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思考
今年3月至7月,教育部决定在全国10省市的200所中小学开展京剧试点工作。人们对这一举动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一举措是教育课程的重大改革,应该引起我们对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集“唱、想、做、玩”于一体的多元艺术。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学、音乐、舞蹈、艺术、历史和社会学知识。京剧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从提高软实力的高度推进课程改革,更有利于传播传统文化。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狭隘地理解它,以为给孩子加一些音乐、美、舞,带他们去跳舞、唱一首歌、画一幅画,就是素质教育。这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目前,人们对艺术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更大的误区——每年春天在高校陆续举行的艺术考试,似乎成了一些家长送孩子上大学的捷径。导致孩子从小就被剥夺了自由发展、自由玩耍的权利,钢琴、杂技、素描成了孩子每天的必修课。在即将进入高考的时候,各种考前辅导班、突击培训班、考试证书班风起云涌,都说生意真好。这些孩子想的都是“朱桓公主”、超女和快男。这种快餐式的艺术训练,导致他们对高雅艺术的漠视,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京剧进课堂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接触经典作品,了解京剧常识,引导学生欣赏戏曲,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感受京剧表演的魅力,引导学生进一步热爱、传承和发展民族艺术文化,树立民族精神。这样孩子们不仅要知道周杰伦,还要知道梅兰芳,还要知道京剧四大名曲。
京剧在课堂上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孩子欣赏京剧的美,更是对它的培养和认可,是将单一的审美教育转变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实验。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化”。一方面,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缺乏艺术特色,艺术教育不艺术;另一方面,一些家长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为了成绩,为了升学加分,让孩子学美术。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同样,艺术教育本质上是美育,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艺术教育只有承载人文内涵,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人们追求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
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走进了中小学生的课堂,极大地丰富了中小学艺术课的内容。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学习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转变。京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它的唱腔、唱腔、演奏以及舞台服装包含着多学科的内容,属于艺术类的内容。孩子们可以通过学习京剧接受道德教育,感受艺术之美,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寓教于乐。京剧进课堂不是“心血来潮”后“拍脑袋”的决定。就其现实背景而言,这是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应,是针对京剧作为国粹与青少年渐行渐远的现实而采取的措施。它的象征作用和现实意义应该得到肯定。
一个民族,学艺术的人越多,就越有活力;在一个国家,越多人愿意从事艺术事业,这个国家就越有创造力。据说在俄罗斯,家家都有普希金的诗。歌剧在欧美很受欢迎。诗歌和戏曲是他们的“民族艺术”。同样,京剧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西戏,有雅也有俗。京剧进校园应该引发一系列关于艺术素质教育的正面反应,而不是草率地“喝”或者否定。