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好的农业大学是哪所?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985大学,也是一所211大学。全国有115 211所高校,39所985高校,其中北京有26所211所高校。

北京211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985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211项目和985项目简介

“211”工程,即在21世纪建设约100所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启动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985工程1998是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应该有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首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实施。

中国农业大学(CAU)位于北京,是教育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先后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2011计划”、“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共研究生项目、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接收机构、以及

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于1905。1949年9月,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北京农业大学。1952 10北京农业大学农机系与华北农机学院、中央农业部机械化耕作学校合并组建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同年11985,平原农学院并入北京机械化农学院,7月1953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95 9月,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中国农业大学。

截止2021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

部门专业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18个学院,76个本科专业。

2022年2月,学校新增葡萄酒工程、城乡规划、金融、法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会计学、生物育种学。

能力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99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682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966人。全日制研究生导师165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96人,硕士生导师56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别支持计划名师3人,国家级名师2人,北京市名师43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0,北京市高校优秀本科教育团队2个。邀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詹姆斯-沃森、中国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等一批国内外学者担任名誉教授。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3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作物科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兽医、农业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果树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农业经济管理。

北京市重点学科(跨学科):农村发展管理

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两个学科):动物学、生态学、水文水资源、素食主义、土地资源管理。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专业14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国家级优质资源10个。拥有2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重点一流专业、65438+北京市市级专业建设点。

特色专业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农业水利工程、资源与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草原学、农林经济管理、动物医学、土地资源管理、金融学、社会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特色专业(14):动物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村区域发展、农林经济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环境科学、化学、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地理信息科学、生物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会计学等。

北京将重点建设一流专业(二):植物保护和动物医学。

北京市政专业建设点(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领域科学观测研究站,9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和基地),9个省级领域科学观测研究站,教育部65433创新团队。

科研成果

“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总额达到50.2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45%。三大检索系统共收录论文8977篇,比“十一五”期间增长46%,在《科学》《自然》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2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1项,省部级奖励173项,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1%;授权专利1.900件,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40%;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3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

2017-2021,学校教师主持国家R&D重点项目40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8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1重点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19项,其中主要报刊8种,省部级科技奖133项。

馆藏资源

根据2021年4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总藏书量近220万册。订购中文期刊1400余种,外文期刊280余种;订购了90多种中外文数据库。

合作与交流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已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美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荷兰瓦赫宁鲁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巴西圣保罗大学建立了世界顶尖涉农大学联盟(A5),在联盟机制下建立了近20个教育科研合作项目,其中与康奈尔大学合作举办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本科中外合作项目;与瓦赫宁大学合作建设中荷乳品中心。

到2021年9月,学校成立了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组织国内40所农林院校和国外35所农林院校共同成立“一带一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依托联盟建设了11“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中心;与粮农组织、WFP、开发署、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绿色革命联盟等组织的长期合作,* * *与政策对话、智库研究和国际发展项目的合作;与大学包括爱丁堡大学、雷丁大学、霍恩海姆大学、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所、俄亥俄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阿尔伯塔大学、东京农业工程大学、悉尼大学、坦桑尼亚苏霍因大学等。,开展各种国家公共和校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