,以亲情为主题的电影《儿女债》。

1937年,由于七七事变,香港反日气氛高涨,电影人也开始拍摄抗日爱国片。短时间内,“爱国片”成为主流。1937出品的85部故事片中,有25部是“爱国片”,产量惊人。

在“爱国电影”中,由香港电影人集体执导并演出的《最后一分钟》绝对可以称得上经典。影片描述了中国一群大学生对“国难”的觉醒。当时参与电影制作的都是自由镜头,体现了电影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团体合作的精神。

1938期间,“爱国片”持续盛行,获奖的《保山市血溅》就是一例。同年,香港第一部彩色电影《广州女人》、第一部功夫电影《方世玉好汉》、第一部国语电影《丢心的故事》也相继问世。随着《丢心的故事》的出现,香港进入了粤语片和国语片并存的时期,国语片的产量越来越大。

同年,制作了9部粤剧电影。《女儿香》由《南海十三郎》编剧和导演,的第一部话剧《贼王子》也是当时重要的粤剧电影之一。

1939年秋,受欧洲各国战乱影响,1940年港片产量下降到90部以内。1941 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电影业陷入低谷。大观电影厂等电影设施被炸,大量的香港电影拷贝和底片也被烧毁或丢失,以至于1945之前生产的近600部电影至今只剩下1%。到1946年初,香港电影业完全停滞。这期间只出了一部抗英专题片和几部日本电影公司拍摄的纪录片。由于战争期间造成的交通困难,当时的影院大多放映战前制作的粤语片。

战后初期,电影制片厂的数量比战前少,“大中华”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因为它有李丽华、周璇等上海明星,还有著名导演朱士林、吴祖光。从1946到1949,《大中华》制作了34部国语片和8部粤语片。可惜到了1949,产量越来越少,被迫倒闭。

总之,日本的入侵对香港的电影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经过四年的停产,香港电影于1946上映,这是战后第一部港产电影。到1940年底,不少上海电影界的左派人士为了逃避国民党的政治压力或中国大陆通货膨胀的影响,纷纷定居香港。因此,香港的华语电影业越来越繁荣,在70年代初达到顶峰。

汉语和粤语共存的成熟期(1950-1969)

香港电影在二战后迅速复兴,但在1949之后逐渐兴盛,并非没有原因。1949之后,大批中国大陆电影人因政治、经济等原因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立电影厂,与当地电影人合作拍摄华语、粤语电影,使香港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再加上50年代中期,明星和马来西亚的电影势力转移到香港,香港本来就受到美日欧电影文化的冲击,使得香港电影走向了成熟的雏形。

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和粤语电影起飞的时期,尤其是四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中期。这个黄金时代的粤语电影有以下几个主要趋势:

1,戏剧戏曲电影

据估计,在50年代,每年有200部戏曲影视剧问世,几乎每三部粤语电影中就有一部是粤剧,在1958年达到顶峰,当年160部电影中粤剧占了一半。

“舞台式”粤剧电影基本上制作成本不高,电影技巧也不是特别考究,因为大部分都是跟着粤剧舞台上的老老少少表演,只唱主要情节,其余的排场不严格。所以这些戏曲大多被调侃为“五日鲜”、“七日鲜”。当然,也有很多经过精心制作,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的不朽经典,如《帝王花》(1959)、《紫钗记》(1959)、《李后主》(1968)。歌剧电影中的演员也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包括:任剑辉、白雪仙、孙马世曾、薛觉先、林家声和燕芬。

至于话剧歌剧电影,为什么在50年代那么受欢迎?这是因为战后粤剧蓬勃发展,去棚里看戏成了上流社会的消费享受。至于普通大众,只听广播剧或者粤剧。有鉴于此,电影公司将大量经典剧目拍成电影,让戏迷可以低票欣赏传统剧目和戏曲。

2.文学电影

这一时期的文艺片大多以民国或当代为背景,强调戏剧结构,或改编自中外文学、通俗小说,或照搬好莱坞通俗剧的故事模式。说到这种围绕家庭伦理和男女情爱展开的文艺片,就不得不提到广东电影公司的领头羊:联合影业有限公司“中联”。

中联成立于1952,* * *出品了44部电影,出品了不少粤语片中的经典之作,如李铁的《危楼春晓》(1953)、《永远》(1955)、《楚原的穷人承继风》(65438)。

中联的21精英们,看到电影行业充斥着不正之风,在认真的拍摄态度和健康的电影信仰的前提下创立中联,以对抗低俗的炒作和劣质的“七日鲜”货。这些电影精英包括导演李铁、吴回和十三位著名演员:吴楚凡、张颖、张活游、白燕、黄曼梨、自罗莲等。

“中联”电影针对香港社会的各种问题,经常批判上流大亨的虚伪和丑恶,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大大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审美水平。大概是因为过于执着于传统的道德使命,“中联”渐渐与时代脱节。到1967,随着粤语片的没落而关闭,但对港片的影响不容忽视。

3、古装武侠片

上世纪50年代的古装武侠片,大多是以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侠义神怪故事为蓝本,但武打场面并不现实。后期(60年代初中期)越来越注重动作场景的设计,加入了大量的特效(如怪物、怪人、模型特技)。曹达华和于素秋曾出演过许多古装武侠片,如《如来的手掌》系列。

