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货币危机?货币危机如何爆发?
货币危机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货币危机对应的是特定的汇率制度(通常是固定汇率制度),是指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如经济基本面恶化或受到强烈的投机性攻击),调整汇率制度,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而由市场决定的汇率远远高于原来刻意维持的水平(即官方汇率),这种汇率变化的影响是难以承受的。广义的货币危机一般是指汇率变动超出一国承受范围的现象。
[编辑本段]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汇率就是这一联系的“纽带”。因此,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并实施相应的经济政策成为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增长的停滞不再是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经济学家的大量研究表明,汇率高估、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出口下降和经济活动放缓都是货币危机的先兆。就实际操作而言,货币危机通常是由泡沫经济破裂、银行坏账增加、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外债过多、金融危机、政治动荡、对政府不信任等因素造成的。
(一)汇率政策不当
许多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国际资本大规模快速流动的条件下,固定汇率制度是不可行的。名义上,固定汇率制度可以减少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固定汇率国家经常发生货币危机。正因如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如巴西、哥伦比亚、韩国、俄罗斯、泰国和土耳其。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被迫放弃其固定汇率。汇率的调整往往伴随着自信心的丧失、金融体系的恶化、经济增长的放缓和政治的动荡。也有一些国家成功地从固定汇率制过渡到浮动汇率制,如波兰、以色列、智利和新加坡。
(二)外汇储备不足
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保持的理想外汇储备“足以支付三个月的进口”。由于汇率政策不当,长期锁定一种主要货币会导致本币高估,降低其竞争力。在货币危机前夕,经常账户盈余经常会持续减少,甚至出现巨额赤字。当外国投资者意识到投资国“资不抵债”(外汇储备不足以偿还所欠外债)时,清算危机就会随之而来。在其他诸多不稳定因素的诱导下,很容易引发提款行为,进而引发货币危机。拉美等地的货币危机主要是由于经常项目赤字导致外汇储备减少,无力偿还外债。例如,阿根廷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01年末为54%,到2002年末由于阿比索的贬值而增加到123%。2003年,阿根廷需要偿还的债务本息为29665438美元+0.4亿,相当于央行持有外汇储备的2.9倍。
(C)银行系统脆弱
在包括东欧国家在内的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危机的一个可靠前兆是银行业危机,银行业的疲软要么导致要么加剧货币危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银行收入过度集中于债务收入,但缺乏预测风险的能力。资本不足、监管不严格的银行从国外借贷款,然后贷给国内有问题的项目。由于货币错配(银行往往以美元借款,以本币放贷)和期限错配(银行通常借入短期资金,在持续数年的建设项目中放贷),累积的坏账越来越多。例如,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的5年——10年,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的信贷市场年增长率都在20%-30%之间,远远超过了工商业的增长率和储蓄的增长,从而迫使许多银行向国外借钱。由此产生的经济泡沫越来越大,银行体系越来越脆弱。
(D)金融市场开放太快。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如拉美、东亚和东欧,金融市场开放过快,特别是过早取消资本管制,是导致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金融市场开放会导致资本大规模流入,导致固定汇率制度下实际汇率升值,容易扭曲国内经济;但当国际或国内经济陷入困境时,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规模资本外逃,导致货币大幅贬值,必然引发货币危机。在经济转型国家中,捷克共和国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1992年末,捷克经济出现复苏迹象,物价稳定,财政盈余,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不过,为了加入经合组织,捷克加快了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1995 10年6月生效的新《外汇法》规定了经常项目下完全可兑换和资本项目下部分可兑换,并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的义务。由于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和缺乏有效监管,1997年末大量短期外资流出,最终引爆货币金融危机。据统计,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仓促开放金融市场的国家,有五分之三都经历过金融危机,墨西哥和泰国就是经典的例子。
外债负担沉重。
