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一篇论文的质量

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由于学科的复杂性和研究范式的多样性,论文的质量判断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人们通常容易接受自然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和创新往往不置可否。人文社科学术论文是否有明确的质量判断标准?

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判断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论文质量的基本框架,使论文质量的判断更加理性和专业。

一、纸张的基本质量特征

事实上,人文社科论文背后隐藏着按照不同范式进行的人文社科研究。尽管如此,人文社科论文仍然存在一些与自然科学完全不同的通用标准,我们可以把这些标准视为这类论文的基本质量特征。基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性以及该领域研究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论文的基本质量特征主要表现在学术性特征和思想性特征两个方面:

1,学术特色

学术既指系统的知识,也指研究知识的过程。因此,学术著作一方面包含作为名词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也必须包含知识生成的规范过程。我们面对的论文是学术过程的产物。

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论文展示了研究过程,而另一些只是提出结论和相关的论点和解释。即使论文展示了研究过程,也不可能展示研究过程的全部信息。所以我们面对的论文,基本都是文本形式的研究成果。面对这样的学术著作,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定量和定性特征。

信息量、知识量和学术含量

学术论文具有天然的求真倾向,其作者应遵循学术规范,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向读者贡献新的信息和知识。只有当它们包含了一定的信息、知识和学术内容,才会具有公共价值。

信息量是指一定长度的文本所能提供的有意义的内容。它可以是事实性的、概念性的、方法性的,但无论是哪种信息,都需要经验的或逻辑的可靠性,这是有意义文本的基本保证。经验可靠性首先意味着文本信息具有经验可能性,其次意味着信息来源的真实性。这类信息让读者间接地获得了世界的真相。逻辑可靠性是指文本提供的信息是我们的理性可以想象的。不真实和不合逻辑的信息是没有意义的。学术文本需要避免这样的内容。相反,它们应该提供有意义的内容,具有与文本大小相称的经验和逻辑可靠性。这是我们从心理上接受一个学术文本的首要条件。

知识是一种信息,但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学术研究的知识性决定了作为学术著作的论文必须提供大比例的翔实信息,否则文本的报告性将大于认识论的报告性,其背后的研究工作是值得质疑的。学术文本中的知识信息不可能是全新的。更多情况下,较少的新知识信息与较多的旧知识信息之间的关系呈现在文本中,给人以丰富、广阔、连续的阅读效果。这样的论文能让我们觉得作者很有教养。

学术内容是指学术著作在结论上的创新程度和研究过程得出创新结论的规范性和巧妙性。学术研究旨在探索未知,修正已知,追求真知。其结论的底线是,它有一些新的想法。如果没有新的观点,一个学术文本要么是“科普”,要么只是用丰富的材料演示一个学术过程。真正的专业研究人员提供的论文,通常在自己看来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在此基础上,更深入的考察是论文所包含的“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巧妙性。学术作品的质感离不开充分的信息和知识,但更本质的是作品的学术性,即创新和创新的规范和光辉的属性。

基本的、思想的和文化的

在另一个维度上,我们也可以从定性的角度来判断具体的学术文本。根据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和该领域研究者的长期经验,学术文本所包含的研究的基础性、思想性和文化性是其质量的重要特征。

一般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有区别的,基础研究是认知导向的,应用研究是实践导向的。即使在基础研究内部,也有更多的基础研究,通常是接近一个学科的核心问题。因为原创性研究最有可能发生在基础研究领域,又因为基础研究难度相对较大,所以一篇学术文本中所包含的研究基础程度通常能反映其深刻程度。

应该说,越是基础的学术文本,其思想潜力越大,因为思想性意味着具体的专业研究成果能够对专业领域之外的人产生明显的启示。显然,越是基础的研究,由于其高度的迁移性,其启示的范围就越大。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要有思想追求,这是使最终的学术文本富有活力的重要前提。我们需要认识到,专家实践造成的专家人格,很容易导致学术文本的局促和狭隘。即使这样的论文在专业意义上是精致的,但其更广泛的意义是不可想象的。

