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化与建筑

一、南京的民国建筑

南京在1853年是太平天国的都城,湘军在1864年破城。此战之后,南京大损。后来,由于沪宁和普京铁路的开通,南京作为铁路枢纽开始再次发展。1927年,蒋中正在南京建立中央政府,1930年,南京成为行政院直辖市,政治文化地位空前提升,成为国际大都市。据统计,全市保存的民国建筑1000余栋,面积900多万平方米,其中民国代表性建筑200余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无与伦比的。

从功能上讲,南京的民国建筑主要包括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和工商业建筑,其中以公共建筑居多,这是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特点。《南京,中国近代建筑概述》将南京的民国建筑分为三类:

1.1910—1927:这个时期的很多建筑几乎都是模仿西方的造型,并以此为荣。典型的例子有1915下关宝山街建的扬子宾馆,1917滨江建的下关电灯厂,1918下关大道建的中国银行和江苏省邮政管理局。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是两江总督张于1910年修建的西式花厅。在建筑艺术方面,这一时期流行西方折衷主义建筑。65438-20世纪20年代欧美一些国家流行折衷主义。它的特点是随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建筑风格,或者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注重固定的法式风格,只注重比例的对称和纯粹的形式美。这种建筑在清末南京开埠后很流行。扬子宾馆是一个典型的折衷建筑,采用当地材料和城砖。

2.1927—1936:这近十年是南京建筑的巅峰时期,也是中国建筑史上珍贵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建造的建筑有1926-1929建造的中山陵和铁道部大楼(1928建造,1945后改为行政院)、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1931)、萧弘善主席官邸(19311931-1936国民革命军陵园建筑群、1932~1933首都饭店和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富昌饭店(1933)和交通部大楼(1938)1933-1934行政院和地矿展览馆

这一时期,建筑业不仅发展迅速,而且脱颖而出,体现了南京作为首都的文化特色。政治、军事和大型公共建筑广泛发展。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与中国传统宫殿式现代建筑风格并驾齐驱,同时出现了现代民族建筑。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风格与时俱进,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风格的束缚,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创造出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建筑风格。首都饭店、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富昌饭店、行政院、地矿展览馆都是这种类型。现代主义继承了折衷主义的一些特征。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最早见于一些西方开办的教会学校,如金陵女子大学的会议楼、科学馆、文学馆、图书馆、礼堂等。学校希望通过模仿中国建筑来表达教会尊重中国文化的态度,让中国学生在传统建筑的氛围中不自觉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1929 65438+2月,国民政府颁布《首都计划》,大力提倡用“中国固有的形式”建造政府建筑。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勃兴,呼唤民族建筑文化回归,于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获得新生。但是昂贵费时费力,架构模式不灵活。设计师大胆探索了一种新的民族建筑风格,一般采用现代建筑的平面组合和图形构成,多采用现代屋架的钢筋混凝土平屋顶或双坡屋顶。但飞檐、墙面、门窗、入口以中国传统构件装饰为主,辅以适当的传统图案。中央体育场综合体、紫金山天文台、中央医院、中山陵音乐站、外交部大楼、人民大会堂都是这种风格的经典作品。

3.1937-1949:1937 11 10月,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13年2月,南京沦陷。在八年的占领期间,南京的建设几乎停止了。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仍在旧都,重建都城风貌。宫殿式、新民式建筑逐渐淡出,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主流。这一时期的建筑有1946建造的北极阁宋子文公馆、1946建造的美国大使馆、1946-1947建造的美国陆军顾问团公寓、1947建造的公路总局、1947建造的颜回馆等。

在近2500年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南京形成了三种各具特色的文化:六朝文化、明代文化和民国文化。“从物质层面来说,南京历史上的三大文化各有千秋:六朝文化主要以散落在田野里的陵墓石刻为惊艳,明代文化主要以南京周边的城墙(包括明陵)为主,民国文化主要以集中在城中的各类建筑(包括中山陵)闻名。”如果继续对民国文化进行划分的话,以南京为代表的民国文化可以称之为首都文化类型,其特点是政治色彩浓厚(官邸和中央机关较多),既有民族风格,又有西式建筑,但一定要突出前者(如二期大量建筑)以示严敬、庄重、肃穆。以重庆为首都的民国文化也大致可以分为首都类型。

