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景小说,哥特小说,感伤小说,书信体小说?
哥特小说的显著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有鬼的老房子、疯狂、家族诅咒等等。
“哥特”用在文学体裁中主要是因为这种体裁的主题讨论的是这种极端的感情和一些黑色的话题,而哥特小说的背景通常是哥特:废弃的摇摇欲坠的城堡和修道院。他们关注哥特式建筑,艺术,诗歌(见墓地诗人),甚至园艺。
沃波尔的小说源于他对中世纪的迷恋。这部小说不再是他第一次称之为假建筑,而是一个真正的中世纪传奇。起初,外域城堡被称为传奇故事。受过教育的阶级认为传奇故事是一种庸俗的文学风格,甚至认为它不适合儿童阅读,因为它含有迷信成分。然而,沃波尔更新了它的元素,赋予了中世纪传奇故事新的形式。基本情节是其他哥特小说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一个威胁的秘密,一个古老的诅咒,还有数不清的麻烦:隐藏的走廊,经常晕倒的女主角。但真正确立哥特式小说标准风格的是安·拉德克利夫。拉德克利夫将令人难以忘怀的哥特式恶棍带入了文学领域,这个角色后来发展成了拜伦式英雄。与沃波尔的小说不同,她的小说在英国是很受欢迎的畅销书。雷德克里夫掀起热潮,身后模仿者如云;在简·奥斯汀的《诺桑觉寺》中也可以看到她的影响。因为书中的一个人物读哥特小说,半夜微小的声音也给她带来了无限的恐惧。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无疑是哥特小说在其经典时代的顶峰。
感伤主义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发生在英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工业革命后,现实矛盾加剧,人们开始怀疑理性的社会,无奈只能依靠艺术和情感来表达不满,逃避现实。感伤主义的潮流使欧洲在文学形式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不仅是19世纪初欧洲巨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传统小说多以情节为基础,按照因果规律重组现实生活,感伤主义则开辟了一条以心理为载体,以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射为手段的叙事方式。这种新方式的出现对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感伤主义得名于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之旅》。
也被称为情绪主义。也叫前浪漫主义,因为它拒绝理性,提倡感情。感伤主义起源于英国,随后传播到法国、俄罗斯、德国等欧洲国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斯特恩、戈德史密斯和格雷,法国的卢梭和伏尔泰,俄国的卡拉姆津,德国的里希特和海涅。由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社会矛盾越来越严重。中下层资产阶级文人深切感受到贫富不均,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感伤情绪越来越强烈。感伤主义是这种情感在文学中的表现。它注重内心感受,夸大感情的作用,强调感情的自然表达,重视自然景物的描写,特别强调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的刻画。认为文学的主要任务是详细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不幸的人生经历,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钦佩。它表现了对矛盾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贵族阶级对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反抗。一些多愁善感的作家脱离现实,沉湎于个人感情,沉湎于感伤,甚至歌颂过去,歌颂黑暗和死亡,带有强烈的悲观绝望情绪。作品多以第一人称,多以日记、游记、书信、回忆录的形式出现。
以书信形式写的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为主角,讲解故事,塑造形象,写叙事,都是以“我”的亲身经历为出发点,让人感到亲切,增加真实感。著名的书信体小说有德国歌德的《少年维特》和卢梭的《新爱洛丝》。
理查森是书信体小说的大师。他的第一部书信体小说《帕梅拉》反响很好,很有戏剧性。他想告诉读者,他们不可能都幻想自己像帕梅拉一样。帕梅拉的结局是偶然的,不是必然的。书信体小说确实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情节是在人物的书信中体现的,所以很容易让作者对小说失去控制。不同的角色总要说一些符合自己身份的话,而这些话的影响可能并不是作者的本意。不过书信体小说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小说变得生动,以为都是从现在的角度把过去带到现在。理查森后来著名的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是英国第一部悲剧小说。后期书信体小说以《少年维特》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