学术文本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因为意识形态是文化的灵魂。此外,学术文本的文化性还指文本作者将所研究的学科与整体人类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情况。孤立的专业讨论表现在就事论事的写作上,由此产生的论文难以宏大、宽泛、厚重。即使专业问题解释得很充分,也总是缺乏质感。论文的文化取决于作者的学术视野,开阔的学术视野有助于提升论文的文化内涵。单从研究的角度来说,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只有既懂人性,又懂文化趣味,才能把自己的专业问题说清楚。人性是社会的人性,社会是人性的社会。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需要体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

2.意识形态特征

在现代社会,自然科学的研究基本不涉及意识形态问题,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则截然不同,因为人文社会现象总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并与这一背景下的主流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意识形态特征在论文中的体现通常被理解为政治标准的问题,但并不是那么简单。落实到具体的学术文本中,就会发现对思想标准的把握是一个特殊的学术问题。与意识形态相关的论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对每一类论文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一个学术理性的过程。

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反的学术文本

不难遇到与主流意识形态明显不同的论文,极端分子会走向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立面,这是不需要争议的政治标准。这类论文一般表达的是正文作者所主张的政治观念和制度。虽然是学术文本,但字里行间却能溢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客观来说,有这类问题的论文通常在学术发展上并不新鲜,只是表达了另一种不同于主流的意识形态,因为另一种意识形态已经经历了一个理论和历史的过程,其学术价值可以忽略不计。

涉及一些特殊问题的学术文本

有一类论文不反对主流意识形态,但讨论的问题会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间接的意识形态效应,这在人文社科学术领域很难把握。以宗教问题为例,众所周知,我国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但在讨论欧洲历史上的宗教宽容问题时,应该如何决定选择?

笔者认为,宗教宽容虽然是一种历史现象,但在启蒙运动时期,它主要是表达了要求国家允许个人选择不被国家认可的宗教信仰形式,这与我国现行的宗教政策是相悖的。从学术角度看,宗教宽容只是一种历史信息,不存在纯粹的知识增长。

西方批评理论研究的学术文本

批判现实是现当代西方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取向。在这种趋势下,出现了许多发展性的研究成果,增加了人类的知识。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典型的批判现实的经济哲学著作。被称为批判理论的学派起源于192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除了方法论上的贡献,这一学派的理论家们还专注于解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结构和文化构成。

应该说,批判理论具有高度的学术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对现实社会的主导结构和文化构成的揭示,会与现实批判运动产生现实的逻辑关系。

二、论文的具体质量判断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不同的研究范式,不同范式的研究成果不同,其学术质量判断标准也不同。所以只能说不同范式下论文的具体质量标准。

实事求是地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哲学思辨、人文解读、实证论证在此具体阐述:

1,哲学思辨论文

哲学思辨论文不仅指哲学领域的思辨论文,还包括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这种优秀的论文可遇而不可求,因为中国的学术教育和研究传统向来是非思辨的。再加上学术从业者对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热爱,哲学思辨的研究成果数量少,质量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人们对这类研究价值的怀疑和轻视。

一句话,思辨就是通过思维来区分,发生在经验辨别的边界上。寻找概念间的意义,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靠的是研究主体的直觉和逻辑能力。

对于哲学思辨论文,首先要判断思辨对象的价值。因为思辨发生在经验辨别的边界,所以经验世界的东西不需要思辨。对于经验以外的东西,原则上只能推测,但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推测价值。如果我们承认进入思辨范围的对象只有在经验世界是思维的自然延伸时才有意义,那么一切与经验世界平行的、主观设定的思辨对象至少在学术研究上是没有价值的。

