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论文:试比较并解释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3000字)。
第二个文化基因是,她的生命每天都被申英侍者浇灌,只有用甘露浇灌,她才能延长岁月。她的生活来源于申英侍者,所以她对申英侍者有一种生活依赖,也就是说,她极度依赖申英。这就是为什么林黛玉一刻也离不开贾宝玉。贾宝玉一旦失去,她生命之水也就枯竭了。这就造成了林黛玉的两大缺点,一是多疑,小肚鸡肠,爱生气,二是太依赖贾宝玉,把一切都寄托在贾宝玉身上,怕失去他。但她毕竟是神圣的,因为她是西凌河岸边三生石上的一棵小草,侍者申英用甘露浇灌了它。这草是神性的,所以她在林黛玉身上有一定的神性,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品格。
第三点是绛珠草后来变成了姑娘,绛珠仙子。那她为什么也来到地球?她和贾宝玉不一样。她不同于侍者申英,也不同于石头。石和都不满足于天堂的生活,他要下来享受和满足人的物质、精神和情感的需要,所以他有强烈的叛逆性。当然,这种叛逆也传导到了绛珠草和绛珠仙子身上。但是绛珠仙子和石头的动机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石头落地,神鹰下凡不满天,因为你不让我补,你不让我补是因为我有才能补。绛珠草下凡,是因为她的恩人下凡了,她要报恩,也跟着下凡了。因此,林黛玉的反叛目的和程度不同于申英和贾宝玉。这是我们要注意的,就是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林黛玉身上最突出、最珍贵的神性体现是什么?换句话说,如果和薛宝钗相比,她最突出的是什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林黛玉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最突出的表现是,袁春在她母亲来访的那天晚上要求每个人写诗,而戴宇决定展示她的才华来压倒每个人。今天,我要在贵妃面前展示我的诗才,让她得到欣赏,比别人更好。这个思想在当时是可圈可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弱点之一就是缺乏竞争意识,这是中华民族在明朝中后期落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中国一直强调中庸之道。中国有如此多的成语和谚语。别说女人,连男人都反对。林黛玉表现自我价值,让别人知道、重用、欣赏的意识,在当时是很进步的。不幸的是,袁春只要求他们写一首歌,所以林黛玉很快就写了一首,并获得了并列冠军。在最后的评价中,说的二姐是最好的,但我们都清楚地看到,薛不如林。宝钗的诗是典型的应该作的诗。以前皇帝和臣子下属各写一篇,就这样。宝钗的诗没有诗味,基本上每一句都是赞美。林黛玉至少有一句话很好,很有神韵:“借山河之美”,那神韵是多么壮丽。林黛玉的诗水平明显比宝钗高,手拿了个冠军。所以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林黛玉在当时有这样一种超前意识的精神境界,这是她神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除了草,还有两个林黛玉的象征。
同样是竹子。林黛玉住在潇湘馆。她一进院,就有“千竹遮影”、“后院墙下一校泉”。“一校”是指泉水很小,“挖沟”,开一条小沟,“只有一尺宽”。这条沟很窄,只有一英尺多一点宽。关注潇湘馆中的竹子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意味着文人雅士是正直的,有节气的,有骨气的。大观园所有院落只有潇湘馆有竹。潇湘馆这个名字不太吉利。为什么?因为它暗示舜帝很久以前就南巡了,所以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去南方找她的丈夫。后来,她得知舜帝死了,于是对着斑竹流泪,“斑竹泪流千里”,死在湘江。但是当时成立诗社的时候,每个人都要用不同的名字和笔名。还有人说叫潇湘公主,因为她住在潇湘馆,林黛玉欣然接受。这个名字其实真的很好。那么这些竹子就暗示了林黛玉日后的不幸命运。但这几千根竹竿,象征着林黛玉的高洁品格和一种独立的文人气质。
