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人格的形成过程

16PF-六种人格因素问卷(简称16PF)是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人格与能力测试研究所教授R. B. Cattell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以及因素分析和统计,精心确定和编制的精确测验。这种测试可以在大约四十五分钟内测量十六种主要人格特征,任何具有相当于三年级或以上教育水平的人都可以使用。

该测验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广泛应用于人格评估、人才选拔、心理咨询和职业生涯辅导等领域。该测试于1979引入中国,并由专业机构修订成中文版。

十六种人格因素是独立的,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很小。各因子的测量可以使被试对人格特征的某一方面有清晰而独特的认识,对被试人格的十六个不同因子的组合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对其整体人格进行综合评价。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

MMPI简介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于1943出版,由明尼苏达大学的S·RHathawag和J·C·Mckinley教授编制。该测验的出现是自称人格测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人格测验的研究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已被翻译成65,438+000多个版本,广泛应用于人类学、心理学、医学等领域,是世界上被引用频率最高的人格自称量表。中国对MMPI进行了研究和修订,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形成了中国版和常模。

MMPI的目的是试图对人类的性格特征提供一个客观的评价。测试1 * * *共有566个项目,包括14个分量表,其中10为临床量表,4个为效度量表。选取中国MMPI协作组的中国常模确定10个临床相关指标和5个研究量表指标。

十项临床指标:

1,Hs(疑病症);

2.d(抑郁症);

3.hy(歇斯底里);

4.Pd(心理变态偏离);

5.Mf(男性气质-女性气质);

6.Pa(偏执);

7.Pt(精神衰弱);

8.Sc(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

9.马(轻躁狂);

10,Si(社交内向)

五个研究规模指标:

1,外显焦虑(MAS);

2.依赖性(dy);

3.显性(DO);

4.社会责任;

5.控制功率(Cn)

其他三个因素:

1,说谎或掩饰(L);

2.作弊点(F);

3.校正分数(k)

MMPI使用自我评估问题,实际上是550个问题。因为加了16个重复题,所以变成了566题。题目涉及面很广,包括身体状况(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精神状态以及对家庭、婚姻、宗教、政治、法律、社会等的态度。MMPI实施时,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对所有问题给出“是-否”的回答。

本测试适用于16周岁以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无影响测试结果的身体缺陷的人群。

1912在《精神病的构成》中,阿德勒将其学术体系命名为个体心理学。同年,他还创办了该学派的机关报《个体心理学杂志》。

阿德勒认为,人的生命和精神活动是有一定目标的,人是面向未来的。他觉得因为人给自己的精神生活定了一个目标,会更好的适应现实。他把所有的心理现象都看作是反映一个统一的人生计划,人生计划的总目标是优越感。心理活动都是围绕优越感这个目标进行的。

阿德勒理论的终极目标是人的优越和完善。他把争强好胜称为人生的本质,争强好胜是阿德勒人格理论的基本动力。行为的动机来自于人的社会性,而非生物因素。后来,阿德勒把个人优越和奋斗的观点变成了个人为完美社会而奋斗。同时,他也认为个人优越感和奋斗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如果一个人忽略了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只专注于个人的优越感,他可能会有优越感,有优越感的人可能会成为一个霸道、自吹自擂、傲慢的人,不太受社会欢迎。

通过阅读阿德勒的大量论文和作品,我觉得阿德勒写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最深。该书以“自卑情结”为线索,系统阐述了他的个体心理学思想。书中不仅涉及人为什么活着,身心关系,自卑与优越,家庭与学校对人的影响,还涉及早期记忆,梦境,犯罪,爱情,婚姻。他在书中重点阐述了自卑心理的形成、对个体的影响,以及个体如何超越自卑心理,如何将自卑心理转化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从而获得成功。

自卑在阿德勒的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变态。一个人追求优越地位是正常的发展过程。优越感是每个人在一种内在驱动力的鼓动下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它随着每个人赋予生命的意义而变化。在书中,他还讨论了家庭和学校对个人的影响。他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由生物的本能力量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力量决定的。人的行为来源于自卑,并克服和超越它。

