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祥林的学术成就。

罗祥林曾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中央政治大学、广州民族大学、广州文化学院等担任教授。他还是广州中山图书馆馆长、广东省政府成员和省文理学院院长。65438年至0949年移居香港,先后在新亚书院、香港大学等学校任教,并获香港大学终身荣誉教授称号。罗祥林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从教后,他勤于写作。他一生写了42种书,发表了近300篇学术论文。他的所有著作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受到历史学家的高度赞扬。

罗祥林在史学上取得了两大成就:

首先,它开创了客家研究的先河。

20世纪30年代,黄等编撰的《广东地方史地》教科书及部分报刊、地方志等对客家进行侮辱,诬称客家为"非中国人",并在其中加入"京"字,引发了诸多关于客家家族的争论。罗祥林积极参与论战,并根据自己多年对民族历史的研究和对客家文化的考察,撰写了《客家学概论》,科学地证明了“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有力地驳斥了各种将客家人错误地冠以“语言未开化”、“野蛮部落、劣等民族”的论调,捍卫了客家人的社会地位。

20世纪50年代初,罗祥林推出了另一部客家研究的力作《客家源流研究》。该书从中华民族的构成和演变入手,对中华民族中客家的起源和系统、客家的分布及其自然环境、客家语言的特点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考证,是客家研究的经典之作,为客家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收集《客家源流考证》中纯客家县和非纯客家县的记载:

(1)江西省:江西的一个省,包括纯游客居住的县:寻乌安远定南陇南黔南新丰南康大余崇义上犹;不是纯客住县城,已知的有:兴国杜云会昌宁都石城瑞金广昌永丰万安遂川吉安万载萍乡秀水吉水泰和。

(2)福建省:福建省,纯客居一县,仅:宁化长汀上杭武平永定江乐山南平;其非纯客县有:刘清连城明溪平和诏安崇安。

(3)广东省:广东纯客县,包括:兴宁五华平原蕉岭大埔李安平和平龙川紫金仁化赤溪始兴英德翁源梅县区梅江区。

至其非纯客县有:南雄市曲江区乐昌市乳源县连山阳山惠阳区海丰陆丰市博罗增城区龙门深圳市宝安区东莞市广州市花都区清远市佛冈开平中山市番禺区从化区揭阳市饶平区信宜市潮安区河源市丰顺县丰川区徐闻县阳春市三水区防城市合浦陵水县秦县广宁市惠来县丁县华县澄迈市万宁市朝阳区新丰罗定台山。

(四)广西省:广西省没有纯客县,但其非纯客县有:桂平县苍梧平南博白玉林北流藤县和县武宣乡县横县武鸣陆川宜山柳州荣县昭平平乐永春中山荔浦三江罗城柳城客阳朔蒙山兴业龙山迁江东兰南丹新都秀仁凤山南马柳江崇山易贝遂川,仲博宁明明江河池。

(5)湖南省:湖南省没有纯客县,非纯客县有:汝城、郴县、浏阳、平江、宜章。

(6)四川省:四川是一个省,没有纯客县,但非纯客县比湖南多,包括:荣昌隆昌卢希安内江资中新都广汉成都华阳新番关县。

(7)西康省:只有一个县,会理县,不是纯客居县,迁到了西康。

(8)贵州省:榕江县只有一个县,不是纯客居县,迁到了贵州。

(9)台湾省省:台湾省没有纯客县,但其非纯客县有:苗栗、新竹、彰化、高雄、屏东。

第二,确立了家谱在中国的地位。

20世纪60年代,罗祥林撰写了《中国家谱研究》一书,揭示了中国家谱的写作对象,阐述了中国人口迁徙、社会演变、文物兴衰、基因优生及其与中国历史的关系,以及中国家谱的未来发展方向。它开辟了继甲骨文、敦煌、简牍之后的又一新的历史学科,成为中国历史科学的重要分支。

罗祥麟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家谱研究》、《中国民族史》、《中国通史》、《唐毅文村、傅炳昌与近代中国》、《唐代文化史》、《唐代桂林摩崖佛像》、《唐元景教》、《客家史料集》、《客家源流考证》、《客家学概论》。流行于赣、闽、粤、马来亚的真空教育,百越的起源与文化,昆典、婆罗洲、罗芳博的兰芳大学通考,西婆罗洲、罗芳博的蒲守庚研究,陈与广东学风,颜师古年谱,港中西文化交流,中山大学

