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纸是大家最熟悉的东西。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工具,用于学术交流。写论文有很多注意事项。你确定你能写出来吗?以下是我收集的关于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的论文。欢迎分享。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论文1摘要:我国劳动力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社会也对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了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详细分析了计算机教学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问题;改进方法;才能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类人才,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复合型人才,具有计算机能力的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目前国内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学校要培养相当数量的计算机人才,使其能够胜任社会工作,同时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质量的需求。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上,学校采用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各不相同。如何梳理培训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从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了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详细分析了计算机教学的改进方法。
一,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学校在计算机教学上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教材跟不上计算机的发展,导致学生无法将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目前,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被动地吸收知识,而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如果学生在教学中不能充分操作和实践,学生就很难对计算机课程产生兴趣,教学效果也达不到预期目标,最终导致学生无法胜任社会工作的严重后果。
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失去兴趣。专业的计算机学习比较枯燥,这和计算机学科的特点有关。计算机学习的过程往往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理论学习中,学生往往不能认真理解和体会知识的重要性,学习过程往往敷衍了事,导致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减弱。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确定学习计算机的取向和目的,不知道自己学计算机是为了什么,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不喜欢主动解决问题。他们往往把问题搁置,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下降。
3.教学环节薄弱。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理论知识占课时的80%以上,而学生的实际操作不到20%,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老师上课也是主动操作,不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实践,带来了经验教训,影响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环节的薄弱使得学生无法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性能和计算机水平,这是很多学校教学的漏洞,实操课时安排少,使学生失去了计算机操作锻炼的机会和途径。
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一样。从计算机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同,这与他们的学习经历有关。同时,学生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也不同,导致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学生都接触过电脑,只是接触电脑的方式和目的不同。有些学生接触电脑只是为了玩游戏、看电影、上网聊天、淘宝购物等。这些娱乐活动不能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也不能调动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感觉到有些学生在吃力地学习理论知识,所以老师不得不放慢教学进度,更详细地讲解,帮助学生吸收基础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导致无法在计划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2.电脑时间不够。在计算机学习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必须相辅相成,理论和实际操作课程的安排必须相互递进。理论课结束后,立即安排实践课,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但现阶段学校并没有把计算机实践课放在首位,实践课时的安排受其他学科的影响不足,导致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对于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一些更深层次的内容需要通过实践课来讲解,而这部分的课时太少,教师无法结合计算机实践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处理,影响了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进
1.改变计算机教学的观念。在新的时代,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便于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计算机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实践是提高计算机水平的根本因素。学生在学习中要多操作,多提问,多理解,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要转变教学思路,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结合起来,通过实践课来讲解理论知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长此以往,学生对计算机学习越来越有信心,提高了教学质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积极开展计算机教学管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计算机是一门快速发展和更新的学科。如果教师不接受新的专业知识,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专业的计算机教师需要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并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进修,通过自己的学习解决各种计算机问题。考虑到专业教师需求相对较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短缺,全面提高在职教师素质,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
3.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PPT、视频资源、网络直播等技术为学生讲解理论和实践知识,让学生直接通过电脑进行操作,实现学练同步。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直观、生动,也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结构。
参考资料:
[1]王东煌。改进计算机教学方案的探索[J].计算机新闻,2011(10)。
[2]陈龙。计算机教学[J]。江西教育,2009(9)。
[3]杜会旗。计算机基础教学改进技术[J].2010(10)。
[4]罗贻琦。如何促进职业教育机构计算机教学的发展[J].计算机新闻,2009(8)
计算机教学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2 1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更新缓慢的实验室硬件设备。据相关数据报道,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学教师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不够重视。一些大学计算机老师认为,当代大学生从小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程度很高。而且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很多计算机基础知识不用老师强调和讲解也能懂。以上现象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也会让他们不重视大学计算机教学。就实际情况而言,完全了解和理解计算机知识的大学生并不多,而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是大部分大学生日常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目的。因此,大学计算机教师应该更加重视计算机教学。此外,相关数据显示,很多大学计算机实验室的硬件设备落后,跟不上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无法满足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需求。
(2)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和单一。随着我国教育部大力推广信息化课程,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得到了率先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机会,这些学校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不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是无法给学生更多接触计算机的机会的。因此,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前,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一些大学仍然采用过于陈旧和单一的计算机教材和教学方法,将会阻碍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对计算机教学的预期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3)教材不符合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我国教育部对我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以下两点要求:
