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对人的思想有什么帮助?

说起三国演义,它属于中国人,几乎人人都知道。它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它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三国志》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后人从《三国志》中得到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但是你可以给别人举例说明这个问题。比如诸葛亮,他对三国以后的中国历史影响很大,后人也从诸葛亮的生平事迹中学到了很多。诸葛亮的忠义、济世、敬业、诚实、谦虚等品质,为历代君主、官员、学者和普通百姓所称道。唐宋时期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都给予了热情的讴歌。杜甫有句诗叫“诸葛威名盖世”。忠于国家和民族的思想道德都受其影响。诸葛亮对国家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和“静而远之”的座右铭,影响了很多人。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记录历史的小说。写于元末明初。是作家罗贯中根据民间传说和说唱故事,借鉴《三国志》等史料写成的。这部小说最早出版的叫《通俗三国演义》,24卷240篇。后来明末李卓吾、清初毛宗岗对他进行了整理加工,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120本。

70多万字的《三国演义》,结构宏伟,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它生动地反映了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的90多年间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小说中描述的重大事件都符合历史真实。但《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书,而是文学名著。它基于对历史事件的选择和加工,通过想象和虚构来编织情节和塑造人物。作品中耳熟能详的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群英会、空城计等,几乎家喻户晓。那些有艺术才华的典型人物,如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几乎妇孺皆知。

它是中国的“四大奇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经典。它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的结果。它以强烈的思想感情、鲜明的政治倾向、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占据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坛,其人物塑造、战争描写和心理分析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作品不仅涉及政治、经济、军事问题,还包含了儒、道、哲等领域的精华。它是一部充满英雄主义的战争史诗,是一部充满智慧和经验的历史画卷,给中国乃至世界人民以美的享受。作品中体现的儒道思想给人一种精神洗礼,蕴含着英雄谋略、经济观念、组织意识,培养人的是非判断能力。

从《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来看,主要体现了“拥刘反曹”的倾向。这和中国的文化传统有着说不出的微妙关系。中国人历来重视正义,古代的陈光起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夜火:大楚行,陈》为了给起义正名,陈光夜里点了一把火,像狐狸一样大叫,说楚之行在陈胜。之所以“扶刘反曹”,首先是因为刘备是汉朝的后代。刘备是正统,除此之外,其他都是桀骜不驯,狂放不羁。其次,和国人的民族情绪有很大关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需要的是尽快的和平与稳定。所以文章一开始就体现了儒家“济世强国”的思想,并且始终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三国时期是一个连年战乱、长期纷争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有识之士、有志气、有理想的人们开始开动脑筋,平息战乱,统一祖国,稳定民心,并付诸实际行动。比如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三誓”中许下的誓言,就决定了他们一生奋斗的道路和目的。虽然他们姓氏不同,但他们是兄弟,所以他们一起工作。作品一开始就表现了刘、关、张的宏图大志,鼓舞士气。因此,他们随后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举止举止都引起了民众的关注,饱受战争之苦的劳苦大众把国家稳定、人民安康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在人民眼中,他们三个是人民的“救世主”,是世界的“神”。由此可见当时民众对和平统一的渴望是多么迫切,而他们三人能否建功立业也是关乎人心的问题。诸葛亮也是当时的焦点人物之一。他勇敢而足智多谋,是战争胜败的主宰。在民众心目中,只要有他参与的战争,他就会赢得战斗。天下英雄年轻时隐居在隆中,对国家大事没有太多的帮助,但一直关心国家大事。后来刘备因为“访草堂”的诚意,被请出隆中。第二次是“战败受命于危难”。为了完成20多年的统一大业,他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历代人扼腕叹息。第三,“扶刘反曹”的理由。表现了人民对仁政的渴望,对暴政暴君的痛恨,对异族统治的不满,以及强烈的民族性。从小说一开始,刘备就是仁王的象征。“先祖的弘一宽厚,知人待士,披着高祖的派头,是个英雄。”而曹操则是大奸大恶的象征。他自私、小心眼、多疑、狡猾。在选材上,有时过于牵强,把别人的伟大强加在刘备集团身上,把刘备集团的缺陷删掉淡化。从语言上来说,刘备被称为“始皇帝”、“太叔”、“第一主公”,曹操被称为“汉贼”。我们从历史中知道,这对比刘备更有能力管理天下的曹操是极其不公平的。但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它反映了人们的意愿,这是违背历史的,我们可以理解。它反映了一个时代人们对一种理想的追求。

还有,《三国演义》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第一,儒家思想,体现仁义。君、臣、子,井然有序。刘备是正统汉朝的后代。他的革命是汉朝的延续。还有人涉嫌犯罪作乱,这是儒家不能容忍的。第二,体现了一种基于在职的义。强调的是报国,报李蜀人的意思。桃园三誓的观念寄托在刘、关、张身上,义使兄弟。以礼待人。正义使他们能够帮助穷人,齐心协力。在小说中,关羽是“义”的象征。关羽的形象在小说中并未受损,虽然他重小义而忘大义。再者,它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孔子说,“让任何人爱别人”。儒家提倡的仁政是德治,国家是由圣贤治理的。而刘集团正是这种贤者的典范。

最后,体现了人们对智慧的推崇。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正是有了他的参与,蜀汉在每一场战争和每一个决策中都如日中天,欣欣向荣。

