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起源
s!7F12506321D42D7E!1282
摄影的前世
说到摄影的起源,国粹精英们可能会忍不住引用公元前400多年春秋时期中国莫箐中提到的针孔成像,仿佛这个洞就能证明中华民族是照相机(原理)的发明者。说实话,这不可能是完全的意淫。无论是100多年前的笨重的盒子机,还是之前几十年的各种胶片相机,还是今天的数码相机,其成像原理都和老祖宗描述的一模一样:拿一个密封的盒子,在两边钻一个小圆孔,然后将打孔的一面指向窗外。窗外的景物,比如一棵树,会在圆孔对面的盒壁上产生树的倒影。
理论上,任何一个带小洞的密封盒都是原装相机。但是这个原厂相机最多只能算一半。当太阳落山,万物回归黑暗,我们依然一无所有。这是一架没有胶卷的照相机,它不能被记录。
1826年的一天,法国人尼普斯(1765 ~ 1833)终于发现了第一种薄膜——沥青。他在锡合金板上涂上曝光后可以变硬的白色沥青,放在黑匣子里对着窗户曝光8个小时,得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照片讲的是天空下一座农村房屋的一部分。由于曝光时间长,图像模糊,他的发明无法推广。
看来沥青不是很好的感光材料,拍一张模糊的照片要8个小时。到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一种银版照相术,用碘化银代替白色沥青,将涂有碘化银的钢板在黑盒中曝光,用汞蒸气显影,再用海波溶液定影,最后得到非常清晰的金属照片。银版的照相曝光大约需要10到30分钟。
达盖尔银摄影没有负片,一次拍一张,类似于旅游景点随处可见的10元的宝丽来照,无法复制。不可复制。那价差是多少?因此,几乎与达盖尔同时,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英国,1800–1877)发明的“Colotype”摄影术意义更大。虽然卡洛法的初始定义不如银盘法,但它有底片,可以无限复制。所以,确切地说,英国人塔尔博特才是摄影术的真正发明者。1844年,塔尔博特在伦敦出版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本相册《自然的铅笔》,印数150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卡洛法的曝光时间仅为3至5分钟,明显优于达盖尔的银盘法。之所以强调曝光时间,是因为感光度是底片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如果拍照的曝光时间超过十分钟,这种摄影就不太实用,只能用来拍自然风光,不可能(或者说很难)拍人像——人像就是说,一个活生生的人在镜头前很难保持十分钟的姿势,更别说抓拍街景和运动摄影了。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照相底片在原材料和感光度上都取得了持续的进步。1851年,一位名叫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彻(1813 -1857)的伦敦人发明了火棉胶摄影术(混有碘化银),又称湿板摄影术。湿板法进一步降低了负片的成本,并将曝光时间减少到不到一分钟。
1871年后,干板法取代湿板,曝光时间进一步缩短至1/25秒(室外光照下)。进步很大。1/25秒表示可以拿着相机。在此之前,所有的拍摄都必须使用三脚架。
但是电影板还是麻烦。你能把它卷起来吗?1888年,海斯曼正式开始销售以赛璐珞胶片为主的包装柯达胶片。当时,这部电影的感光度是ISO12。很快,感光度在ISO100以上的胶片也研制出来了,于是照相胶片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胶片没有大的变化。也许后来彩色胶卷是一个很大的发展,但我认为色彩是摄影中最后要考虑的。
科技的发展不仅解决了胶片材质和感光度的问题,也解决了相机本身的问题。早期旅游摄影用湿印法的时候,一个摄影师要雇好几个人抬箱子和底片,那叫一个重量!美国南北战争中所有的战地摄影师都用大货车运送他们的装备,这种货车叫做摄影车。因为底片都是涂有感光材料的大板,尺寸都是8X10寸以上。那时候,相机就像小盒子一样大——你不可能造出比底片还小的相机,对吧?
