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雕塑比较
首先,中西方雕塑在题材和形式上的差异是由地理环境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差异决定的。
地理环境和地理条件对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而西方文化是不断断裂的。与各自的地理环境条件有什么关系?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地理环境封闭,保证了中国文化自身融入和避免外来文化冲击的客观条件。在地理上,西高东低的阶梯状也为牧业、农业和畜牧业做出了明确的地理划分,为黄河、长江中下游成为古代文明的摇篮奠定了客观条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中华文化的延续提供了重要支撑。从文化的形成来看,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从整个欧洲来看,温带多,地域差异比较小。而阿尔卑斯山的高山,西班牙的高山,冰岛的广阔冰川,也在地域差异中培养了欧洲人不同的民族性格和不同的文化,客观上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社会组织结构。可以说,地理环境的封闭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大一统,反过来又促进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持续封建化;欧洲人的开放,欧洲移民和商业的形成,也促进了政治民主和民族分化。
古希腊的神和人类一样,从上到下都是“神”。此外,地理环境等因素也形成了城邦与城邦内部奴隶制下的民主之间的联盟。因此,人体和肖像是他雕塑的主题。自古希腊创立并奠定了以人类为主题的雕塑形式,直到2500年现代雕塑的兴起,肖像一直占据着雕塑主题的主导地位,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肖像雕塑。有单人也有组合,手势丰富多彩,这与古希腊“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在文化上有关。相比之下,中国的雕塑表现出题材广泛的特点,不仅包括人物、动物,虚构的动物(龙、凤、麒麟等。),人与动物的结合(女娲、伏羲的蛇头),还包括山川河流、森林、云雾、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场景,以及大量动物器皿的造型。尤其是早期的雕塑艺术,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也没有主次之分。只是到了后期,尤其是宗教雕塑兴起之后,肖像画才得到充分的发展。可以看出,以人为中心的现象显示了中西雕塑的人文文化内涵,而景物、动物和植物的主题则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图腾文化和自然主义精神。中国的神与人是一体的,神可以下凡,人可以升天。帝王英雄是其代表,所以自商周以来,宗法制度成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环节。这种封建宗法制度和礼乐文化形成了雕塑功能的封闭性特征。雕塑要么作为陪葬品埋在地下,要么放在皇帝墓前作为守卫。另一方面,在西方,民主制度和* * *制度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大量的人像雕塑被放置在广场和街道上,从而表现出雕塑艺术功能的公共性特征。这种亲近和张扬,既是两千多年来中西雕塑在题材和文化上的最大差异,也揭示了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为死者服务的艺术,而西方大多数人像雕塑是欣赏生者的艺术,表现出目的和功能上的差异。
其次,中西方雕塑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是由不同的观念和思维方式造成的。
比较中西文化的思维方式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追求统一,把宇宙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综合的一元论;西方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以分析为手段,把世界看成不同的部分,奉行二分法,这是一种分析二元论。在中西思维方式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重视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融合了古希腊的科学主义和唯心主义,为雕塑艺术的模式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中国文化则形成了强调直觉意向的思维方式。它通过直觉直接体验、感知和把握对象。这种思维方式超越了逻辑和概念,长于理解。这种所谓的“突破”和“点石成金”,也形成了与西方注重分析、趋于抽象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文化特征。
这种文化特质表现在造型艺术中,形成了中国的雕塑注重意图的交融和传递意图后的表达的观念,从而形成了中国的艺术注重创造意图的观念。这种偏向象征、表现、写意和追求美、善、统一的思维模式,也是中西传统雕塑最大的区别,中西传统雕塑注重再现、模仿、写实,追求美与真。“美”是中西雕塑的共同追求,但“善”体现了中国的“德”和伦理,“真”体现了西方雕塑的科学性和知识性。基于伦理要求,中国雕塑艺术中很少出现裸体人体雕塑,基于人像和科学的要求,西方人像雕塑艺术从古希腊开始就以人体为主。西方雕塑讲究形体的比例、结构、表情、转折,而中国古代雕塑则强调气韵。所谓“生动写照正在被屏蔽”。从这一点出发,促成了西方雕塑的写实,而中国的雕塑则有着不同的写意特征。中国古代造型艺术从彩陶、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开始就非常重视意图的表达,蕴含着对文化内涵和造型的深刻理解。中国古代雕塑在塑造人物或动物形象时,并不刻意追求严格的比例和解剖,也不追求外在形象的准确和酷炫,而是注重情感的感受和体验。这种关注的重点不是物体和实体,而是功能、关系和节奏的审美意识,更注重人物和动物的精神和含义,并有意突出、夸张或变形它们,使形象更加生动。西方艺术将形状的概念融入几何形状的类型学。它在哲学和科学的双重精神支撑下,模仿实物和形象,在比例解剖上达到近乎完美的境界,为传统人体雕塑和现代抽象雕塑提供了一种总结形态变化和运动的方式。而中国则从“形”的概念转向“神”的揭示,提倡“传神写照”、“以形写神”,重视人物的精神和人格。因此,中国古代雕塑注重表现对象内在气质的特征,而西方传统雕塑注重对外在形体的细致研究,形成了意向造型和模拟造型两种不同的方式。
