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地理论文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1
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地理课程改革初探
一、经济地理课程的基本情况
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以服务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创新,为中国?东盟经济一线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专业素质、较强实践技能、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经济地理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世界各国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了解,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更全面、系统、有针对性地完善知识结构。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传授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系统知识,而且引入经济环境的概念,阐述国际和区域经济政治格局的发展,使地理科学研究和经济理论研究相辅相成。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的需求,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的基本知识和一般规律,学会运用经济思维分析和解决经济地理问题,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专业中专门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其教学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符合当前国际和地区经济建设实际。
二、经济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
第一,涉及面广,课程全面。经济地理课程涉及地理、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国际经济合作。因此,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需要建立多学科基础理论的概述,在综合思考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二是实用性强,以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为目标。经济地理课程旨在培养和增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国际贸易能力,提供各种经济区域的实用知识和理论,使学生能够将相关理论和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课程学习,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知识结构的深度,形成全面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和加强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各种经济行为效应的能力。
三、经济地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经济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中的综合素质受到重视,广西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逐渐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缺乏针对性的教材
首先,现阶段使用的教材多为地理概述,分析问题的视角基本以地理知识的陈述为主,与经济理论知识结合较少;其次,教材内容不科学,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学实践任务不明确、不系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尚未形成一套培养学生经济地理实践能力的实施方案。最后,教材的知识模块与相关课程重复较多,同一内容在教材的总论和分论中重复较多。学生重复学习,不仅浪费宝贵的时间,还容易导致厌学。
(二)教学条件和方法单一
经济地理学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师资配置上,既有经济概念和知识又有扎实地理知识的老师数量少,只能选择偏向其中一种的老师当老师,老师不能很好的把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方法上,多用?临时抱佛脚?主要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教学手段。
(三)学生不够重视
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材,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经济地理课程的理解程度较低,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些学生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学科内容,片面地认为这是一门简单的地理课程,从而忽视了课程的学习。
第三,经济地理教学改革
(一)明确教学思路,重置课程教学
1.教学理念的合理定位。
经济地理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基础理论性、综合性交叉性、典型地域性和实际应用性的特点。基础理论要求我们积极吸收学科发展的新成果,积极借鉴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跨学科性质要求我们借鉴历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典型地区要求我们根据特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丰富和改进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使课程教学与经济产业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经济地理课程和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理论等课程一样,都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知识,应该重视,合理安排教学,而不是简单地作为辅导班、兴趣班来学习。
2.优化教材和教学资源。
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不能简单地用地理环境概述、经济环境概述或现实纪实作品作为教材。经济学和地理学专业的教师应共同开发新的教材,以满足本学科教学的需要。同时,要注意选拔具有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丰富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知识的综合性人才来任教。
3.丰富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需要在整个课程中学习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应用。因此,经济地理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讲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知识的同时,巧妙地引入上述相关理论,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教学内容。
(二)结合多种手段加强课程教学
地理知识的培养可以增加知识的深度,经济思维可以加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高质量的经济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品质,使他们更全面、更客观地看待事物。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加强教学。
1.通过教学巩固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的方法,如讲述、讲解、朗读等。该教学方法具有信息传递密度高、学生接受知识效率高、教学可控性强的优点。同时,通过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分析和相关基础理论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方法向学生传递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国际政治经济的基础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2.用多媒体教学丰富知识载体。
