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峰怎么样?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
是甘肃省庆阳市市辖区,庆阳市政府驻地。是庆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庆阳市合水县、镇远县、宁县、庆城县相邻。它位于甘肃省东部,泾河上游,陇东黄土高原董志远腹地,东经107° 27′42″与北纬107° 52′48″之间,北纬35° 25′55″至35° 565438″之间。总人口为33万(2004年)。全区总面积996.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8.97万亩。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1421米,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形南北呈扇形,东西长约47.7公里,宽34.8公里。以董志、彭远镇为中心的董志塬,素有“陇东粮仓”之称,是中国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总时数2400-2600小时,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年平均气温10℃,年无霜期160-180天,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编辑此段落的管理历史记录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彭原划归宁州管辖。元太祖至元七年(1270),景鹏远、安华入青阳府。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重建安化县,直隶甘为陕西布政司。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东直分县(东直镇政府所在地)。民国二年(1913),董志撤县,入安化县,故改名青阳县,隶靖远路。民国6年(1917),西峰镇隶属龙洞镇(平凉)。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党在西峰镇设立甘肃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7月28日,西丰解放后,军管会成立。1950年,陇东区更名为青羊区,设立青阳县西峰镇为大区部。设立西丰市(县级),同年5月25日县级市改为设区市,隶属青阳县。1954,市改为区,1955,区改为镇。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丰市(县级)。青阳县南部8个镇和西峰镇辖区划归西峰市管辖,西峰镇撤销,增加寨子乡、南街、北街两个街道办事处。
编辑本辖区的基本情况
2002年6月,甘肃省青羊区撤地设市,在甘肃省青羊区的基础上建立庆阳市。原西峰市(县级)撤销,设立西峰区,成为庆阳市唯一的市辖区。西峰区现辖:3街2镇5乡,分别是:北街、南街、西街、东直镇、小金镇、后官寨乡、彭远乡、温泉乡、石舍乡、先生乡。
蒋介石统治时期,西峰是国民党甘肃省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驻地,是进攻陕甘宁边区的桥头堡。1949年7月,国民党西丰守敌连夜弃城,向镇远方向逃窜。28日,西丰解放,1950年土改中,西丰、东直、石社、彭原* * 32个乡的56874名农民获得土地。凤姐迎来了新生。70年代是西峰镇建设的重要时期,初步具备了今天城市的雏形。到1985,西峰撤镇建市,形成的城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四街19巷。建市后,西丰坚持改革开放,走“以城为动力,以乡促城,城乡并举,* * *共同发展”的道路,迎来了城市建设最辉煌的时期。经过短短20年的发展,昔日的边陲村镇迅速崛起,成为黄土高原上的一座新城。如今的西丰,市区面积13.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万余人,街道20余条。路很直,路很宽,跟二十年前的街道没法比。仅2004年,就有65,438+00条街道在西丰找到了理想的位置。至于建筑、商业产品、市场、工业和贸易,也发展迅速。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伴随现象。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西丰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突飞猛进。1985年,西丰人口不到23万,非农业人口只有3.72万,工业总产值6425万元,社会消费总额只有74万元。2003年人口突破32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543.8+0.35亿元。仅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就达6543.8+0.3亿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4.59亿元。随着西峰油田的开发,正宁、环县、西峰煤田的勘探,以及项目带动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西峰人宣称,五年后将建成一个新的西峰。