4、喜欢闹剧

这类电影大多由幽默的喜剧演员执导,场景无非是“大村出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类的故事,如孙马世曾、邓记陈主演的《两个傻逼》系列。

虽然上述类型的粤语片在电影审美上略显粗糙,但在能否带来观众* * *,却是绰绰有余,所以也难怪这段时期粤语片的产量可观,使得粤剧片达到巅峰。

其实从1967到1969,粤语片的产量还是高于国语片的,到了69-70年情况才开始逆转。

国语片由低到高的转折点是50年代中期“国际发行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的重组。萧伯纳和典茂资本雄厚,野心勃勃。经过重组,他们决心在香港电影业取得巨大成就。他们不仅全力推广国语片,还建立完善的发行网络,开拓海外市场。

1957期间,邵逸夫掌舵“邵氏”,制作了大量高质量的电影。最早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导演的《江山美人》和《无爱之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十万”票房成绩。邵氏的电影制作豪华华丽,粤语片中的“破衣烂衫”相形见绌。另外,质重于量,很少有“七日鲜”的片子。

国语电影的热潮不仅将兴起于中国的黄梅调电影带到香港并风靡一时,还创造了新的武侠电影,包括胡朋导演的改编自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作品:射雕英雄传(1959)。仅在1963,武侠片的产量就已经达到了61,武侠片的代表作有胡金铨的龙门客栈(1966)、张彻的独臂刀(1967)。武打明星和王的出现也被视为李小龙在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前奏。

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华语电影和粤语电影确实是并存的。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竞争,但本质上是兼容的。但随着国语片从1970的快速发展,粤语片的匮乏,在70-71年间,国语片的产量达到了116,而粤语片只生产了22部。71-72期间,国语片的数量还在增加,但是粤语片只剩下一部了,那就是邓丽君主演的《迷小姐》。随后几年,国语片一直领跑香港电影市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粤语片在60年代末面临着单方面主导国语电影市场的威胁,但它仍然努力在这一体裁上取得突破。青春音乐剧电影顺势崛起,造就了当时深得人心的两位青年偶像——烟嘴朱,电影界的偶像崇拜热潮可以说就是从他们开始的。

香港电影的转型期(1970-1979)

20世纪70年代是香港文化大众化的重要转折点。随着电视的普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香港人心态的改变,70年代的香港电影趋于多元化和真实化。

继60年代中期的凶猛势头之后,《邵氏》在70年代初仍占据香港电影界的领导地位。它有“东南亚电影王国”的美誉,用普通话制作了大量的武侠电影,有包括李翰祥、张彻和刘家良在内的伟大导演。都是依靠大家熟悉的刀光剑影功夫片,电影世界充满了浓浓的阳刚之气。其中,张彻的电影创造了偶像武术明星,如王宇,和亚历山大·傅。龙虎门(1970)是邵氏最卖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71,这种古装剑的锋利程度其实比60年代还要差,大概是因为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龙的出现。

李小龙配合了邹文怀“嘉禾电影公司”的崛起,在70年代初叱咤风云。从第一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后两年的电影《精武门》、《猛龙过江》,李小龙进军国际影坛,创造了香港影坛的神话。

1973年,李小龙突然崩溃,让对功夫片的热潮无法继续。随着本土文化的普及,香港观众对远离现实的功夫片逐渐失去兴趣,转而青睐反映当时社会状况、讽刺现实的电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楚原的《七十二地煞》成为1973最受欢迎的电影。

《七十二变》中的演员,如郑少秋和沈殿霞,都是当时的电视艺术家,因为电视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体,所以他们对观众很有吸引力。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开创了日后新的电影体裁,也使粤语电影获得了新的面貌。

从那以后,很多电影都走了正宗的街头风,演员的演绎也有了嬉笑怒骂的味道。于是,从电视跳到电影的许氏兄弟,在七八十年代崛起为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的主导阅读模式就是电视,很多粤语片的灵感来源于电视内容,比如《阿尔弗雷德的真实故事》(1974)、《大湘村》(1974)、《新哭笑不得的婚姻》(1975)。许冠文和许冠杰两兄弟也跳出了电视剧的框框,走上了大银幕,以他们独特的“笑话公式”拍摄了一系列非常受欢迎的喜剧:鬼马双星(1974)、半斤八两(1976)、卖身契(1978)。这些电影不仅使喜剧在香港电影史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促进了功夫喜剧的诞生。

从65438年到0978年,袁和平的蛇形巧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剧的地位,成为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功夫喜剧离开电视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设计和幽默的杂耍风格吸引观众;可以说是融合了传统功夫片和许氏兄弟喜剧的精髓。至于演员,成龙、洪金宝等。也摆脱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转而以叛逆俏皮的形象走近观众。

除了上面提到的电影,说到70年代的香港电影,就不得不提大导演李翰祥从台湾回到香港东山再起,拍出了奇幻的电影和花样。似乎他在1971拍摄的电影《骗术之谜》不仅开启了他电影生涯的新一页,也象征着70年代香港电影意识的转变——金钱至上风格的兴起,这种转变一直延续到80年代。但1979的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给香港电影带来了一个鲜活而短暂的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