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讨论稿1000字

近100年来,世界正在经历一场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导致了自然生态和环境系统的一系列变化,如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气候变化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地球系统的自然变化规律,即冷暖干湿的周期性变化,从季节尺度到几十万年甚至更久;另一个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改变自然的固有规律,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从而引起科学家、政治家和公众的关注。因此,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政府、公众和科技界的主要关切。但是,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如果把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问题简单地归结为温室气体排放,那么我们的理解就过于简单化了。我认为,气候变化不仅是科学问题,也是技术问题,还有经济、社会、政治、外交乃至国家安全问题,非常复杂。

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主要是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和改变土地利用状况。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六种,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和其他氢氟烃。其中,二氧化碳的变暖效应约占温室气体总效应的60%。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增加,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方工业革命时期。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已经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其寿命为50-200年。当前的全球变暖是由二氧化碳的累积排放造成的。据统计,从1750年到1950年,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世界总量的95%;从65438年到0950-2002年,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累计排放量的77%。发达国家在20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承担主要义务;发展中国家历史排放量少,目前人均排放量低,属于生存性排放。他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和空间。

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认识的深入,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了四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今年2月正式发布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的原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气候系统变暖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暖的证据不仅来自大气,即最近百年全球地表温度上升了0.74℃,还来自水圈和冰冻圈,海平面也在上升,北半球的积雪面积在急剧减少。

中国的气候和环境变化

2006年是中国自1951以来最暖的一年。自1986-1987年冬季以来,中国连续经历了21个“暖冬”。与全球平均水平一样,最近100年以来,中国的气温也在上升,平均上升0.5℃-0.8℃。

我们来看看中国的降水变化。总的来说,我国西部和南部的降水量在增加,而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在减少。华北大部分地区每10年将减少20-40毫米,华南和西南地区每10年将增加20-60毫米。华北、内蒙古中东部、东北部分地区干旱趋势非常明显。2006年夏,重庆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四川遭遇1951以来最严重的干旱。6月1至8月21,重庆、四川平均降水量345.9毫米,为6月1951以来同期最少。除了气温和降水,强台风出现的频率也增加了。70年代,强台风登陆我国的频率从70年代初的不到20%增加到20世纪初的35%左右,几乎翻了一番。2006年8月10日,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苍南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 (60米/秒),百年一遇。这是建国以来登陆中国大陆的最强台风,比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还强。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北方的沙尘暴也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2006年春季发生沙尘暴18次,其中强沙尘暴5次,为2006年5438+0以来最多。今年春天北方沙尘暴较少。我想特别告诉大家,如何科学地看待沙尘暴。我认为沙尘暴基本上是一种自然现象。中国是一个受季风气候影响的国家。什么是季风影响?说得通俗一点,夏季盛行风从海洋吹向大陆,给大陆带来丰富的水汽和热量以及降水。冬天,寒冷干燥的空气从北方和西伯利亚推向南方,强风卷起灰尘,带来沙尘暴。这个历史至少是12万年。大约7800万年前,青藏高原迅速隆起,中国西北成为干旱地区。打开地图,看到南北纬30度都是沙漠,而江南这个地方却因为季风变成了沃土。另一方面,冬季冷空气(冬季风)来了,给黄土高原带来了大量的沙尘和重颗粒,覆盖面积近70-80万平方公里,厚度1.000米,时间跨度1.2万年。细颗粒物质不断向海洋输送,极细的物质达到5000、6000、8000米高,在太平洋上空形成云凝结核。其中的矿物质沉入海洋,成为浮游生物的诱饵。经过浮游生物、小鱼、小虾、大鱼的食物链过程,最终成为我们餐桌上的美味。这个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你我都改变不了这个科学事实。所以沙尘暴的形成源于自然过程,不可能根除沙尘暴。人类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善环境,局部优化环境。适林是林,适草是草,适沙是沙。这是我的观点。所以一方面要优化环境,另一方面要了解沙尘暴的成因和自然的内在规律,千万不要逞强,否则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广东省的气温一直呈上升趋势。最近十年,和全国一样,升温也很明显。近50年来,广东平均地表温度每10年上升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高温日,即最高气温超过35℃的天数有所增加。特别是1998以来,高温日数明显比以前多,特别是六七十年代。此外,雾霾天气也有所增多,日照时数减少。雾霾是一种自然现象,由空气中极细的水汽和工业排放的粉尘形成,大气透明度低。这种情况不仅在广东存在,在珠三角、长三角、天津、北京、唐山等城市群也有发生。