阿德勒的自卑心理和补偿功能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越来越多受其影响的人认为,阿德勒对心理学的贡献超过了弗洛伊德。不仅如此,阿德勒理论的社会意义也相当深刻。心理学家墨菲指出:“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朝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心理分析

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精神分析的第一个意义是1890年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创立和发展的一种治疗神经症的方法。

关键概念包括

答:自由联想代替催眠;

b:而不是给予指导或建议;

丙:感同身受。

精神分析技术包括引导和帮助病人自由联想,分析联想和联想中遇到的障碍,分析他对分析者的感受和态度。严格来说,弗洛伊德理论结合其他技术的心理治疗不是精神分析,而是精神分析心理治疗。

2.精神分析的第二层含义是解释神经症的产生和心理发展过程的心理学理论。

关键概念包括

答:潜意识概念——人们意识不到,但对人的行为起作用的心理活动;

b:阻抗的概念——通过利用防御机制,抵抗潜意识变成意识的过程;

c:共情的概念——一个人现在与他人的关系受到他过去与他人的关系的影响,尤其是患者与治疗师的关系,会再现患者与其过去亲人的关系。

3.精神分析的第三层含义:广义地说,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及其追随者的所有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都可以称为精神分析。

罗夏墨迹测验

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Rorschach)于1921编制,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投射测验,在当今世界上被广泛使用。它主要是通过观察受试者对一些标准化墨迹图形的自由反应来评价受试者投射出的人格特征。

刚做测试时,在一张纸的中央滴一些墨水,然后将纸对折,用力挤压,使墨水向各个方向流动,形成两边对称但形状不确定的墨水图案。该测试由10幅精心制作的水墨画组成,其中7幅为水墨画,3幅为彩色水墨画。

测试分两步:一是联想阶段,将10张图片按顺序一张一张地给被试,问他们看到了什么,不考虑时间和回答数量,直到他们不回答,换另一张,同时做记录。第二,在询问阶段,看完10张图片,从头再问每一个答案,问他们看到的是图片的整体还是部分,为什么说像什么,做好记录。在两个阶段结束时,测试完成,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罗夏测验的评分系统和结果分析比较复杂,一般需要根据反应时、回答的部分、回答的依据、联想的内容等几个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形态学水平的评价,优秀水平是指响应内容与墨迹图像一致,细节和组织一般应是优秀的;一个好的标准是反应的内容与墨迹图像大体一致,没有任何不恰当的|提炼和不合理的构图;坏的层面是准确性和一致性的下降;疾病I级是丧失形态学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罗夏测验主要靠经验进行诊断,主观性强,技术复杂,训练要求高,耗时长,不易掌握。目前国内临床上很少使用。

人本心理学

1,强调人的责任

2.强调“此时此刻”

3.从现象学的角度看个体。

4.强调人的成长。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战后美国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一场革新运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成立后,这一运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71年,荷兰召开国际会议,影响波及欧亚。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该着眼于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的研究。他们既反对s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识体验归结为一种基本的驱动或防御机制,也反对行为把意识看成行为的一种附带现象。在人的价值问题上,大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同柏拉图和卢梭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人性本善、本恶是环境影响下的衍生现象,因此人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提高,理想的社会是可能的。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上,他们继承了w .狄尔泰和m .韦特海默19年底的传统,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学,主张用整体论代替还原论。

作为一场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许多观点相似的心理学家发起的,主要包括人格心理学家G.W .奥尔波特、H.A .默里和G .墨菲;新精神分析学家k·霍尼和e·弗洛姆;存在主义心理学家r·梅;生物理论家k .戈尔德施塔赫恩;发展心理学家c .比勒和J. F .布根塔;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A.H .马斯洛;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C.R罗杰斯等。其中马斯洛、罗杰斯、梅是公认的这场运动的领导者。

