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道教研究简介

加拿大对中国宗教和中国道教的研究直到公元1970年才形成,当时中国宗教和道教的研究是世界热点之一。

目录1中国宗教研究会2中国宗教学杂志3学者3.1欧大年3.1主要论文3.2包世莲3.2.1天主教神父3.2.2成为道教研究学者的主要著作3.2 . 3.2 . 4。研究的代表作3.3秦家懿3.3.1主要著作3.4冉云华4参考资料中国宗教研究会1974在美国宗教学会中国宗教小组召开会议时,卑诗大学的欧大年教授提议组织成立中国宗教研究会。1975加拿大学者完成了研讨会的组织和筹备工作。中国宗教研究会不仅得到许多学科中国专家的认可,还得到美国宗教学会和亚洲研究协会的认可。中国宗教研究会发起时,只有6个人。一年后,参与人数达到44人。过了十年,到1987,中国宗教研究会会员已经达到200人,据说现在已经超过300人。除加拿大外,还有来自美国、德国、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省的学者。中国宗教研究会除了组织自己的学术活动外,主要组织会员参加美国宗教学会和亚洲研究会中国宗教组的活动。

中国宗教杂志中国宗教研究会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1976到1977,中国宗教研究会简讯,三期。从1977到1981,简讯更名为《中国宗教研究会简讯》,共六期。自1982起,《公报》更名为《中国宗教杂志》,每年出版一期。中国宗教研究会主要发表中国宗教的研究论文,同时发表书刊评论,特别是一些非英文的作品。除了中国宗教研究会之外,中国宗教研究会还出版时事通讯,每年出版两次会员感兴趣的一些学术信息。

在中国宗教研究会和中国宗教研究会的活动中,学者欧大年的贡献最大。李仁港·奥弗迈尔(1935-)毕业于威斯特曼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57)。1966获文学硕士学位。1971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欧大年在中国研究宗教多年,特别关注明清时期的民间秘密宗教。主要著作有《民间佛教:传统中国晚期的异端教派》、《中国的宗教》。

主要论文有《中国民间宗教中的二元论与冲突》、《另类:中国社会中的民间教派》、《宝卷在16至17世纪中国民间宗教文献中的作用与地位之我见》、《宝卷在明清时期中国宗教文献中的价值》、《中国最古老教派的经文:佛说与帝王成就宝卷》65438。

包世廉是他天主教神父时期在加拿大中国宗教研究会和《中国宗教杂志》贡献最大的另一位学者。鲍士莲,原名JulianPas,出生于比利时,现任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宗教研究系教授。包世连原本是天主教神父。当他把自己献给上帝时,他所有的天主教家庭、村庄和城镇都以他为荣,并为他庆祝。65438年至0959年,包世连被教廷派往台湾省传教。他在新竹中文学院学了两年中文,之后在台中神学院任教,在那里进行传教活动,与中国普通民众的宗教生活有着密切的接触。包世连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喜欢研究中国的历史和哲学。鲍士廉回忆这一时期的传教生活时说:“我开始对一些我认为是绝对真理的天主教基本教义产生怀疑;同时,我也对教会的一些规则和原则产生了怀疑。“我那种认为在天主教之外是没有办法被拯救或者享受永生的想法逐渐改变了,开始觉得千千绝对友好的中国人一定有自己的信仰,不可能都被送进地狱。”为了获得心灵的平静,包世连“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祈祷中,希望克服这样的困难”,但“奋斗的结果是徒劳的;我热爱和台湾省* * *一起工作,同时又觉得自己的理想和奋斗完全不切实际。”。于是,1966年,包世连回到比利时,决定不做天主教传教士。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梵蒂冈批准他离开。

