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买单”还是“买单”?有什么渊源吗?

“买单”和“买单”意思相同,常见的意思是“买单”,比如(1)(3),由此引申出“承担责任,付出代价”的意思,比如(2)、(4)。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两者选一,以免混淆。拿谁,放弃谁?我们先分析一下两者的含义。

“票据”,即单据,收付款项或货物的凭证,如收据、发票、发票、收付传票等。

“Buy”,读作m m m i,意思是“用钱换某物”,与“sell”相对,“pay the bill”是购物的付款收据。

“埋”字是mái,俗称“遮、藏、降”,如“埋、埋伏、埋头”;“抱怨”是“责备”的意思。无论“埋单”念成什么音,“买单”在餐厅吃饭都没有意义,叫服务员“买单”就是叫他把“单据”藏起来?

可见,用“买单”来表示“买单”并引申出“承担责任、付出代价”的含义是符合逻辑的,而用“买单”来表示“承担责任、付出代价”就更令人费解了。所以我觉得应该采取“买单”而不是“买单”。

“买单”自有道理。

李良

餐厅结账叫“买单”,这是广东方言的用法。《粤语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版)有“买单”而无“买单”,而“买单”的定义是“结账”。这种用法是广东文化的缩影,蕴含着一种对广东生活的理解。有三层意思:一是提醒服务员“埋”(过来),“埋”是“关”的意思。这种贴身服务既能方便顾客,又能避免餐厅的喧嚣;二、服务员随时“记住”(记下)顾客吃过的菜,让顾客明白消费,“埋”有“积累”的内涵;第三,用餐结束时,服务员已经提前“埋”(算)好了顾客的消费金额,避免了顾客等待结账的尴尬。“埋”也是“定居”的意思。

现在全国很多地方的“买单”这个说法,其实是对粤语中“买单”的误用。结账不是买单。用“买单”的形式来结账是不可行的,也不能体现“买单”的丰富内涵。结账用“买单”是正确的。

粤语中的“埋”

王锦

在粤语中,“mái”这个词除了普通话中“遮”“躲”的意思外,还有很强的地域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

(1)的做法,如“埋口”(近)、埋身(近)、埋位(坐)、埋尾(尾)、埋边(立)等等。

(2)前一种含义的引申,如双方的对抗、冲突称为“埋牙”,采取行动称为“埋手”。

(3)聚而聚之,如“埋口”(伤口愈合)、“埋桩”(堆积)、“埋”(整理东西)。

(4)第三种用法的延伸,比如汇总数据叫“埋数”,销户叫“买单”。

知道了“买单”这个词的由来,我们就会明白,在餐厅结账时,应该说“买单”,而不是“买单”。

买单

罗池勋

珠三角的茶馆、饭店有“先吃饭后付钱”的传统习惯。顾客吃完后,叫服务员:“买单!”这个“埋单”本来是“埋单”和“开单”的缩写。

过去,茶馆和餐馆经常根据餐具的大小或形状来确定食物的价格。伙计们一看菜就知道菜价了。该男子将餐具“埋没”(按类别清点),通过心算可以快速“结账”(将消费总额写在小单据上),让顾客到柜台付款。

“埋单”和“买单”统称为“买单”后,“买单”一般指“买单”,并引申出“承担责任”的含义,如:“劣质产品谁来买单?”

至于“买单”,在广州话里是“付提单”的意思。20世纪70年代前后,为避免随人携带粮油、彩电、洗衣机入境的不便,港澳及国外一些商号开始在国内指定地点办理提货单付款、提货的业务,如“香港付款,广州提货”。到上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类似“深圳买单,香港提货”的服务。

可见,“买单”和“买单”是两个不同的词,不应该混淆。

进化轨迹

王薛明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汉语普通话中包含的文化信息越来越丰富,大量新词的出现反映了这种变化。珠三角的经济在全国“先行一步”,在日益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一些粤语方言中的表意词频繁出现在普通话中。比如“凶一点”、“搞定”、“没道理”,当然还有“买单”

