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孝」的书籍和论文?
看这里,网上的资料,希望有帮助。
/f?kz=95242542
论汉代的“以孝治天下”
孙井潭
摘要:自汉武帝提倡儒学以来,主要采用儒家的孝道思想,两汉都主张以孝治天下。到了汉代,刘邦开始重视孝道,后来的“孝”是汉初治国的辅助思想:惠帝褒“孝”,吕后褒“孝,授官”,文帝“置大夫于孝书”。“以孝治天下”是汉武帝确立的。汉武帝在这方面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在用人上确立“兴孝”,二是解决同姓王分封制的弊端。后来,汉朝统治者不断完善关于“孝”的立法。汉代孝的原因主要是由王姓分封制的失败、小农经济和黄老的统治以及汉初孝成功经验的总结决定的。汉代“崇儒”主要不是五经,而是七经,其中最重要的是孝经。《孝经》是汉代的必读之书。从中央到地方,教师要任用,人民要学习。孝经也是社会教育的工具。
关键词:五经、七经、孝、孝、孝、孝治天下
作者:附魔者1 2006-4-21 20:49回复此发言。
-
2回复:汉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汉代“以孝治天下”一瞥
汉代“以孝治天下”,原则上始于武帝。因为汉初“黄老”以意识形态治国,自汉武帝六年“窦太后崩,武安侯天芬为丞相,黄老缺数百言,文儒百延”[1],才以儒家治国为主。换句话说,只有汉武帝尊儒之后,“孝”才能在汉代治国的主导思想中占据一席之地。
汉武帝在“以孝治天下”中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在用人制度上把“孝”具体化为“崇孝节义”,二是解决汉初刘邦以来一直困扰汉统治者的政治问题。
关于“养孝”:根据《汉武帝实录》中“初一郡一,初一国一”的说法,理论界认为最早出现在汉武帝七年五月。其实这里虽然把“孝”一起用,但还是“孝”,“孝”就是“孝”,也就是“孝、诚”。这只是文帝统治时期“孝、强田、养老、廉”政策的延续和发展。《汉书·文帝纪》记载,文帝十二岁,曰:“孝为天下大成功;田丽是生命的基础;三老人,全民之师;清官是人民的样子。我非常感谢埃尔桑博士的这次旅行。在今天的万户之县,云已无令。真的是人类吗?这是培养人才的方法。“武帝刚才提到‘孝’和‘诚’。武帝真正做到了“养孝”。据汉武帝记载,是在元朔六年冬十一月。汉武帝下诏说:“公卿大夫,他制定的总方略是统一、广教、美观。夫仁义,褒德贤德,劝善惩暴,五帝三王皆由常治理。我彻夜不眠,贾和余的人都在路上。于是,我到老年之人那里去恢复孝道,选英雄,谈文学,参政议政,为民心祈福,给执事写信,弘扬诚信孝道,蔚然成风。十室之城,必有忠;三个人齐头并进,却没有老师。今天不推荐一个人去和合郡,不能研究,但积行之君必听。2000石官之首纪纲,如何助我隐居,劝媛媛,老实,拜苦干乡党之训?而圣贤有赏,圣贤有宰,古道也。与钟、、博士不提,是有罪的”,有关部门讨论后回答:“古人,等公时,一曰善德,二曰贤德,三曰立功,即加九锡;不共时,则失爵位,则失土地,则失爵位与土地。丈夫附失败者之死,附失败者之刑;拒绝那些听到国家政治,对人民无益的人;位在上位,不能入圣贤者退,故劝善恶。今圣旨示先帝之圣情,令二千石示孝,故改为袁媛,移风易俗。没有孝心,没有圣旨,应该算是不敬。不老实,不称职,就免了。”武帝正式指示“上奏”。在这里,“居孝廉”是一个专有名词,也就是后来真正意义上的“居孝廉”——“连笑”是同一个人,不是分开的。在选举中,“促孝”主要考察的是“孝”,而不是“廉”,即一个人只要“孝”,就可以被提拔为“孝”。在这里,“孝”必须是真的,“诚”才能是潜在的,一个人只要“孝”就可以“诚”。连笑“在当选之前并不是一名官员。只有当他被提升为“连笑”时,他才能成为一名官员。”“举孝廉”在此时被正式定义为雇佣制。
