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帮我写一篇小论文。

什么是人生规划?是指一个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眼前的机会与制约因素,主动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而确定实现这一目标的行动时间和行动计划。

人生规划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在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一个人是否有正确的人生规划,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显得尤为重要。历史上的魏、蜀、吴时期,是一个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智者坚守自己的计划,勇者凭借自己的力量前行."那些在历史上脱颖而出、流芳百世的人,如贾诩、荀攸、诸葛亮,都是正确把握自己人生规划的大师。但在三国志中,堪称他人生规划中最完美最精彩的一部。笔者认为只有魏的司马懿一人。

司马懿是三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他,三国之争的历史大概不会这么快结束,也许会演绎几十年;没有他,大晋朝就顺应了民心统一的大业,就不会如此自然巧妙。正是他继承了魏国的强盛,开创了晋国的统一,成就了、汉帝那样的丰功伟绩,拯救了天下所有的人民于乱世。因此,他可以被称为“世界的英雄”

不平凡的人一定有不平凡的地方。《晋书》中说司马懿“难得,聪明,博学,顺儒。”汉末之乱,往往充满了对世界的忧虑。“在我看来,‘聪明宽广’二字最能说明司马懿善于规划自己的人生。基于史料,我们来看看司马懿是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规划人生的。

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行。”。在封建社会,一个人的事业成就主要在政治和军事上;但是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个人和上级的关系。因此,根据司马懿辅佐的四位君主,其人生规划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魏武帝时期、魏文帝时期、魏明帝时期、魏少帝曹芳时期。而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时期分阶段观察司马懿的人生规划。

第一,魏武帝时期

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魏武帝曹操的性格特点和政治风格。史书记载,曹操“知人善任,却难以虚假炫人,创大业,文武兼备”。与此同时,他“牢牢地掌握着法律,那些将有拉拢自己的计划的人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不得安宁。”他是名副其实的“猜测大师”。

此外,曹操在用人导向上存在严重问题,如“重才而避才;用人疑人的双重性。他非常重视下属的才能和力量,但不允许他们超出他和他后代的可控范围。《三国志》记载了这样一个例子:荆州少年周布衣,十七岁,天资聪颖,小有作为。曹操想娶他的妻子,但是周不衣配不上。曹操很爱自己的儿子曹冲,也有过人的智慧,可以和周布衣相提并论。曹冲病逝后,曹操嫉妒周布依,想除掉。曹丕认为不可能。曹操说:“这个人你管不了。”所以他派了一个刺客去杀他。这个案例充分证明了曹操用人路线的“双重导向”。

司马懿对曹操的用人导向深有体会。出山上任,不满曹操奸诈之举,使诸侯“明知汉方弱小,不愿向曹石低头”。当曹操渴望他的名字,想把他纳入帐下时,他就假装自己患了“风痹”作为拒绝的理由,还以“不动则已”的高超演技,忽悠曹操派来刺探虚实的人。但是可以忽悠一时,却忽悠不了一辈子。曹操当上丞相后,又力劝司马懿为官,并明确发出“苟延残喘,就收下”的威胁。这时候司马懿知道自己还不足以和强大的曹操抗衡,只好“畏首畏尾”。你在你面前无礼,我怎么可能对你忠诚?!很显然,在这种极度被动的情况下,司马懿虽然已经加入了曹操的阵营,却很难马上发挥他过人的野心和谋略。

即使进了丞相府,司马懿也很不安全。《晋书》记载:“帝查(指司马懿)志大,闻豺狼相护。如果你想测试它,你被召唤前进,向后看,面向前方,不要动。我还梦见三马吃了同样的食物,这是非常邪恶的。因为太子丕说,‘司马懿不是大臣,但也会预测你的家事。’”可见,曹操对他的猜疑,达到了“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司马懿此时人生规划的第一个重点就是“韬光养晦,瞻前顾后,保护好自己”。他决定用自己的务实和努力换取曹操的信任。“所以他勤于公务,晚上忘了睡觉。至于草牧,得知他在职,魏五一喜。”是啊,任何一个君主看到这样一个忘我、废寝忘食、一心为己的忠臣,怎么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去控制它呢?曹操最后接受了司马懿的忠心,提拔了他,所以他才能够从刚进丞相府的“文书”(公文之官)当上丞相府主簿(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秘书长)。

