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勇气和无畏的例子

在余震重重的地震灾区,滚落的滚石废墟中,有他肩扛消毒器械的身影;新发传染病病例的重症监护室里,有他穿着防护服进行采样的身影;杂乱的活禽市场里,有他的流行病学调查,追溯案源;在灯火通明的应急大楼里,他彻夜书写《南京青奥会应急预案》。在埃博拉肆虐的西非塞拉利昂,他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奋战在抗击埃博拉的第一线。他就是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霍翔,出生于5月,1981,党员。在领导和同事眼里,他是业务骨干,是单位骨干;在媒体人眼里,他是年轻帅气的专家,是江苏疾控的“代言人”。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他勇敢无畏,始终冲锋在前,无所畏惧;面对业务工作,他有计划,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带领工作前进。一是在公共卫生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勇于冲锋陷阵,屡立战功。2007年,霍翔以“江苏省优秀硕士”毕业,进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工作。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他作为首支省级卫生救援队“国家救灾卫生应急队(江苏)”的一员,在震后第三天志愿奔赴四川开展抗震救灾防疫工作。睡在户外,在简易帐篷里被蚊子叮咬,导致全身过敏性皮炎。即使在难耐的奇痒之下,他仍然坚持工作,冒着堰塞湖溃坝的危险,深入震中执行卫生防疫任务。他是最后一个退出的队员。看到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他强忍泪水,专业指导受灾群众消毒饮用水,用善良帮助群众进行情绪疏导。连续奋战一个月后,组织把他调回休息,但仅仅一周后,得知江苏对口支援四川绵竹工作即将展开,他又主动要求再去四川待一个月。他艰苦无私的工作赢得了灾区人民和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荣获江苏省疾控中心“5.12四川抗震救灾防病优秀党员”称号。2009年,甲型流感(H1N1)肆虐全球。作为该所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主要负责人,他在病毒刚进入我国、对其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把危险留给了自己,主动承担了我省第一批疑似病例的采样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保证了采样质量和流向第一手资料。在甲型流感(H1N1)疫情期间,他以办公室为家,密切监测疫情,运用先进的统计模型进行多因素疫情预测,参与应急预案和监测方案的编写和修订。江苏省流感监测网络实现了从三市到全部13市的大跨越,监测质量位居全国第一梯队。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成绩突出,被江苏省疾控中心授予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第二届世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南京举行,恰逢西非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新型传染病疫情,输入性传染病风险不容小觑。正因如此,火翔作为青奥会专家组成员,在筹办期间,反复向参与青奥会的医务人员讲解包括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在内的典型症状,使疾病的早期发现成为可能。比赛期间,他在闷热潮湿的天气里奔波于青奥村和比赛场馆之间,走访驻地医务人员,了解青奥会涉事人员的医疗救治情况,排查可疑发病情况,确保青奥会健康安全。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南京青奥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进行了表彰。20151).2015年被国家卫生计生委选拔为中国第一批、第三批公共卫生师资培训队16专家,帮助西非国家防控埃博拉出血热。他毅然前往西非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在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控中心、英国医疗队等其他国际组织的援助专家中,有人感染致命的埃博拉病毒或恶性疟疾的消息并没有让他在工作中畏首畏尾。在严格遵守手部卫生等预防措施的基础上,他胆大心细,全身心地投入到抗击埃博拉的战斗中。凭借出色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顺利完成了两个月的援助工作,并成功遏制了塞拉利昂社区的埃博拉病毒。强烈的热带阳光把他晒成了“背心”状。潮湿的天气让他得了湿疹,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在他眼里没有塞拉利昂人的“中国好”重要。由于工作出色,他受到了当地卫生官员的表扬,并多次被当地媒体报道。他被亲切地称为“中国兄弟”。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队作为队员,获得中央电视台“最美医生”团队称号。在塞浦路斯过年期间,他和其他帮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的专家一起登上了羊年央视春晚,向祖国人民拜年。

第二,在业务工作中努力学习,以创新引领工作。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用新技术、新方法引领业务工作向前发展。2009年甲型流感(H1N1)疫情期间,为解决新型病毒的快速检测问题,确保病例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他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查阅资料,自主研发了甲型流感(H1N1)快速检测和病毒序列变异追踪技术,解决了病毒快速鉴定和基因变异监测的技术瓶颈,并获得了该奖项。2010年,他根据江苏省流感疫情特点,将季节拆分、简单季节模型等统计技术应用于流感发病预测预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准确描述了我省流感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并将该技术推广到省疾控中心。2013年,他创新性地将流感病毒的变异因子再次加入到流感预测模型中,并将“决策树”技术应用于流感爆发和流行的预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这项工作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资助,研究经费20万元。

三、在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用科学证据指导疾病预防实践。他热爱科学研究,在专业学习上力求完美。是江苏省卫生厅批准的江苏省流行病学重点学科(项目编号LJ 201150)的主要成员。2012-13获卫生部石川医学奖学金资助到日本东北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学习交流流感病毒的先进研究方法。他善于在疾病预防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运用科研设计、精确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得到科学证据,并据此指导新的疾病预防实践,使疾病控制更加科学合理。工作以来短短的第八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身份在SCI收录的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专业科研论文5篇,累计影响因子15。获得部级以上研究项目2项,其中国家卫生计生委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项(W201303,第一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3143,主要研究员)。作为应对新发传染病高技术平台成员,获得2014年度中国医学科技二等奖。

在别人眼里,他是个年轻的专家。电视、网络、报纸等经常报道对他的采访,为公众解答重点、热点的传染病问题,疾病防控的教学方法。然而,他知道疾病控制的道路还很漫长,修远还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障碍,但他并不害怕。成为一名勇敢而足智多谋的公共卫生战士是他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