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

诗人威廉?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和塞缪尔?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和罗伯特?罗伯特·骚塞(1774-1843)曾经生活在英国西北部的坎伯兰湖区,他们在思想观念和创作理论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被称为“湖畔诗人”。湖畔诗人的三位诗人怀揣着对中世纪父权制乡村生活的记忆,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温柔美丽的代表。这些诗人对法国大革命持矛盾的态度,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厌恶,极力讴歌宗法制度下的乡村生活和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场景和异域风光。华兹华斯是湖泊诗人中最有成就的诗人。他和“湖畔诗人”的另一位诗人柯勒律治出版了《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石。《文选》中的大部分诗歌都是华兹华斯写的,柯勒律治的名诗《古船颂》和《忽必烈汗》也收录其中,充满了幻想和荒诞的意象。华兹华斯的诗描写湖光山色和田园生活,歌颂自然之美,质朴清新自然,被誉为“桂冠诗人”。然而,华兹华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长诗《序曲》。骚塞的诗充满了古老的情怀,与世俗格格不入。

柯尔律治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1772—1834)不仅是英国浪漫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也是一位重要的理论家和批评家。他强调形象思维和想象,认为想象是诗人的最高品质,诗歌只有有了想象才有灵魂。真正的诗人有想象力,平庸的人只有幻想。但他不同意华兹华斯的观点,认为田园生活不可能产生好的语言。

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是《古船颂》,描写了一个老水手奇特的航海经历。他的船在海上遇到了雪和雾,一只信天翁飞来引导它到安全的地方,但老水手无缘无故地开枪打它。从那以后,新的厄运又来了。船驶入静海,那里无风无浪;阳光灿烂。海水和绿地满是腐烂。船停了下来,老水手被认为是这次厄运的原因。水手们快渴死了,好像有一艘船来救他们,然后就消失了。那是一艘神奇的船,水手们一个个死在甲板上。每一个死人的眼睛都是为老水手准备的。在船上所有的人中,只有他没有死。后来,老水手对自己犯下的罪感到懊悔,虔诚地忏悔。当他看到海蛇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对万物的爱。于是天使们同情他,让尸体站起来,继续履行水手的职责。船逐渐移动,直到到达老水手的家乡。但船在靠岸前突然沉没,老水手最终被前来迎接他的航海家救起。全诗是一个充满奇幻之美的航海故事。它探讨的是生活中的罪与罚问题。诗人将热爱宇宙的泛神论思想与基督教思想相结合,宣扬仁爱和基督教的赎罪思想。但这首诗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故事本身,也不在于它所蕴含的哲理,而在于它以造型艺术的准确性和音乐的流动感,为读者创造了一系列神奇的海洋画面:时而平静、静谧、祥和;有时候暴风雨突然起来,很吵。写这首诗时,柯勒律治对大海并不熟悉,但他能凭想象把真实的情景与想象的场景交织在一起,把平凡的细节与诗意的符号融为一体,充分显示了他瑰丽奇特的想象力。此外,长诗融合了英国民歌的自由与古典文人诗的严谨,提炼出一种适合表达浪漫情怀的活泼自然的诗风。长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也显示了诗人使词传唱的能力。

柯勒律治的诗歌构思新颖,感情丰富,想象奇特,语言瑰丽,旋律优美,表现了浪漫主义神秘奇幻的一面,在手法上探索了诗歌的音乐美。他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建构不仅影响了同时代人,也影响了与其政治态度相左的拜伦、雪莱和济慈。而且对今天的诗歌艺术探索者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骚塞

罗伯特·骚塞(1774-1843)是另一位获得桂冠诗人称号的湖湘诗人。他是一个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人。然而,就文学和政治声誉而言,他是可疑的。他是皇家学者,每次特殊仪式都会为英国王室写一首诗。他一生写了许多抒情叙事诗,取材于中世纪和异域,充满神秘色彩,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不如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他的长诗《审判的幻影》歌颂了乔治三世,取悦了英国王室,遭到拜伦的嘲讽。新兴诗人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高潮,代表诗人有拜伦、雪莱和济慈。他们是积极的浪漫主义者,与湖湘诗人不同的是,他们的作品更具有战斗意识和政治倾向。雪莱(1792-1822)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色彩最浓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长诗《玛布女王》以梦境和寓言的形式反映了作者对宗教和私有制的谴责以及对改变社会的渴望。长诗《伊斯兰起义》抨击了暴政对人民的压迫和血腥屠杀,歌颂了革命者的反封建斗争。他还写了大量的诗歌和戏剧,如《齐秦家族》、《西风颂》、《云雀颂》、《自由颂》以及一篇著名的论文《诗歌辩论》。诗剧《无界普罗米修斯》是雪莱的代表作,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它通过神话描述被压迫人民的苦难和暴君必然的结局,预言革命必将到来。雪莱在他的诗歌中表达了他反对暴政的政治理想,赞扬了反对暴政的斗争,展望了自由幸福的社会。拜伦(1788-1824)是19世纪上半叶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周游世界,他的诗充满了异国情调。代表作《唐璜》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入检讨,发人深省。济慈(1795-1821)是一位天才浪漫主义诗人。受华兹华斯等人的影响,济慈写出了著名的抒情诗《夜莺颂》和《古希腊瓮颂》,纵情于古代世界美丽的田园风光。