此外,降水的变率增加,强降水的频率也增加。18年6月至2005年6月25日,广东省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惠州市龙门县累计降雨量1300mm。2006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广东降水量(“龙舟水”)达572毫米,为1960年以来最重的一年。

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数量呈减少趋势,近11年7年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不超过2个。

可以说城市化加剧了广东的气温上升,市中心的气温高于郊区,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热岛效应。珠三角城市群年平均气温增长率比粤北高出数倍。

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和建议

和全世界一样,中国的气候和环境已经并将继续发生重大变化。气候变暖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气候和环境问题,已经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现实威胁,而且这种威胁还将持续和加剧。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齐。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六项原则: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同等重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将气候变化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

温室气体减排是目前人们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对各级政府而言。我觉得这件事应该全面看待。气候变化涉及方方面面,减排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但不代表所有环节。不能说实现减排就能解决气候变化的所有问题。因为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即使实施非常严格的减排措施,短期内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仍会继续增加,未来十年气候仍会向变暖的方向发展。因此,适应气候变化更为重要,尤其是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包括改良作物品种,培育和选育抗逆品种,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在水资源方面,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储备,节约用水,开发空气水资源,淡化海水等。在人民生活方面,要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立气候变化诱发疾病的预警系统;我们还应该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并建造防护坝。特别是气候变化教育,我认为应该在全民中进行,从小学课本到干部培训教材,从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我认为气候变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从今天到未来几十年都要讨论的问题。恐怕要一两代人的时间,所以我觉得教育和科研一定要走在前面。

气候变化是一个环境问题,但归根结底是一个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也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解决。我们应该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不仅反映了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水平的差异,也是未来国际合作保持和取得进展的基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完成,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科学认识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完善和提高人类对气候系统及其变化的认识,提高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准确性,增强中国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能力,积极采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政府、公众和科学界的共同愿望。

为此,我提出几点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

第一,气候系统监测。应尽快提高气候系统的监测能力,建立相对完善的气候观测系统,获取急需的科学数据。

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准确把握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而及时获取气候系统的监测数据是开展气候变化研究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气候系统观测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相关领域科技进步的瓶颈。加强对气候系统的观测,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还能为外交谈判提供有效服务。

第二,气候变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研究,减少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为进一步的适应和减缓措施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服务。

气候系统极其复杂,充满变数,对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出了巨大挑战,但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信息。我们应该继续增加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投入。在加强气候系统观测的基础上,深入认识气候系统中存在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系统模型,建立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支撑体系,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国际谈判的科技支撑能力。

第三,适应并减缓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措施要同时采取,近期要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切实加强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对和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全球变暖的趋势不可避免,气象灾害总体上会越来越严重,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损失可能会逐渐增加。就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采取适应措施,特别是针对极端天气事件和气象灾害的有效适应措施更加现实和紧迫。防灾减灾的贡献对未来大有裨益。要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特别是脆弱地区和部门的预警,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应对能力,降低灾害的经济威胁,化解灾害中的社会矛盾,消除灾害中的政治动荡。

第四,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加强气候变化对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影响的研究和评估,为各级政府把握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宏观战略决策,为地区和部门采取有效的适应措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服务。

采取措施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首先要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发展的多层次、全方位影响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加强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和环境演变、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的综合影响评估,引导全社会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最大限度降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成本,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第五,加强气候变化立法。加强气候变化立法,有效响应国际社会减排呼吁,切实落实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战略决策和具体措施。

总的来说,气候变化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气候的渐变和剧变将对中国的自然和经济系统构成严重威胁,过度的长期能源消耗也将危及能源安全。在继续寻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制定具体配套措施的同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环境政策,规范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使保护气候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确保应对措施的落实,以务实的态度积极响应国际减排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