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改存款单的探讨

作文真题

22.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楚天都市报》在微博中发布的一条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最近在重庆,有银行反映有人伪造存单取钱。民警赶到后得知,一个在外地从事平面设计的小伙子,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才攒下300元钱。眼看就要过年了,他没脸见父母。他利用自己的特长,把一张300元的存单PS成了3万元,但是他妈妈直接拿去取钱了,所以被出卖了。

在微博的评论中,有网友表示,“妈妈要出轨。只要有心,没钱就够了。”

也有网友表示,“照着剧本走,就不应该取钱。”

有网友评论说,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如何看待小伙子修改存单的行为?写一篇文章来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意义,选好角度,确定概念,明确文体,自己拟一个标题,不需要抄袭。

材料分析

这个素材可以从不同网友的角度有不同的思考,也可以把几种思考结合起来有新的思考。从母亲的角度,网友认为孝顺不一定在于具体内容,而在于内心的真诚。假存单是一种不真诚的孝心。网友2认为,按照常理,父母应该给孩子存钱,这位母亲取钱是意外。网友三从儿子的角度想,他不容易。他之所以做假存单,是为了让母亲放心。就算是假的,他也是真心想对父母好。当然,这三种说法不一定正确,也不是定项。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综合思考,甚至提出新的想法。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选择什么意见,提出什么意见,有一点是肯定的:我儿子的PS存单是错的。有同情心,可以理解,但不能认为是对的,因为这是违法的。

范文怡

不要让非法旅行弄脏了孝心。

一个年轻人因为怕没面子见父母,买了存款单,因为不知情的母亲拿着存款单去取钱而被揭穿。此事引发争议不断。在我看来,小伙子的孝心虽然无可厚非,但他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也是事实,这样的行为也玷污了小伙子的这样一份孝心。

(总结材料,摆出一种态度,提出一种观点)

年关将至,因为微薄的积蓄,担心没面子见父母,可以理解。但通过ps把300元的存单篡改成3万元,并不理智。可能那家伙没有想到,他妈会拿着这张存单去取钱,更别说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但是小伙子的ps存单是事实,是违法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能越过法律法规的底线。

(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说,法律的底线是不能穿越三层的,道理更简单。)

退一步说,如果小伙子的母亲没有拿着这张存单去取钱,小伙子会心安理得吗?当年轻人在黑暗中看着自己的老母亲,为自己的“辛苦”而微笑时,内心是不是更加愧疚?当母亲在亲友面前夸儿子的时候,小伙子是不是更心虚?换个角度想想:父母为什么幸福?是因为儿子关心他们,儿子能自立是一种解脱。当这一切都寄托在乌托邦上的时候,也不过是阿q一样的精神自慰罢了。

(从儿子和母亲的双向角度来看,小伙子的做法只是给了母亲一种不合理的精神安慰)

其实就算小伙子拿着存款单回去只拿300块钱,他父母肯定也不会怪他。家是一个可以容纳孩子的地方。相信经历过风霜的父母都能理解他的难处。而且,我想为人父母,不想被孩子骗。如果你真的孝顺,真的想让父母开心,不妨多为他们做点事,多陪陪他们,而不是用篡改存单这种不理智甚至违法的行为欺骗他们。

(进一步延伸回溯的理由,用假设的方式说明你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欺骗父母)

然而,灾难终究是要来的,年轻人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他造成的这场灾难,也可能伤害到别人。父母也会受到影响,难过。小伙子会后悔吗?这不仅会在他的人生轨迹上留下污点,也会用善念玷污他的孝心。

归因于故事的结局,这种方式伤害了感情,甚至玷污了善良和孝顺。

在当今这个喧嚣的社会,还是有很多人和男生一样不懂法。理由或许令人同情,但绝不是违法乱纪的借口。这种行为不仅会害人害己,扰乱社会秩序,更是藐视法律。如果每个人都用所谓的善意和孝心去触犯法律,那社会就乱了!

(等社会秩序稳定了,再排斥这种做法,就应该把法律放在孝的前面。论据的丰富性似乎不足)

所以,我只能说,这是可取的,此行不可。别让非法旅行弄脏了孝心!

(返利材料,再点)

模拟得分:49分

总评:段落中的连词环环相扣,文章结构完整,推理循环与对象联系紧密,能表现出层次性。但将这种行为定义为“孝顺”不够严格,将其扩大到制止的地步,有空谈之嫌。

范文儿

同情他的心,悲伤他的行为。

一个年轻人因为羞于见父母,拿到了一张存单。对此众说纷纭。在我看来,他的心是可怜的,他的行为是可悲的。

什么是“慈悲”?

