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一篇关于家庭和谐的论文?
一.有效性
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
深入开展妇女和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对家庭特别是妇女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开展“知荣辱?6?1是新款式?6?1求发展?6?1“促进和谐”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通过举办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等方式,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千家万户,真正成为广大家庭成员的自觉行为。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举办百万女子健身大赛和家庭文化艺术节;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为奥运会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举办节能减排知识竞赛,引导家庭成员树立节能减排新理念,努力节约和保护环境。家庭授予“绿色家庭”荣誉称号。
二是稳步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筑牢家庭反腐防线。
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妇联活动阵地、进家长学校”。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活动,促进了家庭廉政文化建设,为反腐倡廉营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竞赛,向家庭发放试卷,成功举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电视知识竞赛,制作专题节目在电视台播出。分层次开展知识竞赛,召开家庭教育助力廉政建设动员会、座谈会,与领导干部配偶签订家庭教育承诺书,发出倡议书,制定《廉洁家庭行为公约》,制作家庭教育“提示卡”、党员干部“交心卡”、廉政文化宣传卡,潜移默化教育家庭成员,引导大家牢固树立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是深化创建和谐家庭活动,提升特色活动品牌效应。
创新形式,整合资源,创建和谐家庭,引导各类特色家庭创建。一是把创建“学习型家庭”与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机构、和谐社区结合起来,通过征文、演讲比赛、举办学习班、知识竞赛等形式,组织广大家庭成员学习和掌握各种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命名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社区。召开和谐家庭表彰大会和演讲比赛,评选和谐家庭示范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示范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二是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美德农家”活动,带领农村妇女和家庭以家风文明促乡风文明,以美化家庭生活环境促村容整洁。举办“和谐农家新风貌”经验交流观摩会,授牌全国“美德农家”“巾帼示范村”示范点。以“家学”为重点,举办文化科技培训班、演讲比赛和“123家学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围绕“家庭烹饪、家庭趣味游戏、家庭讲座、家庭才艺展示、“绿色家园”、“三清五改一美化”等主题,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以“家评家议”为重点,培育先进典型,开展“好夫妻”、“好婆婆”、“好妻子”、“十大优秀农民”、“新农村建设廉洁之家”等各类先进评比表彰,成立家庭道德评议协会,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第三,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家庭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创建活动中坚持“三贴近”原则,举办家庭文化艺术节,以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的各种家庭文化活动激发家庭的内在活力,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帮助家庭成员接受教育,陶冶情操,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方法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的方向。要以构建和谐家庭为核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从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新高度来认识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工作中找准工作定位, 充分发挥妇女和家庭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她们享受* * * *。 要努力在妇女和家庭中树好、宣传好各类道德模范,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道德建设实践活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促进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区和谐,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是创新思路,科学发展,不断提高文明家庭创建水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家庭美德建设、家庭文化建设、家庭廉政文化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节约型家庭建设融为一体,结合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拓宽活动内容,注重创造实效,探索创造新的更好的工作载体和抓手,使家庭在情理交融、雅俗共赏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文明程度。要善于借台宣传唱戏,尝试以市场化机制运作,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力量,争取财力、人力、物力的广泛支持,使创作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不断增强创建文明家庭工作的实效性。以构建和谐家庭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型家庭”、“廉政文化进家庭”、“美德在农家”、“节能减排进家庭”等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精心设计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体现地方特色,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吸引和带动更多家庭参与活动,用健康有益的活动占领家庭的思想文化阵地。要加强对家属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满足家属心理和谐的需求。建立和壮大家庭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家庭互助自救活动,在广大家庭中营造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