附录1:

罗祥林的《客家宗族的形成》

什么是「客家」?中国的历史学家一直认为,从中原南迁的汉人叫客家人。因为唐宋时期就有了“赐客制”,有了“客”,与当地原住民相比。在《辞海》“客家”词条中,说的是西晋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而南迁渡河,到了唐末(9世纪末)、南宋(13年末), 他们中的一大批人经过江南,下到江西、福建、粤东、粤北,被称为“客家人”,有别于当地原有的居民。 近年来,许多学者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对“客家”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包括以下几点:

(1)“客家人”一词作为族群的称谓,在内涵上有其自身的规定性,这是由它区别于其他族群的特点决定的,与最初居住在该地区的原住民不是相对的称谓。如果“客家人”的称谓与当地原住居民对称的说法能够成立,那么历史上在其他地方生活过的流民,定居下来后都可以被称为“客家人”,但事实并非如此。

(2)历史上所谓“赐客制”的客户,其实是汉魏以来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土地兼并下,因战争和压迫而流离失所的农民,称为“流民”或“难民”、“佃户”。到了唐代,户籍中甚至还有“主户”和“客户”。“客户”其实是指租客和房客。业主和客户以拥有土地作为区分标准。失去土地的业主是“客户”,能拥有土地的客户成为“业主”。可见“客家人”的称谓不可能是“客”字出自“客制”。

(3)如果“赐客制”的“客”是指从中原迁入的族群,那么从中原迁入并定居在闽南张泉一带的汉族称为“河洛人”,其方言为“河洛话”;在闽东定居的人一般称为“福佬人”,他们的方言是“福佬话”。居住在广州(包括珠三角大部分地区)的称为“广府人”,他们的方言是“粤语”。他们不叫“客家人”。

(4)认为关彝杜南汉族是编制户,但为主户,原住民不是编制户,应该是客户,所以“给客制”的客户不是指导搬迁的汉族人。

(5)认为唐宋以前迁居的汉人为主户,唐宋时期迁居的客户。

总之是见仁见智,见仁见智。我们认为,对客家的界定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尺度上,既不能完全从起源上确定,也不能抛弃史实去推测或推理。虽然起源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解释中原民族南迁形成客家的历史事实,但不能解释汉族复杂多民族群体演变为客家的历史事实,更不能解释汉族多民族群体的复杂演变,尤其是南迁后的演变结果。"...界定客家人,要对客家人进行全面的、本质的科学概括,即从国家概念的内涵与构成人民的特征即人格,尤其是客家人的人格特征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科学概括,并给出准确的定义...那么,什么是客家人?我认为可以概括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汉族独特而稳定的客家人,有着相同的利益和独特而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即客家精神)。凡符合上述安定者,称为客家人,否则不能称为客家人。”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中的一个重要族群,在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自身的地域、语言、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外,因而与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表现为* * *与个性的统一,共性与特殊性的存在。迁徙到南方的汉族、客家先民及其后裔在迁徙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自身族群的形成和发展,自然与中原地区不同。一方面,客观的生活环境迫使他们对原有的心理素质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在迁移过程中与土著人和其他民族的互动、融合甚至斗争,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改变他们原有的心理因素。这样,在迁入地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民族融合和经济生活的相互影响下,南迁的中原汉族的心理素质自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进行调整、改变和重新融合。一旦完成这种调整、改变和重新整合,客家人就最终形成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客家话作为古汉语的“活化石”,至今仍流行于粤东、闽西、赣南等客家地区,成为现代汉语中一个独立的方言系统。这种独特方言体系的最终形成也是客家人形成的重要标志。所以客家宗族的形成也应该以四个要素为标志:* *同一地域,*同一语言,*同一经济生活,* *同一心理素质。“当然,组成氏族的首要因素是人。只有拥有优越的人群力量,才能形成自我优越的环境,才能发展出基于自我本源并与新环境融为一体的人格,并继续保持和发展。”客家宗族的形成时期为五代至赵宋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一般来说:

