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渴望结合佛教“六度”中的忍辱与慈善,来解释平等与谦卑的案例。

布施的关键在于心,布施是为了解脱众生的痛苦和开悟。佛陀在《金刚经》中说:一切众生,若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念、无念、无念,即入涅槃。换句话说,十八层地狱里的一个妖、一个菌、一个蝇、一个母,在佛的地方都是一样的,佛会像母亲一样对待每一个众生。这种对众生的定义,可以说已经超越了人类所谓的科学范畴。这种高度的平等就是这样,是真正的平等。这种谦卑才是真正的谦卑。然后,佛陀说:若有无数无量众生,无一人能灭。为什么?次菩提,菩萨若有自性像、人像、住像、寿像,则非菩萨。“这是人心,有些人布施是为了功德,也就是没有功德。梁帝问达摩法师,我修了那么多寺庙,养了那么多和尚。我的功绩有多大?达摩回答说他没有功德。这是不纯洁的。所以佛教的大度是为了让人真正的平等和谦卑。

忍辱是让我们看到空相,哪里有相,哪里就是虚幻。羞辱只是叫羞辱。它没有让你忍辱负重,却让你看到了事物的本源是空的。不要执着。它让你释怀,不去管它,也不在乎。

普通人有很多习惯,都是受自己的第六感影响的。如果他们不布施,忍辱,持戒,勤修,打坐,他们知道他们可以培养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