成为道教学者后,包世连在台湾省与未婚妻结婚,移居加拿大,攻读比较宗教学博士学位,并在加拿大中西部城市萨斯卡通开始教学生涯。65438-0975,包世连应邀在台湾省东海大学任教。同年在台中拜道士林正其为师,开始研究道教经典和仪式。1978年,台湾张在台中城隍庙为包世莲举行法事,包世莲成为又一位正式受戒、受戒的外籍道士。1984年,包世连访问中国大陆,1985年,他还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道教仪式和音乐国际研讨会。1994年至1995年,包世连赴台湾省考察中国宗教发展情况。他认为“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它的文化背景主要是以中国大陆为基础的”。

主要著作有《道教文献选》、《中国宗教再探讨》、《庄子文章》、《闪耀之光的象征:道教分光仪与基督教复活节烛光圣化的比较研究》、《减灾仪式》、《导论:中国宗教的变迁》、《道教崇拜与民间宗教的复兴》、《地狱游记:地狱法庭神秘之旅新报告》等。

近年来,包世连作为中国宗教研究会副理事长和《中国宗教杂志》主编,在组织学术活动、编辑出版发行等方面花费了大量心血,为推动加拿大汉学研究和道教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包世连的学术兴趣是多方面的。他的研究涉及中国宗教文化的多个领域。去过加拿大鲍士莲住所的人都说,鲍士莲的家是中国民间宗教文化博物馆。正如他一直说的,他热爱中国文化。

研究的代表作有《闪耀之光的象征:道教分光仪与基督教复活节烛光圣化减灾仪式的比较研究》。上述文章发表在《皇家亚洲学会香港分会会刊》上,后者是包世连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道教仪式与音乐国际研讨会上的论文。《照耀之光的象征:道教分光仪与基督教复活节烛光成圣的比较研究》一文共分四部分:

道教分光仪、基督教火祭和复活节蜡烛之比较:假设与结论在道教分光仪的叙述中,包世连采纳了夏威夷大学苏教授和法国高等研究院克里斯托夫·席佩尔教授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分光仪的意义和仪式构成。在《基督教火祭与复活节蜡烛》中,鲍士廉根据基督教经典和神学家的解释,分析了基督教仪式的过程。

在《比较与对照点》中,鲍士廉从五个方面比较了两种宗教的两种仪式,分别是:

仪式的标签、获得新火的方式、三位一体的程序、光明的行进和祭拜仪式的结构,包世连在文章中描述了所采用的比较方法,“光的象征在各方面都像一个模型。”像它一样,它是水的象征,这也是宗教和人类学文献中常见的反复出现的主题之一。在双星系统中,有时光和暗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光被视为神圣的散射,是神圣、纯洁和生命的象征。黑暗是邪恶、邪恶、污秽和死亡的象征。"

鲍士廉选择道教的分光仪式与基督教的复活节烛光成圣仪式进行对比,因为两种仪式都使用新火新光,都是象征光的模型的产物。鲍士廉认为,光的象征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讨论。然而,他“喜欢从两个明显不相关的礼仪传统中寻找一个特殊的主题:它们不仅以一个明显相似的东西呈现给我们,而且在意义上或在仪式的具体表现上也非常相似。一个例子是道教的分灯仪式,第二个例子是复活节前夕天主教的复活烛光献新火仪式。

包世连的比较方法,比较对象,比较起点的选择,应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

这个比较的结果自然是“假设与结论”部分的第一个结论。“首先,仪式本身,在它本来的意义上,是太阳赋予生命力量的庆典,万物在春分的那一天回归到胜利生长的过程。这种仪式必须被视为一种原始模式,可以被解释为每一个重大传统中的一种独立现象。”以光的象征为模型,在地中海文明传统和黄河文明传统中发现了两种意义和仪式过程相似的独立现象。这样的比较研究本身就为世界宗教人类学的研究增添了有价值的内容。

但在“假设与结论”部分,包世连得出了第二个结论:“一个历史假设是基督教影响了道教仪式”。这种历史假设无疑过于大胆,所以国际学术界很少有人回应。苏·韩海和克里斯托夫·席佩尔对灯和乐器的划分都有过认真的研究,他们也都来自天主教和基督教家庭。他们也非常熟悉基督教复活节仪式和地中海文化传统。