所谓经验世界在思维中的自然延伸,可以用哲学本体论中的“存在”概念来理解。“有”不是“有”,而是与“时空”的经验框架有关。所以,“存在”与“存在”相比,不是最抽象的概念,但与具体的“存在”相比,是高度抽象的概念。很明显,“存在”这个概念是在经验世界的边缘,然后向前抽象,是“是”,只剩下纯逻辑的规定性。原则上,像“存在”这样的思辨对象是很有价值的。每一个具体的人文社会科学都有基本的研究领域,其中有很多需要推测的对象。知道了投机的目的,就很容易判断具体论文的投机对象的价值。

其次要判断具体论文的投机程度。这是一个与逻辑而不仅仅是纯逻辑相关的问题,但关于这个问题能说的只是结合逻辑的一部分。从逻辑的角度看,思辨是一个以概念为元素,以判断为中介的推理过程。然后,面对哲学思辨论文,首先要寻找文中的关键概念,看其含义是否清晰,定义是否恰当,含义是否一致;然后寻找文中的基本判断,尤其是作为前提和结论的判断,看是否具有实证和逻辑的可靠性;最后,分析文本的逻辑路线,也就是推理路线,看是否符合思维形式的规律,这也是核心。其实这只是判断论文思辨水平的初级阶段,进一步我们可以考察文本的辩证水平,这就超出了形式逻辑的范畴。而且,高水平的思辨文本,通常能体现出作者“为所欲为而不逾矩”的逻辑功夫和浪漫思维。

第三,要看新旧思辨结论和对错。一篇学术文本必须提供新的结论,才有明显的学术价值。有学术追求的作者通常会尝试这样做,所以他们通常会认为自己有了新的进展。这就需要读者具备良好的学术视野和学术支撑,能够在最前沿结论的基础上判断具体论文的结论是否有益。具体要看他们的结论是不是对原有认识的补充和丰富,是不是修正和完善。如果结论确实是新的,就要进一步判断其正确性。新不代表真,只代表不旧。是非判断要回归到论文思辨层面的判断,说明哲学思辨论文的质量判断在实际工作中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

2,人文解读论文

中国的传统学问以人文阐释为重,所以中国的学者更愿意也更擅长做人文阐释,这样的论文也比较多。

然而,人文阐释的学术研究质量最难判断。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这类研究的性质认识不足。

人文学科,以文史为主要领域和一些哲学著作,基本上可以用“学”来表达。作为一个学者,功夫应该在学习和提问之间。学者要虚心畅游,分析万物之理,判断天地之美,借助经典(或重要)文本的训诂,使人理解文本的含义,也能说明研究者的新观点。其效用主要在于唤醒历史,彰显人文生命力,传承优秀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判断人文阐释论文的质量,不应该以创造新知识为标准,而应该评价文本的价值、阐释的水平以及阐释的新旧和启发意义。

口译文本的价值是人文口译论文学术质量的基础。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文本。虽然每个历史文本都有各自的意义,但其学术研究价值却大相径庭。人类历史的残酷表现之一,就是只选择和保留能代表时代的重要文本。此外,文本客观上充当了重要文本出现的背景,正如“一个有名必有姓”,无数学者被湮灭,无数文本被束之高阁,只有少数节点性人物及其作品被载入史册。基于创新的立场,人文学科的研究者对重要的历史文本有解释的方法,也有将注意力转向不太重要的文本的实践。然而,这些文本在价值上确实有所不同。如果论文的选文价值不大,那么整个后续的研究工作基本上就是一种体力劳动,整篇论文在学术研究的意义上是不可取的。

如果文本选择得当,读者应该检查其解释的水平。

说到诠释,中国传统学者所做的基本上都是考证和诠释。他们忠实于文字,字里行间小心翼翼,讲究无念无本。最好的能有见识,有思想,有眼光,他们的人能温和有序。这样的学者是有教养的,这样的文字是勤奋的,这样的研究是拿学问的知识和技巧来比较的,但是谈思想的创新和知识的提高就不好了。考虑到人文学科的价值主要在于通过对经典文本的不断解读,延续文化血脉,提升人文精神,读者可以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评判这类论文。然而,考虑到在西方,解释已经从技术到方法论再到一种哲学思维,人们不能不面对传统解释作为人文研究手段的局限性。且不说当代的伽达默尔(1900-2002)已经把人们关注的历史社会文化现象文本化了,狄尔泰(1833-1911)也早已把历史世界的全部经验作为解释学的对象。中国的人文历史悠久,但进展缓慢。看来写哲学文章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就难找了。