(1)计算机课程应设置在大学基础课程范围内;
②结合专业特点开展计算机教学。然而,现阶段我国一些高校仍然使用统一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和教材,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专业进行更改,这不仅阻碍了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4)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教学。国内大部分大学的计算机教学内容都是理论性的,没有太大区别。平时老师给学生讲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的知识。大学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占了很大一部分,实践教学活动相对较少。另外,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枯燥、繁琐、乏味,所以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缺乏热情和积极性。这会让计算机成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一个软肋。
2大学计算机教学的改进措施
(1)改革大学计算机教材。据介绍,国内各大高校使用的教材都是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情况编写的。在这些教材中,除计算机教材外,大部分教材编写偏重文史和理工科,不具备很强的专业针对性;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新的计算机技术和知识不断涌现,导致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教材更新不及时或不适用的现象。因此,高校在编写计算机教材时,可以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增删相关内容,力求从教材的各个层面体现计算机与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收集、处理和创新信息,以及使用和规划资源的素质和能力。这种素质是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条件。换句话说,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在瞬息万变、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快速有效地吸收和收集有用的信息,然后通过自己的加工和分析,充分发挥这些信息在未来学习中的最大作用。因此,大学计算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深学生对社会信息化的认识,提高他们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意识。
(3)加强计算机课程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和实践。由于大学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很难满足学生学习计算机的需求。因此,应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的开放工作和计算机课程的实践,同时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讲解视频制作知识时,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去机房进行实际操作,或者在课堂上安排一个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制作短视频,最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这样,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
(4)提高教师水平,改变教学模式。高校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师的素质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大学教师要做好备课、听课和课后讨论,学校也要聘请专业水平和素质高的教师,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同时,大学计算机教师应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将多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网页制作时,教师可以在采用任务驱动模式的同时向学生提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这节课的关注,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并举。据相关数据报道,在我国,很多单位都希望聘用计算机水平高的人才作为员工。但由于各种因素,很多单位无法科学测试考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只能通过“认证”的方式。所以,为了毕业后能有更好的工作,大部分大学生都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比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但是,由于实际考核和学历教育的客观因素,我国各高校都是采用理论考核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会使学生停留在计算机等级证书上,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因此,高校应同时开展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使计算机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3结论
只有不断改革大学计算机教学,在实践中探索和解决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更新大学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另外,大学计算机教师要不断总结和实践,从而深化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大学计算机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3教学质量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深化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教学管理体系,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为领导制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提供依据。在计算机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的现实背景下,研究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管理模式和体系建设,可以促进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的长远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教学管理模式的内涵
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助于及时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学校应该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监督教学。主管要从学校的现实条件和发展规划出发,从总体上对教学部门的教学管理进行评估和指导,同时针对不同的专业和部门做出具体的规划。对于计算机专业,既要保证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要突出学生专业方向的培养;适应社会、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即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和计算机发展方向;还应符合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鼓励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大胆实践创新,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沟通问题的能力。总之,督导不仅要起到严格的作用,还要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广泛收集各种建议和意见,尽可能为学生和老师创造宽松有利的学习条件。
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质量管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不断帮助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要关注计算机的最新发展,跟上其发展趋势,不能脱离社会,落后于时代;青年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身的教学水平。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课程的教学内容,甚至很多类似海量开放网络课程的新课程也在不断涌现。教师要终身学习,在教学管理上要给教师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的机会,要组织很多青年教师到社会一线企业去培训和实践锻炼。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专业,更新换代特别快。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学生应该终身学习。因此,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让学生进入社会后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因此,计算机教学的质量管理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随着电脑的飞速发展,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一项任务的时代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在教学中,要坚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和作业完成情况,又要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课外拓展训练,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注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及时调整学生培养机制。
