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1.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

随着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公司治理问题日益增多,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有学者指出,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应该考虑公司治理这一环境因素。正如唐玉华所说,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环境。公司治理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内部会计控制与公司治理在控制方法上有相似之处;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实现的。这极大地促进了学者们将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与公司经营实际相结合,提出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更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是企业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有利保证。结合内部会计控制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提供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保证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

2.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建

随着会计控制理论的研究和我国企业会计实践的深入,理论界学者逐渐关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整体机制的构建。内部会计控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的建立和运行与公司的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息息相关,即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设贯穿于公司组织的各个环节。因此,我国学者朱认为,应构架内部控制结构或内部控制制度,并以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来讨论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在现代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内部会计控制不能简单地从财务部门入手,要加强财务部门对会计信息管理流程的优化。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涉及与公司任何业务运作相关的所有部门。因此,张先治认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不仅要从会计的角度来考虑,还要结合实际情况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研究,旨在寻求和建立内部管理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和谐统一。只有将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设计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的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

3.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的评价

不容忽视的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已经建立并实施,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在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任何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只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在其实施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效果评价体系,找出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找出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从而为进一步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这是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控制环节。以李光忠为代表,提出了评价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即合法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健全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使内部控制会计控制体系的评价更全面、更公正、更准确,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他认为,内部会计控制评价的内容应主要包括内部会计制度健全性的评价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效性的评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提高内部会计支持的效率。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更能反映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是否适应企业的发展,是否能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周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多层次的内部会计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其研究中探讨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首次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定性指标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处理。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一个强大的工程,它在设置方法、管理方法和组织层次上都有众所周知的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发现制度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找到阻碍内部会计制度正确运行的环节,从而为建立更加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供有利依据。何恩良还认为,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评价应该有定性测量和定量测量两种方法。定性评价主要是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合法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容易受到评价者主观判断的影响,会出现偏差。相比之下,量化评价更科学。在建立量化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评价其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学者李周从科学评价的角度出发,认为应从内部控制制度、协调性、健全性、经济性和适用性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