普通话对方言词的吸收奉行“拿来主义”。“王文”若能“生成意义”,不妨完整引用,如“生猛”;如果你觉得不舒服,有改革的空间,那就大胆改革。比如进入普通话,经常被写成“done”,因为“done”在粤语中是“正当”的意思,而“determined”在普通话中是“坚决”的意思。如果很难理解,很难改造,对不起,只好委屈一下,暂时不吸收了。比如无厘头,虽然也曾随着周星驰的电影流行过一段时间,但其受欢迎程度绝非圣梦和关静可比,《现代汉语词典》(补充版)收录了圣梦、关静和无厘头。

与普通话中的“fix”类似,“pay the bill”在进入普通话后往往会写成“买单”。例如:

人们开始厌倦了很多免费的信息饭,开始在网上为自己急需的知识和能力“买单”。(《北京晚报》2002年+0.6)

情债过后,他“绑架”了自己,哥哥逼着妹妹替他还情债。(天府早报2003.7.19)

不仅如此,普通话中的“买单”一词很快就像粤语中的“买单”一词一样,引申出了“承担责任”的含义。比如:

人身意外谁买单?(《西部商报》2002年7月24日)

医生乱开处方,自己掏钱。(《南方都市报》2003+0438+0.27)

这种“改头换面”其实很好理解。从全国范围来看,只有少部分人知道粤语中“埋”的丰富含义。如果你对粤语没有一定的研究,谁能追根溯源,解释一下“买单”原来是“埋单”和“开单”的简称?

但是“买”不一样。所有说中文的人都熟悉它。“买单”就是“结账”一目了然。饭后不叫“结账”,叫:“小姐,买单!”既能显示你周游列国,见多识广,又能避免小姐听不懂的尴尬。“买单”既有异国情调,又通俗易懂,自然很快就会“深入人心”。

从“买单”到“买单”,形象地说明了汉语方言的相互影响和交融,说明了普通话对方言词汇的吸收和创新。

“买单”和“买单”都是合适的。

曹国君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接受了这两个词。在“买单”的条目下写着:“方某在某餐厅用餐后买单,现也用于其他娱乐消费。本来是粤语,传入北方方言区后也被说成买单。”“买单”有两种,“买单”1的意思是:“金融市场是作为购买凭证使用的文件。”“买单”2的解释是:见买单。所以可以说“买单”和“买单”是一对异形词。或许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现代汉语以“买单”为主文,以“买单”为副文。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文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既收“比尔”,也收“比尔”。“买单”有两层意思:(1)在餐馆吃完饭买单,一般指买单;②比喻承担责任。而“买单”也有两层意思:(1)和“买单”一样;(2)指在金融市场上购买的凭证和文件。这里以“买单”为主,与现代汉语相同,但含义比现代汉语更全面。但是,说“法案(1)”和“法案(1)”并不准确。“票据(1)”应包括“票据”的两种含义。

有些词典还肯定了“买单”和“买单”。钱乃荣主编的《酷语2000》(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收“账单”一词,解释为“结账付款”,也写作“账单”,源于粤语。《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收“买单”,解释为:(粤语)意为“买单”,也叫“买单”。《现代汉语词典》(2000年版)中既有“比尔”又有“比尔”,分别表示“比尔、比尔会”、“比尔也”,而“比尔”则表示意思完全相同的“比尔”。

可见,“买单”和“买单”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没有必要分开。

买单

王国锋

既然“买单”和“买单”是异形词,迟早会有规范的一天。我该选谁?商务印书馆的《新华新词词典》委婉地表达了一种状态:作为粤语方言,原本写成“买单”,进入普通话就写成“买单”。很多人接受这种态度。从现在两者的使用频率来看,“买单”明显高于“买单”。在“百度”上搜索,可以找到约55万个“买单”的相关网页,而“买单”的网页有16万个。