林黛玉是这些姑娘中最有骨气的,和薛宝钗比。在母亲回袁春的那一夜,贾宝玉不会作诗,宝钗和黛玉常常关心。宝钗说,贵妃刚刚把那块红香绿的玉换成了弘毅蒯绿。她不喜欢“绿玉”这个词,但你还是坚持要这么写。你不是故意要和她争论吗?宝钗处处小心翼翼,生怕贵妃不高兴。宝玉灵光一现,果然没错。以后不叫你姐姐了,就叫你老师吧。宝钗说为什么又叫姐姐。穿黄袍的是你姐姐。这些地方表现出宝钗非常世俗的一面,与她的光彩相比,她不如林黛玉。而我们注意到,就在刚才,泉水是从墙外流进来的,沟很小,很窄,很浅。我们注意到大观园里有很多院子,大观园里有很宽的水面,但是院子里只有潇湘馆有水。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水,尤其是《红楼梦》中的水,代表的是一个女孩,她的女儿是水做的。也就是说,曹雪芹把林黛玉比作所有这些优秀女孩的最佳代表。但是这个小沟很浅很窄,说明它的生命力很脆弱,这个水绕着竹子盘旋而出,很有意思。这是为了强调这个水不同于其他的水,它正气凛然,品格高洁。
我们再来看宝钗。宝钗也有符号。《红楼梦》中两个人物的象征是石头,一个当然是贾宝玉,一个是薛宝钗。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薛宝钗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让我们来看看。薛宝钗住在吴恒花园。"当她走进门时,她突然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特别突出。"这块石头很高。它不仅是一块又大又高的精美石头,而且四周都是石头。所以曹雪芹在这里传达的信息是:这块石头很大,不是精英玉,是真石头。石头多到“里面的房子都被盖住了”,都被盖住了。注意潇湘馆用的“荫”。竹藏屋,却相映成趣,明艳无比,这里的“阴”暗示着薛宝钗常常隐藏着内心的真实。而且没有花草树木,没有一株花草树木,只有许多不同的草,但这些草不是长在石头上,而是在石头旁边,爬在那些石头上。这些奇异的草象征着服侍薛宝钗的丫鬟。
那么薛宝钗和贾宝玉有什么区别呢?贾宝玉的石头原来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经过女娲的锻炼,她获得了灵性和神性。它是一块有强烈生命感的活石。而薛宝钗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所以她在金川之死的问题上表现出了无情,在刘香莲的去留问题上也表现出了冷漠。连那么坏的薛蟠也满世界找他,薛宝钗没有。然后你觉得一块石头是有生命的,一块石头是没有生命的,一块石头的生命感很强,另一块石头对别人和自己都很冷漠。那这两块石头怎么会有缘呢?所以曹雪芹只能让她住在恒婺源。吴恒花园只是彼此讨厌,不能注定。虽然他们离得很近,就像两座山,你看得见我,我也看得见你,但是他们聚不到一起。薛宝钗是一个受过封建礼教教育的孩子。她严格遵守封建道德规范,并以此来规范自己和他人。有人说薛宝钗虚伪。我觉得不对。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薛宝钗之所以经得起推敲,甚至很多人喜欢,是因为她很真诚,她真心相信这些东西。比如她劝黛玉,女人没有才华就是美德,最好是文盲。学完之后不要总写诗。如果你写得太多,有学问的人会嘲笑你。她是真诚的,她不是质量问题。
宝钗和黛玉的诗很难比较。薛宝钗的《螃蟹诗》堪称杰作,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还有很多其他写得很好的诗,当然也有一些适合场合的诗。但和黛玉比起来,就大不一样了。比如宝钗用了四种体裁,黛玉用了八种体裁,分别是五绝、七绝、五律、七律、诗句、词等。宝钗是4种9首444字,黛玉是8种,25首256句1659字,体裁比她多3倍。通过这个统计,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宝钗和黛玉写诗都很好,但是宝钗只参加集体活动,没有自由活动。黛玉的很多活动都是她的个人自由。而且黛玉参加小组活动是为了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一圈就拿下三个题目,要多写。宝钗不唱,黛玉的秋窗风雨花葬诗写得好。当然,这都是曹雪芹写的,这个版权问题还得搞清楚。
黛玉以诗为手段,抒发内心的情感,抒发内心的苦闷,所以她的诗充满了血泪和真挚的感情。即使这种感觉有时候可能是狭隘的,甚至可能是误读和误导,但却是真诚的。看她的手绢诗。她一次写三首诗,一首诗不能完全表达那种感觉,只好写一首歌式,一首长诗才能完全表达她的感觉。
他们之间的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他们的诗学观念造成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差异在于他们的价值观不同。薛宝钗以诗为道,无才女为德。最好不要读书,写多了会让有学问的人嘲笑我们不守本分。她情不自禁地参加了集体活动。你写我就写。黛玉就不是这样了。黛玉生命形式的一部分是诗,已经和她的生活融为一体。
