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成长——我的考研日记

文字与桃子的距离

我在等答案。

穿过黎明的人群,回望夜幕降临。

单人战役

脚下的黑暗,无处不在。

忍受许多烦恼,神经过敏。

时间向着洪流停滞,未来遥遥无期。

好像陷阱无处不在,期待恶意攻击。

无处安放的心情,自有墓地。

孤独会让人沉沦还是加深,在这个疯狂而安静的夜晚

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日子似乎戛然而止。

穿过陆机的土地,从黄昏到夜晚。

留下孤独、疲惫和朦胧的视野。

一个短暂的影像,随时空渐行渐远。

也许我会再来这里

但不知道是以什么身份和目的。

未知的诱惑,温柔地蛊惑着敏感的忧郁。

希望日子过得慢一点,希望快点到来。

有时候觉得自己无力顺从神的旨意,有时候又不得不逆水行舟。

突然,我怜悯我身体里的移动的生命和我所有身体里不安分的灵魂。

现在我有点累了。

学会放下和消化那些让你不安的情绪,就是成长。

突然发现和一个人说话是浪费时间,于是所有思想的利剑和短刺都对准了自己,我会渐渐麻木,习惯这种幸福的感觉。

我已经过了随时可以哭的阶段,但是我走过的场景还是会时不时的跳入我的脑海。夏令营回来已经一个月了,不记得也不想回忆当时的感受。也许现在是最好的安排。我没有退路了。除了学习,重复这单调的日子,我没有出路。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点点失败,失去自己赢得或拥有的一切。我偶尔会有放纵的一瞬间,只是一瞬间。

我善于把自己编织成一张多愁善感的网,我是一条挣扎的鱼。可能没毛病吧。悲伤的心情下我更冷静。

日子轻轻的游荡,留给我沉重的旅途。

我可以给自己一个好的结局。我也这么认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辜负了自己对毕业季的所有幻想。从小学到大学三年级,我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小学毕业后,所有科目都得了A。进初中前,诊断考试全区第五,第一次月考第一。初三后直接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我拿了三年奖学金。虽然高考失利,但在学业和风格上都没有辜负自己。

大三下学期期末的暑假,我多么希望自己的高三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美好而完整的——当我收拾行李离开的时候,我不会感到悲伤,我也不会依然为尘埃的不确定而担忧;在把事情交给学妹的时候,我能给予中肯的建议和热情的鼓励;我可以从容的遇见那些我想见的人,从容的挥手告别;我可以为肆无忌惮的离开而悲伤,我也要写诗纪念...而这些只有在我研究成功的情况下才会实现。

然而,事实与愿望还是相差太远。当那些尝试和努力都化为乌有的时候,我别无选择,只能准备考研。于是,我的高三从幻想中的完美结局变成了新的开始。“幸福的人都差不多,不幸的人都各有各的不幸福”,考研也是如此。每个人的痛苦和收获都不一样。暑假回学校复习的时候,有一种二战的感觉。心里压抑着一股淡淡的挫败感。挫折和痛苦不应该一直涌上心头,但却久久不能忘怀。它们必须是潜伏在意识中的提醒,以便随时被召唤。闷热的夜晚,空荡荡的宿舍,躺在床上,能听到自己内心的惨叫,有时候眼睛和鼻子会很酸。不敢看朋友圈。别人的幸福让我的内心更加空虚。慢慢的,我对考完试做什么庆祝已经没有期待了。我似乎已经预见到了我必须忍受的所有苦难。

考研初试后第一周准备期末考试。当时的心情是轻松愉悦的。我好像自动屏蔽了负面想法,整个人都充满了幸福感。第二周,我“戒掉”了午睡的习惯,一天吃两顿饭,论文初稿定稿。然后整个人处于疲惫恍惚的状态。本来想写完论文高高兴兴回家,但是真的不开心。回家前的一天晚上,在朋友圈看到二战学姐过生日,突然心情不好。我清楚地记得一年前的今天看到她的状态。那时候,她可能和我今天一样焦虑,一样满怀希望,等待结果。当时她俏皮地说,谢谢爸妈,让我今天看起来像个失败者,但我无法回报...后来她考了三百年,但是那个专业分数更高。她没有调整就选择了二战。我开了个头祝她生日快乐,她还是那副调皮捣蛋的样子。聊到最后,她说今年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复习的时候冷的想哭,差点被抢了。但是我能做什么让她擦干眼泪,重新去读书呢?妹子,准备复试和论文,做好最坏的打算。

回家的这两天,几乎每天都处于崩溃的边缘。我不能求助,人在自救。今天是65438+10月25日,考研结束整整一个月。原来一个月这么快,最后大概就像没活过一样。

人们对痛苦的记忆往往会被遗忘。回头看看这些片段,支离破碎,缺少很多生动的细节。尘封是记忆力选择性衰退的结果。人类所有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人有太多不可逾越的局限,处处都是枷锁。但能感觉到疼痛而不是麻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有痛苦,就要去承受,去承受,去反击。说“痛”太笼统了。痛苦是实现过程中的挫败感和不公平感的体验,痛苦是没有实现或无法实现的悲哀。路太危险太孤独,所以减少对痛苦的感知勇敢坚定,珍惜对痛苦的感知,坚持下去。

祝大家都有好成绩。

复试结束后,我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校园里走了很久,因为我害怕下次我只是一个游客。

脑子里乱糟糟的,紧张情绪还没平复,于是期待、焦虑、恐惧接踵而至。

我躺在酒店的床上,很饿,但我不想动。没有期待,我开始悄悄哭泣。我幻想着明天我会悲伤地离开这里,只是比2015多了一点沧桑和绝望。

我的手机响了。老师说接受了。

突然有力气出去找吃的了。

除了文章2016.03.25是后来回忆加的,其他内容都写在日期上。真巧,今天也是6号,距离第一篇整整一年零一个月。

今年7月18日,山东济南的山东会堂里挂着“如果你讨厌他,就让他去考研吧,那里是地狱”的横幅。其实越简单的人越容易成功,而大多数人,除了学习,心理承受太多。

我清楚地知道,我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高三上学期,我处于一种无法控制自己的崩溃状态。考试中的紧张和焦虑不算什么,但是强迫性的心理已经让我精疲力尽。理性的自己站在一边说没关系,而另一个自己却无法反复纠结,因为我担心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所以我不想说。

高考第一节语文课一开始我就紧张的要死。第一篇文章我读了好几遍,不明所以,但还是有一个问题没写完。成绩下来后,我几乎一夜没睡,仿佛高中三年一直在做一个春秋大梦。现在我醒了,我不得不接受这个结局。很多人劝我复读,我知道以我现在的状态,难免会重蹈覆辙,于是我认认真真地报了志愿,一口气上了大学。

考研之年,总有那么一段时间,仿佛回到了几年前的惨淡日子。不同的是,没有家人的陪伴,没有那么多并肩作战,你只能对自己负责。就像在黑暗中成长,只是依靠对光的想象来吸取营养,努力工作,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没有什么是万能的”,这是最后立场和破釜沉舟的答案。想起一位老师的毕业寄语——“如果有一天,走在干涸沸腾的河床上,希望你从容不迫,默默面对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