然而司马懿在保持理智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经历。这是他这一时期人生规划的第二个重点。他在当时的丞相府发现了两个榜样——于迅和曹操。应该说,在总理府的经历中,他一直在学习这两个例子的优点。但司马懿注意到了这一点:于迅作为一个高明的军事家,他的长处仅限于战略谋划,发展的空间过于狭窄,只能一直躲在幕后,无法驰骋在战场上,登上历史的大舞台。而曹操则是一个能谋能战的枭雄,他的发展空间比于迅更广阔。自注意到这一点后,一直有“治国平天下”之志的司马懿学会了有计划、有步骤地锻炼自己,逐渐把自己提升为集曹操和于迅之长的真正强者。

最后,我们来说说司马懿在魏武帝时期的人生规划,这是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一个——帮助曹丕成为太子。《晋书》中说:“建魏国,君迁庶子。你每次制定伟大的计划时,都有一个奇怪的计划,这个计划得到了王子的信任。”儒家说:“欲立则先立,欲达则捷。”为了摆脱做中层官僚的命运,司马懿直接在曹丕身上下功夫。只要把在争权夺利中处于劣势的曹丕推上太子宝座,就可以成为开国元勋,进入魏国的最高统治阶层。于是,他想了各种策略,挫败了曹丕的政敌曹植的进攻,最终使曹丕登上了太子的位置。这步棋的成功直接影响了司马懿的一生。从此,他逐渐接近魏的最高统治阶级。

这期间,从司马懿29岁进丞相府到魏武帝40岁去世,用了十一年的时间“一跃而起,扶摇直上”。

在这十一年里,可以看出司马懿的人生规划完全遵循儒家的处世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司马懿紧紧抓住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环节——“修身”。只有真正把“修身”功夫做好了,“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才不会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

在司马懿看来,“修身”这个话题可以用八个字来体现,那就是“识时务”:根据时代需要,紧密联系实际,以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为指引,扎实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随时准备接受命运的考验和挑战。他最擅长的一点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需要突出自己脱颖而出的能力,他一直计算得很准。因此,司马懿能够在魏武帝时期不声不响地崛起。

他登上世界之巅,确实印证了《荀子》中的那句名言:“在黑暗中没有野心的人,没有光明的前途;无关者,无呵呵之功。”

第二,魏文帝时期

到了魏文帝曹丕时期,司马懿真正迎来了他人生的顺利阶段。

建安二十五年春,司马懿四十岁,汉丞相与王曹死于洛阳。当时来夺权的曹彰在魏宫外是个好问的老师,内部有各路兵马暴动的痕迹,汉朝的大臣们也蠢蠢欲动。据史书记载,“吴伟在洛阳,朝野共危”。司马懿在这个时候毅然站了出来,“纪律性之丧,威震中外”,用自己杰出的才能,知道了岌岌可危的局势,稳定了民心,说服汉献帝正式让曹丕做丞相,王维。

他的第一招就进一步赢得了曹丕的信任和重用。曹丕一立为王维,随即被封为天津卫侯婷,并调任丞相长史,成为魏宫核心人物之一。

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消除了在魏武帝处处被打压的威胁,可以畅所欲言,大显身手了。他先策划了一个“粗略的计划”在魏晋间打坐,然后为魏文帝的南征“留许昌,镇内之人,外供兵源”,被魏文帝称为“萧何”。在魏文帝病重时,仍不忘让他、曹真、陈群为侍郎,并给太子曹睿写了一封信:“不要怀疑这三位官员的存在。”显然,司马懿已经跻身曹魏政权的最高决策者之列。

