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明清小说的随笔?

论八股文取士制度中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

中国古代通过八股文的科举制度,在明代正式形成,一直沿用到清末。

这一制度在目前的评价几乎是负面的,甚至是完全负面的,在历史上从未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例如,有学者说,“刻板的考试制度...残酷地愚弄和腐蚀了中国聪明睿智的学者五个世纪。

”它“是专制君主无知人民的政策”[1]。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并全面论述。如果再等一天,本文仅就这一不可忽视的系统作用给出自己的看法,作为对尊敬的何子全先生90寿辰的一份小礼物。

在我看来,除了关注立法意图、制度的利弊和直接作用之外,还不应该忽略一个视角,那就是把这一制度与明清社会文明的提高联系起来考虑。

毋庸置疑,中国古代的老百姓大多是文盲半文盲,文化被少数贵族、官僚、地主及其子弟所垄断,所以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很低。

但在明清数百年间,出现并发展了一个突出的现象,那就是普罗大众中的一部分人,努力读书、读四书五经,逐渐摆脱文盲半文盲,成为学者。

至于这种可喜的进步,对比一下宋金元和明清的进士人数就看得很清楚了。

据《文选通考》卷三十一《选四》记载,北宋仁宗年间,实行“四年一贡”制度,全国各地由福州解除考试,进贡京城的人数为“六万七千人”;英宗改为三年一试,朝贡名额减少。“四选三”是四五千人[2]。

同一本书载有欧阳修的《语录》,当时他试图解释说“东南州军...从一百个人中选一个人,还有西北州的军队...从十个人中选一个。

由于东南文化发达,西北落后。比如全国的人数如果按照高比例来算,平均是八十分之一,那么可以推断当时应该有40万左右的读书人[3]。

统治者占领北方,读书人大大减少。

据《晋代史》(卷五十一,选录一)记载,晋代中期最低级的乡试,相当于无。政府考和省(省)考录取比例多为5:1,每次考试有五六百人。

由此可推算出每次参与人数为2500至3000人[4];然后只有654.38+0.5万人参加政府测试。

当然,如果考虑到北方长期战乱后有部分汉族士人隐居,实际的士人数量应该更多,但不会有太大变化,这是肯定的。

南宋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由于没有大的战争,大量北方人南下,文化相对发达,读书人明显增多。

据《文学通考》卷三十二《选五》记载,南宋省考17中取1。

据学者研究,平均每次录取名额为474个[5],约8000人参加省考。

如果按北宋“东南州郡军”百人比例计算,福州的入关人数,全境应该有80万进士[6]。

也就是说,南宋和金代的进士数量比北宋略多一倍。

元代文人数量下降。

王琦《续文学通考》(卷四十四)选考,居士二:从科举到袁去世50余年,共开设16科,每科考生超过100人,不足35人;“像往常一样...三分你拿一分”,那你拿100人,只有300人参加考试。

即使省考(相当于宋代的州考)比例按100人计算,全国参加考试的进士总数也不过3万人。

再看看学校。

同上,60卷,校考,县乡村乡党史:元世祖最后一年,农业部报全国21300多所学校。

这可以作为袁重视儒学的一个证明。

实际上并非如此。

第一,绝大多数学校应设在农村,属于启蒙性的“社学”,远非宋金以来培养改良士子参加科举的州县学校,所以被张农桑等人举报,包括“立社”劝其如此,而非礼部[7]。

第二,即使是少数府县,包括书院,实际人数也很少。

例如,据史料记载,元成宗大德年间,建康路有64名学生,文化发达,包括明道书院、南轩书院、上元县学、江宁县学等。其中14学生,最少7人,4校1 * * * [8]仅40人。

而且郑同期说“今京师在京,郡在外,非无学,虚名也。”

这所学校名存实亡。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整个蒙古统治集团的重官轻儒政策[10]。

所以,虽然元仁宗曾经非常重视儒家思想,但是元末的社会风气仍然是“人孤独时,仍为官”[11];“现在的读书人只会写写几本书,他们的父兄都被勒令去做官了。”

苏天爵认为这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问题”[12]。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兴办学校、书院,都很难取得多大的效果,元代士人数量下降的大趋势也无法改变。

由此推断,其总量应该远小于南宋和金朝的总和——80万,这并无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