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宋之交——从唐宋科技的变化谈起
一、唐宋之交
根据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划分历史阶段是历史学科的重要任务。“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学习历史是为了了解它的变迁。如果不划分阶段,就不容易说明其变化的真相。历史分期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找出历史的变革点,进一步观察其质变和量变,从而了解每个时代的特征。”(台湾省中国通史论文选)
“统古今之变”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所谓变化,有同质的变化,也有异质的变化。同质性的变化是自然统一下的重大内部变化;异质性的变化体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简单地说,唐宋之间,是一个由大地主制向地主制转化的时期,其变化之大,不亚于春秋战国时期”(《张对“唐宋变革时期”理论的介绍与反思》)。其巨大转变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政治上,从贵族政治到独裁政治,法学博士,庶人在礼下;经济上,国有土地制改为地主私有土地制,部制改为佃农制,“地制不立”,“兼并不抑”;文化上,从贵族文化到平民文化,词、歌等“下巴丽人”之类的东西相继高雅时尚,小说的地位也有所提高;思想上,追求理想、注重仁义的孔孟儒学演变为关注现实、崇尚道德的理学。在社会习俗上,等级界限已经被打破,创新和变革成为社会趋势。这一切不仅构成了宋代社会的崭新面貌,而且奠定了中国社会基本习俗的基础。”
唐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从古至今,从中到外,这已成为史学界不争的知识。通过历史研究,这种“变化”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谓广泛、海量、尤为显著。所以有“唐宋变革论”、“宋代近体论”(日本)、“新传统时期”(英国经济史学家R . H Tawney)、“新形势”(陈寅恪)、“前代无变”(钱穆)、“近体学”(王国维)、“现代学”等理论。
虽然在史料或方法的运用上各有侧重,但总的鉴定趋势是唐宋之际的大变,达到一定或一定程度的“转折”或“变化”(根本变化)。但这一巨变究竟是“转折”还是“变化”,还是“同质”还是“异质”?这就是分歧所在。
二、唐宋时期科学技术的变化
遗憾的是,唐宋研究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而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研究却没有得到史家足够的重视。
自内藤湖南及其弟子“唐宋变革论”提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学者从多个维度掀起了一股唐宋历史研究的热潮,探讨唐宋之间的巨变,甚至有人将这一时期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相提并论。
但是文艺复兴使西欧的资产阶级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一个阶级能否成为独立的力量,是以它是否拥有独特的思想武器来判断的。中国古代商人之所以无法改变社会潮流,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这使得他们不仅无法摆脱旧势力的影响,还需要依附于旧势力。也就是说,虽然他们很富有,但他们仍然在想旧的事情。所以地理大发现奠定了资产阶级的物质基础,真正让西欧资产阶级站出来改造旧秩序的是文艺复兴带来的思想大解放。
可以说,在阶级和意识形态方面,唐宋并没有“文艺复兴”程度的变化。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唐宋时期,中国的农业和整个社会经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英国人艾曼纽、美国人郝若蓓甚至把宋朝称为经济革命时期,而法国学者白乐日、中国学者舒世澄则把宋朝视为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但唐宋时期没有质变的经济基础。
中华文明是在半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西南的青藏高原,西北的戈壁沙漠,东南的大海这些天然的地理屏障一方面让人无法逾越,另一方面又创造了适合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因此,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一直是“封闭”中国发展、衍生、统一、融合的重要基石和主导经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主导经济在唐宋时期取得长足发展和阶段性提升,离不开科技的力量。能够推动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反过来又会通过科学技术上一层楼加速发展。
1,唐宋科技之光照亮世界
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汉学家、科学史专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曾说,中国在公元3世纪至13世纪保持着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尤其是在15世纪之前”。中唐到宋代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高峰。被马克思称为“预示着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就出现在这个时期,并迅速转化为商品,促进了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传统农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农学以及与农学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
唐宋时期,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空前发展,出现了多种动植物谱系,如传统的步犁、“智慧农业”水车(“卡车”)、育秧播种技术、茶叶专著《茶经》、农业著作《陈辅农书》、《菊铺》等。伊莫科的代表作《中国历史模型》详细研究了13世纪中国农业的水平,包括工具、肥料、农作物品种及其引进和改良、灌溉系统、农产品商品化等。易茂科认为宋代中国已经发生了农业革命,南方成为全国粮仓,大运河如同商业通道,中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农业生产力。
出于农业生产和历法制作的需要,唐宋时期在天文地理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蒙克一行(本名张遂)是唐代最著名的天文学家。他精通佛教、历法、数学和天文学。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精确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恒星位置变化的天文学家。在他去世之前,他编了《达李岩》的草稿,后来被张硕等人编成了一本书。这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书。宋代的“水运仪观测台”是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钟。《新仪器与图像精要》直接影响了100年后的欧洲天文学。《数学九章》最终解决了数学高次方程的有理和无理根的近似计算问题、一次同余问题、三斜求积问题等等,成为影响世界的数学著作。地理学著作有《国志》、《海中花》和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地方通志《元和县志》,影响很大。
