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在实践中要同时做好四个规划:专业布局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就业指导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只有通过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就业市场的有效结合,学生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的相应融合,就业指导与学生职业理想的紧密配合,学生职业规划与行动的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毕业生良好的职业发展才能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劳动力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关注。高职毕业生与农民工争工作、起薪低于技术型农民工的现象,以及高职教育学费较高的现实,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学生和家长作为理性经济人对高职教育的信心。"服务型、就业型"高职院校必须在继续关注就业率的同时,更加关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流向、薪酬水平、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以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

国内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最早源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改革,大概兴起于90年代初。楼西津对就业竞争力的定义更具代表性。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击败竞争对手并找到合适工作的能力,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余枫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可以分为工作获取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目前,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众说纷纭,但大致可以概括为“个人因素和非个人因素”

根据上述研究视角,结合国内其他关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要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要着眼于其专业的实力,更要瞄准专业对应的就业市场需求,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扎实的职业素养及其延伸的学习能力,以及除了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之外实现自身职业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其他能力,包括职业规划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等。在实践中,要做好专业布局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就业指导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四个规划。只有通过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就业市场的有效结合,学生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的相应融合,就业指导与学生职业理想的紧密配合,学生职业规划与行动的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以高职毕业生良好的职业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第二,做好专业布局规划,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就业市场的有效契合。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就业市场已成为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的基本途径。大学毕业生不仅要为就业市场服务,还要经得起就业市场的考验。研究表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呈现出“三峰叠加”、“四大矛盾”和“五大现象”的特点。三峰叠加是指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民工进城就业、中国大学生就业三个高峰同时到来,并行发展的情况。四类矛盾是指数量矛盾、质量矛盾、结构矛盾、路径矛盾等制约大学生就业发展的四大本质矛盾。五个现象是:一、事业单位招聘制度已经实施,将对整个中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模式产生很大影响;二是国家教师编制整体审批结束,基础教育整体需求下降;三是经济发达地区户籍限制陆续出台,人员编制和使用本土化倾向显现;四是毕业生就业高峰到来,研究生学制改革和就业难问题突出;第五,毕业生就业整体现象更加明显,就业市场买方化。

可见,高职毕业生面临着多学科激烈竞争的就业格局。高职院校必须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专业布局,充分发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优势。总体来看,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的高职院校在专业布局规划上都有突出的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对市场近远期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和需求数量的研究,盲目追求大而全的专业设置,盲目通过设置“热门”专业和扩大招生来实现学校规模的发展和效益福利的提高,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错位,造成许多高职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比如一些高职院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的设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指导专业目录(试行)》设置的19大类中,各大类发展规模极不平衡。最大的金融类招生341万人,水利类只招生0.7万人,相差近49倍。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如会计、文秘、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因为面向人们普遍青睐的“白领”岗位,成为了职业院校的热门专业。然而,目前在人才劳动力市场上,这些专业供过于求。北京、南京、深圳、南宁等城市供需比已经超过5,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较高,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至于公共管理专业,包括公共事务、民政、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管理、海关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等。,用人单位对这些岗位的人员要求较高。高职学生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高职毕业生结构性失业。

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布局时,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定位、传统、比较优势,确定主要专业,重点打造精品专业和优质专业,培育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逐步调整淘汰一般专业。首先要保证主专业的发展。主专业是指符合学校定位、办学条件好或社会需求强、成长性好的专业。骨干专业是高职院校众多专业中的核心和骨干,对于高职院校确立在区域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选择一个或几个骨干专业。其次,着力打造精品专业、精品专业。优质专业和精品专业是建立在评价基础上的概念。虽然从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出发,专业建设有将其建设成为优质专业、精品专业的良好愿望,但教育行政部门等评估机构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提出了一定的标准,并据此划分了相应的等级。各高职院校在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可能把所有专业同时建设成精品或优质专业。因此,高职院校在规划专业建设时,有选择地确定部分专业,并优先将其建设成为优质、精品专业,无疑是明智的选择。需要指出的是,主专业可以是优质专业,也可以是精品专业,但并不是所有高校的精品专业都是其主专业。在某些情况下,高职院校更有可能重点建设符合市场需求、被有关部门认定为“精品专业”的小而精的专业,因为这样更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凸显特色。此外,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调整各专业建设重点也是必然的。所以专业、优质专业、优质专业、一般专业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第三,调整和逐步取消普通专业。具备以下一项或多项条件的专业可定义为普通专业:目前,区域内不少高职院校已开设相关专业;区域经济对该专业人才有一定需求,但需求量不大;与其他高职院校相比,我校开设该专业并无优势。

