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守昆笔下的人物生活
1919(民国八年)考入中学,1923毕业于河北省一中,以优异成绩考入北洋大学,1929毕业,矿冶工程学士。毕业后在辽宁海城大岭滑石矿任助理工程师,65438-0930在北洋大学矿冶工程系任助教。
1930年秋(民国十九年),魏守昆考入天津公费留学德国。1931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材料技术科学系学习化学,1932年转入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化学系,先后完成特许工程师论文和工学博士论文,1935年夏获得工学博士。
1931-1935,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材料技术科学系化学专业学习,后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化学系学习并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冶金系1935至1936,65438+学习
1936(民国二十五年)回国,任北洋工学院矿冶系教授;1937—1938曾任西北联合大学矿冶系主任、教授,西北工学院矿冶系教授,工程学院矿冶研究部主任。
从1936到1949,他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进行了多项研究项目,还综合、研究、评价了同期其他科技工作者的成果。比如他写的《新型小炼铁炉的设计与操作》、《中国冶金工程近20年研究》。
1939-1941年在西康技术学院任矿山管理系主任、化工系主任、教授,1941-1942在贵州A&M学院任矿冶系主任、教务主任、教授,1942。
从1942到1947的六年间,结合中国四川、贵州、江西三省的矿产资源,进行了几项重要的科学研究。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提出了转炉炼钢脱磷问题。在这个课题中,他首先分析了后方省份的铁矿石资源,并针对其磷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了小型转炉脱磷方案和将转炉与马丁炉相结合的操作方法,对当时小型转炉脱磷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他还考察了贵州的铝矿,提出了提取氧化铝的方法,供铝冶炼行业参考。
1944年,为解决马丁炉耐火材料问题,他进行了两项四川省白云石矿耐火材料研究课题,一项是“四川白云石除钙提镁研究”,另一项是“人工氧化镁烧制镁砖研究”。他系统研究了四川省白云岩的地质分布,在综合分析了国外文献中白云岩除钙提镁的各种方法后,提出了二氧化碳选择性溶解除钙提镁的措施。为了提高氧化镁的纯度,他发明了“静态后处理法”,将氧化镁的含量提高到99.5%,满足了制造高质量镁砖的要求,并从理论上阐述了氧化镁提纯的化学机理。上述两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当时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的三项发明专利。
1944—1945,重庆材料实验所冶金组主任,重庆大学矿冶系教授。
65438年至0945年,研究江西省钼矿提取纯钼和铝的化合物,提炼钼铁和钼合金钢。本文除了详细列举了铝的用途和重要性,我国钼矿的分布和储量,并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综合利用的研究方法,即利用国产钼矿,先焙烧,再湿法提取钼酸钠、钼酸铵和铝酸钙;用钼酸钙在坩埚炉中精炼钼合金钢:用硅铁还原铝酸钙,得到含钼40%的钼铁。此外,成功地获得了钼,其纯度达到94.67%。上述成果还被当时的经济部授予了两项发明专利。
1945—1946重庆矿冶学院代理院长、重庆大学矿冶系教授。
1946-1948历任北洋大学冶金系主任、矿业系主任、教授,其中1946-1947兼任唐山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
1949—1951年任北洋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冶金系教授。
1951—1952天津大学副院长、冶金系教授。
1952—1966北京钢铁学院院长,冶金系、理化系教授。
1956以来,连续发表了《活度和热势的两种标准构型》等几篇重要论文,解决了活度应用中的关键问题。1959为北京钢铁学院物理化学与冶金原理两个教研组的老师进行了系统的讲座。讲座的主题是“活性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这部专著经过三次修改,于1964出版,受到国内外冶金同行的好评。
65438-0957,北京钢铁学院成立全国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魏守坤是创始人之一。他主编的教材《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前,钢铁企业的冶炼工程技术人员对“活动”这个概念相当陌生,认为是“春雪”,难以应用。经过魏守坤等人多年的普及和传播,许多冶金工作者已经认识到研究和分析冶炼反应过程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可以用活度进行定量计算。冶金物理化学在提高冶金产品质量和促进新技术、新工艺发展方面的作用已逐渐被冶金行业所接受。
1962期间,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召开了全国首届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术报告会,魏守坤是主要组织者之一。
在1963中国冶金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魏守坤作了题为《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的发展及我国结合生产的未来研究方向》的报告,引起了我国冶金界的关注。