庆阳西峰区的香包刺绣、剪纸等民间手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作为一个产业,却是近几年才起步的。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被群众带到市场上,变成商品。但在民间一直处于自发状态,其文化底蕴和市场潜力远未得到全面开发和充分利用。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出现了商业化、市场化的良好势头。全区对民间文化艺术价值、特色经济价值及其在利用妇女劳动力、增加人民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了清醒的认识。此外,连续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推动了全区香包的生产和市场开发。全区党政机关更加重视香包产业的发展。干部下大力气生产香包,群众下大力气制作,营销渠道迅速拓展,产业效益明显。截至2005年6月底,共有民间艺术研究所1个,工艺美术协会3个,香包、剪纸等民间文化产业基地42个,营销公司17家,香包网站2个,总生产能力800个,从业人员12万余人,每年生产香包、剪纸等民间文化产品20种。大生产者的香包收入占其家庭收入的一半左右,最高的达85%以上。全区有48位作者被命名为“庆阳民间工艺美术大师”,4位作者被命名为“甘肃民间工艺美术家”,20位作者被命名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西峰区香包民俗文化发展势头强劲,形势喜人。成为全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研发培训中心、产品集散地、营销干坞。西丰的香包刺绣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明显的地域特色:粗犷豪放,又精细美观;既坚强细腻,又纯洁优雅;既有写意的,也有纯工笔的。其构图简洁明快,寓意传统吉祥;色彩浓烈艳丽,交叉色谱过度:绣面厚重凝重,造型幼稚传神;精细的整理工艺,平整如画的针脚;针法丰富多样,品种繁多。它是继湘绣、苏绣、川绣之后的又一种刺绣,并形成了龙绣的风格。息烽香包刺绣是黄绮中医药文化、周族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色与色、布与线、形与神的艺术。它起源于夏商奴隶制时代,历经漫长的封建时代和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带着原始的气息,符合时代的脉搏,它来自远古。青阳民间剪纸,天真纯朴的古拙,生动地体现了中华先民对生命崇拜的原始图腾文化,从气质和情感上揭示了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基因,被誉为“田园诗”和“抒情民歌”。过去,人们在节假日和婚礼、生日时剪下一些花鸟、人物等图案,贴在窗户上,俗称窗花,以示喜庆。现代剪纸体现了神奇。
审美特征,丰富的民俗内涵,随着新的时代而大放异彩。庆阳剪纸的特点是造型粗放厚重,线条分明,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块面与线条相结合,虚实相生,阴阳相生,集粗犷、豪放、夸张、简约、细腻、稳定于一体,具有独特的构造。全区从事剪纸艺术的作者有150多人,其中西丰的田秀茂、马秀珍、金湘莲、纪、杜秀梅等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他们展示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艺术才华,使庆阳剪纸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西峰黄土和整个黄土高原一样,在地质年代上是第四纪晚期早更新世形成的风积土状沉积,距今已有65438+20万年。黄土层厚度一般为50至100米,最厚处可达200米。由于黄土层深厚,土质致密,非常适合挖坑建窑,几百到几千年都不容易坍塌。千百年来,窑洞一直是西峰人的重要居住地。洞穴有很多种,但根据主要类别基本上有三种:一种是庄鸣洞穴。又名雅庄窑。一般是利用山边和沟边的崖势,先切割崖面,再修村挖穴。有一村三窑五窑,也有五窑以上的。在董致远上,也有利用胡同建村的人。因为崖势不高,他们要挖几米再挖洞穴,往往形成三面高一面低。这种庄子叫半明半暗村。
第二种是沉坑院子的窑洞。这些洞穴都建在平原的大洼地上。先挖一个长方形的坑,一般5到8米深,把坑的四面都切成悬崖,然后在悬崖的四面挖洞穴。并在一侧修建一条长长的坡道或斜洞,直通原地面,作为人行道。这个洞穴其实就是一个地下室,冬暖夏凉的特点更加明显。第三种是箍窑。圈窑一般用土坯和麦秸黄泥砌成基墙,窑顶拱起。窑顶填成双面斜坡状,远看像房子,远看像窑。很多人还在箍窑上铺瓷砖,保护窑顶不被雨水淋湿,让箍窑更长久。近几年出现了砖箍窑,比粘土箍窑更耐用。还有很多洞穴是按照用途细分的。比如为了防盗,在前窑上方建一个小窑,称为高窑;窑的一边,有一个能藏东西的小窑,叫转窑;窑小的话,就在炕所在的地方挖一个小窑,叫炕窑;为了避免战争,在庄附近又挖了一个又长又深的洞,叫做。民居院落中窑洞的名称因用途不同而不同,有招待所窑、厨窑、仓房窑、柴窑、粮窑、井窑、磨窑、车窑等。窑洞是农民生活的摇篮。它对黄土高原人民的繁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窑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中国建筑技术的伟大创举,是人类生活历史的“活化石”。西峰因其地理环境成为庆阳窑洞文化的代表。
编辑这段民间传统艺术
陇东唢呐中的西峰,地处董致远腹地,四周沟壑纵横,沟壑、平原、梁、岬在此独居。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空间孕育了陇东唢呐这一具有独特内涵的地方民间艺术。其独特的曲牌音乐风格
