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弊的坏处”这篇文章是议论文
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
一项调查显示,3.5%的大学生经常考试作弊,465,438+0.9%的大学生偶尔作弊一两次,20.9%的人想一想,不敢,33.7%的人从未作弊。同时,47.7%的同学发现身边很多同学作弊,50.0%的同学发现同学偶尔作弊——这样的数据让我们震惊。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与水平的权威、严肃、真实、公正的手段。目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呈上升趋势,这使得考试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让小学生感到羞耻的“作弊”一词,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我们不禁对此深感痛心。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态度是个体按照自己的概念体系对某一现象所持有的相对稳定的评价和内在的行为倾向。态度不是行为,行为是由态度引导的。根据这一观点,大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应该与其对待考试作弊的态度密切相关。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危害
1.严重败坏了学校的学风,让自己荒废了学业,丢了性命。考试作弊污染和败坏了良好的学风,侮辱和践踏了学校的正面教育。这与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精心营造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学习氛围是背道而驰的,是对良好校风和学风的严重污染和破坏。
2.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和侥幸心理,使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增加惰性。虚荣心日益膨胀,美丽背后隐藏着丑陋。在学校践踏学校管理规范,就可能无视法律法规,甚至试图违法。侥幸的“成功”可能为将来进入社会后更广泛领域的不正当竞争、投机、诈骗甚至犯罪埋下隐患。
3.打破公平竞争的规则,进入社会后就有可能在竞争中践踏竞争规则取胜或避免被淘汰。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竞争规则下,打破公平竞争的规则将越来越不可想象。投机和作弊会失去个人的诚信和竞争发展的机会。
4.在整个作弊过程中,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考试作弊的过程和结果对作弊者的身心都是有害的。
第三,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
考试作弊是一种付出较少的劳动和资源获取高额利润的非正常竞争手段。通过分析,大学生作弊现象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下:
1学校管理
高校考试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给了学生可乘之机。一是学校缺乏专业的考试监督管理机构。二是考试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第三,就业导向。第四,现行教学管理模式存在弊端。高校教师大多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教材、进度、标准进行教学,忽视因材施教和关注大学生个性,千篇一律地培养学生,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教师水平差异较大,枯燥、乏味、说教式的讲课加剧了学生的逃课行为,容易导致学生在考试时铤而走险——作弊。
2.学生心理
在自由竞争的时代,人们更注重结果,却忽视甚至鄙视手段选择的正当性。目前高校的综合评价排名、奖学金发放、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等都与考试成绩直接挂钩。受这些因素影响,学生存在相应的人格缺陷,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失重、主题价值观错位、意志力薄弱、诚信缺失、功利性强、社会责任感差,与考试作弊高度相关。
3.社会环境的影响
有些同学认为,既然大学是社会的缩影,是一个小社会,那么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因为毕业后,他们的哥哥姐姐经常会对还在上学的弟弟妹妹说,书上的知识和实际工作中用到的完全不一样,书上的知识没有用,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氛围。既然学没用,为什么还要学?抄下来考上就好了。更何况很多职场人士一直强调,企业要的是能力,不是学历。这种思想使得学生根本不重视学习,而过分关注各种社会活动,期望以自己积累的经验作为走向社会的唯一砝码,从而忽略了学习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由于这种认知,一些同学只把考试当成获取学位的一种方式,只在考前突击复习。如果效果不好,他们会选择出轨。
第四,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诚然,大学生考试作弊有一定的社会客观因素,但我们仍然要正视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作弊心理和行为的发生。
1.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在大学生管理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积极反思自己的问题并制定具体的改正计划,改变学生的被动管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以考试作弊和考试羞耻为一体,主动预防。
2.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考试作弊违背了做人最起码的原则,体现了学生不诚实的一面,不管是什么心态。因此,学校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人格,克服“虚荣”和“侥幸”的心理,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
3.加强高校教风建设。一所大学的校风、教风、学风、考风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的知识体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学术态度和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学习风气和考试自律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通过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考风。
4.高度重视学生骨干队伍建设。高校要加强学生干部的“选、训、用、考”,选拔那些热心为同学服务、责任心强、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担任干部,积极引导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及时反馈学生学习动态,严格要求学生干部不得考试作弊,利用学生干部在学生中宣传考试作弊的利益, 监督考试作弊情况,充分发挥干部的作用,让学生在考试中有所顾忌,从而减少作弊。
5.教考分离。人才的概念是多角度、多方面的。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学校学习很好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并不都成了人才,而一些成绩一般或者在传统观念中被认为是“差生”的学生,却独立了或者成为了行业和单位的专家,这说明我们目前过于注重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奖励制度也应该是多层次的。在鼓励学生创新学习的同时,还应该表扬他们的技能,并为他们的成功创造合适的环境。
6.做好考试期间的心理维护和保健工作。很多大学生在考前都有考试焦虑、考场恐怖等心理问题。作为教师和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指导学生做好自我心理保健,如自我鼓励、自我积极暗示、科学用脑、有效利用生物节律安排复习、劳逸结合、加强锻炼、焦虑时转移注意力、学会放松、积极咨询求助、合理用药等。,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参加考试,以免产生作弊的念头。
7.注重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要让学生知道考试的目的和意义,让他们知道考试成绩不仅对自己重要,对老师和学校的监督评价也很重要。虚假分数不仅危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阻碍学校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测试,更是对其性格和态度的考核。如果学生考试作弊,怎么谈职业道德,更谈不上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和辅导员都有义务在考试前教育学生考试作弊的危害。通过介绍考试作弊的处罚措施和相关案例,让学生明白,考试作弊一旦被发现,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还会失去学位和正常的学习机会。一旦处罚被记入档案,就会影响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