在政治制度问题上:汉初因异姓王谋反,刘邦吸取西周初年“封建亲族扶周”的经验,判白马发誓:“若非刘,王必遭天下攻。”[2]大丰同姓王,建立了同姓王分封的政治制度。血浓于水,同姓王分封制巩固了汉政权,国家也出现了繁荣景象。但同姓王分封制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分封过度的问题,几乎所有分封国都有能力对抗中央朝廷。文帝时贾谊提出“正新月,易改色,正名,兴乐”[3];景帝;晁错主张“削藩”,试图解决这个问题。而晁错的“削藩”,却激起了“吴楚七国之乱”。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个问题的解决更为迫切。梁武帝十六年,朱上书建议:“古诸侯不过百里,力形易制。如今诸侯连数十城,地在千里之外。如果他们慢,他们就会自大,容易滥交。如果他们急了,会阻碍他们强大,顺从首都。今天你依法割,它就逆着结发芽,前天晁错也是这样。如今的诸侯子弟也就十几个,却适合几代人。我虽骨肉,无处可封,故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请诸君分子待之。各得其所,皆大欢喜,仁者,实分其国。不切的话他们稍微弱一点。”[4]主父偃写的这封信也叫“屯邹毅”。汉武帝一看,既符合“孝”的原则,又实质性地削弱了诸侯国,于是“上谕:‘诸侯王或欲升其子邑者,吾将定其名于各篇。”[5]这道圣旨是历史上著名的“法特瓦”。根据汉武帝的记载,梁武帝的“恩宠令”首先得到梁王和城阳王的响应,他们上书朝廷,表示愿意与子孙共享城池。武帝下诏同意:“梁王与城阳王同生,愿以城分弟,允之。王子们邀请他们的孩子到城里来,我将亲自去拜访他们,让他们排名。”“于是诸侯国开始分裂,子嗣完了。《汉书·十三王传》中更是明确:汉武帝“以主父抑情节,使诸侯以个人之恩分土地,分子孙,而汉为自定义爵位,故属汉郡。汉有大恩,诸侯略析弱云。“恩旨”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汉初分封制向郡县制的顺利过渡,还在于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矛盾。
作者:风魔1 2006-4-21 20:51回复本发言。
-
3回复:汉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此外,梁武帝多次上书“荐孝”,关爱老人。比如元初元年的《开国大典》中就写着“我孝顺弟弟和李田,对不起丈夫的年老、孤独、寡居、寂寞或缺衣少食,十分可怜。”他派他的顾问到世界各地,问问题并给出答案。曰:‘帝令臣子以帛赠三长老,孝于郡,以马五匹;三个乡下老人,兄弟俩,还有李的田帛,三匹马;90岁以上丧偶,寡独,孤家寡人,两匹马,三斤羊群;80多米,人有三石’“;元寿六年,他写道:“今遣大夫等六人,周游世界,问寡、废、病等问题,无济于事。“余三老和他孝顺的哥哥以为自己是平民教师,以为自己是独立的君子,以为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汉武帝以来,汉朝统治者基本上继承了“以孝治天下”的国策。第一,在用人制度上坚持“孝”。如《后汉书·荀爽传》说:“汉制令天下诵孝经,选官养孝。”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孝”,就会被提升为“孝”,就可以做官。“养孝”是汉代士人入体的第一步,又是岁庆,所以最多的人才从这里出来。只要翻翻两汉,“孝”随处可见。直到汉末,曹操、史弥都是以“孝”出身。然而此时的“聚孝廉”已经严重掺假。比如当时的童谣讽刺说“菊小恋,父分居”[6]。
第二,坚持同姓王分封制。汉朝和秦朝最大的区别就是汉朝实行双轨制,即分封制和郡县制相结合。这里的分封制主要是王同姓分封,异姓英雄只能分封,后期封地不够大,不足以形成国中之国。这是遵循汉武帝“延恩令”的结果。过去理论界有人认为汉武帝以后的汉朝政治制度和秦朝一样是郡县制,这是不恰当的。秦怎么能和完全“废分封制,治县,子弟为庶人”的汉朝相比?汉代一直以郡县制为主,分封制为辅,“以孝治天下”的原则从未动摇。