二、上海的民国建筑

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入海口,毗邻东海,交通便利。开埠后发展迅速,20世纪初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20世纪30年代,其城市固定人口超过300万,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上海的租界很多,外来人口数量是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在建筑特色上,它兼容并蓄,融合了不同风格、不同时空的各种流派,因此被誉为“世界建筑博览会”,形成了“海派”建筑风格。上海民国时期的建筑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三类:

1.1910—1927:1843年上海强制开埠后,西方国家开始陆续修建租界,修建了大量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建筑。随着租界的扩大,这种建筑风格开始遍布上海,尤其是外滩。1910 ~ 1918期间,上海建了4000多栋楼,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楼落成。这一时期的民国建筑体现了上海作为开放城市的特点,风格趋于西化,传统因素较少。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是主要流行的。复古风是将古希腊建筑中象征男性阳刚之气的多利安式柱廊和象征女性柔美细腻之美的爱奥尼亚式柱子结合在一起;古罗马的半圆形穹顶、拱形券和洛可可风格的立面雕刻赞美胜利,崇拜英雄,继承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建筑特色。代表有1910建成的外滩英总会、19116建成的法国农业信贷银行、1916建成的亚洲大厦、1916建成的怡和大厦、1920建成的长江大厦、660。这一时期的建筑外观豪华美观,体现出强烈的巴洛克建筑美学色彩。

2.1927-1936: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全国政局相对稳定,上海也进入建设高峰期。1927期间,国民政府指定南京、上海为特别市,刘纪文出任南京特别市市长,政绩显著。吴铁城主政上海,也有不少政绩。1929与首都计划相伴的是大上海都市计划,提倡使用民族建筑风格。上海的开放程度深而广,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民族建筑耗费时间和金钱,于是出现了连接这两种建筑文化的“海派”。“海派”一词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是以南京为中心的“京派”文化对上海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文化的贬义词。“海派”建筑具有重商、开放、兼融的特点。这一时期的融合主要是中西融合:西式建筑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语汇,建筑追求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西化”。上海最有特色的是上海的“弄堂”建筑。这种建筑就是把中国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的大门改成石库门。石库门是里弄造的传统建筑,但在结构和内部装修上却是西方造的,形成了独特的“海派”。当时的上海市立图书馆、江湾城市大厦都是这类建筑。“海派”还包括西式建筑之间的混合。这一时期建筑发展迅速,风格各异的建筑成片出现。国际饭店建于1934,是当时远东最高的建筑。其他著名建筑有沙宣公馆(1929)、华贸公寓(1929)、金城银行(1929)、慕尔堂(1930)、东正教堂(19365438)。百乐门宴会厅(1931年)、国泰剧院(1932)、市政府大楼(1933)、大上海剧院(1933)、欢乐谷厅(1933)等。建筑史学家吴江撰写的《上海百年建筑史》附本书所涉及的建筑清单。* *涉及上海百年名楼1847-1949栋,其中1927-1937竣工70栋。“海派”是对这一时期建筑风格的精确概括。

3.1937—1949:1937年8月,上海战役打响,165438年10月上海沦陷。在随后的八年中,由于日本的占领、汪伪政府的统治、租界的收回和战后经济的冲击,城市的发展因外来干涉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但即便如此,上海的发展水平仍然位居全国城市前列。65438年至0945年恢复后,建筑数量不多,建筑风格仍沿袭第二期。由于战争动乱抑制了投资于房地产的资本,阻碍了建筑工程和建筑材料的生产,大批建筑师和工程师不得不投身于教育事业。所以这个时期并没有留下多少重要的建筑,但是为新中国的建筑业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人才。

上海和南京虽然都是特殊城市,但都属于民国的另一种文化类型,即工商城市类型。商业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包容、创新。古希腊的雅典、克莱恩斯等城市都是这种风格。上海的开放和包容在近代史上有目共睹。各种势力(国民党、* * *产党、日欧美)都曾把上海视为一个无所不能的舞台,“海派”是上海作为一个工商业城市创新的最好注脚。上海的民国文化特色在全国独树一帜,为我们研究民国社会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三、镇江地区的民国建筑

