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丧葬文化有什么特点?
孔子主张:“人生,事以礼;死,葬以礼,祭以礼”(《论语·为政》),儒家大力提倡孝道,尤其重视死的仪式。丧葬礼仪受儒家孝道的影响,日益形成了葬前丧、五服制、丧丧、祭亡等复杂的丧葬习俗。此外,受灵魂不朽观念的支配,古人心目中有两个世界,即活人居住的现实社会和鬼魂居住的朋友曹府。所以古人总是按照死者生前的生活方式为其安排后事,把现实社会中的一切都原封不动地搬到鬼界。“死如生”是包括中原在内的中国丧葬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
(2)长祭重葬之风盛行。
丧丧是中原传统丧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五服”制度,其目的是根据亲属关系确定丧孝的亲疏,以维护封建宗法制度。丧期不仅有许多禁忌,还有七日祭、百日祭、周年祭,以及清明节、春分、中原(农历七月15)、冬季至日扫墓的长期祭祀制度。重葬之风一直是中原传统丧葬习俗的重要特征之一。“民土安”、“重葬”、“铺张浪费”是其重要表现。埋葬始于原始社会。当时中原人用土葬埋葬尸体,所以土葬成为中原各地汉族人的传统葬法。“重葬”观念影响深远。“棺必重,衣必丰,绣必繁,丘必巨”和“身皮之损,父母不敢害”以及排场奢靡之风愈演愈烈,导致历史久远。
(三)等级森严,封建迷信盛行
早在中国奴隶社会的周朝,就有“贵贱、高低等”的丧葬制度就形成了。生前社会地位不同,死后待遇也不同。古人通过葬礼把现实社会的等级关系移植到鬼魂生活的冥界。丧葬中盛行封建迷信活动,这是河南传统丧葬习俗的又一特色,主要包括:搭灵棚、做道场、看风水、择吉日、念佛经、招魂、披马戴孝、烧纸赚钱、磕头鞠躬、送葬队伍、大办丧事、配阴亲、娶鬼妻等。
人类经历了“弃尸”、“野葬”、“入坟”等死亡的文化过程。埋葬器具是指盛放死者遗体或者骨灰的器具。针对这两点,本文主要叙述了丧葬中墓穴和葬具的选择。
(1)墓主人无意下沉或掩埋。早期人类的亲属概念是以氏族为基础的。所以,没有坟也无所谓。大家都埋在一个地方,很容易找到。私有制出现后,家族关系的缩小,人们需要分别安葬和纪念,坟墓就开始了。
阶级社会,人分三等,坟墓自然也有等级。大的等级是:圣人的墓叫“林”,帝王的墓叫“墓”,贵族的墓叫“墓”,普通官员或富人的墓叫“墓”,老百姓的墓叫“坟”。同一级别内,坟墓的大小、高低、排列、走向、装饰都有差异,后代不能超越祖先,小官不能超越大官。
墓地可分为墓地、家族墓、宗族墓、义地和万人坑。墓地一般由政府购买,多为穷人。为了提倡土葬,禁止火葬,明清政府一度开放墓地。家族墓是一个家族的墓区。时间久了,就成了家族坟墓。义是有钱人的义举和善良,是为少地无地的穷人购买的墓地。万人坑是最贫困的墓地。土地是无主的荒地,坟墓是最穷的人或者说是无主的人。墓园里有一条神道,是墓园的主干道。道路两旁有石人、石兽、松柏。墓上有墓碑,上面刻着墓志铭。墓碑坐于墓台之上,墓台两侧有墓兽、松柏。
中国人对死亡非常重视,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操作和身体形态上。从登基那天起,皇帝就注重两件事,一是长生不老,二是修墓。世间所为,下有所效,在活死人墓中随处可见,规格也是尽善尽美。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看重坟墓?
