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拿辜鸿铭的辫子说事?

最近看到几篇描写辜鸿铭的文章,都是同一点。都谈到了他的辫子,和辜鸿铭展开了一场辫子之争。据说他是晚清剪辫子第一人。据说他是最后一个剪辫子的。

先看看这些文章。

有一篇文章叫《疯子》。“清末朝廷风雨飘摇的时候,他第一个跳出来剪辫子。清朝奉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原则,剪辫子无异于谋反。辜鸿铭很早就剪了辫子,这是一个惊世之举,完全不一样。后来大家看到晚清的运气都快用完了,大家纷纷剪辫子,唯独辜鸿铭先接了个假辫子,后来留了辫子。”

再看另一篇文章,“妖怪”辜鸿铭是清朝剪辫子第一人。“辜鸿铭是清朝最早剪辫子的人之一。那是他在苏格兰学习的时候。他有一个女朋友,喜欢把他乌黑发亮的辫子拿在手里玩。为了讨好她,辜鸿铭把她的辫子剪掉送给了她。”

还有这样一篇文章,《辜鸿铭――清朝最后的辫子》。“辜鸿铭是个怪胎,号称清朝最后的辫子(1928死的时候还在)。”

看完之后,我惊呆了。找了几篇描写辜鸿铭的文章,没有一篇说他是清朝剪辫子第一人。也没说自己的辫子是清朝最后一根。我只能说以上文章的作者很厉害,是转行的“发明家”。剪辫子的方式,环境和地方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谁和谁不是一回事。女管家不得不东张西望,但不能同意。

清朝的男人都是扎辫子的,虽然辜鸿铭的辫子是黄头发,但也没什么稀奇的。看辜鸿铭不看他的辫子,看他的学识,看他的狂放不羁的生活。

辜鸿铭(1857―1928),祖籍福建同安(今厦门),马来西亚槟城人。他的父亲是当地华侨,母亲是西方人。他的高鼻梁,深眼窝,黄头发,成了辜鸿铭的外貌特征。辜鸿铭学识渊博。他一生获得了13个博士学位。他精通九门外语,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拉丁语、希腊语和马来亚语。他给六国使节当过翻译,被孙中山和林语堂称为“中国第一语言天才”。自号“韩彬读书易哲”,晚年又被封为“东西南北老人”。他“生于南阳,学于西方,仕于北洋”。

20世纪初,西方有句话:去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要看辜鸿铭。辜鸿铭的思想影响了20世纪的东西方。他是一位精通中西艺术的学者,是近代中学西传史上的先驱。

辜鸿铭在西方的名声远比在中国要宏大。他倒着看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文化,给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讲孔子,跟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写信,讨论世界文化和政治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杰出的中国人”。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系教授纳尔逊非常推崇顾。当他得知辜鸿铭生活艰难时,甚至为他募捐。一位德国大学教授郑重宣布,“如果学生不了解辜鸿铭,就不允许参与相关讨论。”德国人认为,能代表东方文化的,除了辜鸿铭,还有两个人,印度的泰戈尔。他也是近代中国的学者,被日本人聘请去讲学四年,是最长的一次。

他创造性地将《论语》、《中庸》和《大学》用英语和德语翻译到西方。向西方人宣扬东方文化和精神。同时,他把外国诗歌翻译成中文。他是近代中国翻译和介绍西方诗歌的先驱。

在《论语》译本的序言中,他声称:我们在这里只是想表达一个愿望。我希望那些受过教育和有思想的英国人在耐心地阅读我们的翻译后,能够反思他们对中国人的偏见,从而纠正他们的错误观点,改变他们对中英两国人民和国家关系的态度。

《中国人的精神》(即《春秋正义》)是辜鸿铭最具影响力的英文代表作,是以“中国人的精神”为中心的一系列论文的集合。面对当时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欺凌和对中国文化的歧视,辜鸿铭论述的主旨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

辜鸿铭认为,评价一个文明,要看它能产生什么样的人,男人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为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并不真正了解中国和中国的语言”。他说:“要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深沉、博大、淳朴。”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个特点是深、广、简。”此外,还有“敏感”。

从这个独特的角度,辜鸿铭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和法国人进行了比较,突出了中国人的特点。美国人宽广朴实,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朴实,但不博大;德国人博大精深,但不简单;法国人不像德国人那样深沉,不像美国人那样旷达,不像英国人那样单纯,但他们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敏感;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这四种优秀的精神品质。也正因为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那种说不出的温柔’。”

辜鸿铭在北大讲课时,公开对学生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诗?那是因为你学好英语后,要教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教他们温柔敦厚的诗词去解释那四个外国。”当时的中国被列强肆意瓜分,四面八方都没有风。他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在坚定而绝望地挣扎,内心承受着怎样的痛苦。