现在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司马懿在这一时期的人生规划:首先,曹丕作为太子和魏帝的一生,贡献最大、贡献最大的是司马懿(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描述司马懿的谋略,这说明了他的“阴”和“深”)。曹丕本人也很感激司马懿,所以司马懿不用怕国君的怀疑。此外,曹丕给了他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历史舞台,是他“成大事者,胜大任者”的绝佳伏笔。

但曹丕总是喜欢耀武扬威,大有作为。他没有军事天赋,爱打仗。所以在军事上,司马懿不敢暴露自己真正的才能和学识,让这个虚荣的君主大出风头。但他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地肩负起总理的重任,在政治和从政上也有所建树。此时的司马懿不想锋芒毕露,显得有些低调。这是有原因的:尽管曹丕非常信任他,但他在军事上仍然倾向于严重依赖他的曹士族。司马懿没必要急于表明自己掌握兵权的意图——“先安后外”。毕竟丞相这个职位对司马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司马懿自立的特长也在这一刻清晰可见: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处事积极主动,一丝不苟,滴水不漏,无懈可击。所以他能在曹丕时期稳扎稳打,真正崛起,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曹丕死于47岁。在曹丕称帝的七年间,司马懿迎来了崭露头角的辉煌时期。但在这七年里,他的舞台不够宽广,只是默默夯实了后方魏家的根基。但是,司马懿不再甘于躲在幕后,他准备在历史舞台上大显身手。而这个机会很快就会到来。

第三,魏明帝时期。

公元227年,魏太和元年,曹丕的儿子曹睿成了明帝。他给了司马懿一个展示军事才能的机会。当时东吴的孙权率领数万壮士围攻魏国的江夏城,派大将、张霸攻打襄阳城。司马懿立刻率军出击,打败了吴口。诸葛瑾逃走,张霸被斩首。司马懿的辉煌战功立刻得到了回报,他被任命为骠骑将军。

至此,司马懿可以执掌朝政——有了自己的官职,指挥军队,可以培养自己的实力。曹丕“东宫四友”之一的武陟,也曾在曹睿面前称赞他:“忠智至上,为国之臣”。司马懿的威望越来越大。

随着曹真的死亡,最有效的部长的宗族在魏,司马懿开始主宰政治圈的魏郭俊。魏明帝的放手更有利于他的进一步发展。在魏明帝时期,他成功地从一名顾问转变为一名充满戏剧性的军事指挥官。他隐藏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他在明帝执政十三年,南起孟达,西拒诸葛亮,北灭公孙渊。他勇猛无比,连吴国的国主孙权也不得不畏惧他:“司马懿善战,若换将,一往无前。”

此时,司马懿的人生规划着眼于以突出的军事成就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同时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逐步侵蚀魏家军政传承。

应该说,此时司马懿的眼光并不局限于维护魏国的安全。他早已开始实施“消灭万里,常以八荒平天下”的野心和大纲。少年时“天下之忧而忧”,接近老年时,终于有了“为天下解忧,为万民解难”的机会和条件。这个课程让他苦心经营了37年!

首先,我们来看看司马懿在军事上的精彩第一笔——十天十个月之间活捉了叛军梦达。他是一个擅长使用急行军和潜行部队的高手。当孟达突然从天而降,来到尚勇城下时,他还在做他的春秋大梦呢!于是,可怜的梦达被他迅速有力、干净利落、毫不拖延地卷走了。由此可见司马懿用兵的特点:静藏九处之下,不可察;运动发生在九天之内,让人措手不及。从他与明帝的争论中,他自言自语地说:“凡攻击敌人者,必先扼住其咽喉,重击其心脏”,可见他善于集中优势兵力直接攻击敌人。所以他往往不发,但第一枪就会打中,鬼神莫测时为敌。

