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体验,韩丁
1936年,17岁的韩丁被哈佛大学录取,但他决定推迟录取,花一年时间探索世界。他从佛蒙特州出发,一路打工,走遍美国。
1937年春天,韩丁找到了一份水手的工作,随船从三藩市驶往日本。他在东京做了五个月的记者,途经中国东北和西伯利亚来到苏联,然后转战欧洲,再次成为一名水手,回到美国。随后,韩丁进入哈佛大学。
从65438年到0939年,韩丁转到康乃尔大学学习农业,从而开始了农学家的职业生涯。
1943年,韩丁读到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被深深地震撼了。此前,他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看了这本书,他改变了想法,认为有些战争是正义的,值得支持。他说如果他是中国人,他一定会拿起枪抵抗日本侵略。
1945年,辛顿以美国战争情报局分析员的身份来到中国。在重庆谈判期间,韩丁会见了双方的许多重要人物,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和宋庆龄。在与毛泽东等人的多次交谈中,他对中国革命及其未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从65438到0947,联合国救济和复兴机构向中国捐赠了一批拖拉机,并招募志愿者使用这些农业机械。丁涵第三次被召回中国,担任拖拉机技师,并被派往东北工作。不满国民党的腐败,自愿来到* * *生产党领导的河北解放区。然后,他负责晋冀鲁豫边区河北南部地区的发展计划。同年秋,联合国结束了世界各地的农机救援工作,将志愿者送回美国。韩丁决定留在中国,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培养中国第一代农机工人,恢复生产,建设解放区。但是农业机械没有燃料,不能使用,所以韩丁不得不放弃他在农村的工作。当时他是受山西长治附近新成立的北方大学的邀请来教英语的。
1948年,辛顿以观察者的身份目睹了晋东南张庄的土改,并记录了所见所闻,形成了1000多页的调查笔记。同年,后来的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取了这个中文名字。新中国成立后,韩丁继续留在中国培训农业技术人员。
1953年,韩丁回到美国,当时不到4岁的卡马和母亲留在了北京。然而,一回到美国,韩丁就受到麦卡锡势力的迫害。他被麦卡锡主义反* *势力打上了“卖国贼”的烙印,所带的资料全部被美国海关没收,关押在参议院国内安全委员会。他本人也受到严密监视,特工记录他的行踪,窃听他的电话,限制他的活动。16年,因为护照被吊销,无法回国。他被大多数技术和知识性质的工作拒之门外,只能在车库里做技工。最后,我只能靠在从母亲那里继承的土地上种田来维持生计。他种玉米,大豆,小麦,苜蓿,是15。他多次发表演讲,落笔,宣传中国人民的革命成就,揭露和谴责麦卡锡主义。仅在返回美国的第一年,他就发表了300多次演讲。他为了那些资料打了几年的官司,几乎血本无归。经过漫长的斗争,他终于胜诉,从美国海关和参议院国内安全委员会把材料追了回来。韩丁说,他面对这些人的信心来自于他到处演讲时群众的支持。
1959,韩丁第二次结婚,后来与妻子雷州安生生了一子二女。
1966、韩丁反映张庄土改的长篇纪实文学《翻身》由纽约每月评论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分为七个部分。前两部分介绍张庄的历史,后五部分介绍队伍进入张庄后了解到的情况和带领那里的农民进行的斗争。在最初的几年里,它在美国销售了20多万册,在国外销售了30万册。后来被翻译成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日语、汉语、孟加拉语等10种语言出版。英国著名剧作家大卫·哈利(﹙David Hare﹚)将《翻身》改编成剧本并搬上舞台,先是在伦敦,后在世界各地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翻身》已经成为经典,是美国大学中国历史、政治、人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书。在世界许多国家广为流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90年,山西卫视将《翻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银幕。
1971年,中美开始对话,韩丁应周恩来邀请回国。在为期7个月的访问中,周恩来五次会见了韩丁,称他是“中国人民患难中的老朋友”。回国后,韩丁参与了美中人民友好协会的成立,并担任首任主席。此后,韩丁多次前往中国,并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项目专家和中国农业部高级顾问。
1989年,韩丁辞去联合国中国项目顾问一职,回到美国。几年后,他仍然住在中国。他的身份从外交官变成了外交官的丈夫——在妻子雷州安病逝后,辛顿于1987与美籍华人邱女士结婚。秋女士由派驻中国,随她而去。
2000年,韩丁在台湾发表演讲时心脏病发作,手术后返回美国。从那以后,他就一直躺在马萨诸塞州康克的一家养老院的床上。
2004年5月65438+5月,韩丁因心脏病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去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