系,庞大的表演团体,广泛的民间应用,浓郁的地方风格,悠扬的曲调,成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音乐,以息烽为中心,分布在庆城县、环县、合水县、宁县、正宁县、镇远县周边的一些乡镇。陇东唢呐流传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从清朝到民国逐渐成熟。建国之初,有新的生机;“文革”期间,作为“四旧”被一扫而光,逐渐沉寂:70年代末,文化部门开始整理整合,进行发掘抢救,陇东唢呐得以复兴;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个复兴和变革的时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改变了过去口头传授的传承方式,达到了规范乐器、统一曲目的目的,改变了过去“一人一角,各弹各调”的局面。音乐家可以随意上课,互相交流,提高演奏技巧,以全新的姿态活跃在龙源大地。65438-0999西峰区唢呐演奏的新创歌曲《皮红瓜花》获第九届全国“群星奖”甘肃参评节目选拔赛三等奖;2002年,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庆阳演出,特别邀请了石社唢呐队100人参加。2005年,在第四届中国青羊包厢民俗文化节开幕式上,西峰区组织了80人的石社唢呐队进行表演。陇东唢呐,经过百年的演变,其主要功能是搞活和满足内地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表现在娶媳妇、丧葬仪式、乡村庙会、节日、乔迁、庆生、给婴儿满月等民俗活动中,显示了民俗活动的广泛性。在陇东地区的红白喜事中,如“接客”、“送大客”、“嫁新人”、“迎花”、“拜堂”、“冲帐”、“邀灵”、“出门告人”、“祭家”、“邀君子”、“请客”、“办报”、“等。西丰陇东唢呐集民间文学、民间器乐、民间礼俗、风土人情于一身,具有难得的珍贵价值。经过历史的融化,陇东唢呐形成了许多优秀的曲牌,主要有《徜徉在状元》、《田野里的兔子》、《秋生》、《一望无际的山》、《风吹地》、《大聚会》、《鸭鸣》、《十里亭》、《放风筝》、《孟姜女》、《哭颜会》等。新中国成立后,唢呐艺术家对民歌进行了吸收和改造,《军民大生产》、《花鼓为军》等优秀革命歌曲丰富了其艺术表现形式。1983以来,在市、区政府的倡导和专业音乐人的努力下,先后编辑出版了《陇东唢呐歌曲精选》、《陇东红白事民俗礼仪调研报告》、《陇东唢呐初探》等专著和论文。建立了石舍乡唢呐基地,专门聘请了梁等专业教师组织培训民间艺人。目前已形成数百人的骨干队伍,并辐射到周边地区。西峰荷舞区是周朝始祖巩留开创的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周代的传承和农耕文化是孕育民间荷花舞文化的历史人文环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享誉世界舞台、被列入20世纪中国民族舞蹈经典的荷花舞就起源于此,庆阳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荷花舞之乡”。
荷花舞原名云云子、地游子,又称地瓢儿、云影、地云子等。随着历史的变迁,又被称为润花灯、荷花灯、荷花舞。在巫文化的影响下,起源于周氏族的赛社祭祀活动成为一种巫神求雨活动。西峰区寺庙众多,道教文化盛行。每到庙会或春节,社火队就排练“云”。是民间社火保留了很久的娱乐节目。荷花舞集民间艺术、音乐、纸扎、曲艺于一体,这种由“云云子”、“云影”、“荷花灯”等民间概念酝酿而成的民间舞蹈,既是中国农耕文化源头——西丰地域历史的历史遗存,也是中国农业文明在国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其特点是独特的道具,由云盘、云朵、油灯、荷花组成的舞蹈器械,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反映了周代农耕活动的文化内容。云盘象征雨,云象征天下太平,油灯象征五谷丰登,莲花象征平安滋润。这样形成的观念来源于周代祭祀仪式中的竞赛社活动,象征着古代农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存的希望,以及风调雨顺、太平盛世的民间观念。荷花舞的队形有以下变化:龙摇尾,燕穿梭,交叉。它的艺术价值在于,雄浑飘逸,轻盈流畅,所以又被称为“浮于大地”、“徜徉于大地”。这种艺术表现既表现了农耕民族对主宰降雨的龙的崇拜,又以燕子的穿梭寓意生机,阵雨和剪刀的交叉队形表达了和平,表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心态和灵魂的舞蹈创作。荷花舞的起源、演变和传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在群众中产生了艺术上的感染和心理上的嗡嗡声,同时这种影响也波及到了周边数百里的方圆宁县、庆城、正宁等地。其服饰古朴,颜色鲜红绿,地披黄衣,云光赤露,舞步扭摇弯折,油灯忽明忽暗,功夫不灭,功夫用腰带动云盘莲花旋转,轻纱轻飘,衣袖闲适轻盈,宛如水面上摇曳的莲花。这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荷花舞成型于上世纪50年代,著名舞蹈家戴来此采风,将“云云子”命名为“荷花舞”,并在波兰演出获金奖。从此,荷花舞走上了艺术舞台,成为中国舞蹈艺术的保留节目之一。与此同时,西峰区寨子乡的社火队根据“云朵”设计了新的配置道具,增加了新的内容进行社火表演。20世纪90年代,庆阳师范学校的荷花舞作为一种典型的校园文化被设计和排练。本世纪初,“中国庆阳包厢民俗文化艺术节”连续三届被排练成500人阵容的大型舞蹈,受到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荷花舞起源于周朝始祖董致远,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中国舞蹈界推向世界舞蹈界。但在西峰区的社火中仍保留了其原有的艺术风格,并被改编成500人参与演出的大型舞蹈。荷花舞的起源对周文桦的民间传承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更有发掘中国农耕文化孕育的温柔、典雅、美丽的艺术形象的价值。在现代艺术的花园里,优美、典雅、热烈的舞蹈和气氛是群众文化活动保存下来的舞蹈艺术。