用“买单”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因为“买单”很好理解。从理论上讲,它符合中国人用词“寻意”的习惯,体现了中国人思维的“具象”特征(见沈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实际上,这是方言词汇进入普通话的又一例证。汉语中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比如方言词“璧山”、“孤东”、“擦边球”,进入普通话就写成“乞丐”、“古董”、“别扭”。合理变化遵循词汇规范中的“必要性、普遍性、明确性”原则。

有人可能会说:只有买单,才能保留它的口头色彩和地方特色。关于这一点,请阅读周治平的《台湾省华人发展的分歧》(阅读,2004年2月)。周先生认为,用汉字书写方言时,保留了口语的色彩,但当这种口语只能为有限地区的人所理解时,就会成为“死语言”;方言汉化的代价是自我孤立,或者说是与多数人隔绝。这从反面说明,方言词如果不以大众可以接受的形式融入普通话语的海洋,其命运是注定的。

有意思的是,现在“买单”进入了“买单”的“故乡”——广州,似乎并不是所有广东人都拒绝买单。尝试两种情况:

背景音乐付费:广州没有企业付费(广州日报,2004年7月6日)。

平行车售后服务问题多(2004年8月29日《广州日报》)。

简而言之,吸收“买单”被改写为“买单”。套用一句通俗的话,普通话吸收方言词汇,但不机械盲目引进。

该“买单”的时候不要“买单”

仲孙

普通话中,“买单”、“买单”是新词,但《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不包括在内。在这两者还没有产生很长时间的情况下,只要不引起误解,能让它们通用就不错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的趋同,自然会出现一个“赢家”。但如果要选择的话,我觉得在餐厅吃完饭后“买单”更准确。

一方面,共性和理据也是筛选异形词的重要方面。从词源上看,很明显“买单”是原型,“买单”是变形。“买单”的理用粤语说的很清楚,但“买单”在粤语里是不存在的,即使是普通话,“买单”也是不合理的。

刚出粤语圈,“买单”真的不太好理解,于是“买单”出现了。作为权宜之计,“买单”只是“买单”的先导和桥梁。随着南北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广东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人一旦明白了“买单”的源头是“买单”,明白了“买单”的真正含义,自然会放弃“买单”,而选择“买单”。

事实上,近年来,“买单”在非粤语地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统计:从人民日报1995 1到1999 12 31,有两个“买单”,14个“买单”;从2000年的1到2004年4月的1,有27笔“买单”,48笔“买单”。虽然“买单”的总数依然占优,但是2000年以后,“买单”的数量只增长了不到3.5倍,而“买单”的数量却增长了13.5倍!

另外,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买单”还是一个专门的术语,指的是金融市场作为买入证明的单据,对应的“卖单”指的是金融市场作为卖出证明的单据。既然“买单”和“卖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有各自特殊的语义,为什么不划清“买单”和“买单”的界限,各个部门各负其责呢?分工的结果,自然是让“买单”“结账”,让“买单”变成“文件”。

可见,无论从动机、普遍性还是系统性来看,“买单”都有理由超越“买单”成为首选。或许,正是在考虑了方方面面之后,《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词典才会做出“买单”的选择。

编者按

这次“咨询”的参与者比平时多,其中来自广东人的比以前多了很多。是他们明确了“买单”的由来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讨论,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来自粤语的“比尔”一词和变化后的“比尔”一词是一对异形词。“买单”的出现满足了交际的需要,从“买单”到“买单”的过程体现了人们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在应用中,是“买单”的普及让更多人知道了“买单”;有了“买单”的存在,人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买单”。

在两者之间选择一个肯定的规则并不容易,但编辑必须做出声明。可以肯定的是,“买单”是源,“买单”是流。目前“买单”的流行还不足以动摇“买单”的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买单”,“买单”可能会被“买单”取代;但也有可能“买单”的热度会与日俱增,形成一个独特的高峰。简而言之,很难预测谁赢谁输。在这种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尊重方言区的选择。既然这个词作为方言进入了普通话的领域,那就应该把它写在方言区,否则,难免会造成混乱。如果有一天方言区也接受了“法案”,那么我们自然会改变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