镇江明清时称为镇江府,1912年改为丹徒郡。1929年江苏省政府迁至此,更名为镇江县。镇江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是连接苏南苏北的水路交通枢纽之一,商贸金融发达。65438年至0908年,津浦、沪宁铁路通车,南北贸易由水路转入铁路。镇江的贸易地位开始被南京取代,金融业日薄西山。镇江原本是一个依托运河的港口城市,商业发达,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发展规模在江苏省并不算前列。

1927年4月,蒋中正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任命牛永健等16人组成江苏省政府委员会。《省政府组织法》颁布后,更名为省政府,牛永健为江苏省首任主席。1929年春,江苏省会由南京迁至镇江。迁入的江苏省政府和民政厅均设在镇江张任路的清将军府(现公安局所在地),省财政厅设在省会东南的清将军府(原海陵副将军府,现军分区尤氏园所在地), 北门的镇江付雪宫改建为省教育厅办公室(现359医院所在地),建设厅和农矿部布置在原镇江第九师范学校和坝下巷西段附属小学(现省军区)

江苏省会镇江刚刚建市,省政府就提出了“建设省会,改造镇江”的口号,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文件,包括《镇江新省会建设设计》、《江苏省省会分区规划》、《江苏省惠新沟规划》等。从1929到抗战爆发,镇江的市政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市区原有街道狭窄,最宽的岩头街和西门街只有五米左右,只能供轿子和黄包车的交汇。主要的街道大多是用长板铺成的,下面有下水道。承载力不高。当人们长时间在上面行走时,这些石板经常发出嘎嘎声。为此,省政府修建了傅生路、中正路、中山路等主干道,同时铺设了地下输水管道,改善了市区的饮水条件。即便如此,1936的自来水用户只有1460户,占城乡家庭的3.6%。经济衰退,消费萎缩,造成市政建设萧条,省政府财政窘迫,市政工程建设资金难以保证,有时甚至难以维持城市公用事业的正常运转。

镇江这里建成的建筑有:江苏省镇江医院(1929)、江苏省镇江人民教育馆(1930)、江苏省镇江市图书馆(1931)、江苏省镇江市龚* *体育场(1933)这些建筑多为西式建筑,建筑随意,没有太多文化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占地5万平方米的Gongx * *体育场,有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等。,还有健身房。这是一个设备齐全的体育场,当时在全国都很有名。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些建设被迫停止。

作为江苏省会的镇江,其文化建设几乎毫无建树。它本可以依靠优越的政治条件实现发展,但由于商路由水路向陆路的转移,其薄弱的近代工业基础,南京、上海巨头对投资资金、消费资金的吸引,以及抗战时期的战乱,镇江的民国文化被直接打薄。这样的例子在长三角地区数不胜数。诚然,民国文化中心在长三角,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民国文化在长三角分布不均的事实。从全国视角看长三角,也可以得到民国文化遗产分布的认识:城市富于乡村;大城市比小城市富裕,很多小城市甚至找不到任何民国文化的痕迹;明显失衡甚至两极分化,这与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省会与下属市镇的关系,即民国的政治体制结构密切相关。镇江作为江苏省会,民国文化底蕴较差,是长三角地区民国文化底蕴的另一种类型,即小城镇类型,特点是文化底蕴较小,没有突出的民国历史特色。这种类型的民国文化,多保留在工业、商业、金融不发达的小城镇,这种类型在安徽、苏北、苏南、浙北随处可见。

民国文化的本质是历史文化。孙先生曾说过“保护历史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它,只有合理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内在价值,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保护的目的”。民国文化的特点是:对世界的开放性、中西结合的创新性、科学理性的现代性,这些在民国建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南京和上海不仅是长三角地区,也是全国重要的民国文化中心。在这两个中心的辐射下,以镇江为代表的很多小城镇都或多或少的积淀了民国文化。正如孙先生所说,保护历史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历史文化。我们对民国文化遗产进行分类,也为探索如何保护提供了一个思路。民国建筑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属性和价值,还被赋予了不可替代的政治意义。它可以凝聚两岸对历史的认同,拉近两岸情感上的距离,为对话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国家统一提供向心力,体现在今年连、宋先后参拜中山陵。长江三角洲作为民国时期的文化传承中心,也处于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前列。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如何和谐发展,可以直接作为全国城市建设中处理文化遗产的宝贵经验。我们还应该看到,历史既是凝固的,也是流动的。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也在丰富我们时代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