无论是旅行摄影还是报道摄影,都迫切需要更多的便携相机。柯达胶卷在1888投放市场后,相机和底片的尺寸越来越小。1890左右,出现了大小为6X6 cm的胶片,也就是我们今天常用的120胶片。据说爱迪生是从当时海斯曼斯柯达公司最新的70mm胶片中间剪下来的,两边打了便于卷的小孔,就成了我们今天常用的35mm胶片。它的实际尺寸是每个24X36。
1914年,在德国莱茨显微镜厂工作的工程师巴拿赫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35mm胶片的135相机,这就是著名的徕卡原型机Ur-徕卡。从此,那些沉重的木箱开始被抛弃,精密机械和光学的产物——135相机开始称霸世界。一开始是以莱卡为代表的侧视135相机。到1948,东德的蔡司公司生产了一台135相机,可以* * *用一个镜头取景拍摄。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单镜头反光相机,简称单反。
120和135相机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胶卷和相机以白菜价出售,大家都买得起。胶卷的照相速度也很快。O800甚至1600的胶卷都出来了,相机本身小到可以塞进口袋。走到哪里都可以拍。多酷啊!就在全世界都认为135相机和柯达胶卷完美无缺,将载入史册的时候,在1969年,有一项发明真正让传统的135胶卷流芳百世。今年,贝尔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博伊尔博士和史密斯博士发现,一种半导体对光非常敏感,当它被照亮时,会产生一个电子信号。这种光敏半导体被命名为CCD,电荷耦合器件,中文叫电荷耦合器。听起来很奇怪。CCD其实就是一个电子感光器。姑且称之为电子胶片吧。光敏半导体(电子感光器)有很多种,CCD就是其中一种,其他常见的还有CMOS,Foveon的X3等等。本书之后,CCD指的是所有数码相机的心脏——电子感光芯片。
我今天写下“不用胶卷也能拍照”这几个字并不难,但如果我在1969之前乱涂乱画,估计很快就要被送进疯人院了。电子感光器CCD的发明,意味着不用胶片也可以拍照。从此,记录光的数字时代开始了。传统电影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到现在,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两个CCD。不信请把手机拆开。
1975年,柯达公司的史蒂文·萨森研制出了第一台数码相机。这款相机的CCD只有10000像素(想想今天满天飞的1000万像素),电源是16电池,存储卡是普通的录音磁带,相机重约4公斤。1975当时生产一个10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我估计CCD可能相当于你的客厅面积。
从1975开始,无论是电脑CPU还是数码相机的CCD,都得益于半导体加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到了1986年,柯达已经研制出了100万像素的CCD,为数字胶片控制揭开了第一缕曙光。
今天的数码相机(公元2008年)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不可思议的CCD从此慢慢改变了胶片的寿命。1998是国产数码相机百万像素元年。此后数码相机的CCD每年增加一百万像素,价格每年下降10%(同类型相机)。
到了2008年,已经很少有人用胶卷拍照旅行了。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数码,至少600万像素,价格几乎是白菜价(很多700万像素的小数码都在65438元+0,000元以下)。中高端小数码已经是1200万像素的水平,价格2000元。数码单反DSLR也卖到了地摊价,1000万像素套装(机身加标准变焦镜头)才不到5000元。顶部数字背面达到了3900万像素(Phase1 P45+)。我没玩过这家伙,但据说39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比4X5英寸的负辊扫描要好,但也比一辆丰田卡罗拉贵。反正从2008年开始,电影基本可以进博物馆了。
从1998到2007这十年间,数码相机的品牌有几十个,型号有上千种。个人认为以下四款是划时代的产品:
尼康Coolpix 950是一款200万像素的家用DC,2月售价为890,1999美元。这款机器意味着普通家庭也能买得起高质量的旅游数码相机。两百万像素是一个重要的基准,因为两百万像素可以打印一张5X7英寸的照片,这是大多数家庭照片的大小。