解释文本是以隐喻为基础的,但它并不仅仅使人理解文本本身的意义。当我们把解释视为人文学科的创新方法时,它就不再是教师的技能,而必须转化为人文学者阐述和探索新人文思想的方式。在对经典的无限阅读和解读过程中,人文世界的新思想才能不断涌现,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发展,这也是人文学者的天然使命。

文字启迪学者,学者阐述思想启迪大家,这是人文研究的常态。面对大量关于人文阐释的论文,学术期刊的读者作为论文“社会化筛选”的第一道关口,当然应该审视论文所阐释的文本的价值和作者在人文阐释中所付出的努力,也应该关注人文阐释的文化效应。不能简单的认为基于经典文本的思想挖掘和阐释是一种主观随意性。在阐释的过程中,新的思想自然产生,经典文本因此不仅是永恒阅读的对象,也是思想创造的资源。听说有学者表达读经心得,被技术好的专业学者批评。我体会到的是对待经典文本的两种态度和方法。批判者自然是固守儒家经典传统方法的学者,被批判的一方则自觉不自觉地践行着狄尔泰的诠释学。

应该说,双方的学术工作都有各自的个性化价值,但相对而言,被批评方的工作应该得到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人文社科期刊有义务帮助此类研究逐步规范化,使人文学科研究在延续优良传统的同时获得新生。

3.实证论文

还有一类论文借鉴了自然科学范式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这类论文并不来自单一的学科领域,而是分布在几乎所有的人文社科学科。

其特点是接受经验哲学方法论的指导,用经验方法获取数据,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并进行相关讨论。

对于这类论文,擅长思辨和人文解读的读者深感困扰。他们一方面缺乏对实证方法本身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也怀疑这种研究的价值。对此,我们需要有一个客观理性的态度。虽然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但有一些定量的事实和可量化的事实,这也是实证方法合理移植的基础。要说有问题,主要是因为很多研究者对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背后的数学哲学不是很清楚,对研究本身的追求缺乏高层次的理解。他们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往往借助一个价值不大的问题来实践实证方法,这不免让人对这类论文感到头疼。

事实上,实证方法的引入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高质量的实证研究成果值得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倍加珍惜。这类论文的判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问题和目的。所有的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这一点在实证研究中尤为突出。按照实证研究的路线,这类学术文本首先要说明要研究的问题,不是条目,而是研究意义上的疑问或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把问题理解为“需要回答的问题”,把问题理解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能够触发研究进程的问题,要么是认知上的困惑,要么是实践上的障碍。这里的困惑和障碍不用多说,应该是一个领域的人都要面对的。如果只是研究者个人的困惑和障碍,由此产生的研究对个人来说是有意义的,但科研只是第一,而不是第二。所以,当研究领域的真实问题被发现或触及,后续的研究自然是有创造性的。在考察实证论文时,首先要对论文所包含的问题做出真假判断。好的论文也会说明问题解决后的效果,这是研究的最终目的。很多作者倾向于把问题本身的解决作为研究的目的,这并没有错,只是不彻底。当明确了解决具体问题的后续效果相当于将具体研究与整个研究领域联系起来时,研究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

二、流程和方法。实证研究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明确的方法意识,这不同于哲学思辨和人文阐释研究。从这类研究文本中可以看出,问题提出后,必然有一个具体的研究设计,包括研究过程和方法。人文社科研究所设计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实验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文本通常会做出可操作性的说明。