第三,不断完善关于“孝”的立法。如《汉书·宣帝史》记载:土地节四年,说:“导民以孝,则天下顺。今天,人民可能遭受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但官员却无法下葬,这伤了孝子的心。我为此感到非常抱歉。从现在起,有大父母的,失去父母的,都不要操心事,让他们收敛到底,各尽所能。”为了让百姓“孝顺”,免除“父母大者,父母丧者”的徭役;他还说:“父子亲近,夫妻自然。虽有劫难,犹存生机。真挚的爱情根植于心,善良是最好的,怎么能违背!从现在开始,不要和你的父母,你的妻子和丈夫,你的祖父母坐在一起。他的父母藏着孩子,他们的夫妻,他们的父母藏着孙子。他们都犯了死罪。请廷尉听之。”也解决了后代“孝顺”和长辈“犯法”的矛盾。
第四,从“孝顺”到“敬老”,“敬老”也合法化。如武威汉简中,称帝时,曾上谕丞相:‘自高帝时至今年前二年,极对不起老幼,年老时收一王杖,杖上一鸽,使百姓见之,胜于节。还有人敢白咒欧洲。你要进出衙门和郎地,走池路的旁门左道。.....权杖不亮,需要多修。”“这是汉代‘尊老’的立法。汉简中还有一则因欺侮老人而被重罚的事例:“和平元年,汝南西陵县长里贤,七十岁被王打,属部随从付吴尚先打,故诉至朝廷。举报:罪行分明,弃赏。"
由此可见,“以孝治天下”是汉代的一大亮点。
汉代“以孝治天下”的原因
汉代的“以孝治天下”,主要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和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成功经验决定的。
汉初的政治形势:如前所述,刘邦《白马之刑》确立的同姓王分封制,巩固了汉政权,但大而不倒。一些同姓国王拒绝接受帝国统治,甚至造反,对汉政权触动很大。如何看待以晁错为代表的同姓王分封制,必须依法打击取缔。换句话说,同姓王的分封制是祸根。另一种观点,以贾谊为代表,与晁错很接近,要么“废分封制”,要么“多分封制”,但两者都要用强制手段解决。这两种做法都违背了刘邦“封建亲族,以屏蔽汉”的初衷。其实汉初王姓分封制的弊端是国家太大,而不是王姓分封制本身。相反,同姓王分封制的优势非常明显:天下一家,异姓造反没办法。而且,秦始皇没封他孩子的时候,陈胜和光武在大泽乡呐喊,天下响应。秦无的《三藩市》可能放映后很快就灭亡了,这是前车之鉴。韩要想使同姓王的分封制既能继续发挥“封建亲族”的积极作用,又能和平解决过度分封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孝”来笼络和激励它。因为“孝”是血缘关系中最有凝聚力的范畴,大家同属一个祖先和宗族,“孝”是理所当然的。无论是对中央朝廷的“孝”,还是对子女的“孝”,大家都深信不疑。
作者:风魔1 2006-4-21 20:51回复本发言。
-
4回复:汉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汉初的经济状况:经济基础是小家庭经济。小农经济的根本思想要求是在伦理道德范畴内治国。汉初的“黄老之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他,但“黄老”本质上是一种法治精神,不利于小家庭的经济保护。如《史记》曰:“此时网疏而民富,役富而骄,或并党之人而独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小农经济的健康发展,客观上要求用儒家的“仁、孝”思想来治理国家。为什么汉朝后来“以孝治天下”却没有“以仁治天下”?主要是由汉代小农经济的状况和“仁孝”的特点决定的。我们知道,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一直是小农经济。虽然小农经济在西周晚期暂时出现,但真正在中国形成气候的是秦汉时期,秦末的陈胜、光武起义标志着它作为一个生机勃勃的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因此,汉代的小农经济仍然属于小农经济的早期阶段。仁与孝作为治国思想,都源于伦理,但又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来自于伦理本身。我们今天都认为伦理是一个词,没有区别。其实在人类早期,伦理就是伦理,道德就是道德,两者的内涵是不一样的。伦理特指人的血缘关系,而道德既包括血缘关系,也包括非血缘关系。原始人类社会是血缘家庭,所以伦理关系是人类最初的关系。随着血缘家庭的解体,至少当“普那路亚家庭”这样的外婚制家庭出现时,道德就会出现。所以相对于“仁”,“孝”这个范畴更古老。“孝”原本是一个纯粹的伦理概念,产生于道德出现之前,“仁”是道德出现之后的产物。由于汉代还处于小农经济的早期,整个社会还不是很发达,“以孝治天下”比“以仁治天下”更适合小农经济的发展。
