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

“文用典怨”就是用典故来讽刺时弊,出自南朝梁中容的诗。“文学典故以怨,颇为精当,引为反语”(引典故以讽,十分含蓄,具有讽刺诗的特点),而“诗为美”出自魏的《三国志》经和论文,意为诗歌重要。

首先,文本基于怨恨

“典”即雅,多引历史事件;“怨”即不平,以历史事件发泄对现实的不满;“细切”是指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反讽的目的”是指诗歌具有鲜明的反讽精神和对现实的批判。

反讽是诗歌的一种表达方式,意思是对不合理的事情不直言,只用微词托辞,希望统治者听到后有所改变。就讽刺的表现形式而言,并不局限于诗歌,但白居易在唐代就致力于诗歌,并将自己的讽刺诗称为“讽刺诗”。

二、诗赋要美

魏文帝曹丕主张“诗赋宜美”,表现了汉末魏初追求华丽辞藻的倾向。结果就是讲究对偶性,以为漂亮的文字,“到了魏晋,句子分析密集,文字有趣,分析细致”(到了魏晋的作者,句子更精确,文字均匀,推敲细致)。

扩展数据

1,《文典怨》是钟嵘在诗中对西晋文学家左思的评论。《诗品》是第一部论诗的著作,对后世诗歌批评影响很大。唐屠、宋、、明胡应麟、时珍、袁枚、洪等人的观点、方法或语言表达形式都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

2.“诗赋欲美”出自曹丕《典论论文》:“夫文同而末异,而封面宜雅,书体合理,碑文写实,诗赋欲美。”(一篇文章的本质(用文字表达其内容)是一样的,但细节(体裁、形式)不同,所以奏疏、批驳宜雅,书信、议论文宜理,碑文、讣文宜事,诗文宜华丽。)

百度百科-诗歌

百度百科-典论论文

百度百科-讽刺

百度百科-诺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