此外,我国古代雕塑长期以来绘画与雕塑并重,从战国彩绘木俑、秦兵马俑以及大量古画中不难发现“塑容绘质”、“三分绘七分”。但古罗马以后,西方雕塑形成了与绘画分离的形式。所以在表现方式上,西方雕塑在“代表理论”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一种写实的、可复制的方式,而中国古代对神与形的辩证认识,以及对“师从外教,得心灵之源”境界的追求,形成了一种表现方式。
第三,中西雕塑在功能和类型上的差异。
雕塑艺术作为上层建筑,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中西雕塑都强调其社会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雕塑的认知功能和教育功能通过审美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功能与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密不可分,三者统一于审美,但不是一回事。雕塑的功能离不开社会性、政治性和文化性。中西雕塑源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社会目的和功能上也有一些差异。中国古代雕塑与巫史文化、宗法制度、礼仪丧葬、宗教文化等社会功能密切相关,从文化形态上制约了中国古代雕塑的基本发展形态。如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骨器和陶器,商周时期的青铜石器,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的墓葬雕塑,明清时期的墓葬雕塑和宗教雕塑,装饰和工艺雕塑等。这一点在希腊、罗马等西方雕塑中同样存在。其中包括希腊罗马队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揭示,包括中世纪雕塑对宗教文化的表达,文艺复兴以来雕塑对人文主义的宣扬,以及现代雕塑对理性的反叛和非理性的体现。
从中西雕塑的类型来看,在两三千年的时间里,中西雕塑都在各自的历程中表现出了雕塑的主题性、纪念性和装饰性,也体现了题材的宗教性和世俗性。但中西雕塑的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希腊雕塑从古希腊开始就具有公共性的特点,而中国的雕塑是封闭的。第二,西方雕塑与建筑经历了从融合到分离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雕塑除了墓俑雕塑和工艺雕塑之外,几乎从未脱离过建筑,这既是西方雕塑能够独立发展的原因,也是中国雕塑长期依附于建筑的原因。因此,中国古代文化造就了中国古代雕塑类型,形成了陵墓雕塑、墓俑雕塑和宗教雕塑、建筑装饰雕塑和工艺雕塑五种形式;西方文化也影响了西方雕塑的类型,形成了五种类型:公共雕塑、纪念雕塑、宗教雕塑、建筑装饰雕塑和工艺雕塑。如果对比一下,会发现中国的宗教雕塑主要是石窟和寺庙。前者多为石雕,后者多为泥塑,而西方宗教雕塑主要体现在教堂建筑的室内外陈设上。在纪念雕塑方面,中国以陵墓为主,而西方更多以具体人物和事件为特征,以与建筑相统一的形式设置在广场上。此外,中国古代雕塑在彩塑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论是敦煌、麦积山,还是许多寺庙都留下了无数优秀的彩塑艺术。它们有的独立,有的结合,有的与壁画、环境相协调,成为整体的一部分,为中国两三千年来的造型艺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
此外,由于中西方各自的文化背景,雕塑家也表现出差异。在西方,古希腊雕塑家的社会地位非常高,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一方面与雕塑家将神灵和英雄形象的揭示视为光荣而伟大的事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雕塑家在雕塑时对古希腊哲学和美学的深刻揭示密不可分。雕塑家是高层次文化的思想者,不仅是艺术家,也是精神探索的学者。他们写出了许多辉煌的雕塑理论,服务于雕塑实践,极大地推动了西方雕塑艺术的发展,反观中国,在古代,中国的雕塑艺术家们虽然创造了商周时期无与伦比的青铜艺术、秦汉时期不计其数的雕塑、敦煌举世闻名的彩塑艺术,可以说在规模、材料、工艺、造型、表现、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却从未留下相关的雕塑理论或雕塑家的名字。中国古代雕塑家都是能工巧匠。在技艺的传承方面,中国“师徒带徒”、“用心面授”的方法也严重阻碍了雕塑理论的发展,而所谓的“真实性”和“风格化”也极大地制约了中国雕塑艺术的进步,这说明了雕塑家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的卑微地位,也反映了中西文化在这方面的巨大差异。
结论:
“一般都是有基地建房间,没听说过成岑没有地址的。”如同其他艺术形式与文化的关系一样,雕塑的发展与其文化背景密不可分。雕塑是人类的精神产品,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内涵决定了雕塑的形式,雕塑的形式也丰富了文化内涵。雕塑是人类情感的物化形式,它揭示了人类不同时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蕴含着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文化对雕塑的作用不仅造成了中国雕塑从唐到宋的衰落,也促成了西方雕塑随着文化变迁而不断演变。正如庄子所说:“换个角度看,你会更有勇气;从同行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一体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于文化特征,中西雕塑的异同在于雕塑的基本特征。中西雕塑的比较既有文化和历史价值,也有时代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