汉初的思想状况:虽然“黄老”从思想上统治国家,但不搞思想专制,允许百家争鸣,共存共荣。如惠帝在位时,曾上书皇帝,“凡有省法妨碍者,一律排除于书法之外”[7];吕后氏重申:“前天孝惠帝说要除三族之罪,妖言已命。讨论失败了。今日分之”[8];文帝时期,为了“留学”,增加了孟子、萧敬等博士[9],还专门派人去傅生营救尚书[10];至少在景帝的时候,有诗和《春秋》的博士。当时袁谷生是诗博士,胡武生、董仲舒是《春秋》博士[11];武帝初期“设五经大夫”[12]。汉初统治者对治国理念的探索总是积极的。“黄老之治”的弊端出现后,文帝曾支持贾谊“正新月、易花色、定官名、扬礼乐”,景帝支持晁错“削藩”,武帝支持王藏、赵纨“立堂侍臣”,但这些改革都因怕激起民愤而没有实施。尤其是晁错“伐宗”的失败,再加上他的“沈商”论,在武帝元年被否决。【13】经过一番痛苦的探索,汉武帝初期终于发现“孝”是可行的,他也用“孝治天下”来解决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等一系列问题。
汉朝是怎么发现孝道可行的?笔者认为主要来源于刘汉政权对汉初“孝”的成功经验的总结。早在“黄老之治”时期,“孝”就是汉代统治者的辅助思想。汉初刘邦主张尊“三长老”,以父为“皇帝”[14];惠帝《郡王李氏庙》《孝民扶田者》,首推表彰“孝民扶田者”[15];吕后的“一人先立孝耕二千石”,即“立孝耕田者授官”[16];文帝在《孝经》中置大夫。除了继续给一个官员“孝强田”的封号外,还“送三长老,孝五人;两匹马:赞哲和李甜;有三个清官,200多石,率100石。不便问民,乃以户籍率设三老,孝,孝,力,使各率以示民意。”[17].尤其是十三年,缇萦写信救父,文帝被他的“孝心”感动,还写了“小刑”[18];武帝一继位,也上书说:“古之作孝,村之作牙,庭之作骑士,济世导民,不善德。但是,在村里,这是古老的学老之道。今天的孝子和顺孙,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赡养亲人,外面逼着做生意,里面缺资源,都是因为孝顺。我很难过。人都90多岁了,还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为了他们的孙辈,他们俊俏的妻妾都得养。”[19]也就是说,要求严格执行《收养法》,做到“孝子孙子有师帅妻妾养”。只是景帝在位期间对“孝”不够重视,中央朝廷与同姓君王的关系也最为紧张。到了后期,终于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平叛之后,武帝三年,中山王刘胜来到朝鲜。汉武帝点酒的时候,刘胜一听到音乐就哭了。他向武帝进谏说:“听说社会不喝,家鼠不抽。这是什么?受托人也是自然。我虽瘦,却要依附肺;你虽然卑微,但可以叫你董强,也可以叫你哥哥。今天,大臣们不是近亲,而是一根羽毛。他们群居,互相商量,朋友就是朋友,以至于夫家宗室被排斥,骨肉被释放。斯巴基是如此的流离失所,他是如此的分裂。”诗》说,“我心悲伤,我好尴尬;打个盹儿,永远叹息,只担心变老;心中的忧虑和疾病的发作一样糟糕。”而“已被官员侵占。所以是厚诸侯之礼,省去了司奏诸侯之事,加上亲亲之恩。”[20]后来汉武帝“以孝治天下”的决策与此有关。
作者:风魔1 2006-4-21 20:51回复本发言。
-
5回复:汉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萧敬在汉代治国中的地位