唐宋时期有专门的医科大学。王安石变法期间,设立了专门的医学教育机构“太乙局”,医学行政机构相对完善。出现了唇裂修复、木制假眼、用汞合金制作假牙等“黑科技”外科手术。“药王”孙思邈将历代医学成就全部总结为“千金方”,成为代代相传的医学经典。王《铜仁穴针灸图说》所载宋天圣《铜仁穴针灸》是北宋医学针灸的重要开山之作。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询问笔录汇编》问世,标志着验尸制度的建立。300年后,西方第一部法医著作《医生报告》问世。
此外,沈括的《孟茜笔谈》绝对是宋代科学技术的杰作,是对宋代科学技术的全面总结。孟茜毕谭灿记录的多项科技成果名列世界第一:根据化石推断古气候变化,比西欧早400多年;用流水侵蚀理论阐述华北平原和雁荡山的起源,比西方同类理论早700年。他的新历法比类似的欧洲萧伯纳阴历早800年。沈括计算出围棋的棋局总数是3的361次方,并估算出其布局,如果用数字表示,需要上万字,这在古代世界是绝无仅有的。西方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称赞这本书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和里程碑”,沈括是“中国整个科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尤其是宋代,是科技创新的密集期,在数学、天文、历法、地理、物理、化学、医学、农业、水利、建筑、冶炼、采矿、机械等诸多方面都领先世界。
2.唐宋科技繁荣的背后
?“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广度和深度的动力”(郑·、徐东升《唐宋时期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大规模的手工业作坊。产业集聚开始出现,如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基地、成都的丝绸生产基地、惠州的纸张生产基地、杭州的图书出版基地等。,都推动了产业创新升级。市场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到店到柜形式的金融业开始出现。类似汇票的飞钱、方便钱等金融业务萌芽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易所也出现在北宋时期。金融业和金融资本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财富的积累和各行业的扩张。
市场和技术的结合也带来了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唐宋时期,农业内部分化已经非常明显,经济作物比重不断上升,工商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带来了税收结构的深刻变化。北宋至道统末年(997)、天玺末年(1021)、熙宁十年(1077),农业税和非农业税的比例分别为60: 40、40: 60和28: 72,工商税收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超过了农业税。)。
以上都最能支撑“唐宋变革论”、“唐宋近代论”等社会“变革”论。
三、唐宋科技繁荣的实质
对于中国史研究者来说,有一个永恒的命题:为什么中国没有独立发展资本主义,没有自己打开现代化的大门?
科技的繁荣确实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新的社会因素的诞生,但归根结底,唐宋时期的科技繁荣是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统治权力的稳定产物。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这决定了中国科技发展的道路,影响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塑造。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科技发展、经济制度和商品经济,塑造了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模式。
在“以农立国”的传统生活方式中,国家机器的制度定位是“劝农”,与农产品加工相关的手工业特别发达,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的农业和水利技术也能得到充分发展。但总的来说,酿酒、制糖、榨油等行业基本停留在家庭副业阶段,作坊式生产在民间除政府外并不普遍。生产技术的经验非常突出。技术本身不是商品,而是个人技能,扩散性不强,不容易很快成为规模生产力。重政治轻技术、重道术轻兵器的文化倾向,也使统治者和民众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只停留在实用层面,这体现在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等方面的技术成就上。四大发明也是非科学理论的技术发明和创新。
如前所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但实际上,统治者比以前更加意识到重视农业。据脱脱《宋史》记载:“君王若想有好日子过,未积粮先不耕,盐铁最后。”小农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更强。中央集权的宋朝加强了“重农抑商”的政策,改变了税制结构,营业税高于农业税。同时在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实行垄断,设立官方海运服务,严格限制地方海外贸易。宋代的海外贸易主要是官方垄断贸易(张文芳《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自身障碍》)。宋代商品经济以政府为主,私营为辅,相互牵制。因此,宋代空前强大的中央集权统治下的商品经济,只是一种必要的补充,并不是也不可能成长为农业自然经济的消极因素,更不可能瓦解它而成为主导因素,从而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所以不可能给社会带来质变。
综上所述,中国从唐宋以后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是经验,最重要的是实用。由此需要的科技也是实用的,大部分是为农业和手工业服务的,加强了大一统制度的统治力量。唐宋时期的科技史无前例,但绝不是独立的。正如中国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唐宋时期的科技也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处于制高点。换句话说,唐宋时期的科技与前期相比,是不断发展的,在自然经济发展的大框架下,质量相同,水平最高。
唐宋之际的变革,由于变革的范围之大,层次之深,引起了很多关注和争议。但在唯物史观的框架下,这些变化和差异不是质变,而只是量变。严格地说,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阶段性“转折点”。如果非要套用“封建主义”的历史概括,正如齐侠、邓光明所说,这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两个马鞍型的最高峰”、“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中国封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高水平,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前所未有的”,将其推向一个政治、文化、社会的巨大“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