二、计算机专业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管理系统负责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其实每个学校都有教学管理系统。但是不同的院系和专业各有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计算机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模式尚未完善
随着计算机专业的不断改革和国家对计算机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原有的管理体制难以跟上实际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方式、学生素质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多为理论学习型模式,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基本一致。没有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的不同管理制度,这就要求有一个更加科学、灵活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要符合不同专业特点,不断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科学发展方向。
(二)实践教学资源短缺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计算机专业的大部分课程应安排在机房进行教学。学做同步教学的模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但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实践课时明显不足,教学并不是很顺利。计算机专业作为应用要求较高的专业之一,相比其他专业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尤其是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对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缺乏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督体系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教学质量的管理,行政权力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体制内缺乏专家学者的监控,他们的建议被忽视。评价教学质量的目的是奖励和惩罚。很难理性地诊断和解决问题,也无法以教育改革为目的客观地评价教师。主管和老师之间缺乏互动。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综合能力不足。
教学的连贯性和发展
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是连贯的,课程学习必须在前序课程学习的条件下进行,才能很好地开展后序课程。这就需要排课的老师和授课的老师积极沟通,在前面的课程完成后,合理安排后面的课程,保证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安排中,排课老师和授课老师之间往往沟通不够,这也是教学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教学质量管理的措施
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有序运行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需要公正、负责、公开地进行不定期的监测;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调用各种渠道,全面收集教学一线反馈的教学信息,并根据教学信息有效调整各个教学环节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教学因素。针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下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一)建立教学团队和导师制度
计算机专业现在倾向于组建一个团队来完成一个项目,所以需要在一个组长的领导下进行组织。建立一个稳定的、相对独立的、教学经验丰富、研究能力强的团队,可以让大家资源共享,互相交流,让青年教师尽快融入。由于一个团队的研究方向和教学内容大致相同,便于小组内成员经常组织讨论教学计划、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命题、成绩评定、成绩分析、实训实施等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在学生入学的时候给他们分配导师。导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制定适合学生专业方向的学习计划和安排。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尽早参与项目,为以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多层次评估。
教学质量评价是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和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首先,学院领导每年组织授课,安排优秀教师和青年教师举办公开课。他们一方面给青年教师向优秀骨干教师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给青年教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青年教师及时看到自己教学的优缺点。其次,教师之间互相评价,组织本领域或同一门课程的教师互相交流学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因为同方向的教师对相关课程更了解,能给出更直接的建议。最后,学生评课。学生不仅是教育的接受者和评判者,也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教与学是双方面的,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评教一般在每学期结束时(或课程结束时)进行。教学部组织各班学生对本班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教师教学评价管理系统。学生评教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此外,还可以建立学科竞赛、奖学金、扣分机制和惩罚机制。教师对学习的评价和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形成了良性的互动,起到了互为“教”和学生“学”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
(C)提供多渠道学习机会
对于教师,可以组织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开展培训,观摩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讲课,组织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学习;组织教师举办微课和讲座比赛,分享教学经验;邀请学术老师讲课,开阔视野,关注计算机最新发展。对于学生,我们经常聘请一些专业技能过硬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组织学生到一些实际的企业、公司进行参观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竞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
从专业讲解上,既要重视学生的基础学习,又要与时俱进地补充学生的前沿知识,让学生对目前热门的计算机方向和知识有一个很好的了解。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上简单的老师填鸭式讲解,转变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问题。上课不再是老师的表演,而是以学生为主角,老师答疑解惑的良好教学模式。
(五)重视实训教学。
计算机是一门需要学生实践的课程。在实践中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作为以后工作的实践锻炼,为以后培养更高的技术应用能力打下基础。除了引入企业工程师到学校讲课,还可以在双赢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企业组织实习,让实训发展良性。
四。结束语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合格优秀人才的重任。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符合学校发展的规律。随着对教学管理的日益重视,如何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使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管理既能强化计算机专业的学科特色,又能主动适应教学发展的现代化,保持专业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讨和实践的问题。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沟通,相互监督,这样才能有利于职业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要完善质量责任制,明确领导的管理责任。院系主要领导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其所在院系的教学质量体现其工作业绩。要重视教师的培养,给青年教师更多提升自己的机会,不仅要对学生实行导师制,还要为青年教师安排有经验的教学名师进行指导;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专业。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要以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设置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知名计算机企业合作,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参考资料:
张凡。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方案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5(3):141-143。
[2]潘登。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提高教学管理水平[J].高等教育学报,2014,14: 108-109。
[3]王鸿儒。提高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质量的新探索[J].科技教育,2015,9: 151-152。
[4]王承书。教学质量监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7(4):112-116。
[5]阎石。加强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的实践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13,29(10):197-198。
[6]冯志民,齐林,贾让成。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运行[J].高等农业教育,2003,10 (10): 28-30。
[7]吴红。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内部监控对象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