1.珀西·比希·雪莱(1792-1822)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与拜伦齐名的诗人和政治家。恩格斯称他为“天才先知”,马克思称他为“真正的革命者”和“社会主义深水炸弹”。雪莱19岁写了《无神论的必要性》,20岁写了一封给爱尔兰人民的信,当时在英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雪莱的代表作是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对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进行了新的虚构,增加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把普罗米修斯与宙斯的妥协变成了赫拉克勒斯解放了普罗米修斯,推翻了宙斯的暴政。普罗米修斯被描绘成一个不屈不挠的战士。作品借助神话描写被压迫人民的苦难和暴君必然的结局,预言革命一定会到来并最终取得胜利;同时也详细描述了革命胜利后的美好景象。整个诗剧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

雪莱政治色彩浓厚的长诗有《玛布女王》、《伊斯兰起义》等。在这些诗中,雪莱揭露和谴责了封建暴政和教会的罪恶,否定了一切形式的压迫和剥削,宣传了自由平等的思想,号召人民进行斗争。这些诗歌在艺术上表现出澎湃的激情、磅礴的气势和金属质感的穿透力。

雪莱也因他的抒情短诗而闻名。他的代表作有《西风颂》、《云朵》和《云雀颂》。这些诗歌发展了华兹华斯开创的描写自然的传统,往往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真挚的感情,闪耀着深邃思想的光辉,风格奔放悠扬,语言音乐化、象征化,比喻丰富贴切,通俗易懂。

2.济慈

约翰·济慈(1795-1821)被称为“把名字写在水面上的人”,雪莱称他为“最活跃、最年轻的诗人”,“露珠培育的花朵”。他的代表作有《夜莺颂》、《古希腊翁颂》、《秋颂》、《种马与蟋蟀》和《明亮的星星》,表现了他对永恒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庸俗现实的否定,洋溢着自由的精神。济慈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绘画美(色彩感)和雕塑美(立体感),表现出唯美主义倾向。他短暂的五年创作生涯使英国诗歌在艺术上熠熠生辉。

3.斯科特

沃尔特·司各特(1771-1832)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奠基人,也是浪漫主义诗人和小说家。奠定他在文学史上地位的是他的一系列被称为“苏格兰风味”的历史小说,其中《艾凡赫》是他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是以12世纪末的英国为基础的。通过主人公萨克森贵族后裔艾芬豪的冒险经历,描写了枪战、攻城堡、骑士爱情、亡命之徒的生活场景,反映了被征服的萨克森贵族和被征服的诺曼贵族之间的矛盾,再现了12世纪英国的民族矛盾、民族风俗和各阶层生活。

司各特的历史小说融合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对后世历史小说做出了三个开拓性的贡献:一是将民族风情描写融入历史小说;二是在历史小说中以普通人作为主要人物;第三,历史小说融入了鲜明的时代氛围。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他那个时代和后来的许多欧美小说家。

4.简·奥斯汀(1775—1817)是代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向现实主义文学过渡的重要作家。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通过四个中产阶级恋人的婚恋故事,生动地反映了18年末至19年初处于保守封闭状态的英国乡村生活和社会状况,表明了作者自己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不考虑以上因素就结婚也是愚蠢的。所以她不仅反对为了钱结婚,也反对把结婚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把男女双方的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聪慧、足智多谋、勇敢、有远见、自尊心强、善于思考。这种形象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权利平等的追求。这部作品取材于日常生活,与当时社会流行的感伤小说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手法相矛盾,却善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对语言进行了锤炼,在对话艺术中强调幽默和讽刺,经常用幽默的语言来衬托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艺术创新使奥斯汀的作品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