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文化差异。
2.思想文化带来的差异。中国一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从古到今对中国的影响极其深刻和广泛。儒家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它宣扬的书是四书五经,爱发明创造的被称为奇巧,被归入地位低下的工匠行列。中国有很多古话,比如“努力的人治理人民,努力的人治理人民”,“学习好的人做官”。所以,聪明有才华的人并不以自己在科技方面的实力为荣,学科技而不做官的人永远得不到荣誉,也进不了上层社会。那些有文化的人,都沉迷于文人阶层所强调的浪漫高雅,把时间花在风流韵事上,弹琴唱歌,弹琴下棋,饮酒作诗。他们追求的是儒家所谓高尚的精神境界,这样就不会想到如何用自己的知识去帮助泥腿子生产劳动。政府在促进技术改进和发明方面也没有任何作用,也不鼓励它们。在西方,情况就不一样了。基督教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谁能创造财富并施舍帮助穷人,谁就能进入天堂。基督徒是“一群指甲上沾满污垢的知识分子”。这种劳动和知识的结合以及没有权威的平等精神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自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从未有过伟大的思想家。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都出现在先秦时代,明清时期更是贪得无厌。后来的中国学者最擅长在前人经典上做文章,从书到书。由此可见尊孔政策的实施对人们思想的控制程度,需要创新和挑战精神的科学更是被深深地扼杀。
3.宗教文化带来的差异中世纪,西方社会对宗教过于排外,反抗的力量很大。许多有识之士应该学习科学,以摆脱神学迷信。比如培根,他尖锐地批判了经院哲学对自然的轻视和对自然科学真理的扼杀,所以他的新理论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他后来成为西方哲学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积极思考,为了给科学争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提出了“双重真理论”,即科学与宗教互不干涉的理论。他提出了科学复兴的论点,指出科学发展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有笛卡尔,他主张理性主义反对经院哲学,介绍具体的科学研究反对经院哲学和形式主义。为了批判和清算经院哲学,他主张人们在认识之前,要用“理性”来检讨过去所接受的观念,这为西方的科学精神奠定了基础。希腊概念的特点是一个永恒的原始动机或外部创造者,所以希腊自然科学的动机是发现创造者设定的宇宙秩序的规律。西方长期以来的宗教统治也符合这一观点。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一开始都是神学家,他们甚至为了在天上找到上帝而研究星空。但最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证明了上帝并不存在,于是反抗的力量更大了。中国的学者没有摆脱迷信和神学的动力,因为宗教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完全占据过主导地位。同时,由于中国一直丰衣足食,人们对神的崇拜也没有那么重。当然,同时改革社会生产力的动力也没有那么大,农业在当时不需要太多的科技帮助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些都造成了中国后期科技进步缓慢。西方宗教至上的黑暗也影响了教育的改革。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时,年轻人聚集在能解释古典名著的学者周围。这些学者通过开办学校和改革教学内容来反对原有的宗教教育,开启了西方新式教育的先河。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教育成为西方正规教育的一部分。而在中国,却没有这种打破黑暗宗教统治的情况。学者都是走老路,只教儒家,所以没有新学。西方宗教是一种扩张的宗教。他们的传教士到世界各地去把他们的宗教强加给全世界的人,但是中国从来没有这样的传统。我们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我们什么时候见过道士走遍天下,把自己的宗教观输给了别人?西方的宗教扩张甚至用军队来扩张,不接受他们宗教的人会被杀。中国宗教做过这样的事吗?道教徒都住在深山里,也有人上门求援,但也是左右选择,所以不肯轻易接受。同时,这些从事宗教扩张的传教士在加强交流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年凯尔和波罗的交往是受宗教裁判所的委托,1698年法国波塞冬和法国的第一次接触也是祭司们送给康熙皇帝的礼物,包括法国人从未见过的花花绿绿的绸缎、瓷器和茶叶。当时,法国人从未见过这些。茶被他们称为神奇的叶子,他们认为它能治百病,很快在欧洲掀起了喝茶的热潮。科学是交流的产物。很多时候科学发明和发现都是类比而来,所以西方的这种宗教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