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如何协调国防和民用技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融合发展?
加强工业领域统筹规划,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打破行业封闭,立足国民经济基础,突出核心能力,放开通用能力,推进社会化合作,推进军工企业专业化重组。扩大引入社会资本,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加快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维修领域,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和渠道,构建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促进军事技术向国民经济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发展。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加强科技领域统筹规划,努力提高军民协同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式创新,整合军民科研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和潜力,广泛吸引专家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开展联合研究,加强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和应用。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加大国防科研平台向地方开放力度,推动建立一批产学研用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加强教育资源统筹,完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和使用体系。提高军事人才素质,推进军事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扩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范围,构建地方师资、科研设施和创新成果向军事人才培养开放的政策体系,完善依托社会的军事人才职业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管理体系。加强军地教育资源统筹,充分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和武器装备研发单位储备新兴专业人才,对承担军事人才培养任务的地方单位在条件建设、财政投入、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加强社会服务统筹,提高军队保障社会化水平。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公共* * *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中国特色军人保险保障制度,完善军民医疗卫生资源机制,深化军人住房制度改革。地方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支持军队建设和改革,进一步发挥“双拥”工作和服务保障作用。统筹军事文化建设,强化资源享受。提高军队保障水平,进一步推进军队伙食保障、商业服务、油料保障社会化,将营区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调整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军区治污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军区生态环境建设整体推进、同步达标。
加强应急和公共安全统筹,提高军地协同应对能力。加强军地应急力量建设,完善军地应急行动协调机制,调整优化国家应急专业力量结构,完善军地卫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提升国家卫生应急保障能力。统筹推进军民应急保障装备设施建设,明确军民应急保障装备设施合作渠道和任务分工,改善军民应急力量训练条件,加强人才队伍和科技研发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国防动员力量的应急作用,建立健全应急动员响应机制,加强综合防护措施建设。
统筹海洋开发和海洋维权,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统筹维护海洋权益,制定国家海洋战略,实现开发海洋和维护海权的有机统一。加强作战能力和保障设施建设,进一步形成党政军警民齐心协力巩固边疆、保卫新疆的新局面。
维护国家的海外利益。切实维护国家海外经济利益和其他重大利益,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的合法权益。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深化国际军事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