但是诸葛亮在对抗诸葛亮的时候为什么不用这种敏捷、果断、强势的战术呢?这也正是作者想说的——他人生规划的重点不是一味的炫耀自己的军事才能,而是开始实施自己“横扫三国,一统天下”的总体思路!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岐山之战。这是一场持久战。司马懿从四十九岁到五十五岁,征战六年。他演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美名,也演了司马懿“横扫三国,一统天下”的强大资本。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总认为司马懿军事能力不如诸葛亮,诸葛亮处处领导他。然而根据历史记载,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他们在岐山之战中的真实目的。诸葛亮的战略目的很简单:攻占中原,消灭曹魏,恢复汉朝。司马懿的战略目的复杂得多:一是挫败蜀军的进攻;第二,积蓄力量,换成曹魏;第三,养兵千日,伺机统一天下。这种多重的战略目的,让司马懿表面上显得有些被动。但他根据自己的战略目的,第一步实现了维持现状的平衡战略:一方面防止诸葛亮获得巨大优势,对魏和自己造成致命威胁;另一方面,不能打败诸葛亮,还要保持诸葛亮的攻击力。如果“空城计”是真实的历史事实,那就验证了司马懿的平衡策略——因此,他宁愿被部下称为“畏蜀如虎”,也不愿冲进西城郡抓诸葛亮。如果诸葛亮真的被抓,司马懿只能重演历代英雄豪杰的戏剧性命运。

第二步,司马懿实施“偷天换日”的篡位策略。祁山之战,他逐渐确立了自己在军队中的绝对权威,清洗了军队中的异己,重用了金牛、郭淮等忠心耿耿的将领,巩固了自己的军事权力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后来的历史考证,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反叛魏国的时候,魏国的大臣很少站出来反叛,甚至史书上只有寥寥几笔。曹氏政权就像纸房子一样倒塌了。这一数额的积累,不是司马师和司马昭当时所做的。应该是司马懿从掌握军政大权开始,就开始为儿子们铺路了。

第三步,司马懿已经开始积累资本,准备在祁山之战中“灭吴灭蜀,一统天下”。他指挥军队与诸葛亮对峙,大仗必避,小仗必遇。他在实战中训练军士,在实战中提高军队威信,成功建立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为将来消灭兀术、统一天下做了军事准备。魏末抗吴灭蜀的大将郭淮、王昌、邓艾,都是司马懿在当时的岐山之战中培养提拔起来的。

第四步,司马懿已经开始经历他事业的接班人——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他带着两个儿子来到岐山之战,在那里接受血与火、生与死的训练,为他们日后顺利继承“一统天下”的事业做了充分的素质准备。

这四个高明之举,是司马懿在与祁山对抗中的真实生涯,也是他这一时期人生规划中的巧妙之笔。虽然在与诸葛亮的对抗中,他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取得胜利,但他所有的战略目标都达到了。这是他最大的胜利——更重要的是,他把诸葛亮累死了。

诸葛亮死后不久,司马易刚回到朝廷,被曹睿派往辽东攻打公孙渊。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远征,但用兵如神的司马懿只率领四万大军,说:“去百日,回百日,攻百日,歇六十日。”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彻底消灭了公孙渊,巩固了魏国的大后方。

此时曹睿身患重病,一场朝廷的权力交接之战又开始了。司马懿煞费苦心地安插在明帝身边——魏中书的监军刘芳和中书的总管孙子斗得你死我活,又一次把千里之外凯旋归来的司马懿放在了辅政的位置上。至此,司马懿作为“三朝元老”重回魏国政坛,新的征程在他脚下展开。此时司马懿虽已年过六旬,但志向不变,积极备战未来,再创辉煌。吴国和蜀国在这一刻感受到了司马懿的巨大威胁,但是为时已晚,他们国家已经没有人能够对抗司马懿了。

第四,魏绍帝曹芳时期

魏少帝曹芳的时候,司马懿已经达到了权力的顶峰。这个时候,应该没有人能阻止他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四朝元老”的威望,以“伊尹、周公”的才华和德行,无人敢与他的远见相抗衡。他在魏军政上的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是完美的。