泰国、阿根廷和俄罗斯的货币危机都与所欠外债的庞大规模和不合理结构密切相关。例如,从1991-1997,俄罗斯* *吸收外资237.5亿美元,但在外资总额中,仅直接投资一项。约占30%,短期资金投入约占70%。由于俄罗斯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一直以债券市场为中心,而债券市场的主体是财政部在1993之后发行的期限小于1年(80%为3-4个月)的短期国债,这种投资的短期性和高度开放性使得俄罗斯债券市场的稳定性较弱,往往成为市场动荡的源头。在1997和10危机期间,外资已经掌握了60%-70%的股市交易和30%-40%的国债交易。1998 7月中旬后,俄罗斯财政部终于发布了“8.17联合声明”,宣布“1999年底前到期国债的交易和偿还”。债券市场的实际崩盘立即在股票市场掀起抛售狂潮,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撤离的资金涌向外汇市场,导致外汇供求严重失衡,直接引发了卢布危机。
(6)财政赤字严重。
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或多或少都有财政赤字。赤字越大,货币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金融危机直接导致债券市场崩溃,进而引发货币危机。
(7)政府信任危机
民众和投资者对政府的信任是金融稳定的前提,赢得民众和投资者的支持是政府有效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基础。墨西哥比索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政治脆弱性。1994总统候选人遇刺,恰帕斯州局势动荡,让墨西哥社会经济陷入混乱。新政府上台后,在经济政策上犹豫不决,让外国投资者认为墨西哥可能不把政府支出和国际收支当回事,导致金融危机。加剧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腐败。长此以往,“裙带资本主义”滋生“内部交易”,导致外国投资者和民众对政府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1998年5-6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主因也是国内的“信任危机”。
(8)经济基础薄弱
强大的制造业和合理的产业结构是防止金融动荡的坚实基础。产业结构的严重缺陷是许多国家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例如,阿根廷一直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虽然20世纪90年代实施了新自由主义改革,但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滞后。农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0%,而制造业出口仅占10%左右。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和一些国家对阿根廷农产品增加壁垒后,阿根廷失去了竞争优势,出口受挫。再比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夕,泰国、印尼等国的产业长期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在中国大陆和东欧转型国家的竞争下,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价格优势,出口持续下降,外汇收入持续减少。俄罗斯危机也是因为产业结构存在严重问题。经济复苏和出口收入过于依赖石油生产和出口,国际油价下跌,外汇收入减少,偿债能力大大削弱。
(9)危机的跨国蔓延
由于贸易自由化、区域一体化,特别是跨境资本流动的便利化,一个国家的货币波动很容易引起周边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的金融市场动荡。从泰国到东亚,从俄罗斯到东欧,从墨西哥到巴西到拉美,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再得到证实。尽管危机通常只发生在一个新兴市场,但受到惊吓、失去理性的投资者往往会从所有新兴市场撤资。这是因为:一方面,投资者担心其他投资者会抛售证券,如果自己不抢先一步,最终会伤害到自己,所以投资者做出抛售的决定是理性的选择;另一方面,如果投资者在一国资产(如俄罗斯债券)上亏损,他们会通过出售其他新兴市场的类似资产(如巴西债券)来弥补整个资产的损失。这对于单个投资者来说是完全正常的。但总体而言,众多投资者的撤离会导致一个非理性的结果,必然使相关国家陷入金融危机的危险。
㈩货币基金组织政策不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存在导致或者至少加剧了金融危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IMF等国际金融机构基于与美国财政部达成的“华盛顿谅解”,对陷入危机、等待救助的国家强加了三项政策建议:财政紧缩、私有化、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名经济学家、“休克疗法”创始人、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等。,猛烈抨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华盛顿知识”,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造成的问题多于解决的问题,并迫使受危机打击的国家提高利率,从而加深了衰退,使情况变得更糟。这导致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华盛顿知识”鼓吹一个“各国政府被跨国公司和金融集团的决策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对IMF更深层次的批评涉及到,IMF的救助行动会造成道德风险,即救助陷入危机的国家会造成投资者和一些国家的非理性行为,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在陷入困境时总会得到国际援助。
综上所述,90年代国际金融危机频发,肆虐西欧(1992-1993)、墨西哥(1994-1995)、东亚(1997-65438+)。大多数受危机冲击的国家几乎都走了同样的路,最后都尝到了同样的苦果。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固定汇率快速上升,币值被高估,财政赤字持续增加,国际收支持续恶化,货币贬值,金融危机,经济社会危机全面下降,被迫进行震荡调整,最后是一个非常痛苦而漫长的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