通过多媒体教室的硬件条件,借助视频、音频、课件等软件条件,让学生受到其画面、形状、声音、色彩的刺激,为其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比如在介绍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的地理知识时,引入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共饮一江水》,让学生对这一地区的人文和物产有更直观的了解。在讲述复杂的交通路线时,可以引入3D图像,更形象地反映交通路线、地名等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让学生一目了然。
3.通过案例实践促进课程互动。
案例教学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在探究中的个体兴趣和动机,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所创设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寻求答案。国际贸易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涉及法律、法规和惯例,有许多经典案例可供分析和参考。专业课教学时,可引用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4.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实践。
国际贸易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单纯依靠书本理论知识和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远远不能体现这个行业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体验式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自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不仅大力发展区域经贸交流,也为学生实践提供了实践项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项目的实践,亲身参与博览会,研究东盟国家,研究东盟经贸区,在一系列真实的案例中进一步掌握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同时,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也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经济地理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
参考
吕鸿。经济地理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育科学,2011(12)
[2]刘存明。与时俱进,拓展我国经济地理教学新思路[J]。职业与教育,2011(7)
[3]陈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实践与思考[J].今日华南,2009(6)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2
新经济地理与国际贸易
20世纪末,经济地理学引起了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打破了传统国际经济学中的国界,从区位的角度探讨了规模报酬递增、外部性和比较优势对产业区位分布的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成果,着重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学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相关性,凝聚力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1,新贸易理论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在完全竞争和要素不变的条件下由李嘉图模型发展而来的。认为要素的相对丰富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根本原因,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会生产和交换不同的产品。传统贸易理论只能解释不同资源禀赋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而对于产业内贸易已经失去了理论意义。新贸易理论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以解释产业内贸易,它在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是为了利用它们日益增加的收入;而且分工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历史条件影响的,跟?路径依赖?性;由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各国可以制定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比较优势,改变专业化模式。
2.区位理论
1826冯?冯·图宁在其代表作《孤立的国家》中提出了著名的圆形布局理论,奠定了区位论的基础。100年后,继承发展冯之后?在达勒姆理论的基础上,克里斯特尔(Christaller,1933)和莱希(Los Ch,1940)提出?中心区位理论?。但对新经济地理学影响最大的是哈里斯(1954)和普拉德(Pred,1966)。哈里斯(1954)认为厂商会选择靠近市场的地方设厂。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用了?市场潜力指数?衡量美国各县与市场的接近程度,该指数实际上是各县附近市场购买力的加权平均值,其权重取决于地区与市场的距离,与距离成反比。结果表明,美国的工业集中区具有很高的市场潜力,生产的集聚可以强化自身。制造商选择靠近市场的地区进行生产;但同时,靠近市场的区域也是其他厂商会选择的区域。Praed (1966)关注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他采用?基数乘数?分析方法。他认为,用于地方支出的收入份额不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当地市场的规模,因此随着该地区经济的增长,市场将大到足以支持一个高效的大型企业,从而使其在当地提供更广泛的商品和服务变得有利可图,以此类推,这将启动地区经济增长的积累过程。
3.规模经济和外部性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引入了规模经济。因此,要理解新经济地理学,必须从规模经济和外部性入手,其中马歇尔模型的影响最大。该模型认为规模经济是外在的,是专业化分工造成的。马歇尔认为,厂商集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因:一是厂商集中形成了劳动力市场的集中和享受;其次,产业的集中可以降低投入的获取成本;最后,集中也会带来技术溢出。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被克鲁格曼用来解释产业本地化的动因,这种解释逐渐被后人接受。所以我们在很多新经济地理学的文章中可以发现,所谓的前向相关和后向相关都是这种外部性理论的延伸。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克鲁格曼(1991)第一次尝试用经济模型来解释哈里斯和Praed提出的观点。他用DS方法建立了一个最简单的两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只有两个行业:农业和制造业。农业的规模报酬是不变的,制造业的规模报酬是递增的。农产品没有贸易成本,而制成品贸易有运输成本。为了简化模型,他将生产要素分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专门从事制造业生产的工人,并限制农民在两个地区之间自由流动,而工人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要素。
在均衡形成的过程中,应该遭受什么?向心力?然后呢。离心力?的影响。?向心力?指使制造业向一个地区集中的力量,其作用类似于外部经济。向心力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性的相互作用。简单来说,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存在,使得制造商总想聚集在市场和供应商附近进行生产;但同时,靠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也是其他厂商选择的地方。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创造了经济?专注?现象。然后呢。离心力?是那些阻止制造商聚集在一起的力量,比如对农业生产的地理限制。
运输成本高的时候,区际贸易少,劳动者收入主要靠本地竞争。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收入减少。此时的均衡是制造业人口平均分布在两个区域。当运输成本较低时,典型的制造商会在两个地区销售其产品;但如果位于人口密集区,会离市场更近,所以也能提供更高的工资;反过来,由于劳动者接近市场,他们的工资可以转化为高购买力。所以在运输成本低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这时,生产集中在两个地区中的任何一个都是平衡的,因为工人不会有离开的动力。另外,人口在两个地区的平均分布也是一种均衡,所以当运输成本较低时,存在三种可能的均衡。当运输成本适中时,离心力和向心力相等。
