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音乐论文

民歌有三个特点:一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民歌的作者是人民,是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为了表现生活,表达感情,表达意志和愿望而创作的。过去,劳动人民被剥夺了掌握文化的权利,他们不会读书,也不会看音乐,而是靠口口相传,自己作曲,自己演唱,以满足生活的需要。比如《长工苦》、《招工难》,倾吐长工被诈骗压迫的悲情;绣荷包表达了姑娘对爱人的思念,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打夯歌》和《川江船夫歌》表现了劳动者与自然斗争的英雄气概。《蛤蟆花》和《冬丝妈妈》唱出了孩子们玩游戏时天真无邪的性格。但“有假诗人,无假民歌”(明、冯梦龙)。民歌所表达的人民思想感情是最真实最深刻的。其次,民歌是通过广泛的群众即兴创作和口头演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民歌的创作过程、演唱过程、流通过程融为一体。在演唱的过程中,即兴创作,在作曲、演唱、循环的过程中。当然,传统民歌的创作和发展过程是缓慢而自发的。第三,曲式简单,平易近人,生动灵活。民歌的曲式短小精悍,大多以音乐片段为基本结构单位。由单个音乐片段重复构成的分节歌的结构形式在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民歌的音乐素材和表现手法经济而精炼。民歌的音调大多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它们与方言语音紧密结合,音乐表现生动,形式灵活生动,无固定节拍,善于变化,对各种内容、歌词、演唱场合、条件的适应性强。中国民歌的形成中国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遗产。它们诞生在远在原始社会的热情人民的集体劳动中。因为没有词和曲谱,当时的民谣无法完全考出来。《诗经》收录了160首中国北方民歌。虽然只是文字记载,但足以说明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中国民歌已经有了相当完整和成熟的艺术形式。几千年来,中国革命一直密切伴随着人民,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意志,记录他们的历史,培养了历代的作家和艺术家。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唐宋的“曲子词”,元代的“散曲”、“小令”,明清以来的“歌谣”、“小曲”...只是汪洋大海中剩下的几颗珍珠。他们在中国文化史上放射出不朽的光辉。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革命也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新民歌,并且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在不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活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影响下,民歌形成了题材形式、风格、色彩、表现手段、艺术体验和调性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它有许多分类方法。从题材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反映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反映生产劳动;反映爱情和婚姻;反映日常生活;搞笑又有启发性;歌唱传说故事、人民新闻、名胜古迹等。从主题情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号子、民歌、小调、舞曲、风俗仪式歌等。在近半个世纪产生的新民歌中,有两个新的主题因素:进行曲和颂歌。从风格和色彩上看,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民歌以其独特的风格特征丰富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宝库。在汉、藏、蒙、哈、维、壮等一些数量较多、居住区域较广的民族中,可以根据当地不同的特点进行细分。众所周知,戏曲、曲艺、民族器乐等各种民间音乐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的音乐创作离不开民歌的滋养。并且他们以自己的艺术特色和专业技能丰富了民歌的内容,提炼了这种民歌的形式,对民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各民族、各地区、各时期的民歌,就像一朵朵美丽的白花,遍地盛开。这里介绍的只是民谣中的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