首先是归属感。中国人特别重视自己的家,一出生就认祖归宗;寻找生活依靠的组织、人物或单位等。死了一定要归根,一定要家族墓,家族墓,合葬。这种强烈的归属感是威权政治下个体意识弱化的表现。生命中的危机和不稳定体现在死亡文化中,即加强死后的稳定,稳定表现在墓地的各种规定中。
第二是永恒的需求。渴望生命中的永恒,财富和摆脱贫困是人类自私的、最本能的欲望,但永恒是不现实的。改造它不也是一种永恒吗?所以,生命延伸到死亡,财富延伸到坟墓。
第三是伦理道德的需要。中国儒家伦理对生活世界的维系作用是有限的。所以,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应该在死者身上强化这种功能,用对待死者的态度来衡量自己对生者的态度,即“事死如事生”。
第四是男权等级制度的需要。宗法等级制度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秩序的有效手段,在死亡的重大事件中也应该有所体现。
(2)墓葬包括棺、棺、箱、瓮、坛等。在传统的丧葬习俗中,埋葬的器具也根据死者生前的身份而有所不同。
棺材。直接抱尸体的装置。有木制的,金属的,水晶的,玻璃的,银的等等。木棺讲究很多。据说楠木和檀香木棺材可以保护身体不腐烂。木棺也很讲究用料,三寸、七寸,甚至尺来之遥,重到几十个人都搬不动。。
郭。棺材外面一套棺材。在封建社会,棺材的使用是严格不同的。有七帝五王三医二士,平民为棺。棺材盖。旧时覆盖在棺材上的寺庙式的盖子。等级越高,棺盖越精致。盒子。大部分是未成年死者,用来埋尸体的。也用于二次骨葬。形状像棺材但很小。骨灰盒。盛骨灰的器皿多为木制或胶木。骨灰盒用于现代火葬。骨灰盒。流行于古代火葬,主要受佛教文化影响。
陪葬品是与死者一起埋葬的物品。有焚烧、土葬、搬运死者等多种形式。随葬品包括人、物、象征物和模仿物。随葬品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是死者生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现代社会,随葬品只是成为一种符号,在农村等落后地区依然流行。随葬品的出现与社会意识和宗教信仰有关,“孝”的意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奴隶社会,人们经常和他们一起被埋葬,这是非常可怕的。后来有陶人陪葬,算是一点进步。古代帝王多随葬器物,盗墓之风由此而起。皇帝们用假墓怀疑它,有的皇帝有十几个墓。一般人们一般用象征性的物件陪葬,一是经济实力不够,二是害怕盗墓的死者焦虑。
选好墓地和葬具后,就是重葬的葬法了。这是人们处理死者遗体的方式,也就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埋葬死者。在古代,对于死后遗体如何处理,没有可靠的记载。根据传说和考古、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发现古代人类处理死者遗体并没有固定的习俗。2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祖先后,对死者遗体的处理几乎和哺乳动物一样。
中国最早的有意识的丧葬活动是石器时代晚期的穴居人,距今654.38+0.7万年。死者有一定的仪式,赤铁矿粉散落在死者遗体周围,还有石器和其他陪葬品。丧葬习俗是伴随着“鬼”的概念出现的。由于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对自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神秘感,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梦境逐渐产生了各种意识,进而影响了丧葬习俗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对死者尸体的处理。自从灵魂的概念产生以来,人类已经用各种方式处理了遗骸。按埋葬方式分,有土葬、火葬、天葬、风葬、水葬、崖葬、塔葬、露葬、腹葬、裸葬、路葬、树葬、洞葬、海葬、野葬、吊葬、船棺葬、铜棺葬、吊棺葬、石棺葬、瓮棺葬等。根据埋葬的类型,有仰葬、弯葬、侧葬、弯葬、直葬、肢解葬、一次葬和二次葬。上述埋葬方式和埋葬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一是遗体保存法,认为灵魂必须依赖于遗体及其归宿,所以要尽可能地保存遗体,如土葬、悬棺葬、防腐葬等。第二种是遗体消除法,认为灵魂要尽快离开肉体升天,所以要尽快消除遗体,让灵魂安息,比如火葬、水葬、天葬等。
进入阶级社会后,埋葬方式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逐渐形成了以土葬为主的传统丧葬习俗。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创造的一些安葬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比如火葬;有些因为笨重,对环境有害而被淘汰,比如悬棺葬、高架葬、骨灰盒葬、水葬等等。古代葬法和葬式的形成和选择,往往与人们生活的环境和地理因素密切相关。比如树葬、风葬、露天葬,多为生活在森林中的民族,如中国古代契丹人,三年后将尸体挂在树上烧骨;例如,实行水葬的人一般住在河岸上。比如中国的藏族和独龙族,把他们的尸体扔到河里,让他们流浪。再比如火葬,因为他们生活在寒冷地区,火灾对生活的影响特别突出,进而影响葬礼。例如,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的边强人就流行火葬。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原因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埋葬方式和习俗。此外,由于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各民族的不平衡,宗教信仰的差异,在安葬方式上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