判断研究方法是否恰当的依据是研究方法与解决问题之间的恰当性。研究方法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原则上,最好的选择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方法论倾向,具体表现为所研究的问题意义不大,得出的结论缺乏新意,整个研究文本基本体现了研究者(和作者)的方法论修养。这只能说明一些研究者还没有进入具体的学术领域,结果就是研究论文层出不穷,而我们却很难感受到学术的明显发展。

判断研究过程设计是否严谨,主要是对研究过程规范的审查。每种研究方法的使用都是以过程的方式进行的,都有自己标准化的步骤。如果严格遵循规范,研究方法就能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否则,即使方法和问题得当,也不能完全达到研究的目的。就研究过程本身而言,如果不完全规范,就会导致研究的缺失,最坏的可能会导致伪研究的出现。事实上,虽然实证论文在结构上呈现了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信息,但文本的局限性也会使研究过程的信息无法完整呈现。因此,对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考察必须着眼于努力。

第三,结论与讨论。研究者在利用各种方法获得有效的数据和资料后,通常会对数据和资料进行数学或哲学上的处理,从而得出研究的结论,并对结论进行理论分析和讨论。这部分是研究者的理论技能,而目前普遍薄弱的恰恰是这部分。

这种弱点表现在一篇论文结构失衡、缺乏审美质量的意义上,本质上是由于作者缺乏理论功底,使得研究得到的数据和做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被浪费了。

三。相关参考因素

面对论文,我们主要做纯学术的判断,同时也会考虑一些相对于学术研究本身的边缘因素。

比如文字的情况,作者,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虽然边缘,但也不是不重要,应该属于判断论文质量的相关参考因素。

我们所说的文本情境,是写作意义上的文本质量,也可以说是写作意义上的文本成熟度。按理说一个人擅长学习和写作,显然是把学习和写作分开了。文章本身的独立性也是写作成立的前提。

在上述三类研究中,实证论文的结构通常是格式化和标准化的。越是接近自然科学文体的文字,格式化的痕迹就越明显,以至于很容易认为这种类型的研究论文不需要写得很优雅,其实不然。要知道,即使是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领域,也有专门的科技论文写作训练。虽然实证论文的大结构很难摆脱相同的规范,但在研究结果的表达上仍然存在差异。相对而言,哲学思辨和人文解读类论文的写作质量非常重要。因为这两种研究的表述没有统一的格式,所以一篇论文的质量实际上是学术质量和文章质量的综合。

在判断论文质量的过程中,读者也会考察作者的情况。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与论文本身质量无关的问题,但有经验的学者从来不会忽视这方面的考察。原因是作者的年龄、学历、专业方向等信息可以为我们提供判断论文质量的辅助信息。众所周知,科研人员普遍反映发表论文困难。从期刊的立场来看,很可能是个伪命题。由于期刊编辑部对高质量论文的渴求,数量庞大的论文客观上因为不符合期刊的质量要求而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发表难,准确的说是在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上发表难,不符合发表要求的论文发表难。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事考核、职称评定、博士毕业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这无疑迫使研究能力不高的人去做越权的事情。谁能否认作者和作品不可分割的事实?

此外,目前已经广泛实施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可以高效、直观地发现论文与发表文献的重合程度,涉及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不容忽视。数据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便利,减少了劳动,但是掩盖了很多学术细节。

笔者发现,目前的“查重”至少遇到了以下两种情况:

重复其他作者的学术文本。这里面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过度引用加注释,这是学术规范的问题,一个是抄袭不加注释,这是学术伦理的问题。

与作者本人之前发表的文献重合。确实有作者偷懒的因素,也有作者在新的语境下重新表达已有想法的能力的因素。有一种情况是可以容忍的,那就是新的学术文本是对过去零碎思维的系统整理。这样的新文本有学术价值,感觉新旧文本重复比例很高,但不属于懒惰或低能。

综上所述,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质量的评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

正因如此,只有将论文质量的判断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联系起来,才能触及问题的本质。可以说,通过对论文的基本质量特征和具体标准的把握,再加上对相关参考因素的考察,读者在判断论文质量时可以逐步步入自觉有序的理性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