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欧现代设计、日本、德国、美国等一个设计强国的发展为例,谈如何发展民主设计,不少于150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丰富多样的工业产品日益增多,满足了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然而,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现在我结合一些热点话题谈谈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一,绿色设计

21世纪,由于世界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相关环保法规的建立以及企业间的竞争,“绿色设计”这一理想主义思潮逐渐具有了现实意义。基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认识,人们从20世纪60年代激进的“绿色运动”发展到今天相对成熟的“绿色消费”行为,为“绿色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绿色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充分考虑环境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就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不仅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和零部件易于回收和再循环或再利用。

绿色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这需要设计师放弃过分强调产品在外观上的新颖性的做法,而专注于真正的创新,以更负责任的方式创造产品形态。“绿色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1。用人造材料代替天然材料保护中国的自然资源;2.将简约怀旧的风格与“高科技”相结合,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可亲和温暖;3.实用节能;4.强调使用材料的经济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纯粹的装饰风格,塑造生动的造型,回归经典简约;5.产品和服务的非物质化;6.组合设计和循环设计。

因此,中国应该改革和创新传统工业产品开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解决问题,又要节能环保。同时,应该出台一些相关政策,鼓励工业设计师设计更多的绿色产品。

第二,传统审美文化在工业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绿色设计是当今时代的大势所趋,传统文化在工业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不容忽视。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张扬个性,传承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

20世纪,在中西文明的大碰撞中,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调整了之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但是,这种反思一直在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中前行。有进步,有障碍,有时甚至是倒退。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有些发达了。

这个国家的做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在设计领域崛起,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非常广泛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这种风格不同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风格等追求时尚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它不是流行的时尚,而是基于特定文化背景的设计态度的一贯体现。这些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在设计上有差异,形成了“瑞典现代风格”、“丹麦现代风格”等流派。

但总的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具有强烈的* * *,体现了这些国家多元文化、政治、语言和传统的融合,以及对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传统的尊重、形式和功能的一致性以及对自然材料的欣赏。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既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死板和苛刻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当下的关系上,采用了所谓的“双轨制”。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工艺品等设计领域保持了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高科技设计领域,是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这些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并无直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仍受到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小型化、多功能、注重细节等。这种“双轨制”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得以发扬光大,产生了一些优秀作品。无论是结合了手工艺和功能主义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还是“双轨制”的日本,都在借鉴国外优秀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继承了本国的传统美学和手工艺。这些做法对中国的工业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