估计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认同道教照明器具受基督教影响的说法。根据考古和文献资料,基督教确实在唐代传入中国,但景教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宗教生活影响甚微。没有任何材料可以作为景教仪式影响道教仪式的依据。所以,包世连的“历史假说”只能是大胆的历史假说,而不是历史真相。但是,人们还是会对文章的第一个结论和包世莲的比较研究、比较分析感兴趣,因为它描述了生活在人类文明不同传统中的人们,把追求光明的愿望融进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追求光明的象征体系和仪式行为,并把自己对光明的理想和对黑暗的诅咒一代又一代地寄托在自己身上。

秦家懿·秦家懿(1934-)是中国江苏无锡人,出生于上海。她现在是多伦多大学中国哲学教授,专门研究宋明理学。

主要著作有《中国的宗教与基督教》(与汉斯·孔合著)、《王阳明宗教四句之善》、《朱与道教》等。其中,《朱与道教》一文是来华参加朱学术思想研讨会的论文。本文主要研究朱对道教的认识、评价以及道教对他的影响。秦家懿认为,“朱对老庄的批判还不如他对佛教(尤其是禅宗)的批判”。一方面,朱承认是合法的“鬼神”,可以由政府祭祀。

另一方面,他们强烈反对“淫”(非法寺庙)和他们所尊崇的鬼神。”“朱并不完全反对长生不老的艺术,但他确实有所保留。”从这些方面来看,朱并没有完全否定的道家思想。秦家懿还指出,朱批评道教不读《老庄》这本书,批评道教模仿佛教的“三体”而衍生出“三清”,批评道教把“老子”置于天、神之上,等等。从这些方面来看,朱对道教的批判意味着他厌恶铁,不生产钢。至于道家思想对朱的影响,认为朱的宇宙观实际上来源于道家和道教。虽然他也对其进行了改造,强化了道家所说的哲学性质。并将其与他的其他理论联系起来。此外,他还编撰了两部道教文集,对道教的研究也有所贡献。秦家懿所说的两本书是指《周易参同契考释》和《音复经考释》。《周易参同契》有趣考证的作者名叫“崆峒道”。秦家懿认为“‘空道士’这个标签是否有意义,我不敢断言。但是,我一般认为,“崆峒”可能意味着朱不是一个“真正的道家”。把“空道人”当成假道人也是各种解释之一。

云华詹云华冉(1923-)出生于中国四川省。1948毕业于四川大学,学士学位。1946年在印度Viswabharati大学获得宗教学博士学位。1967助理教授,1969副教授,1976教授,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宗教研究系主任。退休后被授予荣誉退休教授称号。1979之后,冉云华多次访问中国大陆,与中国社科院、地方社科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冉云华热爱祖国文化,态度友好,观点客观公正。

对中国道教研究的看法1991 12 21在台湾省行政院陆委会主办的“海峡两岸宗教文化交流研讨会”上,冉云华应邀做了“海峡两岸宗教文化与当前学术交流”的即席主题演讲。发言说“大陆学者做的事情,从学术角度来说,主要是做一些基础工作。”这些基础工作不仅为中国大陆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提供了海外和台湾地区的借鉴。".冉云华所说的基础工作,包括大型工具书的编纂,大量宗教文献的汇编,一些重要研究著作的出版,如任主编的《中国佛教史》和清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少数民族宗教的调查研究等。对于这些基础工作,冉云华觉得“成果如此之多”,有些研究“说不定大陆现在就领先了,甚至超过了日本”。所谓“借镜”,是对台湾省追求“原创”、“哗众取宠”的不良学风的批判。

早期对佛教的研究冉云华的宗教研究最初以佛教为主,大约从1970年代开始,出现了关于道教的论文。主要著作有《581-906年中国佛教编年史》、《中国佛教变迁》、《唐代印度佛教》等。