我们不妨谈谈文字。“慈悲”的人,在自己的内心旁边,打开了一扇慈悲与人性的大门;那些“有心”的人,都没脸见父母。从这个角度来说,“怜其心”是对他羞于见父母的一种怜惜。他为什么羞于见父母?一个大男孩,一年前只存了300块钱,实在没脸见江东的长辈,更别说在家等他一年的父母了。从“面子”来看,小伙子的做法值得同情。

什么是“悲伤行为”?

首先,这是欺骗父母的行为;我妈欢天喜地去银行取钱的时候,有没有把银行职员的眼神当成小偷?你想过和警察一起去法庭吗?天空的喜悦瞬间变成了羞愧的感觉,伤得有多深!其次,这是违反法律法规的;小伙子可能没有想到,自己PS存单的行为,即使没有曝光,也是违反法律法规的;一旦曝光,可能面临法律法规的制裁。再一次想“回国”却没有;假的终究是假的,就算父母不取钱,缺钱也是不争的事实;春节期间人来人往,“毛爷爷”寥寥无几。你的“锦缎”是哪里来的?如果出了事,就会成为笑柄。不难过吗?

当然,小伙子看到父母也有很深的文化心理。项羽说:“不满载而归,犹如夜行。谁知道呢?”自古以来,衣锦还乡的观念已经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

在衣锦还乡的心理下,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PS”,比如租男女朋友应付父母,租辆车回家说是自己的应付七大姑八大姨,花很多钱回家表示自己过得很好...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行为是有底线的:不可触碰的法律法规。不幸的是,这个年轻人违反了法律。所以从心理层面来说,我们对它表现出怜悯,但从行为层面来说,我们认为它很可悲。

那么,除了“同情”和“悲伤”,我们还能从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什么呢?

如果小伙子收入还可以,但是是“月光族”,那就要学会规划;如果因为技术不达标几乎没有收入,那么他要加强技术研究,以便来年努力;如果单位嫉妒人才,让人才闲置,就要想办法跳槽,到合适的地方发展...无论哪种情况,他都不应该去PS存单,因为这是违法行为。

感谢那位年轻人,他给我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让我深深明白,无论我有什么样的愿望,哪怕这个愿望的初衷是好的,也不是越过法律底线就能实现的!

分析文章的思路:

从我在福建派群里偶然认识李家良先生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我几乎有机会阅读他的下一部《水文》的每一篇文章。昨晚看到他的文章《福州质检下的水文》,很喜欢。标题简洁醒目,非常贴切。

文章第一段简单概括材料,然后明确表明观点:怜其心,惜其行。语言简洁,思路准确,观点明确!这种开头符合标准,可操作性强,便于广大考生模仿!

文章从第二段开始,分别论述了“恻隐之心”和“哀其行为”的观点,对概念的界定和分析可谓恰如其分,独具匠心。在分析和推理的过程中,作者并没有突然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这位年轻人的荒唐和违法行为,即先“怜其心”,怜其孝。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怒其不争,悲其不幸”,即“悲其行为”。整个推理过程可谓细致入微,合情合理!

然后,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这张伪造存单的浅层分析上,而是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思考了这个年轻人这么做的原因:衣锦还乡,祭祖。于是乎,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为了在江东的长辈面前抬不起头,面子的心理驱使这个年轻人尝试自己的方法,最终让父母心寒,也让自己受伤。真的是令人心酸可叹,引发读者的情绪歌唱和深思!

在此基础上,作者将这种行为引申到当今社会的各种ps行为中,让我们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无奈与悲哀,举出类似的例子并适当引申,不为这种行为划红线,指出小伙子的行为虽然可怜却不值得效仿,更是违法,具有普遍的教育思考意义!

接下来,作者还分析了年轻人的困境,并提出合理建议:如果年轻人收入还可以,但又是“月光族”,就要学会规划;技术不过关,几乎没有收入。这种建议没有居高临下的感觉,符合社会生活的猜想,容易被别人接受!文章结尾,作者以深情而严肃的语气开头,重申自己的观点,令人深思!

福建省作文评卷组组长余岱宗说:议论文写作讲究层层推进,推进的动力在于不断提问。论证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前一步服务于第二步,以此类推。本文就是这样,从“同情他的心”到“为他的行为悲伤”再到“民族文化的心理分析”再到社会上的这类现象,直到跳出这类现象,从问题的另一个层面来分析物质英雄。一环扣一环,思路呈现推进过程,文化心理分析深化论证,形势分析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