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篇关于湛江民俗的论文

湛江的节日习俗,十里不同,风俗不同。地处中国南疆的湛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俗,既明显受到中原民俗的影响,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春节是民间最隆重、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但湛江的春节也有地方特色。一般来说,农村从准备到春节结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准备,包括装修房屋,购置家具,添置新衣,采购各种年货。年货有蔗糖、糯米、年画、对联、糖果、饼干、鞭炮,一年赚的钱大部分都用来过年了。2008年的29号或者30号,最热闹的场景就是杀猪,池塘抓鱼,赶年夜饭,男女老少一起出动。晚上家家户户贴“年红”,既有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对联大多与富贵有关,而军属烈士家属则在大门口张贴民政部门颁发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对联,厨房、猪、鸡摊则张贴“食足”、“六畜兴旺”。团圆饭后,是压岁钱。12: 00,家家户户鞭炮齐鸣,辞旧迎新。大年初一,农村普遍流行三大禁忌:不杀生,不倒水,不扫地。一些农村地区仍然习惯禁食。大年初二,我开始走亲访友。你来,我就走。这一时期,大部分村镇都有舞狮、游魂、游行、大戏、武术表演、球类运动,各种民俗活动持续半个多月。

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是当地最具特色的传统民俗节日。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雷州庆祝元宵节就像帝王仪式一样隆重。传统的元宵节以游神为主,现在内容丰富多了。一般来说,村子在月初就开始做敲锣打鼓的准备,以一月十五最为热闹,部分地区延伸到十六、十七日,都是以县城为中心,整个活动非常热闹。关于元宵活动,清代道光年间编纂的《濉溪县志》记载:“上元时,张灯结彩,舞狮似杂剧游戏,做火树,放烟花,荡秋千,猜灯谜,士子乐游。”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濉溪一带的元宵格雷《东海姻缘》说:“游客从坡上看”,“百眼望张斗”;另一个格雷有句“金钗总落在头上,真叫元宵节热闹”。可见除了游神,还有看人和娱乐的游戏。清代吴川举人吴有句名句,“元宵之景,恰清而谐,姑娘如行云过队。”目前湛江各县都有庆祝元宵节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县城和古镇,以吴川县最大,雷州县、连江县、安铺镇也各有特色。农村有放烟花、放鞭炮、点灯笼、做大戏等小型活动。在市区也举行灯展和其他活动。

清明时节,景色清朗,是人们“追远”的传统节日。这个城市的扫墓,城乡都一样。大部分集中在清明节,也有一些在清明节前后。在民间祭祀活动中,主要祭祀的是烧猪、肥鹅、饭团、鸭蛋、螃蟹、糕点。清明节期间,机关、团体、学校也集中扫墓,向烈士敬献花圈,缅怀先烈。

端午节,即五月初五,一般被当地人视为“驱邪杀邪”的节日。从初一开始,大部分农村人在家里的门槛上放艾条“驱邪”,到初五,也有人在孩子胸前挂香符(用香料包成三角形或动物形的花做成的符号)。在城里,从初一开始,艾叶和草药就在街上叫卖,市民们争相买门烧水洗澡。洗澡一般安排在12。据说用艾糖浆洗澡可以洗去邪气和皮肤病。在农历五月初五,各地都广泛吃粽子,一些地区还会举行风筝表演或赛龙舟。这个活动和纪念屈原有关。端午节最有特色的活动是廉江古镇安铺。该镇每年端午节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历史悠久,经久不衰。尤其是近几年,赛事规模更加宏大,内容更加丰富。游客不仅是本镇本县的人,还有很多外地游客,非常热闹。

中秋节也是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在城市,主要内容有:一是从节前半月开始,举办大型月饼展览,居民互购互赠,以省、港月饼为珍贵;二、中秋之夜赏月活动,主要在市内各大公园或游乐场所,大部分居民涌向各种活动场所,或三五年轻人,或全家烧烤、吃月饼赏月,而孩子们则时髦地玩着小灯笼,几乎通宵达旦。在农村,村民们吃月饼、红薯、芋头和豆糖,一些年轻的妇女在月亮下玩“浮针”,拿一碗清水放在八仙的桌子上,轻轻地在水面上放一根新针,观察针的起伏,预测婚姻。

重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流行于本市部分地区,是文人的节日,尤其是吴川、雷州等地。从前,两地的学者聚在一起,对这个节日非常感兴趣。《雷州县志》载:“重阳登高,合为集药作酒歌之日”。雷州西湖、三元塔、梅陇登高坡是主要活动场所。鲁美镇的重阳节,也被称为诗歌节,是由商人捐赠的。5月份开始准备,文人介绍了一个老师写题目。参加者根据题目写诗,八月诗由老师收集评价。到了九月初一,各界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纷纷派代表到高登坡上的标签厂,在坡上修建典雅精致的竹楼,张贴诗词,称为“诗社厂”。当时张灯结彩,耍狮子,读书人登高饮酒作诗,几天几万人观看。这项活动持续了200-300年,解放后暂停。1985湛江诗社吴川分会成立后,此项活动恢复,诗人聚会赏菊,饮酒作诗。雷州市爬山之风也是风生水起。师生和各界游客纷纷游览三元塔和雷州西湖,以示自豪。这一天,市区和县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化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