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一直认为,汉武帝自“倡儒”以来,主要以五经(六经)治国。比如有人说,“经学是一门具有丰富哲学内容的古代学问,其研究对象是儒家经典,即易经、诗、礼、乐、春秋等六经。”乐”无书,所谓“六经”其实只有“五经”。......汉武帝建立国子监,称为‘官学’。”【21】作者认为这种观点有正确的一面,但他把经学仅仅定义为五经,然后完全用五经来解释汉代的治国思想是片面的。
必须承认,除了五经,还有《孝经》和《论语》。汉人自己也不是说以五经治国,而是以七经治国。关于七经,《后汉书·赵典传》引用李习安的话说:“《三国志·舒舒·福琴传》、《福琴商书》说:‘文翁差往东收七经’。”谢承的《后汉书》说,赵典“师从孔子‘七经’”。石轩辕等人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大辞典》说:“汉代提倡孝道,《论语》、《孝经》最早是贵族子弟所赠,与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合称七经。”这个观点很有道理。所以,只谈汉代的五经治国,不谈《孝经》、《论语》,是不对的。
有很多人研究过《孝经》和《论语》。如《汉书》中:孝武帝的曾孙纪患病,“学诗、论语、孝经”;据《景王十三传》记载,广传孙去“习易经、论语、孝经”;《我们疏忽了的薛平彭传》载宣帝《皇太子十二岁,学了论语和孝经》;后汉书:郑贾传樊胜九岁就学会了《论语》和《孝经》。此外,汉代时,对《孝经》和《论语》作注释的人也不少。怎么休息,郑玄和马蓉都是三个代表论。后汉书朱《郑周传》引用汉代官方文书说:“五经大夫最早由汉武帝设立,后增至十四人。太多时候,一个个聪明厉害的人被选去当祭酒,他总是领着纪律。它的例子说:‘生命中的爱和尊重,但哀悼是不礼貌的。《易经》《尚书》《孝经》《论语》我都很熟悉,对奥数的讲解也很差。”“可见汉人确实是以七经为经典的。
需要指出的是,七经中,汉朝统治者最重视的只有两经,一是公羊,二是孝经。汉代“崇儒”最流行的说法是,假借孔子之名,“吾志在春秋,吾在孝经。”[22]对此,班固在《白仁义道德论》中解释说:孔子“曾作《春秋》,后有《孝经》。你想要什么?专制在于孝经!孝,从天子下至庶人。写《孝经》者,为制礼仁之本,圣人之德已备。可见当时萧静的地位举足轻重。这里的《春秋》不是指《春秋》,也不是指《春秋三传》,而是特指《公羊传》,汉初常作为公羊的代名词。而《公羊传》在汉初最为兴盛,到了石梁阁会议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谷亮传》也被确立为经典,将公羊的秋色平分,公羊逐渐凋零。所以只有《孝经》在汉代才真正流行起来。
在汉代,相对于五经而言,《孝经》是必读书。五经原则上不要求“兼经”,即五经不一定要通经全部或两经以上,只需通经一次即可。《孝经》是每个人都读的,包括儿童和成人,男人和女人,文士和武士,甚至外国学生。如《汉书·张狂·孔马传》中,匡衡曾劝皇帝“费丕”说:“至于《论语》、《孝经》,要研究圣人的言行”;《后汉书士传》载:张帝主政时,“玉门玉林士学《孝经》章句,匈奴亦送子弟上学”;其实在汉朝光武时期,“武士皆学《孝经》”;直到三国志,据《三国志·兀术·张谷·诸葛布列传》记载,“权尝严问魏国:‘你情愿读你年轻时藏起来的书吗?’阴军背诵了孝经《仲尼居》。赵曰:‘颜弼出世,请为陛下诵之。’是诵‘君子之事’,盐为赵所知。”可见“孝”在汉代的流行。
汉代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孝经之师”,有时还会举办研讨会。比如《汉书·平帝姬》、《李灌姬》和《管雪》。郡国称学,郡县市侯国称校。学校和学校有一个老师。故乡尴尬,相聚有序。序并置一师于孝经”;他还招募熟读五经、《论语》、《孝经》、《尔雅》的教授,派往京师。千人”;在《昭帝纪》中,昭帝也写道:“传:孝经、论语、史书不清。其命三福、泰昌各赐贤者二人,县国文最高。给官员和人民不到2000块石头是不同的。"
作者:风魔1 2006-4-21 20:51回复本发言。
-