1.客家人是汉族(中原民族)独特而稳定的族群之一。古代历史上,中原人南迁后曾与百越或其他少数民族融合。历经千年,他们的身心气质不变,具有独特的稳定性。

2.客家话是客家人特有的语言。福建、广东、江西三省客家人的语言基本相同或相同(除部分县的语言受其他语系影响,但仍保留客家话的基础,只是语调不同)。比如长汀城和宁化治平人的语言一模一样;长汀市的客家话可以和广东梅州、江西赣南的客家话完全接通。回乡五六十年的华侨,永远不会忘记,能流利地说家乡的客家话。客家话与粤语(广府话)、福佬话(闽东话)、河洛话(张泉话)没有关系,但与河南中州(郑州地区)的音韵有很多相似之处。美国耶鲁大学的韩廷顿教授说:客家话起源于北方,他们的方言...就像中州的河南。中州话是河南郑州的方言,和客家话很像。

3.客家人有特殊的客家文化和习俗。永定的圆形和方形土楼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结构厚重,雄伟壮观。宁化安乐、安远、长汀方土和宣城,广东兴宁、梅州市梅县区,长汀的九堂十八井标志着客家的建筑艺术,其独特的结构是客家大屋群居的见证。特别是永定土楼的独特建筑,引起了世界建筑界的关注和赞赏。"永定土楼是永定人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文化财富."武平中山的百家姓聚落和军方言岛是客家研究中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晋书·王导传》中说:“沙俄和罗京被推翻,中州士绅妇女逃往河的左边……”由于南迁,形成了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的汉族。鄱阳湖部落是客家人的祖先。他们是汉族人,最初居住在山西、河南,逃到安徽、湖北、江苏、江西,后沿鄱阳湖迁至赣南、闽西。

据《嘉应县志》记载:“今原住民多来自元末明初,耳目所遇之人问其从何处来,多为汀州宁化人,亦有甘州人。它的语言和声音都接近甘婷……”现在嘉实很多宗族的族谱、宗谱都有明确的记载,而且是元末明初迁的,证据充分。

客家人是中华民族中汉族的一个分支,也就是福建、广东、江西。客家人居住在闽西、粤东、赣南三省相连的地区。这里有33个纯客家县,是千百年来客家人的拓荒之地。汀州宁化石壁村是宋元以前客家人南迁的中转站。梅州、兴宁、大埔等地是明末清初客家人的中转站。大部分是粤东、粤南、闽西、闽南人。汕头和厦门是清末民初以来中国两个著名的侨港。香港、深圳、南洋群岛各商埠保存的香港同胞和海外华侨(其中部分是客家人及其后裔)的家谱,以及海外客家人起源的研究资料,都表明他们的祖先是中原汉族人南下福建,曾在石壁、宁化、汀州居住,后经长汀、上杭、永定到广东汕头,或从闽西、闽南经厦门出海,或经广州迁徙到香港、深圳、南洋。

历经数次大迁徙,客家历史悠久。客家子弟分布在五大洲,他们的足迹启迪着全世界。他们在世界各地流浪,在异国他乡生活,爱国爱乡的传统代代相传。客家人是当代世界上分布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族群之一。

附录二:

罗祥林的客家人迁徙

客家人是一个系统的、独特的汉族部落。由于中国边疆部落的入侵,客家先民逐渐从中原地区南迁。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修筑万里长城,防备边境地区游牧民族的侵扰。宣还派卫土隋在岭南率领50万大军,阻止南越的入侵。秦始皇还把滞留在河南、安徽、福建的流亡者驱赶到广西兴安,在那里修建柔性运河不得人心。在花嘴,把滞留在河南、安徽、福建的流亡者驱赶到广西兴安,修筑灵渠,在花嘴,把汀江、湘江、漓江打通,以便运送军队和粮食,继续在南疆作战。秦死后,这支庞大的军队并没有返回北方,继续留在当地,成为客籍。这是大量汉人南下的开始。