我们可以看到,在爱情这个问题上,黛玉比宝钗好得多。她在积极追求自己的爱情。她怕失去宝玉,就听说宝玉得了一只麒麟,史湘云也有一只麒麟。湘云来了,急忙去看。两个人都有点事。让我们记住中国的这个那个,两个小东西就要结婚了。所以她去了。相反,宝钗作为一个少女,在这样一个很难和别的男人接触的环境里喜欢宝玉是很正常的,但她总是处处隐藏自己,就像她所居住的吴恒园里的那块大石头一样,而且这种隐藏产生了副作用。比如由于马道婆的魔法,王熙凤和宝玉被附身。后来宝玉醒了,大家都很高兴。宝钗开了个玩笑,说阿弥陀佛和如来真忙,不仅讲经,还要忙林姑娘的婚事。她拿黛玉和宝玉开玩笑。还有一次,黛玉被贾母叫走,宝玉无心吃饭。他吃完就匆匆离开,宝钗说让他赶紧走,不然他会想林姑娘,林姑娘也会想他。开玩笑的。这两个笑话反映出,一方面宝钗想隐藏自己的真实感情,另一方面说明她潜意识里的封建道德观念根深蒂固,即按照封建道德规范,女孩子根本就不应该考虑自己的婚姻,他们的婚姻应该由父母决定,如果父母不在,就由大哥决定,所以薛宝钗觉得很没意思。还好有个黛玉抱宝玉回来。宝钗的做法不是虚伪,而是很真诚,就是真诚的对别人对自己漠不关心,因为她是一块大石头。她的两句玩笑话,其实会促进黛玉和宝玉的关系。这些地方说明宝钗在生命意识、爱情观、人生价值观上都不如黛玉。
王熙凤说薛宝钗没有自己的事,也没有开口。这是宝钗的好去处,因为宝钗是客,住在贾家。当然,她不应该干涉贾的事情。而且贾府的矛盾那么复杂,她当然回避了。但一旦需要她表态,她并不吝啬。我们看到李纨、滩纯和宝钗是受王夫人的委托来管理大观园的。王太太是她的月经。在这种情况下,宝钗做了两次长篇大论,加起来差不多1000字。她解释了大观园改革的必要性,尤其是后面的第二段。她建议承包的婆媳要照顾好邻居,这样邻居就不会破坏,他们就平衡了,你就安全了。这不是社会稳定吗?所以一定要完整的看前八十回,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宝钗。宝钗的管理能力远不如黛玉。我估计黛玉的潇湘馆经营不好,主要是因为紫鹃。黛玉是诗人,不是人,说话直。
黛玉很值钱。她的个性非常坦率真诚。宝钗在这一点上不如她。刚才我们谈到袁春的省亲,也说过要注意不要处处惹袁春不高兴,但是宝钗这个问题并不代表她虚伪。要注意的是,宝钗在大观园里很吃香。她不是靠小恩小惠得到的。宝钗非常善于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而我们知道,生活在一个群体中,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养和能力。这就是宝钗比黛玉强的地方。
所以我们必须回到开始,我们谈到的标准。不能简单的说两个姑娘中,黛玉比宝钗好,也不能简单的说宝钗比黛玉好。为什么?因为这涉及到审美和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现象。作为艺术评委,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姑娘的艺术形象都很成功,经得起咀嚼。某种意义上,薛宝钗更难描述。作为一个艺术家,你应该这样写你的作品,让读者总有一种没有明确解释的感觉,这是最清楚的。所以从艺术判断的角度来说,这两个形象都是极其成功的。为什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那么好?还有一个名字叫“永恒的微笑”,就是你越看她的笑容,越不明白她在笑什么。这是一种微笑,一种冷笑,一种恶毒的微笑,你可以解释它。为什么?这跟你当时的心情,你所处的环境,你的先入之见有关。美好的是你无法解释这种微笑,也很难解释。所以,在艺术判断上,与宝钗并驾齐驱。
那就说说道德评价吧。道德评价,我觉得黛玉比宝钗好。我们很清楚这是由他们的符号决定的。因为宝钗虽然有很多误会,但是曹雪芹把她引入了一个误区,宝钗确实有些无情,她不仅对别人无情,对自己也无情。有些人是被迫成为祭坛上的牺牲品,而宝钗是自愿把自己作为牺牲品送上祭坛的。所以在道德判断上,柴不如戴。
最后,从生活判断。薛宝钗作为生活对象,其封建意识在现代社会已经远去。虽然还存在,但是没有以前那么严重了。很多现代女性甚至走得太远了。而薛宝钗身上那些能被大家接受和欣赏的东西,比如她的身体比黛玉好,更善于改善人际关系,都比黛玉有优势。
总之,曹雪芹对黛玉和宝钗倾注了全部的爱。他没有把他们都写得很完美,也没有过分夸大他们的缺点。在他们身上,有很多可爱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足。如果能把两者的优点加起来,去掉所有的缺点,那我们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