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护士的隐患
浅谈口腔门诊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护理安全是指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患者不遭受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和功能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由于口腔诊疗的特殊性和人们口腔健康意识的增强,口腔门诊工作中的隐患日益暴露。
1口腔诊所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1.1护患纠纷
1.1.1护士自身素质:知识结构、技术水平和能力,与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相比有差距[2]。近年来,由于聘用护士人数增多,流动性增加,护士口腔专业知识和经验不足,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不能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或对患者询问和解释不到位,导致患者不满,引发纠纷。比如导诊护士缺乏专科知识,无法满足患者咨询或导致引导误导,导致患者重复挂号、排队。
1.1.2患者因素:随着患者口腔保健意识、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期望值过高。同时,由于医疗费用的增加、医疗纠纷的不断曝光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患者看病时对医护人员存在不信任,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纠纷。
1.1.3医疗环境差,就医流程复杂:由于建筑结构的影响,我院口腔门诊布局不合理,无法提供一站式服务,患者不得不反复排队划价、交费、取药。预约制度不完善,导致就诊高峰期患者等待时间长甚至撤号,引发患者投诉和纠纷。
1.2医院感染风险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来自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血液和大量* * *微生物。
1.2.1口腔诊疗的特殊性:口腔门诊患者流动性大,就诊人数多。患者口腔和呼吸道内的细菌会因飞沫和气溶胶造成空气污染,从而导致结核病、肺炎、流感等疾病的传播。
1.2.2牙科器械的复杂性:口腔治疗中使用的器械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给器械的消毒灭菌带来困难。比如牙科综合治疗台中的水气管道系统结构复杂,高速运转的设备在停止运转时会瞬间产生强大吸力,使水气管道受到污染。消毒灭菌不当容易导致医院感染。在口腔诊疗中,医务人员要使用各种锐器,如探针、扩锉针、拔髓针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1.2.3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不强,不注重规范预防:长期以来,口腔科医务人员认为口腔本身就是一个污染的环境,不可能进行无菌操作。在工作中,我们往往只注重自身的保护,忽视了对患者的保护。
1.3药品不良反应由于所有患者都是门诊治疗后出院,如果忽视用药告知和注意事项,在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后不能得到及时的观察和处理,从而导致医疗纠纷。如麻醉剂、丁香油、塑化液、甲酚甲醛等牙科药物,镍铬、银汞等修复材料引起的过敏反应,亚砷酸灭活剂使用不当引起药物性根尖周炎、黏膜牙槽骨坏死。四环素类药物的使用导致儿童牙齿发育缺陷。
1.4事故口腔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断针、错拔牙、颞下颌关节损伤、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比例高、紧张引起的事故等。主要是护理人员缺乏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椅旁护理配合不当或违反操作规程。
2预防措施
2.1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有力保障[3]。要认真落实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无菌操作制度,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鼓励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定期分析总结护理不良事件,并进行整改。讨论典型案例,防患于未然,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2.2加强护患沟通,改善就诊流程,增强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建立?以人为本?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在整个就诊过程中对患者表现出尊重、理解和人文关怀。加强护患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以真诚、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满足患者需求。改善就医环境,为患者提供报刊杂志和健康教育专栏,消除患者因等待而产生的焦虑;改善就医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护士可以为其代劳或提供上门服务;合理配置护士,安排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丰富专业知识的护士担任分诊、导医、会诊等工作。完善挂号预约制度,避免长时间等待。
2.3加强口腔医学专业技术和急救技术的培训由于四手操作的普及和口腔医学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要求护士不断学习和掌握护理操作流程,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口腔诊所的护士普遍不精通急救技术,缺乏急救能力。因此,应加强对护士急救知识、急救技术和急救设备使用的培训,以及对患者跌倒、突发晕厥、心脏骤停、药物过敏性休克等应急预案的预防培训,以加强护士应对急救事件的能力。
2.4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强化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和无菌操作原则以及口腔器械的消毒隔离制度。器械应一人一用进行消毒或灭菌,并定期对环境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和监测。医疗废物被严格分类和正确处理。
2.5为提前预防意外,护士应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的基本健康和心理状态。比如老年患者要了解血压、近期心脏病发作史、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女性患者要了解是否是月经期、是否有过敏史。对胆小、紧张的患者要进行心理疏导,避免空腹治疗。地面湿滑易摔倒的地方要给予警示。
2.6加强告知义务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有权利也希望了解自己接受治疗和护理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风险。特殊检查和治疗应经患者同意,并履行签字手续。根管治疗、新装义齿、拔牙和正畸治疗后,应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摘要
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是预防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4]。学会评估和识别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信号,定期分析和讨论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参考
华,杨。加强护理安全细节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8,8 (4): 51?52.
