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学的基本概念
《书史》代表著作中使用的“碑学”概念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
第一,特指北碑。张宗祥《书法源流论》说:“自申博以来,碑学渐盛,能成名者,只有赵、三人。”(《论书法的起源与发展,时异篇》,崔主编,崔校勘:《历代书法论文选续》,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第888页)康有为《易洸周爽祭遵碑》一文说:“时至今日,于仙、童、碑学已广播。他提出纪念碑的五个理由也是基于此。(康有为:广益中双舟,《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第756页)沙孟海的《近三百年书法》有一个专门的副标题“魏碑为主”。(沙孟海:《三百年来的书法》,《沙孟海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6月1997,第52页。)
二、北碑加篆书。康有为《易洸周爽谈题编》一文说,“今研究碑帖者(即北方研究碑帖,汉代研究篆书者),主要是赚碑帖”(康有为:谈,《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0979年65438+65438)。沙孟海的《书法近三百年》将篆书和隶书分别列出,但在“碑学”一节后加了一个副标题,特别说明“通常讲碑学包括秦篆和韩立”。(沙孟海:近三百年来的书法,《沙孟海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第52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在很多作品使用了“碑学”的概念。
第三,唐碑加北碑,不含官印。《沙孟海书法近三百年》一节中说“就‘碑’字本义而言,则‘家庙碑’、‘麻姑仙谭记’等为碑,而‘裴将军’、‘争席’等为碑”,“本文第三、四章所列碑学、膏学为狭义”。有些作品包括唐碑,但不包括印章和官印。如马宗火《林藻记》第十二小结中说:“碑学初兴衰,碑学得以乘势。.....贾道之交,可谓唐朝碑时期。.....盐相同的时候,可以说是北碑时期。.....碑学并不局限于唐、魏时期,可远为汉二祖秦篆、所谓斯之英雄所模仿,移风易俗而不改。”(马宗火:《书林藻记》,文物出版社,5月新1版,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