息烽香包刺绣是黄绮中医药文化、周族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色与色、布与线、形与神的艺术。它起源于夏商奴隶制时代,历经漫长的封建时代和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带着原始的气息,符合时代的脉搏,它来自远古。秧歌秧歌又称秧歌,是一种在锣鼓伴奏下,既唱又跳的表演形式。它起源于北方,是一种产生于农田的歌舞。由于劳动强度大,弯腰需要很长时间。为了消除疲劳,放松筋骨,人们在休息时在田野里扭动起来。为了防止秧苗被踩坏,他们看到了空针,于是就有了“秧歌”的十字步。30年代中期是秧歌最活跃的时期。每到节日,人们都要跳秧歌,大大丰富了秧歌的内容,还有秧歌剧、秧歌演唱等等。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批极具艺术价值的秧歌文学作品。庆阳的秧歌有两种,一种叫秧歌,一种叫秧歌剧。秧歌只舞不歌,俗称“扭秧歌”,总要突出“扭”字。那些在原地表演的和那些在移动中表演的。现场表演要变换各种队形,聚、散、合,有条不紊地移动,看起来眼花缭乱,妙趣横生。秧歌表演的人数可多可少,男女偶数排。服装种类繁多,有工人、农民、士兵、学生、老人、丑女、大头娃娃等。徒手秧歌是庆阳秧歌的一大特色。没有八哥道具,演员很难徒手表演。其他人拿了手帕、扇子、烟斗、花、镰刀和斧头。腰间有许多红绿相间的缎带,扭动时如花如浪,光彩夺目。秧歌剧不同于秧歌。也是以“扭”为主要表现特征,不过是唱唱跳跳,有情节,只是情节线比较简单。当年流行于陇东解放区的夫妻识字、兄弟姐妹开荒,就是这种艺术形式的代表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秧歌这种文艺表演形式广为流传。人们用秧歌来歌颂解放后的欢乐,人民领袖和社会主义新事物。每年春节、国庆等重要节日,都有秧歌队,成为街头文化活动的主流和亮点。2002年,在首届中国青阳民俗文化节上,杨的秧歌可谓盛况空前,让中外来宾大开眼界,尤其是徒手秧歌,让他们大饱眼福。他们说:“像这样几万人的秧歌队,在中国真的很少见。
民间节日
香包文化节庆阳民间一直沿袭着传统习惯,在端午节时,由聪明的女人制作香包比亲手赠送或佩戴更吉祥。每年端午节,一些民间艺术家都会在街上展示自制的香包出售。1992西峰文化馆举办第二届“西峰香包刺绣大赛”。这一次香包作者上升到100以上,作品数千。作品的质量和品种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增加,一些民间香包艺术作品得到了挖掘和整理。此后,西丰文化馆每年都举办香包刺绣大赛。随着香包作家的不断成长,香包品质的明显提升,以及众多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我们积累了多年举办香包刺绣大赛的成功经验。原西丰市委市政府于2001年尝试举办香包节作为端阳节的民俗文化活动,举办了“西丰首届香包民俗文化节”,获得了巨大成功。
——地理位置优越的“天心斗胆”。西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在被誉为“天下第一黄土高原”的董志远腹地,是庆阳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全区辖5个乡、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17个社区。总面积9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34万亩。人口35万,其中城市人口约654.38+0.3万。西峰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1421米。地形呈扇形,南北长47.7公里,宽34。东西8公里。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厚、保存最完好的黄土高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特别适合农耕。自古有“秦川不如董致远边”之说。西峰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年日照2400-2600小时,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年平均气温9.9℃,无霜期175天,空气质量优良。-一个古老的文明。20万年前,西峰就有人类,仰韶和齐家文化遗址遍布全区。巩留曾在这里“教百姓耕种庄稼”,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和传统农业的先河,史称“周道之兴,从此开始”。明代称西峰,清同治年间建城。西丰市(县级)成立于5月,1985,2002年6月撤市设区。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年间,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温泉夫子堂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中国巩留第一寺”,小崆峒景区被称为黄土高原的“天然标本园”。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皮影、剪纸、刺绣、陇东之恋被誉为“陇东四绝”。-开发丰富资源的宝库。西峰油田探明含油面积800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3.72亿吨,控制储量2.89亿吨,溶解气储量243.6亿立方米,预测储量2965.438+亿吨。油气资源总量32亿吨。西峰油田,2001发现,地质储量18.22万吨,控制储量20316万吨,预测储量12.383万吨,三次储量435210万吨,被称为中国陆上石油勘探四大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