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中的哲学现象

哲学自古以来就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哲学是一种关于生活知识和道德行为的学问,学习哲学就是学习做人;柏拉图认为哲学是一种研究思想的学问;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该研究“形而上学”的问题,即经验之后的实在问题。“三位希腊哲学家”都非常重视对人生意义和道德实践的哲学追问。现代西方哲学家对哲学有不同的理解,但他们认为学习哲学对于人们安身立命,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非常重要的。新托马斯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帮助建立一种基于信仰的真理,解释神学的神秘部分,驳斥不良信仰的谬误,这是一种精致的神学;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哲学真正的社会功能在于批判现存的不合理社会,探索合理社会。社会问题是哲学的中心问题,哲学是批判的社会理论。存在主义者认为哲学是人学,是关于人的本体论和伦理学。中国哲学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但与西方哲学有相似之处,即哲学必须研究人生的意义,关注伦理实践。甚至可以说,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把伦理放在哲学的中心。无论是讲天人关系,身心关系,形神关系,知行关系,名实关系,都是为了生活的目的来规范人的行为。比如,谈到殷人的思想,《礼记》说:“殷人敬神,领民事神,先思后礼”,这里的“礼”既有祭祀仪式的含义,也有伦理规范的含义;孔子主张“正名”,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无事。他似乎在谈论名副其实的逻辑问题,其实质是名和名分在礼仪层面的辩证。老子写了一本5000多字的关于道德的书。《道德经》宣扬“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其实是一种伦理思想,也是一种美学思想。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有各种各样的哲学观,但他们对什么是相对哲学也有* * *的理解:即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哲学要洞察生活的真谛,关注人的生活世界。

当然,哲学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并不意味着它能提供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它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在更深的意义上,哲学的功能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终极支持,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人类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归结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领域,分别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个基本需求。经济活动满足人类某种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政治活动满足人类某种社会秩序的需要,文化活动满足人类某种生活意义的需要。哲学当然是一种文化,或者首先是一种文化,它是文化的核心,它的首要功能无疑是满足人类生活意义的需要。但是,哲学不同于普通文化。是为了满足人形而上的精神需求,即追求人生的终极意义。在现代条件下,哲学的这一基本功能更加突出。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理性的恶性膨胀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造成了社会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分裂,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理性的恶性膨胀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造成了社会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分裂,使整个人类文明向物质欲望倾斜。社会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使得人们很难理解生命的终极意义。很多人甚至怀疑人生的终极意义。所谓“意义的丧失”和“信仰的迷茫”,是很多社会成员的精神现象。这说明生活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人,需要哲学的帮助,需要哲学的支持,来提供人生的意义。

必须看到,随着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和学科结构的建立,哲学越来越学术化、职业化、专业化,哲学越来越疏离其在生活世界中的根基。在更为复杂和技术化的形式中,各种哲学派别相互分离和孤立,以至于一个哲学家不仅无法理解另一个哲学家的陈述和论证,还会对另一个哲学家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感到困惑。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的危机根源于哲学与生活的严重分离。如果哲学一味地驰骋一旁,极其聪明,最终也会消散在智慧的展示中,而不回归本源。正因为如此,20世纪下半叶以来,哲学家们极力呼吁“直面事物本身”和“转向生活世界”,试图重建哲学与生活的联系,以结束哲学“无家可归”和人的意识“无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