辜鸿铭的法国友人、学者弗朗西斯?在纪念国圣辜鸿铭的文章中,波利称他为“中国怪胎”、“疯老头”,对他“留在过时的时代”和“喜荒诞”的独特个性印象深刻:“他穿了一件中国长袍。在北京人剪掉辫子的那一刻,他保留着那条象征性的辫子。我们的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顾滔滔不绝,我一句话也插不进去。其实这只是一段很长的独白,我永远不会忘记,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执着的人,坚持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真正的信仰。”

周作人在《北大情旧录》中这样描述辜鸿铭,“一个深目高鼻的洋人长相,头上有一撮黄毛,却编成一条小辫子。冬天,他穿着枣红色的大袖外套,戴着瓜皮的小帽子;不要说民国十年前后的北京,就是清朝前期,我们在路上的一个小镇上,遇到这么一个衣冠楚楚,牧师般的人物,大家都忍不住瞪大眼睛盯着看。确实是民国王府井大街的一道景观,而且这道景观是真实的,不是临摹的。”

林语堂以一个八十岁老人的心由衷地赞美辜鸿铭:“辜鸿铭是一块很硬的肉,虚弱的胃吸收不了。对西方人来说,他的作品就像长满刺的豪猪。但他有深度,有见识,让人原谅他很多错误,因为真正有见识的人很少。”林语堂也说,“辜独来独往,越帮越骂。如果你借给他钱让他摆脱贫困,你必须给他一记耳光。不这样做,就看不出他的固执。”

北京大学当代英语教授文说:“辜鸿铭在他去世之前,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他死后,恐怕会成为一个神话人物。其实他和你每天遇到的很多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只是一个天生的叛逆者。”

中华民国总理王宠惠说:“辜鸿铭给我们国家带来了荣誉,也赢得了国际声誉。从古至今,他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郭沫若说,“在他的新的尖锐的言论之前,几乎一切旧的观念和习惯都像大风中的落叶,完全失去了光彩。二十年前,没有一个少年——换句话说,当时资产阶级的孩子——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言论的洗礼,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只要是中国人,就只能生病,丢掉性命。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打就要付出特别惨痛的代价。面对当时的祖国,辜鸿铭担心中国传统的断裂和中华文明的抹黑。他在《张文祥幕府笔记》中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自尊和深深的叹息。

《笔记》里有一个笔记叫《忘八蛋》。户部侍郎对顾说:“你说的是王道,可是今天为什么不能实行呢?”辜鸿铭答:“世上只有两条路,不是王者,就是混蛋。孟子曰:“第二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辜在讽刺所谓的“王道”,其实是写在纸上从未实现的治国方略。“混蛋之道”是中国自古以来流氓不断实践的夺取天下、治理天下的方式。

辜鸿铭坚持他的“象征辫子”。他说:“我有一条辫子,这是一种象征。我是老板的代表,是中国的最后一个。”辜鸿铭还把所有剪辫子的人都叫做“没有辫子的畜生,畜生!”民国初年,人们剪了辫子戴上帽子,他就骂人:“拿个猴子来加冕!”"

辜鸿铭对中国的道德文化有着深厚的信仰,自视为“卫德之干城,警世之木铎”。在他的一生中,他痛恨中国人唾弃旧派,蔑视民族习俗,但他慈悲为怀的善良并不被欣赏。他洞悉古今智慧,无人能懂。他不合时宜的话,得到的只是嘲笑和声讨,总是骂对方的命,所以被贬为“妖怪”,贬为“狂徒”。他刻意追求与众不同,凡是别人认同的,他都反对;他鄙视别人崇拜的东西。流行剪辫子的时候,他坚持要辫子;在* * *大行其道的时候,他坚持鼓吹君主主义。由于智力出众,他能大声说话,为一切辩护。百年来对他的评论众说纷纭。被赞美的人上天堂,被贬低的人下地狱。

辜鸿铭去世后,一位外国作家说:“顾死了,但能写中国诗的欧洲人还没有诞生!”

看看现在的世界,有什么震撼人心的话,什么震撼人心的事敢说敢做。只能说明这种人的“不出意外没完没了”的想法在作怪。

再看辜鸿铭,他在国家危难之际,试图用自己的精力挽救大清帝国的衰落,表现出令人肃然起敬的民族自豪感;他用最偏执的方式捍卫被摧残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保持不变,应对各种变化。终身捍卫传统文化,不懈努力,用自己的力量打天下;以他的野态度,保护自己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真的是一种无奈。他的傲慢和不寻常的表现只是被误解了。他是天生的叛逆者。

辜鸿铭是一本很精彩的书,寓意很广,耐人寻味。看关于他的文章,字里行间有时会让你开怀大笑,有时会让你为他的幽默和口才击掌,有时又会无奈地摇头。但当你微笑、拍手、摇头的时候,你就会产生思考辜鸿铭时代的文化、传统、民族尊严和人生未来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反思那个风雨飘摇的中西冲突的历史时代。

那些喜好自恋,津津乐道辜鸿铭纳妾、缠足、拜物教的逸事,讲早讲晚,绕着辫子讲“黄”,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的人,真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令人生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