[2]孙晓岚。浅谈护理与护理纠纷[J]。中国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08,3 (3): 243?244.
[3]段文宇,赵育莹,张丽霞。血液透析室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 (4): 81。
[4]吴季平。浅谈门诊护理的安全与质量管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 (24): 35?36.
关于安全护理的隐患,第二条论述了防范急诊护理隐患的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但是,医疗行为是一种复杂的高风险行为,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急诊科承担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治任务,急诊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急诊医疗质量直接反映了医院医疗质量。因此,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一直是医院护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但近年来,随着法制社会的完善和医疗体制、人事制度的改革,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提高,而临床急诊护士越来越年轻化,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非常薄弱,给急诊护理安全带来一定隐患。针对急诊护理存在的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使急诊护理更加安全、快捷、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1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
1.1医患沟通不足,服务态度生硬:来急诊科就诊的大多是急、重病人,常表现为烦躁、疼痛,家属也表现为紧张、激动。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爱,是体贴,是安慰。少数医务人员缺乏同情心和耐心,说话直白,训斥病人,不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容易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一旦诊疗效果不好,就容易发生纠纷。
1.2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个别医务人员不认真遵守操作规程,不全面询问患者,不仔细观察病情,不做该检查的项目,不讲求治疗原则,手术中无菌观念不强,不严格检查三、七对,不执行交接制度,甚至推诿、拖延对患者的诊治和抢救,造成医疗差错和纠纷。
1.3业务技术不过硬:护士在抢救中不能一针见血反复穿刺,又不能马上静脉给药,影响抢救速度,心脏骤停患者人工气道不能马上建立,耽误抢救时机。
1.4缺乏急救意识:急诊患者大多突发或病情严重,家属和患者往往焦虑不安,希望患者入院后得到及时抢救。比如护士就医不及时,行动迟缓,不及时抽血化验,不及时护送检查,该用的药不会马上用,一旦病情恶化就会发生纠纷。
1.5急救药品不到位:急诊科是急诊科,急救物品、器械、药品要时刻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如果救援前物品准备不充分,或者救援后物品补充不及时,救援工作就会手忙脚乱,影响救援工作,直接影响救援的效率和质量。
1.6抢救记录不及时不完善:病历是记录医疗活动的法律文书,护理记录是病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急诊护理中,抢救记录不规范,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导致纠纷隐患。
1.7医护沟通不畅因为急诊工作忙,医生没时间写书面医嘱,所以口头医嘱比较多。这个时候,如果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沟通不能随时随地进行,护士很容易因为没听清楚而用错药或者重复用药。另外,护士的护理记录不够及时,也就产生了问题[1]。
2预防措施
2.1完善应急风险管理机制
2.1.65438+
对已经发生的风险组织及时申报、控制和规避,并进行妥善处理,使风险成本最小化。
2.1.2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计划:根据以往经验和急诊护理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计划,明确目标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2.2完善突发事件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在坚持和落实日常护理工作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完善以下制度。
2.2.1风险识别与监控体系:通过调查研究,随时了解急诊护士的思想道德、专业技术状况,及时掌握患者及其亲属的心理状态。2.2.2风险分析与申报制度:一旦发生护理风险,当事人必须按规定要求申报,由护士长组织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进行识别、评估和评价。
2.2.3风险防范制度:为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应督促护士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坚决落实急诊临床护理中的各项安全和质量管理措施。
2.3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风险管理的成败与人的素质密切相关[3]。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也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2.3.1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教育,将护理风险与拯救生命、尊重患者合法权益的神圣职责结合起来,让每一位护士对护理风险有正确的认识。
2.3.2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及时掌握新的护理技术,不断充电,更新知识。特别是要加强应急能力的训练。
2.3.3强化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应急管理中的护理风险教育,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第一、服务第一、患者至上、依法护理的理念,防患于未然,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
2.4护士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是急诊护士素质的基本要求。要求护士对病人的痛苦表示理解、宽容和体谅,避免生硬的语言和冰冷的表情,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反应迅速,沉着冷静。
2.5急救室各种药品、物品、设备到位:处于良好备用状态。要求每班检查所有救援仪器,确保仪器完好率达到100%,所需物品准备齐全。患者到达科室后,应积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抢救,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逐一落实。
2.6急诊科护士应加强自律和自律:急诊科护士应严格执行护理制度、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护理安全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学习。安全是人和护理工作的基本需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临床护理质量,加强临床工作中的风险教育。每个人都要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患于未然,为安全护理提供保障。
参考
【1】谢晓红。急诊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对策。中国误诊杂志,2004,1 (1): 143。
[2]谢,,。论医疗纠纷处理中的法律依据原则。中国医院管理,2003,23 (6): 32
[3]董爱珠。护士对安全管理认识的调查与分析。中国护理杂志,2004,39 (3): 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