如果两个地区差别大,向心力占优势;当两个地区的条件相似时,离心力占主导地位。因此,运输成本有五种可能的均衡状态。所有均衡都能稳定存在吗?答案是否定的,当经济中存在较高的运输成本时,只有一个均衡——制造业在两个地区之间平均分布;如果运输成本逐渐降低,经济将达到临界状态,这时对称分布的均衡不再稳定。只要某个地区的制造业稍微增长一点,几乎所有的制造业都会集中到这个地区,最后这个地区就变成制造业了?中心?。经济的这种自发调整过程可能只取决于一个非常偶然的历史事件,但历史并不是所有起作用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预期也会影响经济的走向。克鲁格曼分析了历史和预期对均衡的影响。他指出,历史和预期哪个起决定性作用,取决于三个参数:贴现率、外部经济的影响和调整的速度。如果折现率大,外部经济作用小或者调整速度慢,历史会起决定性作用。克鲁格曼的理论给经济学家留下了一块指路碑。虽然后来的研究引入了新元素,但其基本结构和建模方法受他影响很大。
第三,新经济地理与国际贸易
目前,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以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为主要目标研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以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致力于将新的经济地理学模型引入国际贸易的研究,分析国家间差异的成因、集聚对经济的影响等等。
1,基本型号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是,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的模型是真正用来说明国际贸易的。这种基于克鲁格曼(1980)和伊希尔(1982)的经济地理模型,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型和克鲁格曼的模型(1991)。为了反映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模型取消了劳动力流动的假设,增加了中间品贸易。这样,导致产业活动集中分布的就不再是厂商与工人的联系,也不是厂商与消费者的联系,而是厂商与厂商的联系。这种关系进一步解释为成本关联和需求关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地区有一个大的制造业部门,它可以为中间产品提供一个大的市场,这使得该地区吸引更多的制造商。这就是所谓的需求相关(其含义类似于后向相关)。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地区能够生产更多的中间产品,那么这个地区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就会比其他地方低,这就是成本相关(其含义类似于正向相关),这两种联系使得越来越多的厂商聚集在这个地区。当运输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世界经济就会自发形成以制造业为中心,非工业化地区包围的产业分布。
他们进一步解释说,如果制造业足够大,也会造成国家间的工资差异。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增加了工业化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其他地区工业的逐渐衰落会减少该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样制造业中心的实际工资会上升,但工业外围地区不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发展不平衡。但如果运输成本持续下降,厂商会逐渐失去靠近市场和供应商带来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优势。同时,外围非工业化地区由于工资率较低,生产成本较低。当运输成本足够低时,外围地区的低成本优势将足以抵消远离市场和供应商带来的不便。这个时候,厂商就会搬出中心区,到外围地区生产,从而逐渐缩小中心区和外围地区的工资差距。所以,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国家之间的工资差距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再到小的过程。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采用了更极端的模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区域不再是可分离的间歇值,而是完全连续的。他们认为,一个?平面世界?——一个所有产品和元素都均匀分布的世界,即使存在也是不稳定的。如果劳动力分布稍有变化,整个世界就会自发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距离的中心-外围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参数的变化会导致什么?间歇平衡?也就是说,地区专业化结构一旦建立,即使经济中的条件发生变化,它也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但是,当条件变化到某个临界值时,专业化结构就会变得不稳定,产生另一种经济地理结构。
2.聚焦与经济增长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在经济地理学上迈出了走向国际贸易的第一步,在产业集聚和国际贸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篇文章被后来的学者视为国际贸易中经济地理学发展的里程碑。帕格和维纳布尔斯(Puga & amp;维纳布尔斯,1996)进一步深化了多产业均衡,提出了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从工业化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他们把制造业的发展作为聚集的动力,不再局限于运输成本的降低。我们已经知道,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和投入产出关联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刺激制造商在市场和供应商附近生产。而且这种聚集提高了一些国家的工业化,同时也有了更高的工资。如果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继续扩张,会使那个国家的工资过高,刺激制造商从那个国家转移到非工业化的外围进行生产。如果产业继续扩张,外围国家将逐渐成为工业化国家,然后制造商将继续转移到更落后的国家。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工业化就像一波浪潮,从中心国家逐渐向外围国家蔓延。在不同行业中,关联度弱的行业、处于上游位置的行业或者劳动强度弱的行业,在工业化的扩散中会先进行调整,然后再扩散到其他行业。
鲍德温&福斯里德(鲍德温& ampForskild,1997)也借助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地理和贸易模型。该模型中的循环因果关系涉及的不是要素的流动,而是要素的积累。拥有大市场的国家倾向于投资更多,这些投资进一步扩大了它们的市场。
3.贸易政策和经济福利
新贸易理论认为,单边贸易壁垒的增加将有助于降低该国国内产品的价格。Baldwin (1999)利用带有集聚力的模型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并指出集聚力的存在强化了贸易保护的降价效应。然而,这种效应是一系列简化假设的结果。单边贸易保护政策虽然可以在提高国内工业生产份额的意义上促进国内工业化的发展,但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这需要一定的条件。事实上,贸易自由化也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帕格和维纳布尔斯(1997)首次研究了贸易自由化促进工业化的可能性,指出尽管单边自由贸易政策和进口补贴在吸引外资方面接近,但前者能产生更高的经济福利。
Baldwin和Fosreed (2002)详细分析了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影响,他们指出,全球经济自由化有利于大国,但不利于小国。在多边自由化的过程中,最小的国家首先失去所有的工业。随着自由化的推进,其他国家也成了?边缘?国家。当贸易完全自由化时,所有的产业将会集中在市场最大的国家。如果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被消除,将形成一个大市场,这将造成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自由贸易协定的建立会增加成员国居民的实际收入,损害非成员国的经济利益。贸易集团的形成也会产生自我强化效应,从而导致一种?多米诺?效应,导致贸易自由化逐渐向全球蔓延。
地理与贸易密不可分,新经济地理学为贸易理论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引入了区位分析方法。而经济学家在这方面的工作呢?提问比回答多?。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地理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到模型中。
参考
藤田昌久和保罗?克鲁格曼和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梁琪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保罗?克鲁格曼,张译。:贸易与地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安·胡森:空间经典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1.国际贸易地理
2.国际经济论文
3.经贸地理论文
4.国际经济论文
5.国际经济论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