1964年,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术报告会,他仍是主要组织者之一。中国冶金学会在1976恢复活动时,任命韦寿坤为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1972—1978北京钢铁学院理化系教授。1979—1983任北京钢铁学院理化部主任、副院长、教授。从65438到0988,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他还是这所大学的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九三学社的中央顾问,日本钢铁学会名誉会员,中国金属学会名誉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1985期间,在他的主持下,全国召开了第三、四、五、六、七、八届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术会议,其中第七届学术会议是与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在这些会议上,魏守昆坚持学术自由,将不同学术观点的文章编成论文集。同时,他十分注意将中青年的学术成果提交会议作报告或收集他们的论文汇编成书,以培养冶金物理化学专业人才,造就这一领域的接班人。魏守昆不断拓宽学术领域。80年代后,他大力支持冶金过程动力学和冶金反应工程的研究,倡导计算机在冶金物理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普及,不断提高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水平,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1988攀枝花矿业公司与攀枝花钢铁公司关于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性质的争论。矿业公司认为铁矿石中的TiO2是碱性的,所以矿是半自熔性的,所以要涨价;但攀钢不同意上述说法,坚称Ti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该矿不是半自熔性,所以不会涨价。
魏守坤自己算出了高炉渣的脱硫活性公式。得出的结论是,如果TiO2按酸性氧化物计算,根据公式得到的硫分配比与实际现场数据完全一致,而如果TiO2按碱性氧化物计算,硫分配比远高于现场数据约20倍。因此,两家公司之间的纠纷得到了解决。
选择性氧化理论已经完善,并成功地应用于国内多金属矿山有用元素的分离。
冶金反应过程极其复杂,在此过程中有价金属和大量杂质共存于矿石中。虽然经过选择,但仍有一定量的杂质残留。有些矿石含有多种有用的金属,每种金属都应尽可能分别提取。在冶炼过程中,燃料、熔剂和耐火材料中的一些元素也会参与冶金反应。在许多冶金反应中,有些反应是预期要进行的,而有些则不是,必须加以抑制。有的反应想提前进行,有的想推迟进行;等一下。
因此,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魏守坤研究了选择性氧化的热力学理论。他多次指出,当多种氧化物被还原或多种元素同时被氧化时,存在一个还原和氧化顺序的问题。1973年,他首次提出了“氧化物转变温度”的概念。基于这一理论,对平炉、底吹转炉、顶吹转炉等不同炼钢方法中元素氧化的顺序和条件进行了指导和探索,特别是针对原矿冶炼过程。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他利用选择性氧化理论进行了多种工业实践,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比如指导上海钢铁三厂不锈钢冶炼过程脱碳保铬;提出了上钢一厂摇包铁水脱碳和保碳的最佳工艺条件。结合攀钢和包钢的成矿条件,分别提出了提取钒和铌的最佳工艺。对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也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如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为火法提取镍,魏守坤从理论上计算了镍锍中元素的氧化顺序,为卡尔多转炉镍保存和脱硫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成功确定了合理的吹炼工艺,使镍的总回收率超过95%。
以上例子和理论计算都收录在他在1982中写的《熔融冰铜和熔融金属中元素的选择性氧化热力学》一文中。文章的结论指出,这些过程是在高于转化温度的条件下进行的,如在镍锍中脱硫;不锈钢冶炼脱碳(包括AOD法)和高碳锰铁碳还原;在转化温度以下进行的过程,例如含铬铁的铁水的脱铬;从含钒铁水中提取钒,从含铌铁水中提取铌等。可见,选择性氧化理论对上述冶炼工艺具有指导意义。魏守坤还指出,对于磷和碳的脱除,除了受转化温度的影响外,改变炉渣的组成(即碱度和FeO含量)和气体产物(即CO)的压力可以改变磷和碳的氧化顺序。在1988中,魏守坤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选择性氧化理论。他的文章《金属熔体中元素的选择性氧化和多反应平衡》(英文版)发表在德国杂志《钢铁研究》上。本文提出“转化温度”作为第一类选择性氧化,用于选择性分离一种元素;第二种是一种元素优先氧化,伴随多种元素同时氧化,最终达到平衡。根据Ellingham-Ricbardson的Giemsky自由能对温度曲线,他还建立了更完善、更全面的理论阐述,为多金属多反应萃取过程提供了普遍的、实用的理论依据。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在半工业卡尔多转炉上进行了镍锍保镍脱硫吹炼工艺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并通过了冶金部部级鉴定。
在1988至1991的四年间,他与王、、魏钢等专家一起,分赴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包头等地考察我国的铁矿石和煤炭资源,并对鞍钢、宝钢、攀钢、包钢、马钢进行了考察,他们从上海乘船到长江,考察了长江的水运情况走访了山东石臼所、浙江北仓港、福建湄洲湾和厦门港、广东大亚湾和湛江等沿海港口,对港口码头是否具备“港厂一体化”和“大型航运矿山”建设国外矿产大型钢厂的条件进行了普查,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先进工业国家建设钢厂的经验教训, 他们以中国科学院技术部顾问组成员的名义,共同提出了《关于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原料路线的建议》和《关于我国钢铁工业长远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的研究》两个提案,奉献了他们真挚的“中国心”。
2014年6月30日,魏守昆逝世,享年10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