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做中学”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探索

浅析“做中学”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探索

摘要:通过对“双师型”教师工作职能的分析,认为“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双师技能”,既能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又能承担工程项目实际工作,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此外,还应具备“双证”,即一方面要有讲师以上职称和教师资格证,另一方面要有工程师以上职称或国家在本行业注册的资格证。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做中学”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工程师;做中学;教育改革

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目前,从实验实训条件、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实训和实习方式的改革,都是为了提高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在这些改革中,起纽带作用的是教师。只有师资队伍改革成功,教育效果才能真正显著提高。因此,教师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的改革包括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个人的改革,尤其是教师个人的改革。什么样的老师更适合培养技能型人才?一般认为“双师型”教师最合适。近年来,关于“双师型”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如: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二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因为“双师型”教师,将工程师的实践经验与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素养相结合,一般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同时为企业或社会提供技术服务。这样的教师能够集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于一体,是专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把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教师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一般认为,“双师型”教师应是既能承担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又能承担工程项目任务的教师,具有较深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一般应具有国家或行业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中级以上职称和工程实践资格证,具有较强的创新和科研能力。如果一个教师只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只能说他具有一定的双师素质,而不能称之为“双师型”教师。同样,如果一个教师具备上述资质,但在教学或工程实践方面有所欠缺,或者教学能力不强,或者工程实践经验不足,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也不能称之为“双师型”教师。简而言之,“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一是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讲师以上职称;二、工程师,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或行业资格证书;第三,有多年的实战经验,实践经验丰富。总之,“双师型”教师应该包括“双师素质+双证+双师技能”。他们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既能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又能承担实际工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是“双师型”教师的资格

“双师型”教师资格由各学校根据不同专业、行业的相关特点确定。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双师型”教师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并持有“讲师”、“工程师”以上职称,即“双证”。如果你没有工程师证,但你有一个以上的建筑行业资格证书,如国家在本行业颁发的“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咨询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或造价工程师”,并且你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也认为符合“双证”要求。当然,“双师型”教师的资格也要考虑其工作经历。一般来说,他们应该有三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和两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验。他们不仅从事过理论和实践教学,还承担过相关工程项目,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基本途径

长期以来,困扰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是高职院校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同的学院或专业,基本上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形成了"做中学、做中学、做中学"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可以承担“施工员”等专业岗位的工作,受到合作企业的青睐。很多学生在实习阶段就被企业录用,甚至有些学生直接被派往海外工程项目实习和工作。这说明在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人才培养质量仍参差不齐,仍不能满足企业用人的要求。有些学生不能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项目中,甚至有些脱节,以至于很多企业不得不对刚毕业的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二次培训,才允许他们独立工作。究其原因,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能力、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突出的问题是专业教师工程实践经验少,专业技能和知识难以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综合能力亟待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双师型和“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质量明显优于其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吸引和促进作用。因此,尽快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显著的作用。一般来说,“双师型”教师比例越高,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越高,科研能力和服务能力越强。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呢?关键是要确定合适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1.骨干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增加工程实践经验。

由于高职院校多年的发展,师资队伍已基本稳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以现有教学条件为基础,重点培养专业骨干教师。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让教师离岗到建筑企业做一线锻炼或在企业兼职,无疑是最基本的途径,即以“做中学”为基础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干中学”,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完成相关岗位工作,学以致用。同时,教师也要通过参加国家举办的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资格证书,为以后参加更多的工程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可以通过“做”项目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也可以“学到”最新的技术和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丰富的工程项目实例灵活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