人文主义的兴起有一个漫长的酝酿过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美国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和有机体理论的研究是早期的理论准备。奥尔波特认为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每个成年人都不同于他人,都以自己独特的内在和谐方式对待世界。这种观点与排除意识经验的行为主义理论直接对立。奥尔波特以人格理论为基础,后来成为建立哈佛大学社会关系系的关键人物,为学院内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分离创造了条件。默里和墨菲也在这一时期发表了重要的人格理论著作。他们把人格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为人本主义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霍尼和弗洛姆不同意弗洛伊德夸大因素的观点,把美国工业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视为导致精神障碍的社会因素,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传统精神分析的主要区别之一。Goldshtajhn在1939年发表的《论身体》被认为是心理学主要理论即自我实现理论的基石。他首先从身体潜能发展的角度来论述自我实现,并用心理学中的实证研究来强化这个原本由哲学提出的概念。

第一批系统论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著作发表于四五十年代,包括: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1943)、《动机与人格》(1954);罗杰斯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疗法》(1951)和《论人的成长》(1961);《存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新视角》(1959)梅主编。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一个层次结构,高层次动机的产生依赖于低层次需要的满足。他还用比较心理学的数据论证了低层次和高层次的基本需求和动机都是本能的或性质相似的,即都倾向于自发地追求满足,而高层次的需求和动机,如友谊、认知、审美、创造满足,则是人的价值的实现或人性的自我实现。罗杰斯用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经验论证了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认为这种内在倾向虽然会受到环境条件的阻碍,但通过医生对患者无条件的关怀、同理心和积极的引导,是可以消除的,可以恢复心理健康。他还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教育改革,强调在教育中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和依靠学生自我指导能力的重要性。梅将欧洲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引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处境虽然是悲惨的,但通过勇气的培养、焦虑的克服和自我的选择,可以走向光明的未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文主义运动进一步深化。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一方的自我实现理论和以梅等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为另一方的自我选择理论说,马斯洛去世后,梅和罗杰斯开始了一场关于人性的公开辩论。梅不同意罗杰斯所说的邪恶是由环境造成的。他认为人性中既有恶也有善,是人的潜能。不能正视邪恶对人文主义运动产生了深刻而有害的影响。

此外,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主流的自我实现理论也有不同的发展趋势。罗杰斯学派仍然坚持以个体心理学为中心的研究,但其他人已经开始研究超个人心理学,探索个体意识如何超越自我并与广阔的世界融合。

最后,方法论的构建。马斯洛曾指出,传统的科学方法不足以解决人类心理学的复杂问题,而人本主义方法论并没有排斥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了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被排除在心理学研究之外的人类信仰和价值观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用科学方法论加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尝试,代表人物是j·里齐克。他认为,人文主义通过用新的范式取代旧的范式,将目的论重新引入心理学,但只有通过辩证的方法和严格的逻辑才能完成这一转变。

认知心理学

它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征、记忆、思维和语言。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把人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处理,包括对感觉输入的转换、简化、加工、储存和使用的全过程。根据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对输入信息进行某种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就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处理系统的所有组件都以某种方式相互关联。

特质学派

特质学派的主要代表是奥尔巴特、卡特尔和艾森克。

Allbutt在1937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分为* * *相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包括初级特质、中枢特质和次级特质。* * *同质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的* * *同质性。个人特征是个体独有的特征,根据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初级特征,即个体最典型、最一般的特征;二是中心性状,即构成个体唯一性的几个重要性状,一般每个人身上有5到10;第三是次要特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卡特尔认为,人格基本结构的要素是特质。人们认为,特质是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下保持的一致性。他还认为人格特质是分等级的。第一个层次是个体特质和* * *相同特质。第二个层次是表层特征和根源特征。表面特征是指可以通过外在表现直接观察到的行为或特征。从表面上看,类似的行为有不同的原因。根特质是指基于相同的原因而具有相互关联的特征或行为。比如,大学生考试作弊同样的表面特征背后有不同的心理动因;但是,考前睡眠不好,考试紧张,体育考试腿发抖,都源于同一个根源特质焦虑。1949 Cattell通过因子分析筛选出16个性根特质,如合群、聪明、稳定、欺负、兴奋、执着、攻击性、敏感、多疑、富有想象力、世故、焦虑、创新、独立、自律、紧张等,在人格测验中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