第三,做好课程建设规划,实现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的对口融合。

1.在课程结构上,注意课程的类型和层次规划。以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随着近年来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然而,由于起步较晚,缺乏科学规划,许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表现在缺乏社会调研和论证,课程类型和层次规划不明确。如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经济学”等基础课程,学科色彩浓厚,针对性不强,而忽视实践需要,“定量分析方法”、“物流政策法规”甚至由于师资、实验实习等教学条件的制约,存在针对不同人群、根据现有条件设置课程的现象。从学生就业后的反馈来看,不仅有相当一部分理论推导和验证内容根本用不上,而且大大耽误了学生自主走上岗位的时间,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上不如本科生,实践能力也上不去。基于“层次-模块”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值得借鉴。该课程体系由核心层、支撑层、基础层和特色层四个层次组成。核心层包括“核心技术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两个模块。核心技术课程模块涵盖了相应专业岗位群所需要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和技术,包括运输管理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供应链管理等。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以职业基本技能为主,包括“办公自动化”、“物流企业管理模拟实训”、“配送中心模拟实训”。支持层包括围绕核心层设置的“专业技术”、“职业研究”、“职业方向”等模块。“专业技术”模块是对核心技术课程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进行强化、拓宽和补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加强技术操作,熟练掌握和丰富技术操作经验,包括“物流法规”和“物流地理”。“职业考证”模块旨在保证职业资格的获得,尽可能将职业考证的相关课程纳入培养计划。职业方向模块以当前专业岗位需求为基础,重点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专项培训,以满足多层次岗位需求,如国际贸易实务、集装箱运输实务、国际货代、报关实务等。基础课主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科学、人文、身心等基础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这是职业院校区别于职业中专的标准。基础课程以“必要和足够”为原则。特色层包括过程课程、心理健康与职业指导课程和选修课程三个模块。过程课程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指导下,以过程为导向,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学、动手和表达的机会。基于“层次-模块”的课程体系紧紧围绕职业技能这一核心,有助于形成与核心紧密相连的课程结构,从高职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2.加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教规[2006]16号)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强调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文件精神,一些高职院校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的经验值得借鉴。根据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理论,其基本流程是将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成长阶段划分为“新手、递进初学者、专家演员、技能专业、专家”五个阶段。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请每个行业实践专家说出每个阶段3 ~ 4个有代表性的任务,然后从中确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对这些任务进行总结分类,确定本专业的典型任务。一个职业典型的工作任务描述了一个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整个行动过程的计划、实施和评价,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典型任务由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构成职业教育中的学习领域课程。每个职业通常有10 ~ 20门这样的课程。由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注重职业成长,关注工作过程,近年来在高职教育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许多成果。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发现,截至20111111,以“高职教育”、“工作过程”、“课程”为标题的研究成果超过1770项。

第四,做好就业指导的规划,实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学生职业理想的紧密配合。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和机制建设,通过就业指导机制的良好运行,实现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理想的良好支撑。国务院将“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因此,就业制度不完备、机制运行良好,成为衡量高职院校落实党和国家要求、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指标。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构建就业指导体系和机制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五点:

1.树立先进的就业指导理念。高职教育重在一份工作,但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不能等同于职业介绍,而应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的功能,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规划的能力,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开展就业工作时要注意树立“就业指导职业化”、“就业指导全程化”等工作理念,要把就业指导贯穿于高职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让高职学生自始至终关注就业前景,按照职业规划的目标实施自己的人才规划和就业计划。

2.建设一支专职、专职的就业指导队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的意见》(教[2002]18号)对高等学校就业工作提出了“三到位”和“全员、全程、专家、信息化”的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每500名毕业生配备1名以上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的标准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通过建立健全机制,调动师生积极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借鉴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经验,如建立“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两级落实”的工作体系;除了提供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从事就业辅导和教学研究外,还聘请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和外聘专家组成就业指导教研组,按照专业教研室的划分,教授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聘用校友、职业介绍所、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等。作为兼职聘用人员;鼓励建立学生社团进行学生就业指导,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作用。

3.构建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机制。为了促进就业工作中各种要素和环节的协调运行,实现优化就业的目标,必须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根据高职院校与市场经济的密切关系和现阶段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构建就业机制的过程中,应逐步实现由行政管理向计划运行机制转变,更多地向引导、监督和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转变。比如,就业绩效与评优奖励直接挂钩;就业调查分析与专业调整联动,实现各专业就业率与年度招生计划、专业设置、资源支持、评价提升的联动。

4.创新就业指导内容。我们应该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全面实施就业思想教育、就业政策指导、就业心理教育和就业技能指导。

第五,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行动的紧密结合。

职业生涯规划又称职业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的结合。在对个人职业主客观条件进行测量、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综合权衡个人兴趣、爱好、能力和特点,结合时代特征和个人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有效安排。目前,在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过程中,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资格的专职人员、以“短期提升”代替“发展性职业生涯辅导”以提高就业率等诸多问题。如何系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使之付诸行动,提高就业质量,已成为每个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要做好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我们要从思想上树立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要性的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与高职教育的宗旨和目标高度一致。

2.引导学生准确定位。目前,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诸多问题,如规划意识淡薄、自我分析不足、无法准确审视自己、方法不清、规划不清、盲目规划、短视行为倾向明显等。要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和系统化的训练,引导高职学生在世界中选择自己的所爱、自己的所长、自己的所需,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和全面发展。

3.实现规划与实践的结合。规划脱离实际,不仅不能有效指导职业,反而会因为理想化倾向的偏差而误导实践。我们必须实现计划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自省或检查,不断审计规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早期接触实践,尤其是与真实职业环境的接触,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计划。培养学生认识自我、主动获取就业信息、求职、创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