而辅政的另一位大臣曹爽却害怕司马家族有朝一日垄断朝政。于是他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尊司马懿为父,推荐他为“老师”,以示尊敬,但实际上是夺走了他的军政大权。

司马懿名存实亡,无实权,一晃就是十年。这十年,他处处示弱,隐忍观望。果然,曹爽野心满满之后,就疯了,慢了。他以权为福,政治猖狂,以至于群臣离心发热,魏国日渐衰弱。

这是司马懿无法忍受的。他可以容忍曹爽夺权,可以容忍曹爽的荒淫无度,却绝不能容忍曹爽破坏自己辛辛苦苦为魏国巩固的“一统天下”的伟大基础。他为了“同时帮助世界”的志向,已经不知疲倦地工作了近四十年。他怎么能让不懂事的孩子曹爽阻止他!

于是,“高平岭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曹爽派被司马懿用雷霆手段灭了。

司马懿最后处置曹爽的时候,用的是“斩草除根”的方法,消灭曹石一族。这一举动甚至招来了他的好朋友江吉的反对。但他必须这么做。只有不留后患,才能确保朝鲜的稳定!何况司马懿已经走上了与曹魏政权决裂的不归路。

公元251年,魏家平三岁,司马懿七十二岁。除掉最后一个政敌王陵后,病逝于洛阳,可谓“生生不息,战无止境”。

司马懿临死前把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叫到卧榻上说:“我在魏历年间做过老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和大臣。”大家都怀疑我有不同的野心,我很害怕。我死后,你们两个善于管理国家大事,一定要小心!一定要谨慎!"

至于司马懿的“谨慎”,可能有两层意思可以理解:一是让次子把国家大事管理好,不要有异志;二是让二儿子保护国家大事,不要轻易托付他人。但无论司马懿本人是否有不同的抱负,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通过不懈的经营和努力,为后世的事业创造了最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条件。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和司马昭分别被封为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一直掌管大臣们的机密事务。从此对曹魏来说,帝弱国强,军政大权完全是独断专行。

“山海争水,水归大海。不求海,则顺。”司马懿之后,呈现在司马昭和司马燕面前的世界大势,可谓“俯视如剖竹”。他们要做的只是顺流而下,完成历史赋予的某种必然性。

公元262年,魏将邓艾偷渡到,并突然袭击成都。第二年,蜀国的统治者刘禅被魏国攻陷。至此,持续了42年的蜀汉政权终于走到了尽头。

公元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燕强迫魏王曹桓冥想。即位后,改国号为金。公元280年,司马燕进入吴国,吴国的君主孙皓被晋国攻陷,吴国灭亡了。至此,历时72年的魏、蜀、吴混战结束,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分归晋”。

总结

司马懿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政治家、军事家、战术家。当然,这是他成功后人们赋予他的天性。

人们会说儒家思想是建立在“忠孝”的基础上的。司马懿不是一个纯粹的魏国大臣,也不是一心为曹植。怎么能说他是儒家的奇才呢?其实儒家思想的基础就是一个字“仁”。司马懿革除魏国暴政,抚慰百姓,难道不是“仁”吗?司马懿消除乱世纷争,统一天下,救万民于战乱,不就是“仁”吗?——“仁”大于“忠”!这是一个真正的儒家应该持有的观点。

因为仁者无敌,司马懿无敌。

司马懿从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年,到举世闻名的内政军事奇才,再到治国平天下的英雄。这完全归功于他完美的人生规划。在他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机遇期,他总能抓住最好的机会出招,而且一旦抓住,就是硕果累累,难能可贵。

更可贵的是他能忍:面对曹操的歧视和打压,他能忍;面对同事的排挤和诬陷,他能忍受;面对诸葛亮的“妇辱”,他能忍;面对曹爽的欺负,他能忍。他的人生规划中最出彩的亮点是他的“忍”——为了取得成功而坚持不懈。一个“忍”字贯穿司马懿一生的规划;一个“忍”字,造就了千古一帝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