当然,一部《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其博大精深的。近年来,许多学者将其系统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国演义》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对社会政治思想、道德和军事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统治阶级曾经使用书中的忠诚和正义等正统思想为其统治人民服务,清初的统治者大关锋公就是明证。但另一方面,小说也给了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斗争的经验和手段。清代人皇《短篇小说集》说:“近代的张钟弦、李自成、张格尔、洪秀全,初皆和,羌无纪。后来他们稍作攻城,冒险设防,渐渐机智起来...听说他们都把《三国演义》中的战例作为玉帐的唯一秘籍。”在文学上,《三国演义》开创了中国小说史上的历史演义小说,为这类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范本。吴门某知名道士《新国志·序》说“自罗贯中《三国演义》以来,国史作为通俗演义已演百余遍,无愧于世,后嗣有效……”吴沃瑶《两晋演义序》也说“自三国演义产生以来,历史小说层出不穷”,都明确指出。

2.启迪人的思想,教会人忠、义、做人。

阅读前必须了解版本,这是学术研究中的常识。全面系统地研究一部作品,了解它的来源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对于研究者整体而言,如果缺乏正确的版本知识,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都会受到限制。举个典型的例子,有人经常用“合久必分”这句话来概括《三国演义》的主题,分析罗贯中的思想。其实这只是一个顺口轻松的说法。虽然方便,但不准确。首先,这个说法是基于毛本《三国志》开头的第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分久必合。”但《明史》各种版本都没有这句话,不能用来随意表达罗贯中的创作意图。其次,在罗贯中心中,“分”与“和”并不具有同等的地位。作品虽然展现了东汉末年从“合”到“分”的过程,但这只是全书的开始,是对既定客观史实的叙述。这种“分”并不能体现作者的意愿。相反,作者为这段“汾”历史感到悲哀。作者重点描写的是从“分离”到“结合”的艰难过程,是各路英雄为统一而努力奋斗的伟大成果。可见,要想全面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就必须了解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要从整体上提高研究水平,必须打好版本研究的基础。

1.在大文化的大背景下深入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对《三国演义》多层次、多方向的观察,对文学的研究日益延伸到对文化的研究。这既是整个历史时期《三国演义》研究中“文化研究热”的反映,也是《三国演义》研究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必然要求。

一部丰富深刻的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尤其是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巨著,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纯文学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以其小说体裁的历史发展、丰富多彩的故事线、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宏大严谨的整体结构和豪放不羁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数一数二的小说。同时,《三国演义》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种文化含义。因此,研究《三国演义》既可以从纯文学的角度进行,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比如对于《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何满子先生就超越了纯文学的分析,从群众历史感受的角度进行了阐释。他认为:“《三国演义》的确是中国历史小说中第一部成功的作品...但之所以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并不能完全归功于小说本身的艺术能力,三国故事也不可能流传得如此之广。书中的人物如此深入人心,是一种古老的记忆。这里更重要的因素是南朝以来要求了解历史的民众对三国历史转折关键时期的特殊关注,以及各种文学形式帮助传播的力量。这种理解显然比仅仅从言情本身的艺术成就上找原因更全面更深刻。又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三国演义》文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也有学者从人才、谋略、管理、领导艺术等角度研究《三国演义》,发表了许多“应用研究”的著作,即把《三国演义》作为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作为人生的启示来研究。这是完全可能的。当然,这种“应用研究”并不是三国研究的主体,更不是整个三国研究。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应该在大文化的广阔背景下对《三国演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这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继续深入探讨言情的文学特征和成就;二是将言情置于中国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三是全面总结言情对我们民族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广泛影响。这样,《三国演义》的研究领域就会无限广阔。

2.积极使用新的研究方法。学术研究的历史证明,研究方法的更新意义重大。研究方法不仅仅是一般的工具问题,更是哲学方法论层面和认识论深度问题。古代小说研究的每一次历史进步,都与研究方法的变化有关。《三国演义》二十一年来的研究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许多学者对诸葛亮的形象作过精彩的论述,其中邱震生先生的论文《只如火焰山中的一根羽毛》和陈向华先生的专著《诸葛亮形象史研究》就是很有影响的代表;而黄君先生则从母题的角度找到了一条新的探索之路,指出诸葛亮作为一个悲剧英雄,他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试图与神抗衡而最终失败的奋斗精神,其实是中国文学创作,包括神话、传说、小说中一个永恒的母题。诸葛亮从历史人物到艺术形象的演变,必然受到古代神话中悲剧英雄特别是夸父留下的“种族记忆”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夸父、诸葛等英雄与自然、命运之间极其庄严、壮烈的较量,只能以付火祭的方式代代相传。”⑤这个论点能给人新的启示。在新的世纪,随着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新的文学理论和新的研究方法将不断涌现。我们要虚心求实,认真鉴别,选择吸收,推动《三国演义》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3.勇于提出新观点。学术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需要勇于突破陈所说的,提出新的观点。二十一年来,许多研究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敢于独立思考,或质疑陈的理论,或发展前人的观点,或提出新的观点,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在一系列问题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根据欧洲叙事文学理论中“从典型到典型”的人物塑造规律,提出“三国人物是典型的光辉典范”的观点,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对此,有学者予以反驳,认为“类型化典型”的提法不科学。刘尚胜先生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新的范畴,认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人物化的艺术形象,甚至是典型的,代表了人物化艺术的高峰,这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更好地发扬创新精神,争取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