尼康D1.26万像素专业数码单反,售价5000美元,1.999六月。该机一出,数码单反就开始迅速占领媒体和出版行业。D1也意味着柯达DCS系列专业数码单反的抢钱时代结束了。在D1之前,柯达的DCS系列从未低于每台10000美元。在D1之后,直到2007年,柯达在数码相机市场一直没有翻身。这叫一拳打死师傅。
佳能30D,300万像素数码单反,售价2800美元,2000年5月。30D意味着摄影师也买得起数码单反。在此之前,买数码单反的决心和买车差不多。
佳能300D,600万像素数码单反,售价900美元,2003年8月。一千元是电子产品普及的分水岭。售价900美元的300D的发布,意味着从此数码单反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胶片单反基本可以进入博物馆。
数码相机CCD的像素会无限增长吗?比如过几年,弄个一两亿像素什么的?个人认为不是。因为主流数码相机已经完全达到了传统的135胶片的分辨率,可以满足普通人的所有需求,旺盛需求的缺失推动其不断增加。
这些年来,很多人都在争论135胶片相当于多少像素。最后没有结论,问题没解决又伤感情。摄影是为了得到照片,电影制作才是硬道理。一般来说,135胶片精细绘制到20寸是极限,800万像素数码相机精细绘制的极限也在20寸左右。所以135胶片大致相当于800万像素。
解释这幅精美的画。所谓精细,就是照片打印出来后,经得起拿在手里(特写)仔细端详。一个负号能装多大?这取决于你站得有多远。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看一张有135底片的墙那么大的图。电影院就是干这个的。这种巨图只能远看不能近玩,因为颗粒太厚。我在胡说八道。没有人会围着屏幕看电影。
既然1000万像素完全可以胜任20寸精细绘图,那么CCD继续增加像素就没有意义了。除了婚纱,谁把家里的图片放大到20寸以上了?不需要自己拍婚纱。就算要拍自己的婚纱,一生也就那么一两次。可以租一个高端相机,也没必要花钱。
2008年市场上有很多1200万像素的小型数码产品。我头晕。这个市场正在被误导。很多人认为像素越多照片越好。这完全是误解。当CCD面积固定时,增加更多的像素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
广大数码相机营销人员为了迎合大众的误解,不断催促R&D部门制造更高像素的CCD,这实在是转错为错的悲哀。我觉得数码相机不应该简单的把654.38+00万像素以上的百万像素相加,而应该在提高CCD的质量上下功夫。迫切需要降低高感光度(高ISO)的噪点水平,增加曝光宽容度。
没有什么能改变摄影的本质。
摄影到底是什么?100人有108个答案。我觉得文字、摄影、电影的本质功能是一样的,就是记录。笔记、摄影笔记、电影记录动态场景。
摄影图片和文字、电影一样,除了基本的记录功能外,还有艺术创作的功能。文字可以用来写诗,写小说;照片也可以用来表达个人情感和艺术创造力。电影就更不用说了,基本都是在拍虚构的东西。
摄影从1826年发明到2007年的18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一直在变,为了更容易记录。为了方便拍照,我们把湿版换成了干版,干版换成了胶片。近年来,电子胶片CCD取代了传统胶片,数码相机开始普及。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有生物传感器取代现有的数码相机CCD (CMOS)。但无论记录媒介如何变化,摄影的本质都不会改变。
现在数码相机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即时获取图片。人类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以前我们一年左右都没谈过恋爱。至少我们得找个媒人什么的。现在我们需要立即得到一切,并在一夜之间解决问题。用数码相机拍照,就是马上拿到,只拍不看。从图片的后期制作来看,数码摄影意味着不再需要传统的化学暗室,只需稍加调整,连接打印机就可以制作出图片。
180年来摄影技术的发展,让摄影的整个过程越来越简单,大大降低了这门艺术(手艺)的门槛,让摄影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走进千家万户,这也是现在数码相机最值得肯定和称赞的地方。
虽然摄影过程很轻松,但是想要拍出好照片还是不那么容易。从技术上来说,你仍然需要好的想法和勤奋的练习。俗话说,三流摄影师比相机好,二流摄影师比技术好,一流摄影师比创意好。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没有捷径可走。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