主要论文有《道的问题与道德经》、《道教帛书简录》、《道教帛书》、《道或道的起源》、《理与法》、《思想为佛性:一个完全纯粹的佛教与禅宗的概念》、《中国宗教状况与佛道研究》、《北派禅书札记——记寂与僧》、《敦煌文献中的无念思想》、《文化事物与宗教的同一性:道教神灵的个案研究》、《人与宇宙的沟通:道教音乐的沟通》。冉云华的大部分作品和论文都是用中文写的。

道家音乐的哲学基础。这篇英文论文是冉云华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道教礼乐国际研讨会上发表的。在论文的开头,冉云华说:“与中国文化的其他部分相比,道教音乐是研究得最少的,这种音乐的哲学意义甚至还没有被当代学者触及。这种落后的原因是令人遗憾的,部分是因为学术界在讨论道家哲学时,往往关注的是哲学著作,如老子、庄子等,而对音乐不感兴趣,因为他们认为音乐是非文化的。此外,在那些著名的道教研究中,虽然作者知道音乐是宗教仪式的组成部分,但很少有人对其哲学意义提出疑问。本文以《太平经》的音乐部分为例进行描述,说明当代学术界对这些经书的关注已经有几十年了,但至今还没有人对这些出版的资料进行研究。”冉云华表达这种感情是合理的,因为他的文章没有什么新意和新意。文中引用的所有材料都是20多年前出版的太平经济合作学校。冉云华重点介绍了中华书局第629页至646页的《太平天国经济合作派》116卷本《二十四式》。这种战术的精髓就是“乐在其奏前,乐在其奏后,必得天地之心,使之祥和。”

《太平经》音乐哲学研究的结论《太平经》认为音乐是快乐的表现。音乐本质上是一种有声音的艺术和慈善。幸福是一种健康的生活,它不仅存在于世界和宇宙中,而且渗透于一切物体和事物中,是一种自然现象。声音和旋律是音乐的“说话语言”,和声是音乐中的关键词。和谐声音的感染是音乐的力量。当快乐通过音乐的声音表达出来的时候,声音就有能力让其他类似的世界生命进入运动,从而激励和促使他们变得快乐。当一个人,世界或宇宙快乐时,那么整个世界都会分享和参与这种快乐。

人类和宇宙之间的桥梁是由音乐的声音和力量建造的。宗教音乐与其他音乐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即声音的神奇性、娱乐性和快乐性。同时,宗教音乐也不同于其他种类的音乐。除了技术上的熟练,宗教知识也是建造这座桥所必需的。在桥梁的建造中,一个人的天赋往往是决定性的,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知识包括不同生命的差异、鼓励和包容。任何关于这些生命的误解和改变,不仅会导致神与神之间桥梁的搭建失败,还会有给人和世界带来灾难的能力。然而,如果在正确的时间和谐而胜任地演奏这种神奇的音乐,那么世界可能会得到和平与繁荣、幸福和好运。通过它的影响,结果将获得与宇宙的交流。这就是《太平经》中提到的音乐的目的。

冉云华指出:“大多数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都知道,音乐具有影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力量。它的力量是调和天地,包括社会。这和中国古代的音乐哲学是一样的。在这一点上,《太平经》与其他中国哲学是一致的。而太平的生命有形的标志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对条件的重视,音乐的宗教知识,生命的分类及其各自的面貌,都是《太平经》音乐哲学非常重要的特征。”在冉云华文章的最后,他说:“简而言之,音乐有能力在人类和宇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是有益的。只有合适的玩家才有可能成功。宁静,和平,长寿,繁荣是道教音乐的目标。如果我们想要这样的东西,我们就会建造这样的桥梁,因为它乐观向上,充满希望,这就是道家宗教哲学的全部精神。”

道教乐器与音乐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1989,中国香港)与我的关系(56号,高雄文化学院,1995,台湾省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