汉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在汉代,从国家到官员,人们都以《孝经》为参照系。如《汉书·关白实录》说:“汉制:以孝书考士”;《后汉书·关白》也说:“孝主督之。”这是国家的就业政策。《赵传》载:韩“延寿尝之,上车,骑官而至后,并议诛。回到府门,门卒是车,我愿意说点什么。颜寿停下来问他,他说:‘孝经上说,‘父为仆敬同君子,故母取其爱,君子取其敬,兼而父之,亦为仆。今天明政府早早开车,在那里呆了很久。我父亲骑马来到政府门口,不敢进去。骑马的官员听说了,急忙从里面出来,好让明朝的人上车。看到通过孝敬父亲来惩罚,还能更严重吗?延寿举手道:‘魏子有,太守不知。回到房子里去叫门卫。卒以命为基,知长生贤,无以成之理。所以兵换将,长命以备后用。接受善意和听取建议都一样。董军三岁禁令,刑期大减,为天下之最。"
汉人在教育子女时,无论是读书人还是普通百姓,都经常引用《孝经》。比如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生前告诉司马迁要继承他的事业。他写史记的时候说:“我死了,你就太老了;对于太史,我一直没有忘记我要写什么。而丈夫的孝心开始服务于亲,他服务于君子,最终确立了自己。名扬后世,以示父母,此孝为最大”[23];《后汉书·秋兰传》引用谢成书的话说:“元人羊,凶恶不孝,母望元。陈看胡元,责袁取子道,一卷《孝经》读之。后悔了,走到母亲的床底下,道歉说:“袁很孤独,以母亲为荣。”。俗话说,“孤犊摸其胸,骄子骂其母。”今天乞求自我完善。母子俩更是相视而泣,袁于是培养孝心,后来做了秀才。"
更有意思的是,东汉末年,张角起义担心养兵扰民,于是向朝廷建议:“但派一将军读孝经北上江面,贼应处死”[24];此外,宋啸还是陇右刺史,屡遭叛乱。他曾设想用《孝经》反叛乱,并向朝廷建议:“凉州学术少,故常引反暴。今天,我要多写《孝经》,让智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知道其中的大义。”[25]比如今天颇有影响的黄梅戏《神仙眷侣》,原型就是汉代的“董永遇上神仙”。为什么董永能遇到仙女?因为他“卖身埋父”“孝顺”。可见《孝经》在汉代已经植入了人们的信仰。
综上所述,可见汉代“崇儒”根本上是“以孝治天下”。正确理解汉代“以孝治天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让我们明白汉代崇尚儒学的本质,即不是五经,而是七经中的孝。其次,可以明确汉武帝时期政治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建立用人制度中的“促孝”和解决同姓王分封制弊端的“推恩令”。第三,可以让我们了解汉代的孝与后世孝的根本区别,即汉代的孝不是侧重于信仰和伦理,而是侧重于政治指导思想。第四,只有正确理解汉代的“以孝治天下”,才能更好地批判和继承中国古代的“以孝治天下”思想,进一步完善我们今天的“以德治国”理论。
作者:风魔1 2006-4-21 20:51回复本发言。
-
7回复:汉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参考资料:
[1][4][5][11][23]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史记·平金侯之父列传》,《史记·建元以来侯列传》,《史记·太史公列传》[M]
【2】【3】【7】【8】【10】【12】【13】【14】【15】【16】【17】汉书《文帝纪》、《汉书·晁错传》、《汉书·景帝纪》、《汉书·武帝纪》、《汉书·高帝纪》、《汉书·惠帝纪》、《汉书·文帝纪》、《汉书
[6]汉乐府桓,凌童谣[M].
[9]赵琪。题字[A]。赵琪。孟子注[M]。
[21]张岱年等.中国哲学史概览[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130。
[22]孝道勾命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