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共五次迁居。其他零星迁入或从全国各地迁入为官或经商的不能算。秦汉之间,赵佗成为南越国王。汉武帝时派兵南下平定南越,后在秦朝南疆三郡的基础上设九郡,包括闽中郡。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导致战乱频仍。大量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南迁,正所谓“英雄争中土,李殊南下”三国时期,曹魏采取邀请边民内迁的政策,并延伸到西晋。建武年间,晋元帝带领臣民南渡,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乱,带冠南渡”。汉末至东晋,中原汉族人南迁长江流域,这是第一次大迁徙。东晋时期,长江流域战火纷飞,汉人不断南迁。罗祥麟教授对客家起源的考证说:“晋武帝统一中国至今,由于只看到三国割据的起源,全面停止州县军权,边州空虚。随着八王之乱的接连发生,国力被削弱,迁徙于边疆的部落不得不趁机在中国大陆的一部分建立割据政权。金朝中央政府无奈,迁都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内地有迁移能力或有迁移机会的人都往南迁移,当时称为‘流动人口’。“当时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局势相对稳定。于是,南迁的中原人分批到来,沿着武夷山或从甘南南下,到达汀州、宁化的石壁寨(今石壁准),然后继续向汀州县境内迁移。一部分人从赣北分散到城市。进入汀州的中原人,逐渐与当地的闽粤畲族融合,成为汀州早期的客家人。前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魏应麟教授曾说:“汀州的客家,来自中原和闽越的宗族结合。“《客家源流》指出:“这些南下的人,在政治上支撑了东晋以来各朝代的局面;经济上,发展了南方的工业,改善了南方的民生;在民族方面,增加了大陆人与百越(包括闽粤)和部分苗族(包括畲)等南方部落的融合..."

据李继孚《五河县志》记载,唐代开元初两年入闽的有29690户,65438+万人。此时大量移民进入汀。由于中原汉人大量涌入,人口不断增加,唐开元二十四年设立汀州。汀州位于福建西部,与广东东部、江西南部接壤。最早的城市是长汀、黄莲(宁化)、新罗,范围很广,近400公里。据《通典》记载,唐贞元以前有5330户,人口1.6万。户籍统计显示的数字主要是汉族人。

总经理张汤第二年,闽粤之间有少数民族不满政府压迫,聚众反抗。朝廷命左郎任命陈政为岭南行政长官,并命令军队进入福建镇守该地区。唐宪宗年间,守军因故造反,以崇勋为首,率军攻中原。法院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平息了它。不久,不义之人黄巢联合庞勋等人,发动起义,速度很快。从河南、山南进军淮南、浙江东部、江西北部、江西中部、福建北部、福建中部,再折回江西、湖南、广西东部,南下广州,转出湘、楚、皖,渡淮水,攻取洛阳,进长安。十几年的动乱,让中国各地的人分开迁徙。昭宗年间,王超、王参加寿州起义,五千多人渡江南下。这些人大多来自河南光州,被称为中原宗族,进入福建的大多留了下来。

黄巢的部下朱温投降唐朝,被授予宣武节度使一职。天佑元年,朱温杀了,冥思两年后称帝,终于篡夺了唐朝政权,改国号梁,开始了五代纷争的割据局面。据记载,后良时(897年)朱温封为闽王。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王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他向下士鞠躬,开门学习,把教育作为当务之急。唐朝末年,所有来自南方的学者都被亲切地接受,并建立了一所“招贤学校”来安置他们。于是,中原士人纷纷携家带口,翻山越岭,到福建为王效力。东晋到五代,汉人从长江流域南迁,这是第二次大迁徙。当时中原有几千个宗族。因此,在亭城有一座白马寺,是专门供奉王的。

宋高宗南渡,晋人南下,元人入宅,一部分客家人从福建、江西迁到粤东、粤北。这是第三次大迁徙。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氏族越来越多地被流放。据说陈元光出生的陈朝皇室的孙子陈叔明有九个儿子,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他奉命脱离所有豪门,流散九州。“九子分九州,众子封汀州”的(实为六子),本名沈万,封大夫,带97家迁居汀州,是汀州陈的始祖。陈进入朝廷是在宋朝。当时的汀州,疆域辽阔,人口不断增长,人口达到65438+万,可谓繁荣昌盛。据史料记载,东晋至宋末,中原人大量涌入闽粤赣边区。因为闽西、粤东、赣南山水相连,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人口相对稀少。中原移民有田可耕,有地可住,环境相对稳定。汀州宁化石壁村是当时江西到福建、福建南北的重要通道。成为中原人到福建的中转站,也是众多客家姓氏祖先的居住地。黄尊凯《历代正史事实简述》一文说,此时“散居在汀州、邵武的客家人,又迁到梅州”。《嘉应县志》第三十二卷《丛谈》也说:“与福建相近的广东人都迁徙到了梅,以宁化为最……”客家人大多从中原迁徙到中国南方,去南洋群岛乃至世界各地,途经汀州宁化石墙。从《客家源流考》和《客家源流考》中所引用的《族谱》和客家姓氏源流考,可以大致梳理出曾居住在汀州宁化石壁的客家早期姓氏。据《百家姓词典》和《家谱》初步统计:

