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业务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的专著和14研究生教材(如通信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计算机中的纠错码技术、个人通信、纠错密码学理论、语音信号处理等。).突出的科研成果有:宽带无线IP和移动IP实验系统、实用ISDN多媒体通信终端、ATM宽带综合接入系统、高效图像压缩编码和高速图像实时压缩编码技术、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多重安全加密算法、高清晰度电视新型传输系统COFDM等。
代表性研究成果1
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的高速交换结构和系统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1.参与863重大项目“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的总体研究,李洪斌教授任总体组副组长,该项目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2.完成了“新型标签交换系统研究”、“T比特路由器交换网络关键技术研究”、“IP over DWDM技术系统跟踪研究”三个863项目,验收结果均为Ab。
3.获得四项国家发明专利。
4.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94篇,在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12篇,在国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1篇(其中IEEE期刊7篇);被引用12次,其中IEEE Trans journal论文3次,IEEE communication letters论文1次,Optic Express论文2次。
主要完成人:
刘增基、、邱志良、张兵、、秦昊、姚明云、约翰杨、等。
重大科技创新和贡献:
为863重大项目“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的总体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域编码的标签交换系统和一种新的T比特路由器交换结构,已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获得2006年陕西省科技二等奖。
代表性研究成果2
宽带无线移动自组网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1.国家863计划六大项目:“无线移动自组织互联网技术与实验系统开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资助项目:“大规模宽带无线自适应自组织网络”已完成。
2.获陕西省科技一等奖1,国防科技三等奖1。
3.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22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xx篇(SCI: 20篇,EI: 99篇,ISTP: 39篇)。其中《改进的IEEE 802.11 MAC用于多信道多跳ad hoc网络的性能评估》(AINA 2003)一文被国际出版物和会议引用24次。文章《多信道多跳ad hoc网络的容量评估》(ICP WC' 2002)被国际出版物和会议引用13次。
4.制定6项国家标准。
主要完成人:
、杨家玮、、陈、、李波、张等
重大科技创新和贡献:
主要贡献1:主导WLAN标准的制定,推动WLAN的产业化。
主要贡献2:探索XX移动自组织网络的构建方法,这是XXXX无线互联网的体系,也是下一代大规模(数百到数千)的体系
宽带战术无线互联网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代表性研究成果3
接近香农容量极限的信道编码和宽带无线COFDM传输技术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1.完成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分别是:基于图模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的理论研究、移动通信系统中级联空时码的研究、迭代软解码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宽带COFDM调制中的关键技术和基于COFDM的无线多址传输中的关键技术。完成了“高速数字调制编码技术——高速TCM编解码技术”的研究。
2.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3.4项授权发明专利。
4.1专著。
5.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65篇,其中SCI 26篇,EI 49篇。
主要完成人:
葛建华、、白宝明、、火星、任、孙、李冰冰、赵和郭。
重大科技创新和贡献:
提出了能逼近香农容量极限的Turbo-TCM和LDPC码的构造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时级联码和空时分组码的设计方法,突破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COFDM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为数字高清电视系统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特点和创新:
2项发明授权专利
“数字高清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代表性研究成果4
高效实时图像压缩编码技术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1.完成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 863项目和国家重点项目“月球探测卫星图像压缩编解码”等研究任务。
2.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3.获部(省)级奖2项。
4.该成果应用于探月卫星、XX-6卫星和HJ卫星的实时图像压缩系统,以及机载图像实时压缩编码系统和神舟七号飞船伴飞小卫星的图像压缩传输系统。
主要完成人:
吴、常宜林、陆朝阳、李、肖松、刘凯、杜建超、颜等。
重大科技创新贡献:
提出了干涉多光谱图像的高效压缩算法和自适应抗误码视频图像压缩编码,已应用于探月卫星、XX-6卫星、HJ卫星等模型的实时图像压缩系统、机载侦察图像实时压缩编码系统和神舟七号飞船伴飞小卫星图像压缩传输系统。
代表性研究成果5
新密码系统和WAPI安全协议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在新型密码理论与算法、宽带无线网络WAPI安全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成果。200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5年获国家密码管理局密码技术进步二等奖,各1,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6篇(其中SCI 33篇,EI 106篇)。
主要完成人:
王玉民、肖国桢、胡玉璞、张边玲、黄振海、铁满霞等人。
重大科技创新和贡献:
提出了一个高强度密码算法和一个k-错误复杂度的快速算法。发明了IP网络通用安全接入基础设施——WAPI,是无线局域网系列国家标准GB 15629.11/1101/11102/65438。该成果被评为2003年信息产业部十大技术发明之一,200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主要特点和创新:
WAPI是一种网络安全接入基础设施,通常适用于有线和无线IP接入网络。应用于基于WAPI架构的无线局域网的WAPI安全协议,在国内外首次解决了无线局域网国际标准中存在的严重安全问题。无线局域网系列国家标准GB 15629.11/101/1102/1104也已颁布。GB 15629.11-2003/XG 1-2006(修订)
获奖情况: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