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的营养管理和藻类的生长控制需要注意什么?
水生植物的营养管理几乎和水温、光照、二氧化碳的管理一样重要,但鱼粪便中所含的矿物质元素远远不能满足水生植物的营养需求。
水生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最好维持在一定的浓度。定期补充水生植物的营养元素是维持水平衡的重要手段。根据各种水生植物所需营养的不同,特别是在有红色水生植物的缸中,营养铁肥(又称水生植物染色剂)必不可少,必须定期添加。否则,红色的水草会死亡或变绿。水族箱里的红色是其他颜料无法替代的。红色可以画龙点睛。所以,能种好红色水草的,才是种植水草的高手。
在水生植物正常生长的同时,藻类的繁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藻类的生长不仅会影响水族箱的美观,还会阻碍水生植物的生长。所以必须有效控制。生物控制就是利用生物相互制约的原理,把以藻类为食的鱼放进去,把水族箱里的藻类吃干净。人工控制是控制鱼的投喂量,间接控制水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浓度。另一种方法是添加除藻除苔素,能有效杀灭各种藻类。定期更换淡水也会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抑制藻类的生长。
水生植物的病害及防治常见的水生植物病害包括病原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和生物性损伤、物理性损伤和营养性病害。藻类损伤和药物性损伤。
水生植物的病原性疾病可分为真菌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真菌病的症状是破坏水生植物,干扰细胞活动,影响正常代谢,如水生植物变黄、叶斑病、腐烂等。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一些水生植物的局部位置,不易扩散和蔓延。防治方法:主要是切除染病部位或清除病株,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加强管理,增强水生植物的自身抵抗力。
细菌性疾病又称腐烂病,最早见于水生植物的局部分布,但很快会蔓延到全株甚至全罐。细菌主要从伤口进入水生植物,传染性很强。发病初期,叶片上有渍水褐斑,逐渐变黄,甚至全叶呈纤维状,溶于水。如果它们接触到健康的叶子,感染很快就会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水生植物在运输过程中因温度过高和大量细菌而感染,也可能是水中有伤口的水生植物被细菌感染所致。
防治方法是及时剪去感染的叶片和茎干,消灭病株,减少病菌来源;用紫外线杀菌灯杀菌;更换新鲜自来水,利用水中的氯杀灭细菌;将水温降至20℃以下,以减缓致病菌的繁殖和传播;使用呋喃西林、亚甲蓝、福尔马林、二氧化氯等杀菌剂杀灭细菌。
水生植物的生物损害主要是由于食用蜗牛、贝类等生物造成的。
蜗牛和贝类是清除水中藻类的好帮手,但偶尔也会吃水生植物换换口味。食用的水生植物茎叶不完整,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被细菌感染。
此外,食苔鱼(如琵琶鼠)口腔粗糙,容易磨损水生植物的叶片,从而导致伤口感染。
操作不当或粗心也会对水生植物造成损害。因此,在水草箱中应尽量避免上述情况。一旦出现,要想办法及时挽救,减少损失。
水生植物的物理伤害,如光照不足、水温过高或过低、施肥过多、水的酸碱度和硬度变化等,在平时的管理中一定要注意。
水生植物的营养性疾病是指由于缺乏各种营养而引起的疾病。同样,营养过剩也会引发疾病。具体因素和原因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