金代永嘉之乱后,有卓、罗、郭、詹、邱及多少人从中原之南迁到汀州宁化石壁村。

唐朝安史之乱历时八年(755-763年)迁都于唐末汀州宁化石壁寨、长汀县:辽、郑、文、陈、王、蔡、杨、顾、吴、沈、薛、钟、周、刘、陆、李、苏、张、阙、曹、罗。

两宋时抗辽抗金,宋末抗袁,南征江南。几乎没有和平。其间,曾、谢、邹、欧阳、胡、孙、赖、游、兰、魏、邓、吴、宋、罗、林、蒋、黄等先后迁居汀州宁化石壁寨、长汀。

据《上杭县志》和《族谱》记载,从汀州宁化石壁经长汀迁入上杭县的姓氏共有17个:秋、江、朱、吴、颜、李、关、罗、陈、袁、范、张、龚、黄、曾、詹、谢。大部分是宋代迁的,宋代以前很少。据永定县调查,唐末五代迁徙到永定的只有一个姓阙,南宋迁徙的有陆、辽、郑、胡、江、吴、林七姓。

赵匡胤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然而,赵宋王朝很少有几天平静的日子。100多年后,金灭辽而后侵宋,破汴京,夺回秦帝,北宋亡。宋高宗迁都临安,建立南宋政权后,政治腐败,国家日益衰弱。公元1234年,袁灭金,吞并中原。然后,元军南下,南宋灭亡。景炎二年(1277)正月,元兵攻打汀州,文天祥、张士杰、陈、卢秀福等人试图抵抗,挽救宋朝。闽粤赣的义士纷纷起来反抗元兵,于是闽粤赣边界成了反元战场。生活在这里的客家人在日本失败后,大量流入粤东的大埔、梅县、兴宁、粤北等地另寻栖身之地。有的死于纣王或崖山,有的则生活在岭南海的一隅。

明朝永乐年间,大量客户从浙江、江西、安徽迁来,一是为了躲避军官,二是在军队工作、定居田地的新客户。汀州的客家人,在明朝休息了一段时间后,人口急剧增加。据考,到明末清初,南迁的来亭姓氏已超过100个。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也值连年饥荒,千里光地,百姓贫苦,贪财的文官,无辜的武官,导致官员造反,农民起义。清军入关进逼京师,王朝就没落了,无法挽救。《石城》中的昏庸,而马、阮当道,勾结谋私,虚情假意奉承忠良。清军南下,军队四面受敌,大臣史可法殉难,杜南失陷,斧王出山,全国流血不止。乙酉元年,于在抚州监国,随即称帝,改隆武。隆武二年,郑之龙受清军总司令贿赂,答应闽粤王,于是从仙下关撤军,派清军入闽。客家人奋起反抗。但清兵连骑追击,长帝在汀州作乱,与大臣殉难。汀州、赣州的文官武将都自杀、上吊、投水或自焚。大量民众仓皇出逃,转移到广东中部和沿海地区,甚至转移到四川、广西、湖南和台湾省,少数转移到贵州南部和西康会理。这是客家人的第四次大迁徙。明末清初张农民起义失败后,四川地区饱受满清兵火之苦,农村荒芜,地广人稀。康熙年间,农民奉命搬迁开荒耕种,是清代著名的大迁徙。所谓“移湖填川。”

清同治年间,受广东西路事件和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部分客家人迁居广东南路、海南岛、台湾省、香港、澳门、南洋群岛,甚至远至欧美。这是第五次大迁徙,是太平军失败后的一次世界性迁徙。

东晋以前,客家人的祖先居住在北起并州至上党,西至泗州弘农,东至扬州淮南,中至禹州新蔡、安丰。上党在山西省长治县,洪家在河南省灵宝县以南20公里,淮南在安徽省寿县,河南省新蔡县,安丰在河南省潢川固始县附近。虽然客家人的祖先可能不是来自这些地方,但这里其实是他们的基本居住地。如果你想研究过去客家的起源,你必须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